第九节 病毒性肝炎

【概述】

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是由嗜肝病毒所致的以肝脏炎症和坏死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和肝功能异常,部分患者可有黄疸和发热。无症状感染者较为常见。按病原分类,目前已确定的有5型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其病原分别为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HAV)、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丁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D virus,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其中,甲型和戊型主要表现为急性肝炎;乙型、丙型和丁型主要表现为慢性肝炎,并可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除肝炎病毒外,还有其他病毒如巨细胞病毒(HCMV)、EB病毒(EBV)、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以及黄热病毒等,也可引起肝脏炎症,但主要引发肝脏以外的临床表现,且各有其特点,故不包括在本病范畴之内。
一、甲型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A),简称甲肝,是由HAV引起的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而导致黄疸和肝脏损害的急性传染病。儿童易感,发病率较高,可暴发流行。

【病因及流行病学特征】

HAV属于小RNA病毒科肝病毒属。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无包膜。甲型肝炎患者和亚临床感染者是本病的传染源。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食物和水源的严重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由于病毒毒血症短暂,血源性传播几率很小。尚无经胎盘传播的证据。人群普遍易感,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发病率最高,青年次之。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我国在普遍接种甲型肝炎病毒减毒活疫苗后发病率已显著下降。

【诊断】

1.病史
未接种过甲型肝炎疫苗;病前15~45天内有家庭内或集体机构内与甲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接触史,或有不洁饮食史。
2.临床表现
潜伏期15~45天,一般30天左右。临床分为急性黄疸型、急性无黄疸型、淤胆型、亚临床型和重症型。
(1) 急性黄疸型甲型肝炎:
分为黄疸前期(5~7天)、黄疸期(1~2周)和恢复期(2~4周或更久)。急性起病,黄疸前期表现为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症状、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和乏力等。热渐退进入黄疸期,先有尿黄,继之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伴触痛,少数伴脾大。总病程为5~9周。
(2) 急性无黄疸型甲型肝炎:
起病较急性黄疸型缓慢,除无黄疸外,其他临床症状和体征与黄疸型相似,仅程度上较轻。
(3) 淤胆型甲型肝炎:
黄疸较深,但其他全身症状及消化道症状较轻,多有粪便颜色变浅,年长儿会诉皮肤瘙痒。
(4) 亚临床型甲型肝炎:
临床无明显症状,多因有流行病学接触史或暴露因素就医,或经健康体检而发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和HAV感染标志阳性。
(5) 重症型甲型肝炎:
可持续高热、极度乏力、畏食及呕吐;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大于170µmol/L;很快出现嗜睡、烦躁不安、神志恍惚,进而昏迷;可伴肝大迅速回缩、腹胀、水肿和出血倾向。按其起病后14天内出现以上情况且可排除其他原因者,称为急性重型肝炎,又称暴发型肝炎;起病15天至24周内出现者称亚急性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发病率虽然低,但病死率很高。本型病程较长,完全恢复常超过3个月。
3.实验室检查
(1) 尿常规:
尿胆红素及尿胆原呈阳性反应。
(2) 肝功能和凝血功能:
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黄疸者有总胆红素(TB)和直接胆红素(DB)增高。重症型肝损害严重,可见AST升高超过ALT或胆酶分离现象与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明显下降等。
4.病原学检查
(1) 血清学检查:
确诊指标是HAV IgM抗体阳性,或疾病恢复期血清HAV IgG抗体滴度较发病初期有≥4倍升高。
(2) 核酸检查:
检测到HAV RNA阳性亦可确诊。

【鉴别诊断】

本病依据流行病学资料、典型临床特点和特异性血清学检测来诊断甲型肝炎并不困难。但在黄疸出现前或无黄疸者,尤其有发热、呼吸道症状或消化道症状者易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胃炎或腹泻病;如发热、黄疸和腹痛需与胆道蛔虫症和胆囊炎症鉴别;淤胆型肝炎需与胆总管囊肿和胆石症鉴别。对于易感者需警惕本病,并借助病原学检查予以鉴别。

