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寻奇·大连民间艺术
- 刘益令
- 4250字
- 2021-02-07 18:50:18
庄河剪纸
提起大连剪纸,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把探寻的目光首先投向庄河,把在那块“天地间灵秀之气所聚”之地上绽放的剪纸之花当成大连剪纸乃至辽南剪纸的代表。
这一点儿也不奇怪。在庄河,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会剪纸的妇女,剪刀和纸张是人们自娱自乐和点缀生活的工具。在庄河,民间的剪纸比赛和民俗活动中的剪纸展示与交流已经成为当地人难以割舍的文化活动,婚庆寿诞更是离不开剪纸来添彩。春节期间到庄河走走,不管是城镇还是乡村,无论汉满蒙回,门面上、窗棂上,甚至院墙上,到处贴有红彤彤的剪纸,不知细叶谁裁出,争奇斗艳,喜气祥和。
庄河剪纸2006年入选辽宁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荣登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09年作为中国剪纸的一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庄河剪纸声名鹊起。
其实,庄河剪纸早在明清时期就应民俗民情的需要始兴于民间,清末民初已呈繁盛之势。从宗教活动和祭祖烧香仪式上用的剪纸挂笺到酬神和殡葬活动中用的纸扎,从建于明代的庄河仙人洞寺庙选用的剪纸饰品到庄河古城老街和庙宇牌楼的建筑装饰图案,从民居和节日中见到的各种传统剪纸作品到纯观赏性剪纸作品,庄河剪纸如同流淌在庄河每个村庄的每条河流,来龙明白,去脉清楚,活水丰盈。
庄河农民剪纸(1958年)庄河市文化馆资料
庄河剪纸最早叫花样或铰花,与中华民族传统剪纸一脉相承,沿袭了古老的传统样式和表现技法。常见的“马上封侯”、“麻姑献寿”、“蛇盘兔”等诸多图案在构图、造型、镂空效果和连接关系上,以及强调装饰、讲究纸感刀趣等基本形态上都保持了中国传统剪纸的共性特征。从清末民初一代剪纸人到现已年逾古稀的老人传承下来的剪纸模式上看,以前庄河剪纸广为流传的剪纸类型有窗花、墙花(包括棚花、炕围花等)、喜花及单纯的剪纸画等,题材以祈福驱灾、民俗民情和历史故事、民间传说为主,剪纸构图简单,造型极为简练、抽象和夸张,并娴熟巧妙地剪出相伴相随的锯齿纹与月牙纹,剪出各种式样“朵花”和恰到好处的装饰纹样,有很强的装饰处理程式化特点,质朴而不失精巧,粗犷而不失俊逸,巧拙相济,保持了相对的原生态。这是移民带来的齐鲁文化与本土文化长期融合的结果,也是山海相依的生存环境下庄河民众精神生活的产物。郭沫若先生在《剪画选胜》卷首题词道:“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实际上,庄河剪纸演变发展到今天,似乎很难用中国南北剪纸的识别标准来加以区分。现在,庄河剪纸人好用单一红色,也有套色,但极少,多用阳剪,兼用阴剪,善于对自然物象进行主观改造,剪下率意畅情,造型夸张抽象,内容则耐人寻味,往往通过形象表达、谐音表达、文字表达等方式,将表现对象典型化,遵循变形、夸张的装饰造型原则,讲究简繁处理和黑白关系,注重刀味剪韵。这一特征被越来越多的剪纸界人士和民俗文化研究者所推崇,也被慕名而来的中外朋友所赏识。
庄河剪纸·四季花鸟 作者:毕秀英
庄河剪纸·鸳鸯戏水 作者:孙秀英
庄河有一大批老中青剪纸艺人,他们扛起了庄河剪纸的大旗。从庄河市文化馆提供的众多知名剪纸艺人名单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代庄河剪纸人的传承和延续,韩月琴、孙秀英、毕秀英、王秀香、杨传浩、牛淑英、刘淑和、王顺国、韩月巧、高源清等人皆出类拔萃,各有所长,韩月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韩月琴出生在离当时庄河县城80多里远的一条临海大山沟里,母亲、姥姥都是剪纸高手,姨姥更是巧得远近闻名,连城里刺绣作坊也上门索求绣花样子。在这样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口传心授,韩月琴和她的姐妹们想不拿起剪刀都难。