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波才的无奈

宛城地处南阳盆地中部,始建于春秋时期,如今已是全国最大的冶铁中心和六大都会之一,有“商遍天下,富冠海内”之美誉。

张曼成为响应张角起义,杀南阳太守褚贡占宛城,纠集部众十余万,旋即又击退皇甫嵩部,就在波才率部转战南阳之时,张曼成部正在猛攻退守西鄂的皇甫嵩部。

张曼成部虽然有数万可战之兵,但缺乏训练,猛攻数日始终没能攻破只有数千汉军驻守的西鄂城。

当然,他这一番猛攻也给了皇甫嵩极大的压力。

所以,在得知颍川黄巾军大举南下之时,皇甫嵩为免陷入南北两线作战的窘境只得冒险一搏,派人偷袭了颍川黄巾军,虽然派去袭营的两千多精骑损失过半,还折了侯阴厉,却也让颍川黄巾军心生忌惮转道去了雉西峡谷。

见颍川黄巾军调头去了雉西峡谷,皇甫嵩没敢派人追击,此时的他同样心底惴惴如履薄冰,只敢坚守西鄂城苦待援军。

夜已深,西鄂县衙大堂中依旧灯火通明,一干将佐齐聚,堂下跪着一个风尘仆仆的军士,头颅低垂,神色忐忑。

公案后,皇甫嵩正捧着一封书信默默地读着,只是越读脸色越是难看,终于忍不住“嘭”地一拳砸在了公案上,“张忠……好一个张忠!奸佞误国之徒莫过于此!”

众将尽皆神色一凛,默默地垂下了头。

这话没法接,张忠身为车骑将军,又是董太后的外侄,可不是他们这些将佐能招惹的。

皇甫嵩一通发泄之后,也只能一声长叹,“罢了!张忠是指望不上了,只望西凉军能早些到吧!”

虽然恨急了张忠,但张忠职位在他之上,又有董太后撑腰,便是大将军何进也奈何不得他,他皇甫嵩又能如何?

还好,南阳地处关中、豫州、荆州交通枢纽,有武关古道与关中相连,西凉军再过三五日应该也能赶到了。

恨急了张忠的自然不止西鄂城中的皇甫嵩,还有仍在阳翟城中的朱儁、曹操、孙坚等人。

曹操当夜折返汝水河畔收拾残部,本想等张忠所部援军一至便能继续追击,一雪前耻,可是,等到第二天中午,张忠才带着两万步骑姗姗来迟,一听黄巾军已经进入南阳地界,竟又率部折回了阳翟城中继续休整起来,这一修整又是三天,任朱儁如何劝就是不肯挪窝。

而他竟然还找了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我军疲惫,而贼寇势大,不宜孤军深入,唯有待各路援军齐至才能确保万无一失啊!”

听了他这话,同样急于一雪前耻的孙坚当时差点没拔刀去劈了他!

在孙文台看来,他所谓的“万无一失”就是贪生怕死!

李汗青并不清楚个中情形,此刻的他只想抓紧这个空挡好好练兵。

打铁还要自身硬,战斗力才是一支军队最大的倚仗!

对于黄巾军的前途,他并不乐观:朝廷既已大举增兵,那么援军迟早会蜂拥而至,到时候一场苦战肯定在所难免!

每每念及到时候将要面临的困境,他就恨不得把自己一身的本领尽数传授给麾下的将士,奈何,众将士并非都是像他一样的武学奇才,他急也急不来。

训练抓得很紧,将士们也很卖力,很多人吃过晚饭之后还要聚到篝火旁切磋一下,无意之中倒也为军中增添了一些娱乐气氛。

转眼已经是入驻雉衡岭的第十天了,雉西依旧风平浪静,倒是附近的村寨源源不断地有百姓前来投军,就连杨赛儿的女军也扩充到了八百人。

这天吃过晚饭,李汗青正在看亲卫队的两个兄弟切磋枪术,窦平却匆匆地找了过来,一脸兴奋之色,“汗青,快去中军大帐,有好消息到了!”

有好消息?

