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葬毒蛇享受宰相的殊荣

龙有四毒,有牙咬而死的,有接触而死的,有看见而死的,有听到声音而死的。蛇也是这样。孙叔敖所遇到的蛇,应当是看见就死的那一种。据楚地人说,这种两头蛇,至今还有。身黄色,有一尺长左右,行走可进可退,很像蚯蚓。但现在看见,不会中毒,大概是另外一个种类罢了。否则就是因为物类随时变易,到今天没有毒了。如上古禽兽,能说人话,今天就不能了。心中含毒的人,多作蛇蝎蜈蚣,只有慈心的人,毒不能害。否则,他以毒来,我又以毒还,是一蛇之外,又添一蛇了。我虽然不能转化蛇毒,难道反而被蛇化吗?蛇是害人的东西,所以埋葬不使人看见。如果再加以类推,那么凡是害人的,都可作蛇看。除残禁暴,是埋两足之蛇;改过修善,就是埋自心之蛇。从于公管狱到这里,是帝君举例说明行善得福来告诫世人。一人行善能够得福,那么所有的人都是这样了。譬如一树之果,尝一个就知道它的甜味了,何必每枝都去尝呢?

印光大师补充这一史实如下

楚国孙叔敖,曾经出游在野外,看见两头蛇,杀死并埋葬了它。回来后,心中忧虑,吃不下饭。母亲问他是什么原因,他哭着说:“儿听说看见两头蛇的人一定会死,今天您儿子看见了,恐怕马上就会离别母亲而死了。”母亲说:“蛇现在什么地方?”孙说:“恐怕后人又看见,已杀死埋葬了。”母亲说:“不用忧虑。我听说有阴德的人,一定会得到好的报应,你一定会在楚国兴旺。”后来果然做了令尹,执掌楚政。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令尹,著名贤相。开凿芍陂,灌田万顷,为人民做了很多好事。相传他三任令尹而不喜,三次去职而不悔。《史记》有传。

例证故事(二则)

舍己为人,惩恶保善(出自《大宝积经》)

燃灯佛在世时,有五百商人,入海采宝。随船有一个恶人,擅长武术兵法,是一惯盗强寇,想要杀尽五百人,夺取宝物。这五百人,已种下无量善根,都是不退心菩萨,杀害他们将会获得无量罪过,将来会长久地堕落在大地狱。当时他们中间,有一位导师,名叫大悲,预知恶人的心意。他心里想,如果杀了这个人,我就会因杀生而堕落恶道;如果不杀这个人,那么五百善人就会受害,而凶手也将世世堕落于地狱;我如果明白地告诉大家,又恐怕连累五百人共发恶念,也要受苦。在这种情况下,导师生大怜悯心,宁可自己受苦,去刺杀了那个恶人。佛说:“导师就是我的前身,五百商人就是贤劫中五百菩萨。”

〖按〗这就是佛教所说见机方便杀生,但必须先有宁可自己受苦的心,然后才可以实行这种方便。否则既想贪功,又想不受罪,这种念头已经不可取了,怎么还有福报呢?

前世杀蛇,二世抵命(出自《现果随录》)

我乡宗伯顾锡畴,在温州被副将贺君尧杀害。这时,他的学生张调鼎家扶乩,他的灵魂附身说:“我前生误杀一蛇,那蛇就是转世的贺君尧,六月十六日在江中杀害我,因果应受,可告诉我两个儿子,不要报仇。”这时张还没有听到顾公死讯,急忙派人到温州查访。原来太仓吴国杰在温州江心寺宴请顾公,第二天早晨就报道顾公被害。张派渔夫四处寻尸,没有发现。张在夜里梦见顾公立在水中说:“我前世是天台山僧人,击毙一蛇,今世抵命。承蒙您厚意来查访,因为前世您是我的弟子。您只管向某水湾去寻找,就可以找到我的尸体了。”张按照所说再去寻访,果然找到尸体,装入棺材,送回昆山埋葬。

〖按〗顾公前世是天台僧人,后世就位至宗伯,而且文章卓著,为人节义,流传后世,但竟难免杀蛇的报应,何况那些来历不及顾公的人呢?世上杀蛇的人,不要只以叔敖为借口了。

宗伯:官名,古代六卿之一。《尚书·周书·周官》:“宗伯掌邦礼,治神人,和上下。”《尚书·周书·顾命》作“太宗”,也作“上宗”。《周礼·春官》有大宗伯,掌管邦国祭事典礼。《国语·郑语》“以佐尧者也”,三国吴国韦昭注:“秩宗之官,于周为宗伯,汉为太宰,掌国祭事。”所掌即后来礼部之职,故也称礼部尚书为太宗伯或宗伯,礼部侍郎为少宗伯。

乩(jī):鬼神附在人身上,本人神识暂离,这个人体说鬼神的话,或在沙盘上写字,表达鬼神的意志。通过这种形式来问吉凶,叫扶乩或扶鸾。

太仓:今江苏省太仓县。

补充:同是杀蛇,为何报应完全不同,这就需要读者去理会当时是何存心。运用之妙,全在一心。本例证即在说明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