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克里米亚战争

希腊独立战争结果,俄罗斯虽未得大偿其欲望(俄曾得高加索数地),然于巴尔干半岛,已殖广大之势力;盖由其地之居民,大半为“斯拉夫”族,俄人于此,借同种之名,不难假保护两字为口实。且俄对土之唯一目的,即为占君士但丁堡;君士但丁堡而入其掌握,则俄之舰队可由黑海而至地中海。俄意欲与英平分土耳其,英以利害关系拒之,俄皇尼古拉一世遂单独进行。

一八五〇年,适耶教之“罗马”“希腊”两派僧侣因柏来斯丁圣地管辖问题而起争执,柏来斯丁者,土之行省,耶稣诞降之所也。各处教徒进香,源源不绝,由来已数世纪矣。争执既起,俄以属“希腊”教故,要求土政府予俄以在土境内保护希腊教之特权,土皇以俄干涉其内政,不之应。一八五四年,俄遂对土宣战。

此役也,英以抵制俄之南下,起而助土。法因俄帝尼古拉一世不承认拿坡仑三世为法帝,且拿坡仑一世之受挫于莫斯科,引为憾事,乃亦挺身袒土。比特蒙(时加富尔当国)乘此出兵,俾将来得列席和会,以促成意大利之统一,亦复加入联军。时则奥大利以守中立故,大触俄人之怒;俄人之意,以为一八四八年匈牙利之革命,曾助奥以平乱,今俄遇劲敌而奥乃作壁上观,两国之仇,由是而始。至普鲁士,以观望故,亦守中立。

联军先攻克里米亚,以绝俄军黑海之出路。寻联军陷西拔司笃卜尔(克里米亚要塞),俄军渐不支,联军亦无再进意,双方遂息兵。一八五六年,双方签和约于巴黎,列席者为英法俄土奥普比特蒙诸国。和约规定:黑海为中立区;沿黑海各地,不得筑炮垒;黑海之中,各国皆不许驶行舰队;多瑙河可由各国自由行驶;俄罗斯拓地自多瑙河至摩尔达维亚,得倍萨拉皮亚之一部;否决俄在土保护“希腊”教徒之要求;许摩尔达维亚及伐拉克亚两省之地方自治,惟仍奉土耳其之正朔。

克里米亚战役之结果:土耳其反受其利,且又列席巴黎会议,与欧洲列强抗席樽俎之间;俄罗斯故犯和约,不承认黑海之中立:此皆受战争之直接影响者也。若间接之影响:在俄则释放奴隶;在意则促成统一;在法则增加拿坡仑三世之权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