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芜短篇小说集《爱》及其广告一则——附说“大地文丛”
一 关于《爱》与《黄昏》
《爱》是艾芜的短篇小说集。其发行者:顾轶伦,发行所:大地图书公司(桂林中北路西一里二号),“民国三十二年五月初版”,“实价国币十七元”。收文二十篇:《突围后》(一九四一,十二,三〇)、《轭下》《黄昏》《亭》《疏散中》《猎》《挟阄》《河边》《爱》《收容所内》(一九三七年八月于上海)、《马路上》(一九三七年九月于上海)、《医院中》(一九三七年九月于上海);《意大利的飞机师》《伙铺》《旅途上——由湘省宁远赴永州道中》(一九四一年)、《凉亭》《车夫——北国素描之一》(一九三六年二月,济南)、《渔夫:北国素描之二》(一九三六年六月青岛)、《悭吝人——边地人物小纪》(一九三六年十月上海)、《幼年时候的逃难》(一九三五年,上海)。正文加《编后记》,计174页。现将其《编后记》录于后:
这个集子里面,一共收了二十篇文章。前十二篇是从《黄昏》那本书内取来的,经作者加以一番增订,把不妥洽的地方,印错的字句,都一一改过了。后面的文章,则是从报章杂志上搜集来的,而且其中的几篇,先前在上海《申报·文艺周刊》发表的时候,完全是用别的笔名,现在请友人在广西省立图书馆内抄出,算是物归原主了。
《黄昏》的板权[79],已从文献出版社收回来了,本可定名为“黄昏增订本”的,但因大地图书公司负责人,要求另换一个书名,以便再为出版。好在先前“黄昏”的名字,是随便拿集子中的一篇文章《黄昏》取名的,换一换也未尝不可。如今也不格外想名字了,只再依照原例,把集中一篇的名字的“爱”的[80]作为这本新编集子的名字,同时,一并在此申明,先前用《黄昏》与乎现在用《爱》,都不是因为这两篇文章特别好,可以作代表,而只是我欢喜它们的名字吧了。
一九四三年一月二十二日桂林
由此可以得知,《爱》实际上应是《黄昏》的增订本。那么,且再看看《黄昏》的出版:
《黄昏》,“中华民国三十一年五月初版”,“每册定价国币三元”。发行人:夏雪清;发行者:文献出版社(桂林府前街十四号);经售处:各大书店;印刷者:中国 [科] 学公司。收录:《突围后》《轭下》《黄昏》《亭》《疏散中》《猎》《挟阄》《河边》《爱》《收容所内》《马路上》《医院中》。正文共计124页。此为“文艺生活丛书”第三种,司马文森主编。
同样使人惊讶的是:《艾芜全集》第7 卷“短篇小说”,将两书合题为“爱·黄昏”,但所录者,仅有十一篇,分别是:《突围后》《轭下》《黄昏》《疏散中》《猎》《挟阄》《爱》《马路上》《车夫》《渔夫》《北国速写》。与《爱》相较,“全集”失收者,竟达十篇之多。此外,尚有如下疑问:
一是《北国速写》原未入集,“全集”恐系编者临时起意,随性所加,并在文后注明“选自一九三五年三月二十日《太白》第二卷第一期[81]”。《北国速写》属于文学上的速写,纪实性较强,而《爱》则是短篇小说集,两者在性质上并非同一类型。
二是《黄昏》之后,“全集”补充了写作的时间与地点:“一九四一年桂林”。今查,《黄昏》发表于《中学生:战时月刊》第五十期[82](第76—79、87页),“民国三十年十一月五日出版”。《黄昏》发表时未署时间地点,“全集”所注,虽大体相当,但不知其所本何自。
三是《车夫》与《渔夫》的写作时间均改作“一九三五年”,与原书不符。
另外,《爱》之《编后记》也被径直删去,且未归入第十三卷的“序跋”内,幸而《艾芜研究专集·艾芜的生平和创作》有收录。
二 “大地文丛”及其广告语
《爱》的封底,有“大地文丛”的书目,包括:张天翼《未结集》(文艺论文集)、艾芜《爱》(创作短篇小说集)、王西彦《海底呼啸》(创作短篇小说集)、易巩《杉寮村》(创作中篇小说)、吴天《四姊妹》(创作四幕剧),共五种。
“文丛”自出版伊始,便广而告之。据目前所知,有两种刊物曾刊登过它的广告。一是《文学批评》。第二号(“民国三十二年三月一日出版”)的封底,曾推出“大地文从[83]”的三部作品:《爱》《海底呼啸》《杉寮村》。其中《爱》的广告语为:
——……在苦难的世界上,在这日本帝国主义者迫害的天空下面,无论如何是要生活下去的。而其,无疑地能够生活下去的,因为她们有着人世间最雄大的资本,那便是爱!……——
爱 艾芜著 短篇小说 定价十元
“在苦难的世界上,在这日本帝国主义者迫害的天空下面”,作者辛劳的步子,个个嵌落在这片广漠呐喊地痉挛地大地,在烽烟的“突围后”;在挣扎的“轭下”,在孤寞悲凉的“黄昏”,“马路上”,在轰炸摧残的“疏散中”,“旅途上”,“河边”;在呼吸着悲苦与热爱空气的“伙铺”,“收容所内”,“医院中”,“凉亭”里……沉重的行脚,深沉的抒情,寄予着你,我,大家的,烙印的爱;寄予着对“车夫”,对“渔夫”,对“意大利飞机师”,对“悭吝人”……以及对生与死底搏斗在生活线上的人们的控诉与歌赞……这里:有着你,我,大家底憎;你,我,大家底爱!