【治疗】

无特效抗病毒治疗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
避免活动,适当休息,发热、呕吐、乏力时必须卧床。合理饮食,不能进食者给予补液。
2.护肝降酶治疗
(1) 复方甘草酸苷:
1~2ml/(kg·d)或者2~4mg/(kg·d),静脉滴注或口服。
(2) 还原型谷胱苷肽:
1~4岁0.3g/d,5~10岁0.6g/d,≥11岁,0.9g/d,静脉滴注或口服。
(3) 联苯双酯:
每次0.5mg/kg,每天2~3次。注意待AST恢复接近正常后缓慢减量至停用。
(4) 齐墩果酸:
每次0.5~1mg/kg,每天3次。
3.利胆退黄治疗
(1) 熊去氧胆酸
10~20mg/(kg·d),分2~3次口服。
(2) 考来烯胺:
成人初始剂量,每天4g(无水考来烯胺,1袋),分2次服用,维持剂量为每天2~24g(无水考来烯胺,1/2~6袋),分2次或多次服用。儿童采用成人最小剂量。
4.重症肝炎的治疗
采取合理的综合措施;加强护理和病情监察,及时纠正各种严重紊乱,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1) 支持疗法:
每天蛋白质入量应严格限制,昏迷者禁食蛋白质。给予足够的维生素,并予高渗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酌情输注白蛋白和新鲜冰冻血浆。
(2)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补液量按生理需要量每天60~80ml/kg,控制在低限;有水肿、腹水和脑水肿者以每天40~60ml/kg为宜。按电解质测定结果给予1/5~1/3张。维持出入水量平衡,保持有效循环血量,防止肾衰竭。
(3) 促使肝细胞再生:
促肝细胞生长因子1~4岁30µg/d,≥5 岁60µg/d,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100ml内静脉滴注,每天1次。
(4) 防止出血:
维生素K 1静脉滴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新鲜血浆滴注等。可用西咪替丁或奥美拉唑防治胃黏膜糜烂或溃疡引起的出血。
(5) 阻断肠道产氨:
口服或鼻饲乳果糖(婴儿5ml/次;较小儿童5~10ml/次;年长儿10~15ml/次,每天1~2次)、稀释米醋灌肠酸化肠道;口服或鼻饲不吸收抗菌药物抑制肠道细菌等。
(6) 降血氨治疗:
①门冬氨酸鸟氨酸:成人急性肝炎时,每天5~10g;慢性肝炎或肝硬化时,每天10~20g。儿童用量酌减。注意每500ml不超过30g;输入速度最大不超过5g/h。②门冬氨酸钾镁:兼有退黄作用。静脉滴注:每次0.2~0.4ml/kg,每天1次。口服:成人常规用量为每次1~2片,每天3次;儿童用量酌减。③精氨酸 0.2~0.4g/(kg·d),口服或静脉滴注(1g加入5%葡萄糖50ml)。
(7) 预防和控制继发感染:
有继发感染迹象时,合理、适量、足疗程应用抗菌药物,避免使用有肝毒性的抗生素。
(8) 对症处理:
脑水肿、颅内压高者及时应用20%甘露醇处理。

【预防】

1.隔离患者
早期发现患者予以隔离,隔离期自发病日起共3周。幼托机构或学校若发现甲型肝炎患者,还需对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不少于40天。
2.阻断传播途径
加强卫生宣教,提高个人和集体卫生水平,养成餐前便后洗手习惯;共用餐具严格消毒,实行分食制;加强水源、饮食和粪便管理。严禁销售和进食有HAV污染的贝壳类水产品。
3.被动免疫
人血丙种球蛋白对甲型肝炎接触者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主要适用于接触患者的易感儿童,越早越好,不得迟于接触后14天。免疫效果可维持3个月。剂量0.02ml/kg,深部肌内注射。
4.主动免疫
(1) 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
接种1次,接种对象为18月龄以上儿童,每剂1ml,上臂皮下注射,儿童可臀部肌内注射。抗体转阳率84.1%~100%,保护效果可达5年以上。
(2) 灭活疫苗:
接种对象为18月龄以上儿童,≤16岁每次注射0.5ml,>16岁每次1ml,于上臂三角肌或臀部肌内注射,需接种2次,相隔6个月。血清抗体阳转率为99%~100%,有效保护期至少20年。
二、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B),简称乙肝,是由HBV引起,主要经输注血制品、密切生活接触以及母婴传播,临床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病程。

