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流星王朝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朝是第一个短命的统一王朝。继秦之后,公元581年建立的隋朝,也在短短的三十八年间,二世而亡。尽管短命,隋朝却和秦朝一样,拥有非凡、传奇的历史特性:统一、富强、文明与短命、暴虐、造反并存。

这是一个富强、文明的王朝,它的仓库里堆着五六十年吃不完的粮食,它的皇帝被突厥人誉为“圣人可汗”;这又是一个短命、暴虐的王朝,它的皇帝修长城、建东都、开运河、游江南,搞得国无宁日、民无宁时。“隋”这个名字就像流星一样,在中国历史上瞬间璀璨又瞬间毁灭。隋朝两代父子究竟做了什么?大隋王朝勃兴速亡的原因又在哪里?

一、矛盾的王朝

说起隋朝,大家都不陌生。不仅不陌生,可能还会有三个关键词立刻出现在脑海之中。

第一,短命。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短命王朝,581年建立,618年灭亡,一共才存在了三十八年。如果不算隋末的几个傀儡小皇帝,这三十八年其实就只有两代皇帝,开国皇帝隋文帝后面紧接着就是亡国皇帝隋炀帝。二世而亡,恐怕只有秦朝可以“媲美”了。

第二,暴虐。隋朝暴虐的名声主要是隋炀帝制造的。很多史书都说隋炀帝是杀死了父亲隋文帝才当上的皇帝。弑父当然暴虐,但是也会有人说,权力是人性的腐蚀剂,皇家自古多冷血,一代圣君李世民还残杀兄弟呢,也没比隋炀帝强多少。真正让人不能原谅的是,隋炀帝治国比治家更暴虐。

隋炀帝当政十三年,修长城、建东都、开运河、游江南、巡张掖,再加上三征高句丽,大工程连着大战争,搞得国无宁日、民无宁时。当时,全国三分之一的丁男都被征发参加各种劳役、兵役,甚至出现了“丁男不供,始以妇人供役”的局面,这在古代可是超出常理的暴行。

可能有人要说,不是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吗?让妇女服劳役,说明隋朝女性很强悍啊!话可不能这样讲。古代受生产力水平的限制,妇女以家务劳动为主,男主外、女主内并非纯然是对妇女的压迫,更多的倒是对妇女的体恤。在这种情况下,哪个政权如果敢让妇女走出家门,走上工地,那可真是滥用民力,骇人听闻了。百姓为了不去远方送死,干脆咬咬牙,自己把一只手或者一只脚砍掉,人工致残,还美其名曰“福手福足”。这样的人间惨景全是拜隋炀帝所赐。

所以,隋末就出现了一篇檄文,讨伐隋炀帝,说:“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把南山上的竹子用完,都写不完他的罪行;用尽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以后就演变成一个成语——罄竹难书,意为坏事多得数不过来。

第三,造反。皇帝如此暴虐,老百姓当然难以承受,最后只能揭竿而起了。隋朝末年,豪杰蜂起。《隋唐演义》号称十八路反王,挥着三板斧的程咬金、卖马的秦琼、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李元霸,都是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英雄。瓦岗寨、高鸡泊也和水泊梁山一样,成为中国人心目中英雄聚义的圣地。当然,这些英雄不免有戏说的成分,但是,戏说的背后,是天下大乱的社会现实。事实上,就连唐高祖李渊也是造反的英雄之一,后来修成正果,建立大唐,那是后话了。

虽然短命、暴虐和造反给人的印象深刻,但是,仅仅这三个词,绝不是隋朝的全部形象。要说到隋朝的历史地位,还有另外三个关键词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哪三个词?统一、富强、文明。

先说统一。这可是隋朝对中国历史的一个非常伟大的贡献。这个贡献大到什么程度?和秦始皇统一六国一样,甚至比秦始皇统一六国还不容易。

有人可能会质疑,秦统一六国,而隋朝只是平定江南,为什么说隋朝统一比秦朝还不容易?