况且,庄河的秀美山川常于无意中给人灵感,频繁的民俗活动不但是剪纸产生的渊源,还为剪纸的传播搭建了舞台。因此,6岁时韩月琴的剪纸就拿得出手了,很快,十里八村就有人来向她讨要鞋花、枕顶花、窗花。成年后的韩月琴考入大连师范专科学校美术班,机缘巧合,先后两次进城生活,却最终担任了庄河的美术教师,一干就是30年。在这30年里,她始终坚持在山海之间采风,在农家炕头上向剪纸老人求教,领悟庄河剪纸真谛,创作出无数剪纸作品。在对中国剪纸理论和中国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丈夫王玉良的帮助和支持下,未到不惑之年,她便从人才济济的庄河剪纸队伍中脱颖而出,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她的剪纸是庄河剪纸的代表,保留了庄河剪纸的原生态特质,同时,许多作品又属于中国民间剪纸中具有较多创意、观赏性极强的现代新民俗剪纸。因此,她应邀到日本爱知县世博会、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上表演剪纸,也获得中国剪纸最高级别的奖项。她又是改革开放后第一位走出国门的大连艺术家,被国际友人称为“神州神剪”和“用剪纸传播吉祥和友好的民间艺人”。中国剪纸艺术高层论坛评价说:“她的吉祥如意剪纸,脱形写神,粗犷神奇,巧妙运用传统吉祥纹样将概括与夸张、比喻与谐音、寓意与象征手法生动地运用到剪纸中,达到神似大于形似的效果,把吉祥如意主题发挥到极致。”
庄河剪纸·十子十成 作者:韩月琴
庄河剪纸·十二生肖·猪 作者:韩月琴
庄河剪纸·九鱼图 作者:韩月琴 韩月巧
创作中,韩月琴将自己的意念与客观对象相融合,天趣盎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借物传情言志,求全求满,道出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憧憬。甚至那些未曾见到而是悟到、不是现实而是期盼的事物都被她信手拈来,作为表现吉祥的载体,在看似随意挥洒的剪刀下流淌出真善美的情感,展现着美好的向往。
如《十子十成》,硕大的猪脸正面喜笑颜开,周围十只憨态可掬的小猪摇尾吃奶,身上的云纹曲线使一个本来对称集中的图形顿时鲜活起来,洋溢着生育和成长的喜悦。《雄鸡歌盛世》中的雄鸡顶天立地,采用阴剪突出主题,用阳剪的牡丹花陪衬,装饰美达到了新高度。《吉庆有余》中,“鸡”谐“吉”,“鱼”谐“余”,给人以吉庆有余的感受,仔细品味,还可以体会到“官上加官”、“福中有福”、“富贵连年”等多重寓意。鱼和玉米通过共用形处理,既谐音又谐形,如果将目光聚焦在五条向上的鱼身上,看到的是围绕花朵逐浪撒欢的密集鱼群;如果将目光聚焦在花朵上,首先看到的是一朵盛开的牡丹,叠在牡丹下的是两朵莲花,再往下延伸,插在莲花下的五条鱼便成了五个大的花瓣。《和谐奥运》是将民俗剪纸加以创新,表现现实题材的作品,对称的荷和蟹做陪衬,“荷”谐“和”,“蟹”谐“谐”,突出了奥运会使世界人民更加和谐、团结的主题。庄河是东北满族人的居住地之一,从韩月琴的剪纸《抓髻娃娃》中可以明显地看出少女的满族风韵。2009年出版的《韩月琴吉祥剪纸》收录了她的千余幅作品,都是这样地域特色鲜明、生活气息和满汉风韵扑面的精品佳作。她继承了中国剪纸“随心走”的古老传统技法,不画草图,想到什么剪什么,剪随心动,形到神至,看似信马由缰,实则成竹在胸,匠心独运,剪出的剪纸都是孤品。韩月琴剪纸已经成为一道最能体现大连民间艺术的人文风景线,她也成为国内剪纸界最为推崇的剪纸艺人之一,艺在庄河,名满中外,为大连这座城市赢得了不少荣誉,国内剪纸界权威评价她是“承前启后的民间剪纸艺人”。同时,她为大连剪纸的传承和弘扬付出的心血和做出的贡献也为家乡人所赞赏。因此,她在2010年荣获以表彰德艺双馨艺术家为宗旨的大连市第十一届文艺“金苹果奖”,成为大连市文艺创作委员会设立此奖项20多年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大连民间艺人。
庄河剪纸·吉庆有余 作者:韩月琴
庄河剪纸·和谐奥运 作者:韩月琴
庄河剪纸·抓髻娃娃 作者:韩月琴
套色剪纸·福禄寿禧 作者:韩月琴
