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血

【临床表现】

1.拔针后少量血液自注射部位针口流出。
2.对于迟发性出血者,可见注射部位皮下血肿、肿胀、疼痛、皮肤淤血。

【预防措施】

1.注射前,评估患者凝血状况,做好注射后按压准备;正确选择注射部位,避免刺伤血管。
2.注射时,如针头刺破血管,立即拔针,按压注射部位。更换注射部位重新注射。
3.注射完毕后,做好局部按压。按压部位要准确、时间要充分,尤其对凝血机制障碍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处理措施】

1.拔针后,注射部位少量出血者,再次延长按压时间。
2.皮下血肿者,可根据血肿的大小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皮下小血肿早期采用冷敷促进血液凝固;48小时后应用热敷,促进淤血的吸收和消散;血肿较大者,早期可采取消毒后无菌注射器穿刺抽出血液,加压包扎;血液凝固后,可行手术切开清除血凝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