【病因及流行病学特征】

病毒颗粒称为Dane颗粒,其外膜蛋白含表面抗原(HBsAg),病毒核心含核心抗原(HBcAg,可降解成e抗原)、双股DNA基因组和HBV DNA多聚酶。HBV分为A-H型,我国和亚洲地区主要是B型和C型。急性、慢性患者和无症状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重要传染源。通过输血、生活上密切接触、母婴传播及医源性传播等途径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年龄分布与HBV传播途径及当地流行程度有关,高峰年龄多在20~40岁青壮年。儿童主要经母婴传播途径,4~6岁为高峰年龄。
我国通过广泛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计划免疫后,本病流行病学特点发生较大变化:①人群HBsAg感染率明显下降:降至中流行区水平。15岁以下儿童HBsAg携带率下降最为明显,1~4岁仅为0.96%,5~14岁为2.42%,15~19岁为 7.21%。②人群HBV标志物模式改变:表现在15岁以下儿童HBcAb阳性率明显下降,而HBsAb阳性率显著上升。③HBV围生/产期和水平传播减少:如1岁以下婴儿HBsAg阳性率由1992年的9.02%降至0.69%;5岁儿童HBsAg阳性率由11.7%降至1.2%。④HBeAg阴性乙肝的比例上升。

【诊断】

1.病史
家庭成员中有乙肝患者,尤其是母亲患有乙肝;有输注血制品史;未接种乙肝疫苗或者乙肝疫苗免疫失败者。
2.临床表现
潜伏期45~160天,一般60~90天。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重症型和淤胆型。
(1) 急性乙型肝炎:
可分为急性黄疸型和急性无黄疸型。大多起病较隐匿,多数无发热,很少有高热。临床表现如同甲肝,ALT和AST的上升与恢复较甲型肝炎慢,病程一般在2~4个月。
(2) 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
病程超过6个月以上。一般症状较轻,无黄疸或轻微黄疸,肝脏轻度肿大,质地变韧,脾脏可触及,肝功能改变以单项ALT波动为特点。症状较重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差、腹胀、肝脾大和肝区压痛,慢性肝病面容;皮肤黏膜可有出血倾向、蜘蛛痣及肝掌等体征;肝功能损害较显著,ALT持续或反复升高,血浆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值降低。可见血清抗核抗体、抗线粒体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阳性。
(3) 重症乙型肝炎:
根据病程可分为:①急性肝衰竭:急性起病,2周内出现Ⅱ度以上肝性脑病;②亚急性肝衰竭:起病较急,15天~24周内出现肝衰竭表现;③慢加急性(或亚急性)肝衰竭:在慢性肝病基础上发生急性或亚急性肝功能失代偿;④慢性肝衰竭:在肝硬化基础上出现慢性肝功能失代偿。重症表现包括:①极度乏力,有明显畏食、腹胀、恶心及呕吐等严重消化道症状;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③出血倾向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④肝脏进行性缩小。
(4) 淤胆型乙型肝炎:
与甲型淤胆型肝炎类似,常起病于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而后发生胆汁淤积。
3.实验室检查
急性期血清ALT和AST增高,一般增高值低于甲型肝炎;在慢性期AST/ALT常>1。当血清总胆红素上升>170µmol/L、PTA<40%或国际标准化指数>1.5、血浆白蛋白明显下降时,提示病情严重。
4.血清HBV标志物及HBVDNA检测
常见的血清HBV标志物组合及其临床意义见表1-2。PCR法定性或定量检测血清HBV DNA,阳性提示病毒复制和有传染性。

【鉴别诊断】

儿童期引起肝损害的病因很多,除感染性病因外,也可因非感染性病因与遗传代谢性疾病所致。
1.其他病毒相关性肝炎
如EBV和HCMV都可引起肝炎,但一般不称为病毒性肝炎。鉴别诊断应根据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和病原学检查结果。
2.感染中毒性肝炎
细菌、立克次体及钩端螺旋体感染都可引起肝肿大、黄疸及肝功能异常,应根据原发病的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加以鉴别。
表1-2 HBV血清标志组合及其临床意义
3.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
血清铜蓝蛋白明显降低;24小时尿酮达100µg以上;7岁以上患儿裂隙灯检查在眼角膜边缘可见K-F环。
4.肝外梗阻性黄疸
常见肝肿大和胆囊肿大,而肝功能改变较轻;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和超声检查可发现胆囊肿大及肝内胆管扩张等异常。