李汗青满心狐疑,只得跟着窦平匆匆地赶到了中军大帐,却见帐中除了波才等人,客位上还坐着两个陌生面孔:一人生得高大魁梧,一脸络腮胡,身披甲胄腰悬宝剑,颇有几分威武气势;另一人却是一袭文士长衫、面白无须的青年。

见李汗青进来,波才微微一笑,“好,人都到齐了。”

说着,他一望那两个陌生面孔,“这两位都是张帅麾下的能臣干将,他们带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张帅已经攻下西鄂城,逼得皇甫嵩逃往了郦县!”

此言一出,众将佐尽皆精神一振,李汗青却是心底一紧。

这就是所谓的好消息?

看这架势,波才怕是坐不住了!

果然,波才声音一扬,“张帅已兵分两路:一路向西追击皇甫嵩残部,一路向东攻取博望、舞阴、堵阳等城……并让我军东出雉县向北攻取鲁阳、肇县、叶县等城,一旦功成,南阳北境将尽归我黄巾义军囊中!”

闻言,彭辉腾地一下站起身来,冲波才抱拳一礼,跃跃欲试,“波帅,末将愿为前锋!”

只是,他话音刚落,李汗青便连忙起身劝了一句,“波帅,我军尚未整训完毕……出兵之事还需从长计议啊!”

他并不清楚黄巾起义的具体过程,只是觉得此事好像有些不妥:距离钟迪得到东汉朝廷将征调兵马大举增援的消息都已经过去十日有余了,皇甫嵩的援军怎会迟迟不至?

而且,黄巾军本就缺乏训练,完全是凭人数优势取胜,如果四下分兵,很容易被汉军各个击破啊!

此言一出,众人尽皆一愣,那个陌生面孔的青年文士笑呵呵地站起身来,一望李汗青,“这位将军如何称呼?”

李汗青连忙抱拳一礼,“在下李裕,是波帅麾下一校尉!”

“原来是李校尉啊!”

那文士笑着回了一礼,“在下孟浩,是张帅帐下一长史,久仰颍川李汗青之名,只是……”

说着,他突然神色一肃,“不知李校尉所谓的从长计议是何意?我军与皇甫嵩部鏖战半月有余,近万将士殒命沙场才换来了如今这大好形势,此时若不乘胜追击,如何对得起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

李汗青微微一滞,却也只得硬着头皮解释起来,“孟长史,在下只是担心……”

可是,不待李汗青解释,孟浩便厉声打断了他,“担心什么?我等自举事之日起便已没了退路,如此良机岂可坐失?”

说着,他一望波才,“波帅,若无破釜沉舟之决心如何能成大事?”

见孟浩连解释的机会都不给自己,李汗青不禁恼了,“孟长史……”

见状,波才连忙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汗青,孟长史所言极是,我等欲成大事就当有破釜沉舟之决心!出兵之事无须再议!”

见波才态度坚决,李汗青唯有一声暗叹,终究没有继续争辩。

毕竟,他的担心只是源于推测,而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确实是出兵的大好时机。

若是能一举攻占宛城以北的所有城池就等于占领了小半个南阳盆地,黄巾军的实力必将大增,这诱惑不可谓不大!

见波才一言以决,李汗青默然无语,孟浩不禁眉头一挑,颇为得意,“波帅英明!张帅说了,功成之日当在宛城设宴与波帅共庆之……”

待议定详细的作战计划已是深夜,众人陆续散去,李汗青却被波才单独留了下来。

待帐中只剩下两人时,波才脸上的兴奋之色顿时就消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凝重之色,“汗青,本帅明白你的担心……你是担心放弃西鄂城只是皇甫嵩的诱敌之计吧?”

原来他也想到了啊!

李汗青如释重负,“既然波帅也有此顾虑,那末将就放心了!”

他怕就怕波才被这大好形势冲昏了头脑,骄兵轻敌!

波才却苦笑了一声,“汗青呐,世间哪有万全法?”

说着,他一声轻叹,“张曼成部苦战半月有余才取得了如今的战绩,若此时我军还无动于衷,张曼成和他麾下的将士会做何想?其余各州郡的黄巾将士听说了此事会做何想?大贤良师听说了此事又会做何想?天下黄巾本是一家,哪有别人苦战我们偷闲的道理?”

李汗青恍然,“末将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