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一

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尚是目前所有疾病诊治中最为疑难和未被攻克的疾病之一。肿瘤的发生发展规律尚不完全明确,以致长期以来很难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各种发病理论常使人感到莫衷一是。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有“癌症基本上是一种遗传性疾病”的提法(Vogelstein &Kinzler,2004);也有学者归结为“癌症是一场失控的进化过程,是进化的遗产——进化过程中基因的沉默与突变所致”。然而,基因网络中的各条通路都可影响到基因突变和调控,因而又有了癌症是“全身性疾病”,是调控系统失常所致(cancer is a disease of system deregulation),属于“分子网络疾病”(molecular network disease)之说。基于肿瘤干细胞研究的结果,又有学者提出:癌瘤的发生与胚胎的发生均取决于干细胞;甚至提出干细胞是生命的起点,而癌细胞则是生命的终点的假说。
以上这些基础研究结果,促使临床医师对癌瘤的发生发展有了新认识,即癌瘤属于非传染性慢性病,癌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与患者共存,从而改变了临床对癌瘤患者的诊治理念,并导致诊治方向和方法不同程度地转变:既要避免轻言放弃,又不必过度治疗,更重要的是要保证或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鲁大鹏博士要笔者为他任主编的《口腔肿瘤生物学——基础和临床》一书写序。拜读前言、目录及部分原著后,觉得这是一本对研究生,特别是科研型研究生十分有帮助的参考书;对临床从事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工作的临床医师也有参考意义。
生物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门类。它研究的对象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研究的内容则主要是一些特定对象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由此可以理解,口腔肿瘤生物学自然是以口腔肿瘤为对象去讨论它的生物学内涵以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本书从生物学角度出发,其内涵丰富。除基础生物学外,也有一定临床生物学的内容,诸如临床病理、临床表现、预后以及放疗、癌性疼痛等。临床上常可见到,同一部位、同一病理、同一分化程度的口腔癌患者其临床进程、症状和预后可完全不同。有的虽属早期病例,但发展极快,预后极差,有的虽属晚期病例,进展却较缓慢,患者长期存活。因而在临床处理癌瘤疾病时,除基础生物学变化之外,医师还必须观察和参照“临床生物学行为”,才能达到个体化诊疗和获得最好的结果。
近年来有关头颈肿瘤生物学的著作逐渐增多,且各有特色。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参加本书编写的几乎全部是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中青年学者,大多也具有临床实践经验,令老一辈从事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的医务工作者感到十分欣慰,后继有人,是以为序。
热忱祝贺本书的出版发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邱蔚六

2013年1月

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