这是因为,虽说秦灭六国,但是总的说来,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国还都属于华夏民族,所以秦朝建立的主要还是华夏民族的统一。但是隋朝统一就不一样了,它把很多少数民族都整合进了中原政权,是真正建立在大范围民族融合基础上的大统一。

西晋末年,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纷纷进入中原,他们建立政权,号称十六国,把西晋王室赶往江南。后来,鲜卑族在群雄混战中崛起,统一北方,建立了北魏,再后来,北魏又分裂成东魏和西魏,东魏和西魏又演化成北齐和北周,与逃往南方的汉族政权对峙。这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两晋南北朝时期。

在这将近三百年的时间里,民族矛盾非常尖锐。汉人和少数民族互为仇敌,南方人和北方人也互相瞧不起。南方人管北方人叫索虏,嘲笑他们脑袋后面拖着的辫子;北方人管南方人叫岛夷,嘲笑他们困居小岛,施展不开。有个带有民族歧视的词语甚至一直沿用到现在。什么词?汉子。现在管男人又叫汉子,比如说西北汉子、红脸汉子,是中性词,甚至略带褒义。其实,这个词最早出现就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当时可是北方少数民族对汉人的蔑称,也是二等公民的代号。

北方是少数民族的天下,南方是汉人的天下,当时好多人都以为,这两部分可能就这么永远分开了。可是,隋朝就有本事把这两个部分捏在一起,也只有把北方少数民族和汉人整合在了一起,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这样的统一,当然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秦朝了。

再说富强。什么叫富强?通观今天的世界就知道,所谓富强,至少包含两个指标。

第一,经济富。

第二,军事强。

这其实是古今通则,隋朝也不例外。

先看经济实力。说到古代的经济状况,人们通常考虑两个指标:第一是人口;第二是粮食。隋朝的人口有多少?将近五千万,接近西汉末年的水平。有人说,过了好几百年,还没达到汉朝的数字,这说明隋朝不行啊!

要知道,从西汉后期开始,中国的人口数量可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西晋,更是衰落到一千六百万的最低值。西晋之后,五胡入华,战乱不已,大量人口被迫寻求豪门庇护,成了世家大族和豪强的私有财产,国家能够控制的人口没有多少。即使到南北朝末期,北周、北齐和陈朝三国人口相加也不过三千多万,而隋朝仅用三十年的时间就让国家可控人口重新达到了五千万,这是何等了不起的成就!

干活的人多了,隋朝又实行均田制,耕者有其田,耕者缴其税,不仅使人们的劳动热情空前高涨,政府的税收也有了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隋朝存粮量无与伦比。

隋朝一共有六大粮仓。粮仓大到什么程度?举一个例子,河南巩义的洛口仓,周长二十余里,粮窖三千个,每个粮窖储存粮食八千石,整个仓库储米二千四百万石。唐太宗李世民曾经感慨,他说“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储存的粮食够政府吃用五六十年,这恐怕是中国历史上存粮量的最高值了。这样看来,隋朝被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富裕的时代,当之无愧。

除了粮食储备量大、人口规模大之外,隋朝的物资流通也很便利。这就有赖于一个重点工程——大运河。大运河北起涿郡(今北京),南到余杭(今浙江杭州),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这条水路一通,北方的政治中心和南方的经济文化中心就牢牢地拴在了一起。大运河经过修修补补,一用就是一千多年,有的河段甚至今天还在使用。唐朝的皮日休有一首诗《汴河怀古》说得好:“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一代暴君隋炀帝,在唐朝人眼里甚至可以和大禹相提并论,就是因为唐人深受其惠了。

再看军事实力。隋朝实行府兵制,府兵都是均田的农民,农忙种田,农闲练兵,有战争则随时奔赴战场。只要杀敌立功,就可以享受各项优惠政策,分得更多的田地。因为生活有保障,又有良好的激励机制,府兵作战非常英勇。再加上隋朝统一后国内战争结束,枪口一致对外,隋朝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很快就变了。

本来,隋朝建立以前,整个东亚的霸主是突厥。当时,北方北齐和北周并列,两个政权都争着向突厥进贡,搞得突厥非常傲慢,甚至大言不惭地说:“我在南两儿(指北齐、北周皇帝)常孝顺,何患贫也!”

