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河皮影戏

《庄河县志》记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河北滦州皮影戏传入辽南,由盖县传入庄河,与当地的语言、民乐结合,形成了有辽南特色的庄河皮影戏。

庄河皮影戏有翻书影和本地影两个派别。翻书影受关内来的民间艺人影响,水平较高,在唱腔和乐队的配备上比本地影技高一筹。本地影唱腔在风格上与辽南地区二人转、单鼓、民歌颇近似,有浓郁的东北地方音乐和说唱音乐的特点。此外,本地影唱调简单,剧情进展缓慢,剧目来源不足,没有翻书影发展快流传广,后来两派皮影戏趋于统一。

庄河皮影戏的演出形式比较简单,只需在一高台上支起一幅宽3尺、长7尺左右的白布作为影窗,艺人在窗后借灯光操纵影人于影窗之上进行表演,演唱者在幕后唱、道白、演奏。一台皮影戏至少需要6人,分拉、打、贴、拿四大项。拉为主弦演奏者;打为司鼓,起指挥作用;贴为下影,辅助拿影者操纵影人表演;拿为上影,是影人的主要操纵者,并兼排影工作,即安排上场人物和场面。演出时参演人员分坐前后两排,前排为拿影者、贴影者和司鼓。伴奏乐器可多可少,乐队分文场吹拉和武场打击两大部分,乐器与复州皮影戏使用的乐器大致一样。

庄河皮影 大连市群众艺术馆资料

庄河皮影戏的唱腔有平唱和硬唱两大类,平唱上仄下平,硬唱上平下仄。按唱法又分大、小、杂三种:大嗓不掐嗓,用真嗓演唱,粗犷浑厚;小嗓多用假唱,大部分掐嗓,发音纤细刚脆,柔美委婉;唱杂的由唱大的或唱小的兼任,多真假嗓结合,即阴阳嗓,道白、唱腔好用方言土语,不上韵。不论用哪种唱法,好的皮影戏演唱者都会把自己扮演的角色性格和不同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刚健、柔韧,细、柔、横、粗、烈,有一种田野般的朴实。

庄河皮影戏从古至今都使用8寸影人,影人分头茬和身子两部分。每支演出队伍拥有60多个影身(影人的身子),按生、旦、武、丑排列,按行当可共用。

根据观众需要,庄河皮影戏大致分为乐影、愿影和会影三种形式。乐影用于家庭办喜事、为过世老人烧周年、小孩满月、老人过生日等;愿影多用于家庭为某一件事许愿兑现后请皮影班演出;会影是村、屯各家各户集资请皮影班唱影,多是用于娱乐观赏的演出。庄河皮影戏早期有耿家班、景家班两大皮影班,目前只有耿家班还能坚持演出。

庄河皮影戏技艺也多为师徒传承,也有家族传承。太平岭满族乡歇马村的李德仁是庄河皮影戏的第三代传承人,能熟练掌握庄河皮影戏唱影和拿影技巧,他潜心搜集整理相关素材,编撰影卷。

庄河皮影戏早期多以小段为主,民国后形成影卷,卷头较大,以长篇传统历史故事居多,主要剧目有《血水河》、《粉妆楼》、《罗通扫北》、《盗马关》等50余部,还有带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新编剧目20余部,代表作是《刘胡兰》、《雷锋》、《肖飞买药》等。

庄河皮影戏在满族聚居地区延续发展,生存在满、汉民众之中,受满族民间文化影响,具有鲜明的满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