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篇A 
此处仅谈及术语

就像数学一样,音乐术语有时候也会引起歧义。在记录一段音阶时,使用音符的实际名称(例如C D E F G A B C')就不是很方便。为避免这种麻烦,人们常常使用Do-Re-Mi的记谱法,也就是众所周知的“阶名唱法”(solmization)。此处,无论实际音高的高低,Do总代表基本的音符(主音,tonic),在自然音阶中,Re代表在全音阶范围内下一个更高的音符,由此可得:Do,Re,Mi,Fa,Sol,La,Si(有时也被称为“Ti”),接下来又是Do。该系统还有一个变体,其中,Do代表实际音符C,Re代表D,依此类推。阶名唱法主要在法国和意大利使用,而在英语国家,人们偏爱使用音符的实际名称。因此,下一次,当你听到朱莉·安德鲁斯(Julie Andrews)在《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中为她照顾的孩子们唱起“Do-Re-Mi”时,你可能会好奇她到底在唱什么音符。

使这种混乱更雪上加霜的是,德国人称大调为“dur”,小调为“moll”;降号和升号在德语中分别为“ces”和“cis”,而在法语和意大利语中则为“bémol”和“dièse”。即使是用来表征音符时值(time value)的术语,也没有统一的称呼:在美国,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以及十六分音符分别被称为“whole note”“half note”“quarter note”“eighth note”和“sixteenth note”;但是,在英国,它们分别被称为“semibreve”“minim”“crotchet”“quaver”和“semiquaver”。似乎没有什么比音乐术语上的这种分歧更贴合温斯顿·丘吉尔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英国人和美国人)被同一种语言分成两个阵营。”

正当我们认为自己已经捋顺这团乱麻时,“音高”(pitch,即音符的实际频率)的问题又出现了。根据现代标准,音符A被分配在中央C之上,其频率为440 Hz。音乐会开场之前,双簧管会奏出这个音符,整个管弦乐队会据此给乐器调音。音符C'比A高一个半全音调,如果根据纯律音阶调音,其频率为440×9/8×16/15=528 Hz;而如果根据十二平均律音阶(equal-tempered scale,参见第六章)调音,其频率应该是440× ≈ 523 Hz。如果基于A=440 Hz调音,则这种调音被称为“音乐会音高”(concert pitch)或者“管弦乐音高”(orchestral pitch);1939年,这一调音方案被确定为“标准国际管弦乐音高”(the standard international orchestral pitch)。但是,出于某些原因,使用C=256 Hz作为参考音高反而更有利。这个“科学的”音高是2的幂(256=28),所有其他被标记为C的音符,无论处于乐谱中的哪个位置,它们的频率均为2的幂。例如,C'=512=29。在这套标记系统中,音符A比管弦乐音高中的A大约要低半个音。

最后,根据使用者的喜好,乐音(tone)和音符(note)的定义也有稍许不同:在美国,“乐音”一般指实际的声音,“音符”则指乐谱上对乐音的标注;而在英国,这两个术语则被同时用于声音本身或者相应的标记符号。在本书中,我会交替使用这两个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