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德军进攻比法及其见阻

第一节 德法两方面之战争方略

一八七一年普法战争既告终了,两国当轴复亟亟焉从事于第二次战争之筹备。德不惜倾其全力,求一鼓而歼灭法;法则生聚教训,乘时报复,以蕲克复亚洛两州之旧地。光阴荏苒,似白驹之过隙。既而德之生齿逐岁增加,商务日繁盛,国帑日充盈,而军事之布置,尤臻完备,其势力已远出法国之上。法人于此,自审其力之不能敌德也,不得已而北盟俄,西联英,而欧洲大陆,遂不复如曩昔之形势已。

◎德皇威廉二世及其名将

皮罗 麦耿生 毛奇 德皇储 福根海 鲁登道夫 阿安能 贝散勒 荷尔惠克 海林琴巴 燕王储 维登堡公 德皇 克罗克 哀米希 海司勒 兴登堡 窦毕兹

法俄之同盟,势足以令德君臣之旰食;盖以德之全力对一法国,自不患为敌所乘,今则当分其防法之力以防俄,备益多,力益分。而意大利者,又若模棱首鼠,设一旦中途而食其前言,且不免有倒戈相向之势,此实德人之隐忧也。然德虽孤,而对敌之攻势,一如往昔。此无他,陆军之强,枪炮之精,参谋部之筹划有素,有以使然也。

一九一四年,德意志参谋部筹设之完备,实为有史以来所仅见,此盖世人所公认也。其所以有如是之成绩者,要不得不归功于毛奇。毛奇为普丹普奥普法三役之常胜将军,德人倚之若长城。此次大战开始,德之参谋总长名毛奇者,即前此常胜将军之犹子;德皇以之长参谋部,殆以其威名之足以惊人而树之先声欤!

德意志所奉之战争方略,皆出于克老山维兹(一七八〇—一八三一);克又常胜将军毛奇之师也。其学说有如下三种:

(一)与敌国战,既击败之,尤当毁其军队;

(二)获敌国作战之实力;

(三)得敌国舆论之辅助。

所谓得敌国舆论之辅助者何?即煽诱敌国人民之心理,使之厌恶战争,失道寡助,成为瓦解,而预占无形之胜利。若夫破其军,占其首都,在昔毛奇用之以直捣法京巴黎,丰功伟烈,至今犹啧啧人口。此次大战,德人以全力猛扑法军,损失之巨,毫不顾惜;盖其目的地为巴黎,巴黎既得,法自丧胆,城下之盟,旦夕可待。又当胜负未决时,德人以巨金运动敌国之舆论,使反对政府之作战计划,以故德之间谍,与夫中立国之说客,常接踵于“协商”各国:是亦本克老山维兹之学说也。至攻法之方略,则在迅速决胜,如往日蒲留歇惠灵吞之战胜于滑铁卢然,为时不及一周耳。时老将毛奇有言曰:

“说者谓战争计划,须旷日持久,及各方攻击而后能决胜,此欺人语耳实则第一次交绥之结果,而胜负之形势已判。”

毛奇又曰:

“战争方略,在一遇敌人,立施攻击无稍缓;而对于我国之军队,当如身使臂,臂使指,联为一气。”

德参谋部准备如此,故攻取巴黎,利在神速;其预决之时期,不过六周。希里芬上将任参谋总长时,复引汉尼拔破罗马大军于加南之故事,拟以两翼围敌军而夹击之,以为取胜之地,此德人方面之计划也。然法自一八七五年以后,凡壤地之邻德者,早已分筑炮垒,严密防御,其最著者曰凡尔登,曰多尔,曰哀比那尔,曰倍尔福脱:莫不崇墉巩固,坚若金城。时则又有德之福根呼顺中将建议,谓法军左翼,暴其弱点,当以我国右翼之军队猛击之。故侵犯比利时中立一说,希里芬倡之于前,福根呼顺和之于后,胸有成竹,目无全牛;德人之阴谋,已昭昭然矣。

大战以前,欧洲各国,莫不各筑炮垒,以防万一,而尤以德法两国为最力。至炮垒之若何坚固,事前尚难悬揣,一旦交战,则实验时至矣。顾德人于未战前,有失着二:一则自以为其新式短炮(奥“司各达”炮厂出品)必能攻破敌国炮垒;二则未料及比人之敢于迎战。故利爱其那米尔盎凡斯三役,德军虽攻破其垒,而死亡枕藉,且已踰预计之日程:军事方略,因之失败。不宁惟是,德参谋部以俄国军队之调集,必万分迟缓,绝不视为重要;不图德军方进窥巴黎,而俄军已突陷东普鲁士。德人于此,势不能不抽调军队,救其后方,而参谋部“一鼓破法,移师击俄”之计,顿成画饼矣。

至法人之方略,似亦预知德必破坏比国之中立,然不能料冲入比境之德军队实力如何。故法之上策,莫若俟德军之侵入,节节退让,以避其锋,不使有用之军队,付之虚掷;迨时机既至,一鼓作气,突然加以痛击:此以逸待劳之策,霞飞将军所以有玛因河上之捷也(见本章第三节)。抑法人之初意,犹不仅此。大战开幕,法人雄心勃勃,欲一鼓直捣柏林,且欲以最短之时间,分胜负而定全局。当时最大希望,即以猛攻东普鲁士之责委诸俄人,使德军腹背受敌,不遑兼顾;乃泰伦堡一役(见第八章第一节),德加俄军以巨创,而法之军事计划,亦归于失败。观乎此,而知德法两国预定之军事计划,皆不能有效,而战事遂延长矣。

◎德国寓意画

◎法国寓意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