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学童何其苦 上学须过“钢丝桥”

1996年6月6日,12岁的刘小花小心翼翼走在“钢丝桥”上。尽管每次走上这座“钢丝桥”都胆战心惊,但她和她的39名同学每天还得往返4次从这座桥上通过,去对岸的学校上课。陕西省安塞县谭家营乡龙安村被一条河分成两半,十几年前建成的木板桥因部分木板腐蚀,两年前就变成了“钢丝桥”。村上的小学生每天不得不冒险求学,1994年以来已有9名孩子从4米多高的钢丝桥上掉入河中,刘小花也在其中,并因此住院一个多星期。

令人揪心的震撼

我在新华社摄影部时,没少给陶明处理稿件。彼时对他的印象是,一个影像感觉成熟,视觉书写能力较强的记者,因为摄影表达到位,他的照片编起来很顺手。

跟陶明印象最深刻的合作之一,是为他编辑这幅后来获得新华社社级好稿的黑白照片《山区学童何其苦 上学须过“钢丝桥”》。画面上,正在上学途中的12岁女学生刘小花展开双臂,抓住钢缆,脚踩木板已经脱落的钢丝桥,小心翼翼前行。从照片拍摄距离上可以判断,摄影者与被摄者非常接近。

老实说,因为焦点后移加机身晃动,照片的主体人物不是很实,但我却无论如何不愿放弃这幅画面,因为小姑娘的胆战心惊是那样令人揪心,孩子肩头书包的晃动更增强了不稳定感和不确定性。这张照片通过新华社图片通稿线路播发出去。次日,《中国青年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这幅新华社传真照片,后来,它获得当年新华社社级好稿。

我猜,陶明肯定能理解,我心中的收获之感一点不比他少。很多时候,一些同行会因为身为编辑、替人做嫁而心怀懊恼。其实,好记者和他们的好作品会成为编辑们工作的动力,记者和编辑共同努力产生的成果则是这份职业送给他们的最好礼物。

或许是当过中学教师的缘故,陶明那副戴着眼镜的较真模样透着一种追根问底、不肯妥协的固执,而他笑起来的厚道样子,又让我联想起在中国社会最基层恪尽职守的社会工作者。陶明喜欢用短焦距镜头拍照片,这让他必须靠近被摄者,也让他的照片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陶明经常到农村采访,即便在城市里拍照片,镜头所指也多是市民生活与社会风俗,对现实生活的高度贴近让他的作品具有鲜明的草根性和亲切感。

■ 新华社中国图片集团副总裁 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