作者说:
——劳作是可赞美的,它把生活显得热爱,同时更把人的存在显得充实。
好,让我们好好儿地坚定地生活下去罢,让我们深深地来体味,来学养,来认认,来领悟:“人世间最雄人的资本,那便是爱!”
《文学批评》创刊于“民国三十一年九月一日”。同年5月,文学批评社曾拟定《文学批评月刊征稿简约》(见创刊号卷末),第一条即宣告:“本刊为文学理论杂志。性质是研究的,介绍的,批判的,参考的。凡对当前创作的检讨,基本理论的介绍,写作技巧的研究,作家与作品的品评,以及其他文学上的论著或评述,均欢迎赐稿。”最后说明:“来稿请挂号寄至桂林中北路一一九号之二十大地图书公司转《文学批评》。”第二号出版之后,即终刊。
该刊编辑人为王郁天。关于此人,1983 年9 月21 日,艾芜在《〈山野〉再印后记》中有过追忆:“一九四七年夏天,我把家留在重庆,只身到了上海,没法租到住处,便到浦东那面的南汇县鲁家汇去住。这是在桂林认识的王郁天同志,帮我找到的地方。他是南汇县人,正在鲁家汇大江中学任校长,何家槐也在那里任教员。王郁天找他认识的熟人,让了楼上半间屋子给我。”[84]
二是《文学杂志》。其创刊号(民国“三十二年七月一日出版”)的封底,亦有“大地文丛”的广告,包括了全部五种。吴俊、李今、刘晓丽、王彬彬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目录新编》认为:“刊物1、2 期封底均有《大地文丛》的广告”[85],但检第二期,未见有此广告(该书同页还将《杉寮村》错作《衫寮村》)。其中《爱》的广告语为:
爱 艾芜著 短篇小说 定价十七元
“在苦难的世界上,在这日本帝国主义者迫害的天空下面”,作者辛劳的步子,个个嵌落在这片广漠呐喊地痉挛地大地,在烽烟的“突围后”;在挣扎的“轭下”,在孤寞悲凉的“黄昏”、“马路上”,在轰炸摧残的“疏散中”、“旅途上”、“河边”;在呼吸着悲苦与热爱空气的“伙铺”、“收容所内”、“医院中”、“凉亭”里……沉重的行脚,深沉的抒情,寄予着你、我、大家的,烙印的仇恨,烙印的爱;寄予着对“车夫”,对“渔夫”,对“意大利飞机师”,对“悭吝人”……以及对生与死底搏斗在生活线上的人们的控诉与歌赞……这里:有着你、我、大家底憎;你、我、大家底爱!
作者说:
——劳作是可赞美的,它把生活显得热爱,同时更把人的存在显得充实。
好,让我们好好儿地坚定地生活下去罢,让我们深深地来体味,来修养,来认识 ,来领悟:“人世间最雄大的资本,那便是爱!”
