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结核病概述

第一节 结核病的历史

一、古老的结核病
结核病(tuberculosis)是一种非常古老的传染病。在2007年的《美国自然人类学杂志》上,美国得克萨斯州立大学的科学家宣称从土耳其出土的一颗具有50万年历史的直立人颅骨化石上,发现一个形状和位置与结核性脑膜炎特征相符的小病灶,证明结核分枝杆菌危及人类的历史已有50万年以上。1904年在德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人的颈椎骨化石上,也发现有结核病变。公元前4000年的史前人类头骨残骸也被发现了有结核病灶。而公元前3000—2400年的埃及木乃伊脊椎上,也有虽已腐烂但仍可确认的结核病变。中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掘出的女尸左肺门处也被发现有钙化的结核病灶。这一系列的考古发现,为结核病的古老历史提供了科学数据。
我国在公元前403年至公元前211年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上出现了类似肺结核症状的记载,称为“虚劳”。东汉华佗所著的《中藏经》描述了结核病的传染性。晋代葛洪的《肘后备急方》提出结核病是慢性传染病。唐代药王孙思邈提出了结核病的病因。公元前460年至公元前377年,西方医学先辈希波格拉底(Hippocrates)曾对结核病做过描述。17世纪时,有关结核病的精确病理学和解剖学文献开始出现。1679年,西尔维(Sylvius)作为第一个确认结核病性质的人,在他的医学专著中指出,结核病是具有可识别特征的,在肺结核患者的肺部和其他部位持续性发展的疾病。最早的有关结核病传染性本质的医学文献于17世纪出现在意大利。
结核病综合征多种多样,早期记载在身体不同部位,曾被认为无关联的疾病,直到1820年才被认定为是不同形式的同一种疾病。1839年,J. L. Schonlein将之命名为“结核病(tuberculosis)”,即结节的意思。寻常性狼疮其实是皮肤结核病,痨病就是肺结核,而波特式病是脊柱结核,淋巴结核表现为颈部淋巴结肿大流脓,也是结核病的一种。
公元前384年至公元前322年,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了结核病具有传染性的观点。1865年,Villemin发现结核病的临床标本可以感染家兔等动物。17~18世纪的欧洲,许多国家明文规定结核病患者死亡后,必须对其生前接触物品进行焚烧。1854年,赫尔曼(Hermann Brehmer)指出结核病是可以治愈的,并开始建造专门的结核病疗养院,这是当时结核病疗法中的一大进步。赫尔曼本身就是一个结核病患者。他的医生建议他搬到一个有利于康复的气候环境中居住,于是他移居到喜马拉雅山脉地区,呼吸纯净的空气并成功恢复了健康。正是这个经验促使赫尔曼创建了第一所结核病疗养院,以提供患者需要的纯净空气和良好的营养。当时,可供医生运用的结核病治疗方法非常有限,所能做的只有通过改进社会生活环境和确保身体吸收足够营养来加强患者体内的免疫系统,以对抗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专门的结核病疗养院现在仍遍布欧洲和美国,它们都具有双重职能:将感染期的患者与公众进行隔离,并在督促下接受营养的食物和足够的休息,以此促进健康恢复。
二、结核分枝杆菌的发现
1882年以前,是国内外许多学者对结核病流行演变历史划分的第一个时期。直到1882年3月24日的柏林生理学大会上,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宣布发现了引起结核病的元凶:结核分枝杆菌,且将其分为人型、牛型、鸟型和鼠型四型,而人型菌株是人类结核病的主要病原体。由此进入结核病流行历史划分出的第二时期。1887年,英国开设了结核病院。1890年,在柏林召开的第十次国际医学大会上,科赫宣称在豚鼠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前后给予一种混合物能够抑制细菌的生长。该混合物从结核分枝杆菌液体培养基的甘油萃取物中制备,被称作“结核菌素”。不久之后,应用结核菌素作为治疗性疫苗的临床试验就开始了。在1891年公布的结果表明,几乎没有人能够治愈,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没有差别。尽管治疗结果令人失望,但是后来证实结核菌素对于结核诊断是有价值的。
三、结核病的治疗
随着科学家和医生们的不断努力,结核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被确定,在预防、诊断、消毒方法与隔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一些诊断、治疗结核病的方法被研究出来,包括人工气胸、胸片拍摄和临床化学疗法。
1894年,人工气胸由意大利的Forlanini医生发明使用,即在结核病患者患侧锁骨中线第四、五肋间腋前线处,用人工气胸箱向患者胸腔内注入150~300ml气体形成人为气胸后,再补气300~500ml,使患侧肺组织受到压缩后病变处萎陷,达到治疗目的。虽然这项技术后来已很成熟,但收效有限,且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其已于1946年停用。
胸片的拍摄由Wilhelm Konrad von Roentgen于1895年发明,这项应用使跟踪结核病病灶的发展进程和解析严重程度成为一种可能。
1922年,卡介苗作为预防结核病的方法首次对新生儿进行了接种。
使用化学药物治疗结核病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的,最初应用的磺胺类和青霉素药物分子被证实对抗结核治疗无效。由于没有有效的药物,结核病在全球广泛流行。
直到1943年,经过数十年抗生学研究的Wilhelm Konrad von Roentgen 获得了成功。从灰色链霉菌中提取的链霉素于1944年11月20日试用于人体,成功阻止了病情发展,使痰菌变成了阴性,患者得到康复。从1945年开始,结核病就进入了历史第三阶段:现代化学疗法阶段。各种药物接连不断地被应用于治疗结核病,化学疗法逐渐普及开来,但结核菌的抗药性也很快在药物应用的几个月之内就随之出现,解决方法是必须几种药物联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