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牙髓及牙髓腔特点

牙髓腔( pulp cavity)位于牙体中部,内壁为坚硬的牙本质,髓腔的形态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腔内充满牙髓( dental pulp)。牙髓是牙体组织中唯一的软组织,内含细胞、纤维、血管、神经、淋巴管和其他细胞外基质。
(一)牙髓
1.牙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牙髓是一种来自外胚层间充质的疏松结缔组织,由明胶状基质构成,富含胶原纤维和纤维束(图1-1)。牙髓组织分为四层:①成牙本质细胞层:位于牙髓最外层,主要由成牙本质细胞构成,细胞间含有毛细血管和神经纤维;②乏细胞层:也称魏氏层或成牙本质细胞下层,位于成牙本质细胞的下方,该层细胞成分很少,主要由无髓鞘的神经纤维、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的胞浆突构成;③多细胞层:位于乏细胞层的下方,主要由大量成纤维细胞和储备细胞(未分化的间质细胞)构成,该层在冠髓区较根髓区明显;④中央区:是牙髓疏松结缔组织的核心和主体,含有较粗大的神经纤维、血管以及成纤维细胞。
图1-1 牙髓组织(陈小华、谢楠医师提供)
1.成牙本质细胞层; 2.乏细胞层; 3.多细胞层; 4.中央区
牙髓具有四种基本功能:①成牙本质细胞形成牙本质。牙髓在牙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有不断形成牙本质的功能,但形成牙本质的速率和形式有所不同。牙萌出之前形成的牙本质称为原发性牙本质,呈排列有规律的管状。当牙萌出之后,牙髓会继续形成继发性牙本质。外界刺激如龋病、磨损、酸蚀症和备洞等可诱发牙髓形成修复性牙本质,又称为刺激性牙本质。②血管系统向牙髓牙本质复合体提供营养成分。牙髓通过向成牙本质细胞和胞浆突提供氧、营养物质以及牙本质液来保持牙本质的活力,而牙髓丰富的周边毛细血管网是牙髓行使营养功能的基础。毛细血管动脉端的压力,可使血浆中的可溶性营养成分经毛细血管进入基质;在毛细血管静脉端,由于渗透压的不同,组织液携带代谢产物可再进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③感觉神经纤维传导痛觉。由于牙髓内仅有伤害感受器或疼痛感受器,当受到各种外界刺激如机械、温度或化学刺激时,其冲动传递到中枢形成痛觉。④牙本质细胞及结缔组织成分对外界刺激的保护性反应。牙髓在受到一定的外界刺激或损伤时,其内的神经、血管以及牙髓牙本质复合体会出现相应的反应,发挥防御功能,具体表现为疼痛、修复性牙本质形成和炎症反应。
2.牙髓的增龄性变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髓在体积、结构和功能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称为牙髓的增龄性变化(图1-2)。
图1-2 牙髓增龄性变化
A.年轻恒牙髓腔; B.年老恒牙髓腔
牙齿萌出后,随着继发性牙本质的持续形成,髓腔壁的牙本质会不断沉积,牙髓的体积则逐渐缩小。髓室由大变小,髓角变低或消失,根管由粗变细,根尖孔变窄。
牙髓细胞的数目和细胞间质的量随着年龄增长不断变化,成纤维细胞的数量逐渐减少,纤维数量增加。在发育完成的牙齿,牙髓细胞成分自冠部向根尖部递减,纤维成分递增。
随着增龄性变化牙髓中细胞成分的减少,牙髓的各种功能会逐渐降低。根尖孔的变窄和血管数目的下降可造成牙髓血供随之变少,使牙髓中的细胞因缺乏足够的营养物质和氧,而逐渐丧失它们在防御和修复方面的功能。神经纤维数目的下降,也导致了牙髓对外界刺激的敏感性降低。
图1-3 牙髓腔的解剖结构
(二)牙髓腔
1.牙髓腔的解剖结构
牙髓腔是一个与牙体外形基本相似的空腔。由髓室( pulp chamber)和根管( root canal)组成(图1-3)。
根管是位于牙根部分的牙髓腔。主根管为起始于髓室底处根管口( canal orifice),贯穿牙根,终止于根尖孔的管状空腔。
除主根管外,根管系统中还有如下几种主要的侧副根管(图1-3) :①根管侧支( lateral canal) :为发自主根管的细小分支,常与根管呈接近垂直角度,通向牙根表面;②副根管( accessory canal) :为发自髓室底至根分叉处的管道,多见于磨牙,副根管通向牙周膜的孔,称为副孔;③根尖分歧( divergence of root apex) :指根尖部根管分出细小分支,此时根管仍存在,根尖分歧多见于前磨牙和磨牙;④根尖分叉( furcation of root apex) :根管在距根尖1mm处均匀分为2支或2支以上,此时根管不复存在。
2.恒牙根管的形态与数目
( 1)上颌中切牙:
通常为单根管,根管方向与牙根一致,根管直,呈锥形,唇舌径宽,髓室与根管无明显界限,根管多在根尖1/3偏向唇侧或远中,该区约24%有侧支根管。年轻人的髓室顶常有3个指向切嵴的圆突,随年龄增长,该圆突将逐渐消失(图1-4)。
