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智成长:开启高效学习成长模式
- 李书玲
- 2821字
- 2021-02-08 16:51:37
1.3 概念与信息污染
概念与信息污染带来的影响主要有三点:其一是让我们的学习停留在简单认知和逻辑自洽阶段,令自己产生“努力学习和持续进步”的错觉;其二是让很多人开始基于自己的偏好选择性地获取概念和信息,去证明一个自己已经认为对的结论;其三是很多人还没有真正搞清楚“是什么”,就急着去分析“为什么”和评论“怎么样”,用自己有限的理解去构建和解读“为什么”;其四是导致我们听不懂别人的潜台词和真正的意思,尤其是对于很多在沟通中倾向于委婉和回避冲突的人而言。
焦虑与学习所形成的恶性循环是很多进入社会后的成年人很容易进入的状态。因为想要快速成长而焦虑,越是焦虑越无法专注和踏实,而缺乏专注则会导致一个人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分散,于是就很容易停留在概念和信息的广泛获取上,没办法深度学习,也就很难获得真正的成长,于是便会更加焦虑。
许多人为了追求成长,给自己制订了看似饱满而丰盛的学习计划,比如,一年要读多少本书,听多少个课程和讲座,多学一个技能,考更多的证书,再获得一个学位,等等。要么为了外在结果而学习,用资格证书和学位证明自己的能力在提升;要么为了学习而学习,阅读量很大,看似没有虚度时间,一直都在学习,至于究竟有没有让自己得到真正的提升,却并不清楚,甚至时间长了也就忘了去琢磨这个问题了。
实际上,概念和信息存在很大的污染性,与真正的能力之间存在漫长的距离。且不说概念和信息来源的准确性不一定有保障,面对概念和信息时,每个人的选择都存在本能的偏好,提取过程中又存在自我认知的解读,相当于每个人带着自己特有的视角去读取信息,同样的信息会因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而以不同的意义产生影响或者被存储。
即便是各种概念和信息看似用严密的逻辑完成了组装,听起来很有道理,也很可能停留在所谓的“气态”层面。有个说法比较形象,人在某个领域的能力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气态、液态和固态。拥有气态能力的人能够讲清楚概念和道理,擅长局部逻辑和工具的构建与解读,似乎很清楚“应该怎么做”,但在面对一个具体的情境时,却不知道如何下手,而且对于不同企业和不同的人,只要情况大体类似,他们讲的概念和道理几乎是一样的,提不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拥有液态能力的人则更进一步,能够把概念、逻辑、道理与具体情境对应和嵌入起来,从而形成基本可操作的方案,但在执行方面依然存在很多盲点,灵活应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存在比较大的欠缺。拥有固态能力的人不仅能够做出方案,而且能够让方案真正落地,并在落地的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和完善方案,基于对人对事的理解,把握节奏和分寸,达成预期的结果。
比方说,对于当下许多传统消费品企业而言,我们经常会在内外部听到和讨论“数字化”“新零售”“打造爆款”“直播卖货”“网红经济”等话题。听来听去就会发现,大部分的课程和讨论主要停留在“强调应该做、必须做、不做不行”的主题上,“究竟怎么做”却讲得比较少。或者,人们讲到了一些所谓成功企业的案例,逻辑似乎很完美,听者连连点头,但仔细思考后发现,这些案例跟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应不上,似乎自己的各种条件都不匹配,各种资源都达不到要求,千头万绪,无从下手。抑或,关于“怎么做”的话题,有一个看起来逻辑自洽的模型,似乎一步一步照着做就可以了,而一开始动手又会疑惑:这事儿应该谁牵头?谁应该负责?谁应该参与?又有一堆问题是模糊的。数字化、新零售之类的概念,如果没有本质上的理解,并基于经营管理的逻辑在供研产销各个环节以及组织结构和责权利分工上彻底打通,就只能是零散的、片段式的拼接,概念讲得再生动,与真正意义上的明白还相差甚远。
所谓概念和信息污染,一个主要的影响就是让我们的学习停留在简单认知和逻辑自洽阶段,给自己形成一个“努力学习和持续进步”的错觉;另一个影响就是基于自己的偏好选择性地获取概念和信息,去证明一个自己已经认为对的结论。比如,吸烟对健康有没有危害?对于一个长期吸烟且认为没有危害的人而言,凡是认为吸烟有害健康的信息都很容易被其忽视,而所谓“吸烟对健康没有危害”的信息就容易过目不忘。再比如,一个以商业起家的公司,业务结构中同时包含商业和房地产。一个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的顾问,带着一个事先有倾向性的结论:商业才是这家公司的根基和主业,战略选择应该聚焦主业,强化根本优势。于是,在整个咨询报告当中,所有的逻辑分析、数据都在支持这一结论,并探讨这一结论落地的方式和节奏。而事实上,这家公司的老板的兴趣早已不是做实业,而是转向投资和公益。高管团队中的核心成员都是做房地产出身,这家公司的核心能力早已转向了房地产。显然,战略报告的逻辑虽然是自洽的,但从一开始就注定不可能被采纳和执行。
与此同时,概念和信息污染还会导致一种常见的情况:还没有真正搞清楚“是什么”,就急着去分析“为什么”和评论“怎么样”,用自己有限的理解去构建和解读“为什么”。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出现在案例研究当中。比如,一个公认的成功企业是怎么成功的?一个企业家是怎么养成的?复杂的事物往往是多面的,是动态复杂的,不是单线路和有限因素简单组合的结果。如果我们把别人一段鲜活的录像定格为一个静态的画面,反向假设画面是怎样整体构想和一步步完成的,逻辑听起来越完整越有力量,但跟真实情况可能相差越远。录像形成的真实历程,很可能开始的时候只有一个模糊的方向,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一边探路一边修路,中间甚至遭遇了许多完全出乎预料的波折。波折的经历看起来影响了整件事情的进展,但从另外一个层面讲,其实也是在帮助当事人完成心智上的成长和准备。
更进一步,概念和信息污染以及对他人的不敏感,也会导致我们听不懂别人的潜台词和真正的意思。对于很多在沟通中倾向于委婉和回避冲突的人而言,这种情况尤为明显。比如,两家公司在商业上合作过,B公司为A公司提供过咨询策划服务,两家公司的老板也成了朋友,并且也认可对方的人品。但随着了解的深入和A公司要求的提高,A公司认为B公司已经没办法继续为自己提供符合要求的服务,但又不好意思直接拒绝对方,不忍心打击对方的积极性。于是,面对B公司的提案,A公司的反馈是,思路和方向都是对的,只是担心落实方法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B公司老板马上回应:“我们会增加对过程的关注,每一步我都会亲自把关。”于是,A公司老板只好找了个其他理由,决定项目先缓一缓,而B公司老板则始终不知道真正的原因是什么,他反而可能认为,项目之所以没有推进,是因为A公司老板没有足够的决断力。
冯友兰曾经讲过:“在达到哲学的单纯之前,需先穿过复杂的哲学思辨丛林。人往往需要说很多话,然后才能归入潜默。”当我们面对一个复杂的事物,没有经过大量规范的研究,基于简单的资料就去做解读时,或者当我们面对不一致的观点,想当然地就立马回应时,我们的认知很可能已经陷入概念和信息污染所限定的条条框框里面。要想了解一个人真实的想法,如果不擅长听别人的潜台词,还有一个原则,就是观其行动,行为往往比语言更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