说到庄河剪纸,说到韩月琴,就不得不说庄河韩氏剪纸家族。2007年9月,在庄河市兰店乡海边的古淘金场旧址,一座养虾场的院墙挂上了520张大红剪纸,如同海浪山花,为山海之间的田野带来了一片涌动、红火和喜气。这是庄河韩氏家族的几十个家庭四辈百余口人的剪纸展览,80多岁的老人和六七岁的孩童,男女老少都在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对于他们来说,这又是一次极为平常的自娱自乐活动,而这个家族传承庄河剪纸却意义非凡。
庄河剪纸·福娃 作者:韩月凤
庄河剪纸·乡村振兴曲 作者:韩月琴
以韩月琴为代表的韩氏家族中的七姐妹——月桂、月娥、月松、月梅、月凤、月琴、月巧,年轻时被人称为“七仙女”,加上兄弟两人,是家庭中第三代剪纸传承人。他们各自组成家庭以后,已经成为拥有多个姓氏的庞大群体,夏春荣、王淑荣、陈莉、王紫微、李佳宜等十几人又成为不同辈分、不同年龄段中新的剪纸骨干,特别是韩月琴剪纸的传承人、她的孙女王紫微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实际上,无论男女,也不论原来会不会剪纸,进了韩家门,三句话离不开剪纸,想不拿起剪刀都不行。如今,家族中的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剪纸人也相继成长起来,他们都是自幼就热爱剪纸,从小就拿起剪刀,一懂事就参加活动的。他们就像生长在同一棵大树主干上的枝枝杈杈,吸收着同样的营养,接受着相似的熏陶,都得到了长辈和社会的呵护与鼓励。
2016年春节期间,庄河韩氏剪纸家族的14名家族成员风尘仆仆地从庄河赶到金石滩参加年货大集上的民俗展演,四代人同时挥剪,一张张大红剪纸争相亮相,带来了浓浓的年味儿,是大集上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2016年6月,韩月琴和韩月娥、韩月凤、韩月巧及10多名第四代、第五代剪纸人从庄河来到大连参加庆祝中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的活动,该家族成员已经连续11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了。他们在大连市群众艺术馆和大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庄河剪纸韩月琴家族剪纸作品展”上表演剪纸。同月,2016中国非遗庙会文化遗产论坛在大连举行,韩月琴、韩月娥、韩月凤、韩月巧和陈莉、孙盈秋、王紫微等家族剪纸骨干又赶到现场即兴表演。十几年来,该家族成员参加了许多次国家级的剪纸展览和比赛,以及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组织的活动,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有人还应邀到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日本、韩国、俄罗斯展示技艺,进行文化交流,他们的事迹被国内外媒体广为宣传,被称赞“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庄河剪纸得到弘扬”,“使民族文化走向了世界”。
庄河剪纸·飞天 作者:韩月巧
庄河剪纸·鼠年迎奥运 作者:陈莉
庄河剪纸·玉兔平安 作者:王紫微
这个剪纸家族总给人一种神秘感,他们那种世代痴迷于剪纸,特别是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逆流而上的精气神和无论富有还是清贫,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对剪纸不离不弃的执着追求,吸引了不少研究中国剪纸的评论家撰文称赞。剪纸是需要根基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这个剪纸家族祖上从山东跨海而来,世世代代没有脱离庄河这片热土,没有脱离民间艺术这个摇篮,始终以剪纸活动为自身的精神生活乐园,这也许是他们能够走到今天,并能够继续走下去的根本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