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论
学界对石刻主体即墓志献的研究越来越精细化。从语言学科内已有论著成果看,文字学和书法艺术的研究最为丰富并密切交织;从修辞角度看,便有用典、引经与套用等具体手法的专题分析。单一层面探讨固然精准有效,但因词汇、语法、语音和修辞相融互促,故综合观察似可全面理解墓志语料的价值。墓志中广泛存在婉辞,行文越固化越要求婉辞创新。“动态的发展是语言的根本属性”[1],隋唐(含武周)时期[2]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墓志内容愈益宽泛;受到整体委婉文风制约,墓志新生婉辞量大且方式多样。“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文化理解也就越高”[3],婉辞[4]的理解多与其来源即古代礼俗有关,这些带有民族文化色彩的墓志婉辞值得系统总结和阐释。
隋至唐末长达317年,墓志语料丰富可信。其婉辞类别及反映的礼俗状况,中古词汇复音化及理据,婉辞的语言、经学、文献和文化等方面价值,皆纷繁交错。对此作出判断之前,需简要说明墓志源流中的隋唐墓志地位、婉辞和委婉语的研究现状,以及本书的研究方法和预期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