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木匣子

回到暖春院正屋的年媛媛,一直过了很久,才叫了桂嬷嬷进来。

她伤心难过么?

真要说的话,其实是有的。只是…

“侧福晋。”桂嬷嬷进屋以后,就让小桃守住了门口,不让人再进来。

此时的暖春院里,人几乎都已经散了,才是真真正正的安静了下来。

“进来吧。”年媛媛稍稍收拾了一下心情,就问道:“拿来了?”

桂嬷嬷点了点头,又再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这才将藏在手中食盒里头的东西,给拿了出来。

正是,那日桂嬷嬷给年媛媛看过的那个木匣子。

木匣子里头装着的,正是一个满目疮痍的小人。而在那个小人的身上,用一张纸写着张格格的生辰八字。

小人之所以满目疮痍嘛——那自然是因为上头满满的都是针孔。尤其是肚子上,肚子上的棉花,都已经被戳了出来,看着十分可怖。

“扔进香炉里头,烧掉吧,然后偷偷处理掉。现在所有人的注意力怕是都回到张格格的身上,没人再留意我这儿了。”

她终于,能够从风口浪尖上头下来了呢。

桂嬷嬷应了以后,就去到了香炉边上,将这个木匣子连同着里头装着的小人,扔了进去。

“是那个阿菲做的?”

年媛媛想起阿菲的那一张脸。那是极为普通的一张脸,丢进人群里头,都不大容易能够找出来的一张脸。

正是这样,看着普普通通的人,做起事情来,才是方便的。

“是。”

桂嬷嬷道:“她的远房姨母,是福晋陪嫁庄子上的一个管事。所谓一表三千里,原本也是极为疏远的关系了。”

“当时奴婢调查院中这些人的底细时,是疏忽了一些。她应该,是福晋那边的人。这次的事以后,福晋也正好借机处理了这些。”

“一表三千里,的确也不能怪到嬷嬷的头上来。这么疏远的亲戚,谁曾想还能为福晋所用呢?”

年媛媛道:“主子爷已经发话,让苏培盛找了牙婆过来。晚些时候你记得去苏培盛那儿一趟,送些东西过去给他。”

她算是看出来了,苏培盛顶顶聪明,也懂得见风使舵。在他心里,最尊敬的自然非胤禛莫属,其次当然是正正经经的嫡福晋。

只是这次的事,显然胤禛也有些不满这种在旁人府中安插眼线,甚是有可能做了栽赃陷害的事儿。

饶是苏培盛这么些年受过福晋好些恩惠,这次应该也会秉公办理的。

“还是福晋聪慧,懂得提前让人去查看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不然的话…这次要是给主子爷从那树下将东西挖出来,怕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桂嬷嬷说完又是叹息。

她这次,是真的疏忽了。王府里头,真的是要处处小心才好。

“没关系。”年媛媛歪了歪脑袋。琢磨着,这些事情,还真是全靠她看的宫斗剧比较多的缘故。

无间道里头的那句话怎么说来的?

那些做事不认真,又盯着你的人,就是卧底。

这可不就说的是阿菲么?小桃那儿都不止一次瞧见她做事不够认真了,年媛媛却什么都没说过。

果然啊,手底下拿着一个知根知底的“卧底”其实还是有好处的。

“对了。”年媛媛又看向桂嬷嬷,问道:“那天晚上我送主子爷出去的时候,在树下鬼鬼祟祟的人是阿菲么?”

瞧着却又让年媛媛觉得不太像。

那日年媛媛瞧见的人,其实身量不太高,又有些纤瘦。而阿菲,其实是属于那种大骨架的女子,身形并不相似。

虽说黑色是有些显瘦…但应该区别不会真的那么大。

“这个奴婢暂时还没有头绪。”

桂嬷嬷回答道:“那日追出去的,是顺子公公。后来听说是没追上,但…顺子公公是苏公公底下亲自调教出来的,按理来说腿脚工夫应该也不差才是。”

“被那人逃脱了,说不准有什么隐情。”

年媛媛听了也是皱眉。

“继续调查一下吧。顺子公公那儿…想想办法。”

年媛媛想起了顺子那一张有些憨厚和腼腆的脸。

他其实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应该算不得那么老练。多想法子问问套套话的话,说不准还是能知道点儿什么。

但其实…不知道也没什么。

既然福晋有问题,这件事又是跟张格格牵扯有关。那么有可能的…

等等。

出事的是张格格,而福晋有古怪?她们不是一伙的吗?有意思。

年媛媛好像忽然之间发现了什么。

这么看起来的话,张格格作为福晋底下的人,似乎也并不是那么真的受到福晋的庇佑和爱护呢。

即使是…张格格身怀有孕。

“是。”桂嬷嬷那儿答应了以后,这才出去了。

屋内再次安静下来,年媛媛看着外头。

天色有些黑,气氛有些阴霾。但这些,都已经和她没关系了。她接下来要做的,无非就是追查一些她不知道的事,以及看热闹了。

张格格那儿小产,最终也没能查出一个结果来。

太医们三堂会诊以后得出来的结果,无非也是张格格怀胎时思绪太多,导致了孩子在腹中养得不好,不小心才小产的。

古来女子有孕本就不易,不满三个月也正是危险的时候,小产也属于常事。

胤禛听了太医的话以后,也算释然,接受了这个事实。

可张格格却不肯接受。

她总说自己小产乃是被人害的,每每瞧见胤禛,总要让胤禛帮着自己将“幕后凶手”给抓出来。胤禛见了头疼不已,安抚也试过了,却也毫无作用。

久而久之的,胤禛都有些害怕去见张格格了。

而在翌日,苏培盛就已经带着京城顶好的牙婆来了暖春院里头。

此番乃是胤禛出资,年媛媛当然“毫不客气”地选了好些人留在暖春院里头。

有擅长做饭的厨娘,还有能干活的婆子。以及外头扫洒的丫鬟三个,负责院中的日常的二等丫鬟三个。

林林总总,足有十来人。

暖春院里头,倒是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同时小厨房也趁机搞了起来,以后也不必再指望着大厨房过活了。

她这儿的人,倒是跟嫡福晋乌拉那拉氏院子里头的,都能够比肩了。

大抵,因祸得福,便是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