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能愉快地表达愤怒,才能有更舒畅的感受

01 没脾气的人

浏览网站时,在一个讨论“你为什么下决心离婚”的帖子里,看到一个热度很高的故事:

A与老公相识2年,结婚1年,原本正在积极备孕。

老公老实本分,脾气很好,从不与人红脸争执,对她也是呵护备至,几乎从不对她说“不”。A性格有些强势,但老公包容她的一切任性和缺点,她一度以为自己很幸运。直至启动备孕,A才开始感觉不对劲。

老公有脂肪肝,医生建议他健康饮食、少熬夜、多运动,A就给老公制订了严格的计划,老公也一如往常地满口答应了。可接下来的日子,老公仍然隔三岔五地和朋友喝酒,几乎每晚都有做不完的工作,不到凌晨一两点不上床,运动上更是每周锻炼不到半小时便草草了事。一开始,A觉得可能是老公不习惯,于是耐心强调计划的重要性,老公频频点头,深表认同。可没过两天,一切照旧。

终于,A爆发了,情绪激动地大闹了一次,怒斥老公没有责任心,对自己和后代不负责,也丝毫不在意自己的感受。老公依然没有脾气,甚至非常悔恨,还写了保证书。这一次,坚持了一周。

在无数次的争吵中,A疲惫了。细细回忆起来,这几年里,老公对她几乎有求必应,但类似这样只是“应允”无法“应验”的时候,还真不少,要么忘记,要么拖延,承诺补给她的婚纱照,一直到离婚都没有实现。

“答应我的事情,为什么总是做不到。这种感觉太糟糕了,我觉得他是故意的。明明是个老实人,撒谎都会脸红,可是我却对他丧失信任了。”

在这个故事里,A感受到的敌意其实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它狡猾地乔装打扮了一番,变成了“被动攻击”。

02 诡异的愤怒

被动攻击,是表达愤怒和攻击性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消极、恶劣、隐蔽。它可以被有意识地利用,作为愤怒后一种高级的报复手段:精准打击对方的痛点,引起其强烈的不爽,由于抓不到明显破绽,对方还要承担无法还击的无力感。

比如,工作中,有人对领导表面上毕恭毕敬,凡事服从,可暗地里不积极、不配合,甚至拖团队的后腿。

比如,亲密关系里,有人一言不合就不回消息、不理人,也不表达情绪,无比冷漠。

比如,朋友之间,有人看上去和蔼可亲,可时不时绵里藏针,让人浑身不舒服。

你以为是自己多心了,可人家正在不声不响地向你“开炮”。

听上去颇为阴险狡猾,但是,因为可以被意识和察觉到,在这种情况里,攻击原因是可追溯的,攻击对象、时间、程度也是可控的。

最危险的是受潜意识驱使的“被动攻击”,它多了一个属性:不自知。

A的老公就是如此。

他不知道自己正在攻击A,更不知道为何以及何时攻击了A。哪怕是A找他对质“你为什么一直这样,答应我却又食言,你是不是故意的”时,他仍然是懊恼、悔恨却又无能为力的:“我为什么要故意伤害你啊?我爱你都来不及!我也好恨自己,为什么总是这样!”

于是,两人只能重新陷入重重迷雾。而A注定要在黑暗中,继续被不能确定、不能识别、不能控制的攻击埋伏得措手不及,毫无防御之力,也毫无解决之道。

这种被动攻击,是很多没有脾气的“老好人”的标配。由于对“好人”的自我认同,他们无力承认发动攻击;又由于拥有良好的口碑,别人识别起来难度也很高。攻击者迷惑、无助,被攻击者恐惧、不安,所有这些情绪最终指向了关系的破裂。

除了被动攻击之外,有的人甚至蓄力了一项终极大招:毁灭式爆发。

很多新闻中灭门案的凶犯,平时都是“老实木讷、不善言辞、彬彬有礼”的“老好人”,但他们往往拥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神秘力量。

03 被压抑的攻击性

弗洛伊德认为,性和攻击是人类的两大基本欲望和动力。所以,没有没脾气的“老好人”,只有压抑了脾气的“假好人”。

这些被压抑的能量不会消失,而是进入潜意识,以更丑陋的、不易被察觉的方式发泄出来,要么成为“诡异的愤怒”,攻击别人,要么成为“莫名的抑郁”,攻击自己。

遗憾的是,现实生活中,不敢表达愤怒的人比比皆是。

为什么对他们而言,表达愤怒如此之难?