隋朝建立以后,两代皇帝励精图治,南北关系就逐渐颠倒过来了。隋朝越来越强,突厥反而分裂成东、西两部。没过多久,东突厥在隋朝的军事压力下投降了隋朝。

大业三年(607),隋炀帝率领五十万大军,北巡蒙古草原,东突厥的启民可汗率领本部和附属民族恭恭敬敬地跪迎隋炀帝,为了表示臣服,启民可汗甚至要求放弃本民族的服装,改穿汉家衣冠,当大隋王朝的百姓,这真让隋炀帝喜出望外。慑于大隋皇帝的威风,西突厥和它控制的西域胡人也都纷纷前来朝贡。

北方的威胁彻底解决了,这可是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盛事。

唐太宗李世民号称“天可汗”,意思是说,他不仅是大唐的皇帝,还是北方少数民族的最高首领。其实,这个称号还是从隋朝开始的。当时,东突厥的启民可汗感动于隋文帝的扶助之恩,给隋文帝上了一个尊号,叫“圣人可汗”,和天可汗是一个意思。就在圣人可汗的领导下,以隋朝为中心的东亚秩序重新构建起来了。这就是强盛。

最后说文明。要知道,从五胡十六国开始,中原地区就弥漫着重武轻文的风气。少数民族统治者或者本身就非常轻蔑文化,或者心有余而力不足,整个社会粗野凶暴、无法无天,这对于文明的成长当然不利。隋朝皇帝虽然也是军人出身,但难得的是,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两代都知道,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那到底怎样治天下?他们实施的方案是文治。

统一战争刚刚结束,隋文帝就颁布命令:“武力之子,乃可学文。”铸剑为犁,让将士们放下武器,学习文化去了。他还创立了大名鼎鼎的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虽然这时候科举制还很不完善,但是,既不是凭老子,也不是凭拳头,而是凭借文化素质来谋求自身社会地位的方向一旦确立,就会显示出极为强大的生命力。

科举制在中国一直实行到清朝末年,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西方文官制度的形成,可谓隋朝对全世界的伟大贡献!

除了科举制之外,隋朝在制度方面另一个重要的贡献就是三省六部制。所谓三省六部,是中央政务机构的总称。其精髓就是三省之间相互分权与制衡,共同对皇帝负责。这个制度使得皇帝的权力大大加强,皇帝专制下的宰相集体议政的制度也正式形成,这可是中国传统行政体制的一大变革。三省六部制经过一些变革,也一直沿用到清末,用了一千多年,当然可以称为万世之良法。

统一、富强和文明让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可是,这也就和前面所说的短命、暴虐和造反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一个王朝怎么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两面?这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事实上,后世不仅对隋朝的评价反差强烈,对隋朝皇帝的评价也同样反差强烈。

二、矛盾的皇帝

隋朝的两代皇帝,在历史上名声都不大好。

说到隋文帝,大家一般有两个印象。

第一,欺女儿。清代学者赵翼曾经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过:“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值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隋文帝是以皇太后的父亲、小皇帝外祖父的身份夺取的北周天下,得国于孤儿寡妇之手,已经为人不齿,何况这对孤儿寡妇还不是一般的孤儿寡妇,而是自己的女儿和自己名义上的外孙。谋害至亲骨肉,这算什么本事?所以自古号称得国不正。

第二,怕老婆。因为害怕独孤皇后,隋文帝废掉了大儿子杨勇,把天下传给了二儿子杨广,就是后来的隋炀帝,结果就是这个儿子把隋朝弄灭亡了。因为接班人没选好导致亡国,隋文帝自然得负连带责任。

隋炀帝就更糟糕了。正史、野史讲了他无数荒唐的故事,主要针对三方面。

第一,奢侈。传说他为了游江都,不惜动用几百万民工挖大运河,花钱无算,死人无数。

第二,暴虐。暴虐到什么程度?隋炀帝三次发动对高句丽的战争,是战争狂人。结果,战争引起人民反抗,他又说,之所以有反抗是因为人太多,于是制定严刑峻法,对老百姓大开杀戒,这不是暴虐至极吗?