【治疗】

1.一般治疗
适当休息;合理饮食。
2.对症治疗
基本同甲型肝炎。可选用保肝利胆的中、西药物2~3种进行治疗,有益于肝脏病变恢复。
3.重症肝炎的治疗
同甲型肝炎。
4.抗病毒治疗
(1) 抗病毒治疗指征:
参考成人标准,但抗病毒药物的选择和个体化治疗显得比成人更为重要。美国食品和药品监督局(FDA)已批准4种药物用于治疗儿童CHB(<18岁):①普通干扰素α(IFN-α):可用于1岁以上儿童;②拉米夫定(LAM):美国FPA批准用于2岁及以上儿童;③阿德福韦酯(ADV):用于12岁及以上儿童;④恩替卡韦(ETV):用于16岁及以上儿童。长效干扰素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尚未在美国获准用于儿童,但瑞典已建议将PEG-IFN用于3岁以上儿童CHB的治疗。参照我国成人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以及美国慢性乙型肝炎儿童抗病毒治疗的依据,儿童抗病毒治疗抉择见图1-1。
图1-1 慢性乙型肝炎儿童抗病毒治疗选择流程图
(2) 儿童抗病毒治疗药物
1) 普通IFN-α:推荐剂量为3~6MU/m 2体表面积,最大量为10MU/m 2体表面积,皮下注射,每周3次。推荐疗程:HBeAg阳性CHB患者,一般为6个月;HBeAg阴性CHB者至少1年。
2) 拉米夫定:剂量为3mg/kg,最大剂量100mg,单次口服。疗程至少1年,如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ALT恢复正常、HBeAg转阴但未出现HBeAb,建议继续用药至HBeAg血清学转换,再经连续2次监测(每次至少间隔6个月)仍保持不变者可以停药。
3) 阿德福韦酯:12~18岁剂量同成人,10mg,每天1次。12岁以下参考剂量:2~7岁每天0.3mg/kg;7~12岁每天0.25mg/kg。疗程参照拉米夫定。
4) 恩替卡韦:≥16岁儿童0.5mg(对拉米夫定耐药患者为1mg),每天1次,口服。疗程可参照拉米夫定。
5) 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PEG-IFNα-2a:104µg/m 2体表面积;Peg-IFNα-2b 1.5µ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疗程参照普通干扰素。治疗期间须监测药物不良反应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

【预防】

1.一般预防
应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卫生条件,建立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加强血制品的筛查和医源性传播途径的管理。
2.主动免疫
全程免疫需接种3针。高危新生儿(母亲HBsAg阳性,特别是HBeAg阳性者)每剂10µg重组酵母疫苗或20µg CHO疫苗,其他人群可用5µg或10µg酵母疫苗或10µg CHO疫苗,采取0-1-6方案(新生儿出生24小时内、1个月和6个月各1针)。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注射。应强调于末次接种后1~2个月检测血清HBsAb水平。对全程免疫无应答者可再次接种3针;仍无应答者可接种1剂60µg重组酵母疫苗。免疫成功后若HBsAb水平下降或消失应予加强免疫(单剂接种即可)。
3.乙肝高效免疫球蛋白(HBIG)
高危新生儿于生后12小时内肌内注射HBIG 200IU;单次急性暴露HBV(如被带HBV阳性血液针头意外刺破)后48小时内肌内注射HBIG 600IU,推荐使用2剂,间隔30天。接触HBV超过7天不应使用HBIG。
4.早产儿接种方案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①母亲HBsAg阳性:无论体重和胎龄是多少,均需在生后12小时内联合接种乙肝疫苗(剂量同足月儿)和HBIG(至少100IU)。出生体重≥2000g者按足月儿方案完成接种;出生体重<2000g者则需在生后1个月、2~3个月和6~7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3、4剂乙肝疫苗。在生后9~15个月时需检测血清HBsAg和HBsAb。若血清HBsAg和HBsAb均为阴性,则需再次接种3剂乙肝疫苗,间隔2个月。②母亲HBsAg阴性:若体重≥2000g,生后尽快接种乙肝疫苗,3剂疫苗接种时间分别为0~2月龄、1~4月龄和6~18月龄;若体重<2000g,如果持续住院,首剂接种可延迟至生后1个月,如果1个月内出院则在出院时接种,故3剂疫苗分别在1~2月龄、2~4月龄和6~18月龄时接种。③母亲未检测HBsAg:应在生后12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同时尽快检测母亲HBsAg。出生体重≥2000g者可等待检查结果,若母亲HBsAg阳性,应尽快注射HBIG,最晚不超过生后1周;出生体重<2000g者,如果至生后12小时还无法确定母亲HBsAg时,亦应注射HBIG。后续方案同上。
三、丙型病毒性肝炎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C),简称丙肝,是由HC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由于其起病隐匿,转为慢性的概率较高,易导致肝硬化和诱生肝细胞肝癌,故预后较差。