先来看一个案例:

一个母亲带着儿子来咨询,说孩子最近很不听话,不仅学习一落千丈,还经常跟他们“对着干”。比如,越是让他写作业,他越是偷偷打游戏;越是催他快点儿洗漱去上辅导班,他越是拖延迟到;越是让他早点儿睡觉,他越是看电视到凌晨。

咨询师注意到,一边是母亲在怒斥,一边是孩子的欲言又止。于是咨询师问孩子:“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孩子犹豫了很久,用很小的声音说:“他们管得太严了,我不喜欢……”话音未落,母亲就激动起来:“你还有意见了?我们管得严是为你好,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孩子只能怯生生地低下头,不再说话。

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这对母子的日常互动模式:母亲强势,而孩子的攻击性不被祝福。这会让孩子产生两种主要体验:

①表达攻击性是灾难性的

表达愤怒和不满之后,会惹来妈妈的责骂和反击,面对妈妈的敌意,孩子面临巨大的被抛弃感,这是致命的恐惧。

②表达攻击性是羞耻和罪恶的

妈妈激烈的情绪,让孩子觉得在进行攻击之后妈妈是脆弱而破碎的,这会激起孩子深深的愧疚感。

于是,孩子不仅不敢表达攻击,也无法习得处理愤怒的方法,只能任由其在潜意识中堆积,出现被动攻击的苗头。

当这种糟糕的客体经验被内化之后,复制到其他人际关系中,就成了“A的老公”或其他没脾气的“老好人”。

这类人在任何时候都觉得表达攻击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于是努力回避它可能带来的万劫不复,实在回避不了了,就干脆来一场大爆发,直奔万劫不复。并且,由于攻击性不仅表现为原始的愤怒情绪,还与升华后的竞争、赚钱等能力相关,甚至影响到生命力的舒展,因此,一并被压抑的结果很可能是换来一个憋屈、无聊、荒芜的人生。

04 愤怒的正确打开方式

重新建立一段新的关系,获取新的客体经验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比如,足够幸运地遇到一个好的伴侣、好的亲密朋友,或者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又足够专业的咨询师。在新的关系里,你的愤怒和攻击被允许、被抱持:原来自己不会被抛弃,对方不会破碎,关系也没想象中那么不堪一击。甚至,对方还能看到你愤怒背后的情绪,看到那种无力、脆弱和恐惧,并给予深深的理解和共情。慢慢地,这些体验被消化、吸收之后,就在旧的模式里长出了新芽,成为人格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勤加练习。

①保持觉察

愤怒是个预警信号,意味着有人正在入侵你的个人边界,就像皮肤正在被划破一样。

比如,当被人强迫去做一件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内心的抗拒、焦虑、屈辱、痛苦等各种情绪搅成一团,愤怒感就产生了。因为自己的世界被喧宾夺主了,丧失了自主权。

尝试去和这个不舒服的感受待一会儿,看见、感受和尊重它的存在,而不是立刻去否认、屏蔽和忽视。

②表达感受

接下来,试着用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把这种感受说出来。安全有效,是指语气平和,且不带评判色彩。

“也许你很期待我这样做,但说实话,我不喜欢做这件事,这让我很难受,也很愤怒。”这样能让对方关注到你的感受,而不被敌意的态度或话语激怒,就此陷入无效的混战,同时会感觉到你的边界是坚固而有力的,从而退回到合理的位置。这样,新的空间就被创造出来了。

③提出需求或建议

这是很重要的一步,也是避免下次侵犯或者协商解决冲突的方式。

“我做不到一周5次锻炼,请你以后不要再这样要求了。但是,一周2—3次也许可以试试。”

当然,这些练习并不容易,尤其是在强势的关系里可能要承受一系列冲击:人设的崩塌、对方的失望、自己的恐惧。但是,也会获得一些令人欣喜的礼物:更强大的自我、更舒畅的感受、更健康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灵魂的黑夜》里有个建议:“你最好只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

愿我们都能愉快地表达攻击和愤怒,做彼此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