第三,荒淫。据说他在父亲隋文帝弥留之际就迫不及待地调戏父亲的妃子,还说他在江南穷途末路的时候依然广选美女充实后宫,每天临幸,夜夜不虚。当然,最有总结性的是他的谥号。炀是中国历史上最坏的谥号之一,《谥法》说:“好内远礼曰炀,去礼远众曰炀,逆天虐民曰炀。”又好色,又害民,又违礼,又逆天,真可谓坏事做绝。

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隋朝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各个领域都取得了杰出的成就,如果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代帝王都如此荒唐,又怎么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呢?

事实上,隋文帝无论如何都可以称得上是励精之主,平生有三大优点,堪称帝王典范。

第一,勤政。

第二,节俭。

第三,爱民。

先说勤政。勤快到什么程度?唐朝的宰相萧瑀曾经有一段评价:“(隋文帝)克己复礼,勤劳思政,每一坐朝,或至日昃。五品已上,引坐论事。宿卫之士,传飱而食。”意思是说,隋文帝每天上朝,从早忙到晚,连好好吃一顿饭的工夫都没有,还得让卫士传盒饭,吃工作餐。要知道,唐朝接的是隋朝的班,唐朝的宰相绝对没有给隋文帝吹喇叭抬轿子的可能,萧瑀能这样评价隋文帝,可见这勤政并非虚言。

再看节俭。隋文帝简朴,在历史上也是出了名的。他贵为天子,每天吃饭,只有一道荤菜;一件衣服,也是洗了又洗;他坐的车子,也是一再修理,就是不肯换辆新的。

自己节俭还不算,他对官员要求也特别严格。有一次,有一个地方官到大兴进献贡品,供品是干姜,为了方便,当然也为了好看,这个官员就把姜装在了布袋子里面。没想到隋文帝这个老守财奴看了,大为心疼,把这个官员叫过来骂了一顿。官员灰头土脸地回去了,也没太明白皇帝为什么发那么大的火,还以为自己做得不够好,下次进贡香料,居然用毡袋子包裹起来。隋文帝觉得此人死不悔改,直接拉过来,打了一顿板子。这下官员才明白过来,不是自己做得不好,而是做得太好了,看来皇帝所谓勤俭治国,不是喊口号,而是动真格的。按照这个逻辑,若是隋文帝看见林黛玉拿绢袋子葬花,还不得当场气死。这样的皇帝,可能生活上是缺乏一点情趣,但是,他绝不会劳民伤财,这对于一个大乱之后亟须涵养元气的国家而言,该是何等重要!

再看爱民。这方面,隋文帝可圈可点的事情就更多了。开皇十四年(594),关中大旱,闹饥荒,隋文帝没办法,只好带着老百姓到洛阳去讨生活,这在当时叫作“就食”。一路上,文帝就跟老百姓走在一起。山长水阔、路窄人多,走着走着,老百姓不免就挤进皇帝的卫队里了,离皇帝这么近,防护工作当然难做。卫队出于安全考虑,想把老百姓赶到一边去,没想到隋文帝不干了,不仅不驱赶老百姓,看见老百姓拖家带口的,自己还赶忙退到路边,让老百姓先过。遇到山路崎岖的地方,他又让卫兵把老百姓肩头的担子接过来,放在马上。这样爱民如子,把老百姓感动得热泪盈眶。

可能有人会说,文帝是开国皇帝,开国皇帝一般素质都还不错。但是隋炀帝太差劲了。这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了。其实,隋炀帝虽然在爱民、节俭方面不及隋文帝,但是,至少在勤政方面一点都不亚于其父。隋炀帝在位十三年,真正住在大兴城里的时间不足两年。住在东都洛阳的时间也不到四年。那其他时间都干什么去了?到各地巡游去了。有人会说,皇帝整天游山玩水,不就是劳民伤财吗,怎么能叫勤政?

