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小“袜子”大生意
那一年,也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我的一位李同学,初中未毕业就辍学了,中途听别的同学说,他辍学后去了某市,在某市火车站“买卖火车车票”。
初中毕业后,那期间我也远走他乡,那时我们无手机,又在奔波中错过了相遇的机会!虽然是同学,然而我们一别二十年。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有了手机、微信等,后来从别的同学那里知道他的消息,他已经“发”的“不可收拾”,他在某市有房有车,有厂有店,究竟他是怎么样做到的呢?还要从二十年前手气吧。
初中没上完,李同学就辍学,因为家穷,起先他在家种地,因地方风俗,那时的70后的兄弟姐妹又多,父母早早地给他要了媳妇,结婚生子,他结婚那天,我去吃喜酒,按当时的礼金,我去了10元彩礼钱。也就从他结婚以后,我们二十年内再也没有见过面。
直到20年后,2015年左右,我从另一个同学建的微信群里,才知道他的近况,他已经发的不可收拾,听说有店铺,有厂房,有仓库,有两个儿子都在读大学,各方面条件都很好。
我们经过近两年多的时间在一起沟通、聊天,我慢慢地理清了他的成功之路。如果我们有兴趣,不妨读一读。
他说,自从他结婚以后,不久老婆怀孕,他生活困窘,靠种几亩田,怎样养活自己和将来的孩子,那时候,打工成风,他听说村里几个人在某市火车站“倒票”,很赚钱,于是他在秋季种完小麦后,凑点路费钱,跟随村里的人西下去某市“买卖火车票”了。做起了“倒爷”。他刚到某市那一年,他孩子在老家出生了。
到了某市他还算顺利,虽然做“倒爷”名声不好听,但也能赚到钱。我与他聊天问起他说,做“倒票、倒爷”好赚钱吗?他说,有时候,旅客着急买票,他们对旅客能够及时的提供方便,也能赚到一些钱。
就在第二年的时候,老婆一个人在家感到不方便,她带着孩子也去了某市。
那时,他一个人在某市,老婆小孩没有去的时候,他手头略有些积蓄,可是老婆小孩一去,日子可就过的紧巴巴了,无奈他只好在别人休息的时候,他白天黑夜加班的“倒票”。
他告诉我说,那个时候如果有亲戚、朋友去他家了,他只有勒紧裤腰袋,不敢带他们到饭店里吃饭,然而他又有豪爽、热情之心,他只好买些鱼、鸡等一些酒菜,回家招待亲戚朋友。因为有了这些豪爽热情之气,所以后来和浙江义乌一些老板合伙做生意、开工厂。
当李同学的孩子稍大一点,他老婆也想去找份工作做,但是小孩又没人带,他老婆无奈,只好一边带小孩,一边摆摆地摊,卖些衣物、袜子等一些日用品。就这样,他们为后来的做店面的生意打下了基础。不多久,他们又一个男孩降生了。两个孩子出生后,他们的日子还是那样过得紧巴巴的,无奈李同学只好继续做“倒爷”,他老婆还是一边带孩子一边摆地摊,他们又忙碌了几年,渐渐的他们“手里”有了些积蓄。
当两个小孩已经读小学时,当时铁路又对“倒票”的打击力度加大。当时的情况,在一次聊天的时候,李同学告诉我说,他当时为了小孩的读书,他一狠心,不做“倒爷”了,在批发市场租了一间店铺,批发一些衣服,袜子。他说,他当时考虑到小孩的上学,他老是做“倒爷”对小孩来说有负面影响。再说,他和老婆做生意,还能有一些时间照顾小孩,可以一个人看店一个人接送小孩。
在他们生意经营一段时间内,李同学发现袜子的销量比卖衣服的销量要好。于是渐渐地他以卖袜子为主营,附带卖衣服。
刚开始的时候,他是从本地进货,袜子的利润不是很高,但时间长久下来,他打听到一些批发商,都是从浙江义乌那里进货的,于是他决定去浙江义乌市场考察,顺便也从那里进货。
在九十年代末21世纪初的几年里,大家都知道浙江义乌市场迎来了超前发展,义乌那里小商品的制造业薄利多销,冲击着全世界小商品市场。就这样他从浙江义乌进货,再到某市做袜子零售业务。他说,他每年两次要到浙江义乌考察袜子的新款式样、质量。然后,挑选进货,发货。
十几年下来,大量的进货之后,他已经成了当地最大的袜子批发商了。他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库房,买下了店铺及几套住房。
十几年来,他从不拖欠义乌批发商的款项,以至于义乌的批发商对他有良好的印象,他们之间也建立了诚信的生意合作关系,更建立了良好的朋友关系!
在2015年,义乌批发商主动找到他,由对方出资在他那里与他合伙兴办服装厂。
再见他时,他的生意已越做越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