引文中的着重号系笔者所加,以凸显二者文字上的差异。相较而言,《文学批评》的失误更多。《文学杂志》为孙陵编辑,代负发行责者:顾轶伦,发行所:大地图书公司(桂林桂西路八十九号),印刷者:青年印刷所(桂林交通路二十四号)。民国“三十二年十一月五日”终刊,共出两期。
这些广告语,实则是些精短而佳妙的书评文字。现综合两刊,将其余四部的广告语补足如下:
海底呼啸 王西彦著 短篇小说 定价二十五元[86]
本书包括悬崖,或人手记,遭遇,涡河的黄昏,山村,希腊主义者,炉烬,手[87]持稻穗的人,沼池,海底呼啸等十个短篇,都是作者在抗战时期的力作。作者在题记里说:“我有的只是一颗诚实的心,在我的笔下没有那些可羡慕的天仙一样的人物。……但是对于自己作品里的人物,纵然是不足道,我还是具有着深厚的爱。”可以说,这本书是用作者的真挚的热爱凝结成的艺术之果。
杉寮村 易巩著 中篇小说 定价十二元
抗战以来,如果我们感觉到长篇和中篇的创作小说诞生得太少了的话,如果我们又感觉到比较结实的文学作品更是稀少的话,那么这部易巩先生的中篇小说《杉寮村》,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部。
这里不但告诉了我们生活在韩江河岸的人民是怎样纯朴、克苦[88]、斗争,怀着冒险挣扎想望的生活过来的,而且描绘出这里的人民的习养、风貌、黎明的憧憬和信心,有山谷、村落、激流、旷野里的人民对生命的歌颂,有静静的韩江埋[89]藏着起伏万丈的浪波,浪波,可歌可泣,有血有肉的浪波。
如果我们认为《伙伴们》是部珍贵的长篇创作,那么这部中篇创作的《杉[90]寮村》,是不可不读的佳作。
四姊妹 吴天著
本剧系吴天先生新作,以沦陷后的孤岛——上海为背景,以一个读书人家的父母子女们做要角,描绘整个孤岛在敌寇的蹂躏之下我们的无数的同胞茹苦含辛,度日如年,等待国军胜利的情形。全剧分四幕写成,剧情紧张,表演着力,诚为不可多得之佳作。现已付印,不日出版。
未结集 张天翼著
张天翼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一个特出的文艺评论家,其近著论阿Q正传、谈儒林外史、贾宝玉的出家、谈人物描写等篇,因其体裁的别致,见闻的深刻,在中国文坛下不免激起了巨大的影响,而来成为“小说的论文”的示范了,这,对于“看理论书总感头痛”的读者应该是无上的宝物。本书即集上述诸篇及论哈孟雷特、且听下回分解及其他等文而编成,可以说是一本奇书,爱好文艺读者,不可不读,本书已付印,不日出版。
以上四书,其中《杉寮村》由桂林大地图书公司1943年4月出版,其目次为:前景∣杉寮村∣后记(1940 年8 月1 日)。《海底呼啸》出版于1943年5月,有《题记》作于1942年6月28日。《四姊妹》虽有出版,但据萧凌、邵华编《中国现代文学总书目·戏剧卷》,却是“方君逸著。上海光明书局1943年3月初版。五幕剧”[91]。再检周勇、王志昆主编的《中国抗战大后方历史文献联合目录》,吴天《四姊妹》与张天翼《未结集》均不见录,是则此两书最终恐未能面世。
不过,今之读者,对于易巩、吴天二人,似乎了解不多。现略作介绍。
易巩(1915—2001),原名梁植涛。字溢功。曾用名梁韵松、梁亦拱。笔名有韵松、虞弓等。广东南海人。20世纪30年代初,参加广州作者俱乐部。后加入欧阳山创办的“广州文艺社”及其秘密组织的“广州普罗作家同盟”(1933年扩展为“中国左联广州分盟”)。抗战爆发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创作和宣传活动,出版长篇小说《伙伴们》 (和于逢合著)、中篇小说《杉寮村》、短篇小说集《少年夫妇》。抗战胜利后,参加港粤文协会,主编《文艺世纪》月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华南人民文艺学院文学部教授、《华南文艺》编辑,《作品》执行副主编、主编,中国作协广东分会理事、《岭南新秀十二人集》主编、《越秀丛书》主编等职。著有中篇小说《在风雪到来之前》等。
吴天(1912—1989),江苏扬州人。原名洪为济,曾用名洪为忌(或作“违忌”)、洪吴天等,笔名洪叶、叶尼、一舟、马蒙等。1931 年在上海美专领导学生运动,参加自由大同盟、中国左冀戏剧家联盟,1933 年在南京左翼剧联工作,1935年赴日本参加东流社,后到马来西亚从事抗日救亡与戏剧工作,1946年任上海戏剧学校教务主任。1949年后,历任北京、长春及珠江电影制片厂编剧、导演,广东省文联、中国作家协会广东分会专业作家。著有长篇小说《丝场泪》,散文集《怀祖国》,剧本《洪水》《孤岛三重奏》《海恋》,电影文学剧本《喜迎春》《国庆十点钟》《换了人间》,译著剧本《马门教授》等。至于上文中的《四姊妹》,李江主编的《桂林文化城戏剧研究》一书的附录“桂林文化城主要剧作家在桂剧作目录”,有如下描述:“吴天:《四姊妹》(四幕剧),刊于1943年7月1日桂林版《文学杂志》创刊号。”[92]但此说并不完全准确,所谓“四幕剧”,实际见刊者,仅有两幕。其中,第一幕发表于《文学杂志》创刊号(第62—80页),第二幕则发表于该刊第二期(第42—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