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中医养生之道

中医养生基本原则

中医养生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各学派的精华,在实践的基础上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并逐步发展、完善成为包括正气为本、天人相应、形神共养、辨因施养、动静互涵、杂合以养等能够有效指导养生实践的基本原则。

1.重视正气。所谓“正气”,泛指人体一切机能正常活动和抗病康复能力。《黄帝内经》有“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人体正气充足,能够抵御外邪侵袭,防止疾病发生,并能够促进疾病康复;如果正气不足,邪气侵袭,正不胜邪,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影响健康甚至寿命。中医养生十分重视人体的正气,强调脏腑对于维护人体正气的作用,五脏六腑功能正常是维持机体正常活动的基本条件。五脏当中尤以脾肾对于维护人体正气最为重要,同时还要注意清静养神和慎避邪气侵袭。

(1)葆养肾精。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为元气之本,是一身阴阳生化之根,是五脏六腑精气化生的来源。肾精充足则元气盛,推动人体各项生理功能正常运作,并能抵御外邪,有利于防御疾病,延缓衰老;肾精不足则元气衰,人体各项生理功能活动变弱,抵御邪气能力及机体自我修复能力降低,易导致疾病的发生或患病后不易康复,进而影响到自然寿命,出现早衰。维护人体正气要固护肾精、肾气,从多方面做起,如节欲惜精、导引按摩、食养食疗、药物调养等。通过调补肾气、肾精,进而协调其他脏腑阴阳平衡,维持脏腑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健康。

(2)调理脾胃。脾和胃相为表里。脾胃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运化、布输水谷精微物质,化生气血津液,滋养脏腑,从而使人体生命活动得以延续。因此,中医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若脾胃虚衰,饮食水谷不能被消化吸收,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就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就会影响机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和死亡,正如《医宗必读》所述“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曰后天之本在脾”。同时,脾胃又为一身气机升降之枢,脾胃健运,可以促进和调节人体气机升降;反之,如果脾失健运,就会影响到气机的运行,出现气机不畅的情况。调理脾胃的方法包括饮食调节、药物调养、针灸按摩、运动锻炼、起居劳逸调摄等。另外,还应注意临床合理用药,特别是大苦大寒之品容易伤阴败胃,要防止过量用药对脾胃造成的损伤。

(3)养心调神。神为人生三宝之一,养生尤重养神。《素问·移精变气论》记有“得神者昌,失神者亡”,突出了神在生命中的地位,得神和失神关乎生死存亡,因此要重视养神。中医养生学认为,养神的重点是调养心神,养心才能调神。关于养心,《素问·痹论》指出“静则神藏,躁则消亡”,《老老恒言》记有“养静为摄生首务”。静,是指人们要保持内心的清静、安宁、少欲。心静则神安,神安则“精神内守”,脏腑气血调和,“真气从之”,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强;如果心神躁动不安,心神过耗,就会出现《素问·灵兰秘典论》中所说的“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脏腑气血失于调和而发病。养心调神的关键在于节制欲求,要做到对一切声名物欲不过分贪求,减少物质层面的追求,看淡名利,真正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当心境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就能够做到清静养神,而神安则心安,心安则人安,从而达到健康长寿。

(4)驱避邪气。《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强调“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日常养生要通过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注意防御一切可能造成机体健康受损的致病因素,防止损伤人体正气。另外,还要注意在疾病流行的时候“避其毒气”,防止被其传染致病。如果已经感受了外邪,要尽早采取正确的方法和手段,尽快祛除邪气,以减少对正气的损伤。

2.天人相应。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规律的,人体自身也具有能够适应自然变化规律的能力。天人相应,要求人们做到与自然和谐统一,掌握自然规律,主动采取各种养生措施来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达到避邪防病、延年益寿的养生目的。人又具有社会性,每个个体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社会有着密切联系。天人相应要求人们也要做到与社会和谐统一。

(1)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的生命活动受到年节律、季节律、月节律、昼夜节律等自然规律的影响。生命活动必须与自然规律保持和谐一致,如果违背了这些规律,就可能产生各种病理变化。因此,养生要做到使人的生理活动、精神活动都顺应自然规律,保持与自然和谐统一,同时要注意对某些疾病变化的预防。

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顺应自然。一年四季中,春夏属阳,秋冬属阴。自然节气随着气候变迁而发生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的顺时养生原则,即春夏季节通过饮食调养、导引吐纳等方法振奋人体的阳气,顺应天时;秋冬季节通过避风寒、节饮食、调摄起居等方法,固护封藏人体阴精。“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使人与自然阴阳消长保持协调一致,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重要体现。

人体的精神活动要顺应自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人的情志在一年中与四季相适应的表现为:春三月“使志生”,夏三月“使志无怒”,秋三月“使志安宁……无外其志”,冬三月“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所得”,人应该主动调节自己的精神活动,使其与自然界变化相适应。