要知道,隋炀帝出行,可不是都到那些山清水秀的温柔富贵乡去。他去的地方,今天请您,您都未必愿意去。比如,隋炀帝为了加强对西部地区的控制,决定亲自巡行河西走廊。

怎么去?隋炀帝走青海。从青海进入河西走廊必须翻过祁连山,祁连山主体都是海拔四千米以上的崇山峻岭,要想穿越,只能走山谷。隋炀帝就选择了一个叫大斗拔谷(今甘肃、青海两省交界处的扁都口)的山谷。大斗拔谷虽然是山谷,但海拔也在三千米以上,天气变幻莫测,刚刚还艳阳高照,马上就能变得风雪交加。不光天气可怕,路也可怕,最窄的地方只能容许一个人通过,就算贵为皇帝,也只能凭自己的两条腿走过去。隋炀帝一行十万人,走长蛇阵,从清晨一直走到深夜还没能过完,只能露宿山谷。好多小王子乃至后宫妃嫔、公主冷得受不了,只能抱成一团取暖。可想而知,隋炀帝肯定也是狼狈不堪。事实上,在这样艰苦的地方徒步穿越,纵观整个中国古代史,也只有隋炀帝一个皇帝做过。

隋炀帝往西最远走到哪里?他到过甘肃敦煌西北的玉门关。

唐代诗人王之涣有一首《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讲的就是玉门关的肃杀苦寒。想想看,连春风都不去的地方,隋炀帝居然去了,这还不能称为壮举吗?事实上,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皇帝往西走得最远的一次。

问题是,隋炀帝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到处旅游?最大的动力当然是开疆拓土。就是在这次巡游之后,隋炀帝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个郡,分别是西海、河源、鄯善和且末。西海和河源都在今天的青海,而鄯善和且末则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原王朝第一次全面统治青海地区,就是隋炀帝的贡献,这还不是勤政吗?

然而,既然无论是隋文帝还是隋炀帝,都堪称一代英主,那就应该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垂范后世、威加八方,为什么隋朝会二世而亡呢?而且,灭亡得如此迅速?

从史书上我们知道,自大业十一年(615)隋炀帝亲征高句丽开始,整个隋帝国就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先是不堪劳役、兵役的农民反了,紧接着,镇压不力的政府官员反了,曾经臣服的少数民族也反了。再到后来,想要谋权篡位的野心家反了,最后,连皇帝身边最可靠的亲信、最可靠的军队也都反了。所在啸聚,四海沸腾,真是呼啦啦如大厦倾。

不到三年的时间,富强的隋帝国土崩瓦解,隋炀帝也从一个一统天下的大隋皇帝变成了困守江都的独夫民贼。最后,连独夫民贼也当不成了。618年,隋炀帝最信任的军官带着他最信任的禁军发动政变,用三尺白绫结束了隋炀帝的性命,一代君主,就用四块床板草草收殓,草草地葬在了江都。此后屡次迁葬,最终安顿在雷塘。

雷塘到底在哪里?一千多年来,好事者始终争论不休。清代大学士阮元根据一幅明朝嘉靖年间绘制的《维扬志》,把地址断在了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司徒村曹庄发掘出一座砖室墓,墓志之上,“隨(隋)故炀帝墓志”六个大字清晰可见。至此,隋炀帝最终埋葬的地方终于尘埃落定。

唐朝诗人罗隐曾在《炀帝陵》诗中感慨:“入郭登桥出郭船,红楼日日柳年年。君王忍把平陈业,只博雷塘数亩田。”这样的结局、这样的评价,和他的功业相比,有着巨大的反差。但其实,这强烈的反差,恐怕正是大隋王朝的魅力所在。

隋朝就像流星一样,瞬间璀璨,瞬间幻灭。而且,当初的璀璨多触目,后来的毁灭也就多惊心。正是这触目惊心的感觉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隋朝勃兴速亡的原因在哪里?隋文帝和隋炀帝两代帝王,到底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事实上,这种反思从唐朝就已经开始了。唐朝的开国君主亲身经历了隋朝的兴盛,也亲手促成了隋朝的灭亡,所以,他的反思意识来得格外强烈。唐初的君臣讨论,有一个永恒的话题,那就是隋朝兴亡的教训。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反面教材随时提醒着唐朝君臣,短命的隋朝之后才出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巅峰——唐朝。正如短命的秦朝之后就是强大的汉朝一样。

那么,隋朝究竟为唐朝做了怎样的铺垫?唐朝又从隋朝吸取了怎样的经验教训?我们今天还能从中得到怎样的收获和启迪呢?我们从下一章开始,慢慢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