【病因及流行病学特征】

HCV为线状单链RNA病毒,属黄病毒科丙肝病毒属。HCV容易发生变异,主要有6种基因型(以1~6表示)和多种亚型(以a、b、c等表示)。这些基因型与亚型在世界分布上存在很大差异。欧美国家以1型为主,我国主要是1b和2a型。各型HCV对治疗的反应有所不同。1型和4型对抗病毒治疗的耐药率高于2型和3型。急性和慢性患者、慢性HCV携带者是主要传染源,尤其是后者常不被察觉,是重要传染源。输注血液制品、母婴传播、医源性途径、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以及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人群普遍易感。血液病、肝移植后、免疫抑制者和透析患者感染率较高。母婴传播率为10%左右,母亲合并HIV感染和高载量HCV血症是主要高危因素。

【诊断】

1.病史
母亲有无丙型肝炎病史;有无输注血制品史或透析等病史。
2.临床表现
潜伏期30~180天,平均56天。儿童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通常较轻,常呈亚临床型,主要表现为单项ALT升高,常在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肝炎病情。其他临床类型包括急性型(黄疸型和无黄疸型约为1∶4)、慢性型和病毒携带状态。儿童急性型部分呈自限性肝炎,病毒被清除;40%~60%病例转为慢性肝炎;急性期ALT反复增高者易发展成慢性型。慢性型病例的病毒血症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以前者多见,自然痊愈的可能性极小,部分患儿可发展为肝炎肝硬化。
3.病原学检查
(1) 血清HCV抗体:
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印迹法(RIBA),常检测抗HCV IgG,阳性表明已感染或正在感染HCV;其IgM型抗体持续半年以上者常转为慢性肝炎,在慢性型肝病活动期常呈阳性。
(2) 血清HCV RNA(RT-PCR法):
直接检测可证实HCV病毒血症的存在。可早期快速诊断,并为评估抗病毒疗效的有效指标。

【鉴别诊断】

详见乙型肝炎部分,需综合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表现,主要依靠特异性病原学诊断。

【治疗】

1.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同乙型肝炎。
2.抗病毒治疗
(1) 抗病毒治疗指征:
只有血清HCV RNA阳性确诊为丙型肝炎的儿童才需要抗病毒治疗。参照成人抗病毒治疗指征:①急性丙型肝炎:若检测到HCV RNA阳性即应开始抗病毒治疗;②慢性丙型肝炎:若ALT或AST持续或反复升高,或肝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G≥2)或中度以上纤维化(S≥2)者,易进展为肝硬化,应积极治疗。ALT持续正常者大多数肝脏病变较轻,应根据肝活检病理学结果决定是否治疗,对已有明显纤维化(S2、S3)者,无论炎症坏死程度如何,均应给予抗病毒治疗;对轻微炎症坏死且无明显纤维化(S0、S1)者,可暂不治疗,但应每隔3~6个月检测肝功能。母婴传播HCV感染新生儿自发性清除率较高,应待18月龄以上复查HCV抗体,结合ALT或肝脏病理改变再考虑是否抗病毒治疗。
(2) 治疗方案:
3岁以上与成人相同。标准方案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FG-IFNα)联合利巴韦林(RBV);1~3岁儿童采用普通IFNα联合RBV。Peg-IFNα-2a用量为180µg/1.73m 2;Peg-IFNα-2b剂量为1.0~1.5µg/kg,皮下注射,每周1次。普通IFNα用量:3~6MU/m 2体表面积,最大量为10MU/m 2体表面积,皮下注射,每周3次。RBV用量为15mg/(kg·d),分次口服。根据HCV基因型确定疗程。1、4型治疗48周;2、3型治疗24周。