此外,《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指出:“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这说明病情随着人的日节律而发生变化。掌握了这一规律,就要根据不同的时间段做好相关疾病变化的防治工作。另外,有些疾病属于季节性多发病,如春季多温病、夏季多暑热、秋季多疟疾、冬季多咳喘等,也需要根据季节特点提前防护。

(2)人与社会和谐统一。《素问·气交变大论》提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明确把天文、地理、人事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人不仅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且是社会的一部分;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一方面,人和社会环境是辩证统一的,人的生产、生活改变着社会环境,推动着社会发展。另一方面,社会环境提供人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对人的精神、心理、生理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调适自身的情绪、行为,使自己适应社会环境。注重精神养生,提高道德水平,有利于人与社会和谐统一。

3.形神并养。形,指形体,包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中医认为,形和神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相依存,相互为用。中医养生通过调神全形,侧重养神,能够达到形神并养,颐养天年的目的。

(1)全形并养神。神的物质基础是形,依附于形而存在。人的精神、意识、思维等活动不能孤立地存在,必须依附于机体的物质基础。如《灵枢·本神》中记载的“肝藏血,血舍魂……脾藏营,营舍意……心藏脉,脉舍神……肺藏气,气舍魄……肾藏精,精舍志……”,说明神的活动是由五脏共同参与完成的。《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形神不敝,精神不散”,也说明了人体的物质基础(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等)对于养神的重要性。

在养生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达到调形的目的。例如通过合理饮食补益精血,营养形体,做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所说的“形不足在,温之以气;稍不足者,补之以味”。营养形体的过程也是调神的过程,正如《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谓的“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坐,津液相成,神乃内生”。又如,通过运动养生,可以使得身体气血运行通畅,达到《金匮要略》中所说的“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总之,通过保全形体,能够保证神所依附的物质基础健康、持续存在,对于养神有重要意义。

(2)养神以调。形神对形起到主宰作用,神为生命之主,《素问·移精变气论》记载的“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充分说明了神的重要性。人体的活动受到精神、意识、思维的调控。在人体之中,起统帅和协调作用的是心神,《素问·灵兰秘典论》就提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只有在心神的统摄调节下,生命活动才能得到正常实现。如果心神不安,心神失养,会直接影响到人体的生命活动,就可能出现精神内伤、生必败亡的严重情况。例如,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常有自杀倾向,有的人付诸实施,甚至丧失了性命。

养神重在对于心神的调养。提倡心神清静,精神内守,淡泊名利,保持愉快心情。通过欣赏音乐、戏剧、歌舞,或通过阅读、吟诗、园艺、垂钓、琴棋书画等活动来移情易性,培养情趣,陶冶情操,怡养心情。还可以练习气功,通过调身、调息、调心,达到精、气、神的和谐统一。另外,要注意用神时不可耗神太过,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总之,健康的人应当是形、神都保持着正常的活动,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健康的形体是精力充沛、思维灵活的物质保证;精力充沛、思维灵活又是形体健康的主要条件。只有将养神与养形兼顾,才能做到《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的“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健康地达到自然寿命。

4.辨因施养。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如气候、地域,个体的性别、年龄、体质、生活习惯等。辨因施养要求我们针对影响健康的具体因素具体分析,找出适合个体的养生保健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养生保健。辨因施养的养生法则强调从三因制宜入手,主动用适宜的方法做到辨时、辨地、辨人施养。

(1)辨时施养。《素问·宝命全形论》中记载,“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英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自然界变化与人体变化必须要适应。因时施养就是区分不同的天时气候,调控自身的精神活动、起居作息、饮食五味、运动锻炼、服药时机等,利用最合适的时间和方法来保养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延缓衰老进程。所以《灵枢·本神》载有“故智者之养生也,必服四时而适寒暑”,就是说养生者必须顺应四时变化。《素问·五常政大论》中亦有“圣人治病,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辨时养生,首先要注意顺时养生。只有人体的内外环境保持一致、平衡协调,才能保证人体生理功能的正常。如果自然界气候发生变化,机体不能及时调整以适应外界变化,人体的内外环境的统一性遭到了破坏,便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时养生法则:春天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夏天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秋天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天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春季应夜卧早起;夏季虽然炎热,但也不能厌恶酷暑而不见阳光;秋季宜早卧早起,应和鸡鸣;冬季宜早卧晚起,等到阳光出来再起,这是由于秋冬季节,人体气血趋向于里,对外界的抵抗力相对降低,应力求晚起避寒,以调节内外环境的平衡。

另外,辨时养生还要审时避邪。人体调控肉身以应对外环境变化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在天气突变、出现反常气候、超出人体调节适应能力的时候,人就容易感邪发病。所以,必须注意审时避邪。