( 2)上颌侧切牙:
髓腔形态与上颌中切牙相似,但略小,髓腔宽度从牙颈至根中部逐渐缩小,至根尖1/3开始显著缩小,根尖1/3偏向远中,26%有侧支根管(图1-4)。
图1-4 上颌中、侧切牙的髓腔解剖特点
( 3)上颌尖牙:
为粗大单根管,根管唇舌径较近远中径宽,横截面呈椭圆形,根尖孔较切牙者为大,且多位于根尖顶端,30%有侧支根管(图1-5)。
( 4)上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形态较为复杂,多为双根管,其次为单根管,另有少数为三根管。根尖1/3常有弯曲,49. 5%有侧支根管。对髓室底根管口位置的了解与分析,将有助于判断根管系统的状况:如根管口位于髓室底中央,则多为单根管;如根管口不在髓室底中央,则另一根管口多位于对侧相应部位;如2根管口间距大于3mm,则多为各自分开的独立根管;而间距小于3mm,则2根管离开髓室后可能在近根尖段逐渐靠拢合并成单根管(图1-6)。
( 5)上颌第二前磨牙:
多为单根管,髓腔形态与上颌第一前磨牙相似,但近远中径较小,而颊舌径较大。根尖1/3多向远中弯曲,也可向颊侧弯曲,髓腔在颈线平面处呈椭圆形,侧支根管发生率为59. 5%(图1-7)。
图1-5 上颌尖牙的髓腔解剖特点
图1-6 上颌第一前磨牙的髓腔解剖特点
( 6)上颌第一磨牙:
髓室呈矮立方形,颊舌径>近远中径>髓室高度。常见3~4个根管,即2~3个颊侧根管,1个腭侧根管,其中腭侧根管最长(图1-8)。近颊根管弯曲且较细,变异多,易出现2个近颊根管的情况,近颊根的舌侧根管又称近中颊根第二根管( 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 2),其根管口又称为第四根管口,位于近颊根颊侧根管口与舌侧根管口的连线上,或位于连线的近中(图1-9)。侧支根管发生率为45%,根分叉处副根管发生率为18%。
( 7)上颌第二磨牙:
髓腔形态与上颌第一磨牙相似,但较小(图1-10)。可有3~4个根管,根管较直、细,有时颊根可发生融合,偶尔可见三根管融合成一个锥形根管。
研究发现,许多上颌磨牙存在近中颊根第二根管,因此,其根管形态越来越受到关注。但在临床上,上颌磨牙MB 2的发现率远低于离体牙研究发现率。随着口腔手术显微镜的应用,上颌磨牙MB 2根管的发现率明显提高,使得MB 2治疗率显著增加。Lynne等研究发现,应用口腔手术显微镜后,上颌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MB 2的发现率高达90%,而如果没有显微镜的放大协助,用肉眼观察MB 2根管的发现率仅为50%左右。此外,口腔手术显微镜还可以提供清晰的手术视野,从而能观察到根管的部分纵深结构,特别适用于细小弯曲根管的治疗。
图1-7 上颌第二前磨牙的髓腔解剖特点
( 8)下颌切牙:
下颌中、侧切牙形态相似,下颌中切牙髓腔体积最小。髓室近远中径宽,根管则是唇舌径较宽。根管多为窄而扁的单根管,亦有双根管,根尖孔多位于根尖顶端,20%有侧支根管(图1-11)。
图1-8 上颌第一磨牙的髓腔解剖特点
图1-9 上颌第一磨牙髓室底第四根管口位置
( 1)位于近中颊根颊侧根管口与舌侧根管口的连线上;
( 2)位于近中颊根颊侧根管口与舌侧根管口连线的近中
图1-10 上颌第二磨牙髓腔解剖特点
图1-11 下颌切牙髓腔解剖特点
图1-12 下颌尖牙髓腔解剖特点
( 9)下颌尖牙:
下颌尖牙的髓腔与上颌尖牙相似,一般为单根管,偶尔出现双根管,根尖孔多位于根尖顶端,30%有侧支根管(图1-12)。
( 10)下颌第一前磨牙:
多为单根管,约25%有双根管,侧支根管发生率为44. 3%。髓室与根管的分界不清,根管口大且呈椭圆形,根管近远中径窄,牙冠向舌侧倾斜,故牙体预备时应避免牙冠中份颊尖对应的髓角意外暴露。根管治疗时,器械进入根管的方向应与牙长轴一致,以免穿通根管侧壁(图1-13)。
( 11)下颌第二前磨牙:
髓腔形态与下颌第一前磨牙相似,但下颌第二前磨牙的颊、舌侧髓角更为明显,颊侧髓角稍长于舌侧髓角。多为单根管,根管在颈线平面呈椭圆形,逐渐向根尖变细(图1-14)。
图1-13 下颌第一前磨牙髓腔解剖特点
图1-14 下颌第二前磨牙髓腔解剖特点
( 12)下颌第一磨牙:
髓室呈矮立方形,近远中径>颊舌径>髓室高度。通常有3个根管,即近中2个根管,远中1个根管,远中根管粗大,根管口呈椭圆形,远中有时亦可出现2个根管,近远中根管以颊侧根管弯曲较明显。侧支根管发生率为30%左右(图1-15)。
图1-15 下颌第一磨牙髓腔解剖特点
( 13)下颌第二磨牙:
髓腔形态与下颌第一磨牙相似,但牙冠较短,牙根较长,通常有3个根管即近中2个,远中1个,有时也可能出现2个根管(图1-16)。下颌第二磨牙近远中根在颊侧融合,根管亦在颊侧连通,根管横断面成C字形,称为C形根管,约10%的牙根会融合成C形根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