【预防】

目前尚无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措施可预防HCV感染。丙型肝炎疫苗已在积极研制中。
1.控制传播途径
加强对生产单位血液筛选和制品质量的监管。严格掌握应用血液及血制品的指征,反对滥用血制品。推广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及输液器具,并加强对一次性注射输液用具的质量控制。
2.加强母婴传播的预防
将抗HCV及HCV RNA列为孕妇体检的常规项目。对抗HCV及HCV RNA阳性孕妇产房所有器械应严格消毒,尽量减少新生儿损伤及母血污染。
四、丁型病毒性肝炎
丁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D),简称丁肝,是由HDV与HBV共同感染才引起肝细胞损害的传染病,可使HBV携带者致病,并易使乙型肝炎慢性化或转为重症。

【病因及流行病学特征】

HDV是一种缺陷RNA病毒,必须有HBV的辅助才能感染靶细胞和装配成有传染性的完整病毒。当HBV感染消除时,HDV感染亦随之被清除。HDV感染可明显抑制HBV DNA复制。急性和慢性丁型肝炎患者以及HDV携带者为主要传染源。输血或血液制品是传播HDV的最主要途径。其他包括注射、针刺传播和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与HBV不同的是,HDV的母婴传播较少见,仅在孕妇携带HBV,合并或重叠HDV感染时,其所生婴儿感染了HBV,才有可能感染HDV。人群普遍易感,但存在地域差异。意大利和中东地区为HDV感染高发区,我国发病率不高,以西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略高。儿童感染率低,在儿童病毒性肝炎的构成比中低于1%。

【诊断】

临床诊断同乙型病毒性肝炎。凡无症状HBsAg慢性携带者或慢性乙肝患者突然出现急性肝炎样症状、重症肝炎样表现或迅速向慢性活动性肝炎发展,均应考虑是否有HDV重叠感染,及时进行病原学检查,如果血清HBsAg 阳性,同时具备:①血清HDV RNA和(或) HDAg阳性,或抗HD阳性;或②肝内HDV RNA和(或) HDAg阳性,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同乙型肝炎。

【治疗】

治疗基本同乙型肝炎。慢性丁型肝炎可试用α干扰素,能降低血清内病毒水平,部分病例HDV RNA转阴,ALT下降,症状改善,肝活检显示炎症坏死改善。

【预防】

目前尚无丁型肝炎疫苗接种,由于HDV是缺陷病毒,必须依赖乙肝病毒才能复制,预防乙肝病毒感染也就可以免受HDV感染。对易感者广泛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达到预防HDV感染的目的。
五、戊型病毒性肝炎
戊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E),简称戊肝,是由HEV经粪-口传染,以肝脏损害为主的感染性疾病。常可引起流行和暴发,其临床和流行病学特征类似于甲型肝炎。

【病因及流行病学特征】

HEV是线状单链RNA病毒,属于戊肝病毒科。只有一个血清型。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传染源,潜伏期末期至发病初期的传染性强。经粪-口途径传播。主要侵犯青壮年,儿童及老年人发病较少。散发性戊肝无明显季节高峰,流行性戊肝常多见于雨季或洪水后。

【诊断】

潜伏期为15~70天,平均36天。临床表现与甲型肝炎相仿。青壮年多为急性起病,有发热、恶心、畏食、乏力、上腹不适、关节酸痛及尿色加深,出现皮肤巩膜黄疸。少数患者病情迅速恶化呈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征和常规肝脏功能检查作为临床诊断参考;检测血清HEV抗原和抗HEV阳性或RT-PCR法在血清、胆汁或粪便样本中检出HEV RNA是确诊的依据。同时需排除是否存在HAV、HBV、HCV、HCMV和EBV等其他病毒感染。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病毒病原存在,需考虑为重叠或合并感染。

【鉴别诊断】

同甲型病毒性肝炎。

【治疗】

对戊型肝炎病毒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各临床型的治疗原则及方法见甲型病毒性肝炎。

【预防】

尚无可应用的主动或被动免疫制剂。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预防措施,包括保证饮水安全,广泛宣传喝开水,不喝生水;改善环境卫生与个人卫生;管理好水源、粪便、食品和患者;重视集体托幼机构的预防工作等。

➢附:病毒性肝炎的诊治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