(2)辨地施养。不同的地域,地势有上下,气候、水质、土质有差异,因而在不同地域长期生活的人们,其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生活习惯与方式各不相同,其生理活动与病理变化各有特点。在养生时,要根据不同的地域环境特点,充分利用有利因素进行养生。养生学强调区别不同地域施养,需顺应地域差异,积极主动地采取相应的养生措施。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有:“东方之域……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孪痹,其治宜微针。……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这些论述表明,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人们的体质和发生疾病情况也不一样,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做出不同的处理。这些内容虽然描述的是治疗方法的问题,但这种辨地域施治的思想同样适用于养生保健。此外,人们还认识到不同地理环境水质的优劣可影响人体的健康。《吕氏春秋·尽数》谓:“轻水所,多秃与瘿人;重水所,多尰与躄人;甘水所,多好与美人;辛水所,多疽与痤人;苦水所,多尪与伛人。”它指出水质优良,则身体健美;水质劣次,则可导致多种疾病。基于这些理论,人们认识到要养生防疾就须择地而居。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某些疾病的发生也与地域密切相关,如地方性甲状腺肿等。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避免不利因素,防止地方病发生。

(3)辨人施养。养生需要根据个人的体质、年龄、性别、职业、生活习惯等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应的养生保健方法。如婴儿、儿童、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等不同年龄的人,其精神、生理、心理均有其各自的特点。即便是同一个人,在健康、生病、病后,其身体状态亦有差异。男女有别,如女性特有的月经、带下、孕产、哺乳时期等,其养生的目的和方法也应有所不同。早在《灵枢·天年》中就论述了人体不同生长阶段的特点。《素问·上古天真论》将男女各阶段的生理特点和机体变化过程进行了总结。《老老恒言》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提出了一套老年人的日常养生方法。此外,中医学还非常重视对不同体质的区分和处理,如《灵枢·通天》认为“古之善用针艾者,视人五态,乃治之。盛者泻之,虚者补之”。五态即五种不同体质。《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就详细论述了人的体质差异。现代研究的体质学说对于辨人施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总之,养生应综合分析个体特点,选择适宜的养生方法。

5.动静相宜。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有“阳化气,阴成形”,从生理上讲,阴成形,主静,是人体的营养物质根源;阳化气,主动,是人体的运动原动力,人体始终处于动静平衡的状态中。运动和静养是中国传统养生原则。传统养生理论认为养生需要将运动和静养有机结合起来,形神共养。只有做到动静兼修,才能“形与神俱”,达到养生的目的。

(1)静以养神。我国历代养生家十分重视神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由于心神为一身之主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养生家历来重视对心神的调养。静养心神,又称守神。老子主张“致虚极,守静笃”(《道德经》),即要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的状态。《黄帝内经》也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淡虚无”的摄生防病思想。养心神是养神的重点,需要精神专一,摒除杂念。养神不是绝对静而不动,而是不可用神太过。如果用神太过,心神太过耗散,就可能导致神气失养而不内守,引起脏腑和机体的病变。静神的养生方法很多,如少私寡欲、调摄情志、习练静功等。静功中特别强调“静中有动”、“以静制动”、“动静结合”,日常练习静功有益于对神的调养。

(2)动以养形。形体的动静状态与精气神的生理功能状态有着密切联系。形体宜动,生命需要运动。静而少动容易导致气机不畅、气血凝滞,久则损寿。运动可以促进精气流逝,气血畅达,增强抗病能力。运动养形的方法很多,如导引、吐纳、散步、舞蹈等。通过运动形体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通利九窍,防病健身。

(3)动静适宜。从《黄帝内经》的“不妄劳作”,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我国古代养生家们一直主张动静适度。动以养形,静以养神。心神欲静,形体欲动。实践证明,能将动和静、劳和逸、紧张和松弛这些矛盾统一得当,有利于养生。

6.综合调养。综合调养的思想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有记载,“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就是根据机体具体情况的需要,分别采取不完全相同的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调养。综合调养的方法很多,包括顺四时、慎起居、调饮食、节情欲、养精神、动形体,以及药物、针灸、按摩、音乐、色彩养生等。正如《医学入门·保养说》中记载的“避风寒以保其皮肤、六腑”、“戒色欲以养精,正思虑以养神”、“薄滋味以养血,寡言语以养气”,强调只有通过多种方法对机体进行全方位的保养,才能达到机体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协调,有利于防病延寿。

应当注意的是,在养生的过程中并不需要用到每一种养生方法。养生方法的运用一定要符合机体的具体需求,要做到调养适度。过度地保养对于机体来说反而会有损健康。例如,运动在养生中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适度运动有利于增加人体的新陈代谢,有利于保持气血运行通畅,有利于机体健康。但是过度运动会使机体处于超负荷状态,消耗大于供给,使新陈代谢失调,虽然主观愿望是养生保健,但是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综合调养主张动静结合、劳逸适度、形神共养、有补有泻,以达到养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