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自序

编印这样一本杂烩菜式的书,更应该自己在书前写几句,告诉肯翻翻的读者,为什么要来一本杂烩,以及这个杂烩菜是如何配料、如何出锅的。起因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愿意,我随着愿意,从把我的已灾梨枣的作品合印一次,成为“作品集”。不称“全集”,推想原因之主要者是他们想,阎王老爷还没来请,书呆子更是旧习难改,我还会拿笔;我还可以加个次要的,是早年所写,几乎都已灰飞烟灭,仅存的一点点,如《非主谓句》《紧缩句》之类,一般读者必不看,也就不应该再浪费纸张。总之,这只是“作品”而不是“全”。但就说是不求全吧,有些分明是作品,而且,至少主观愿望是一般读者(或一些读者)也会有兴趣看看的,前几卷里没收,缺者应补之,所以作为尾声,就编印这样一本。

所收之作,由时间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两大类,新近写的和旧日写的。新近,时间的上限大致是1995年年底,换句话说,是1995年之后所作的零篇,还没编入前几卷所收的本本里的。也要定个下限,理由仍是由阎王老爷那里来,活着就难免拿笔,编为集,总不能一再等尚是未知数的明天。下限定为1997年的上半年,所以除了这篇序文是例外,1997年6月30日以后成篇的就不收了。辑上限、下限间的零篇,共得将近百篇,删去少数认为可有可无的,都收了。入集,要给个位置,依“新人从‘门’入”的旧例,排在前面。“前”之中也要有个次序,大致是以文的内容为归类标准,这样排列:议论,杂感,谈人,谈地,谈杂事,谈私情,散文,谈书。

再说旧日写的。这旧也只是旧到八十年代初,只有《关于‘给’的词性》(1960年)和《单句复句的划界问题》(1957年)是例外。这两篇,以及《言意的亲疏种种》,所以收,理由有私的,是费力较多,难免有珍惜之情;有公的,是可以供关心语言问题的人参考。然后说大多数,也可以分作两类,选文的导读和讲读文言的知识介绍。两类的写作因缘不同,大致说,前者是应书、刊、电台之约,自留地的产物;后者是七十年代末回出版社,参加编辑文言读物的工作,在生产队早出晚归的产物。决定收,理由仍是:私,自信费力不小;公,比如说,学文,尤其文言,看看,比自己摸索也许能省些力。两类的编排,用的是戏剧演出排戏码的原则,先轻后重。大轴的一篇尤其重,今日回顾,收文大大小小整整三百篇(有的几篇合为一题),由海里捞针的选用到解说的评介,时间断断续续用了三四年,古诗说“生年不满百”,想到不少血汗,借这本杂烩之光可以不与草木同腐,心里真是有点既高兴又感伤。

顺着感伤再说几句。这本杂烩的书编成,心也有所想,是“完了”两个字。字两个,涵义却不简单。一种是这本书完了,另一种是这八卷的作品集完了。还有一种,情况不如此清清楚楚,是拿笔的精力是否也随着完了?有些宽厚的读者希望我还能继续写,这使我既感激又振奋,可是就是在颇想吟诵“老骥伏枥”之时,已故的世五大哥常说的“人不服老不成”的声音又在耳边响起来。今后我还能写点什么吗?未然者不可知,也就只能从孔老夫子之后,“畏天命”了。

1997年10月11日于京华之留梦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