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研究思路

本书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辩证把握现代化转型与其文化价值支撑之间的内在关系。现代化转型意味着文化的变迁、思想的碰撞以及价值观的交锋,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实践,必然产生与资本主义制度相适应的价值观念,经济层面上的理性化、政治层面上的科层化、文化层面上的个性化以及社会层面上的世俗化等,要言之,要保障“资本”(物化个体的表征)的“自由”交换和“平等”权利。但我们同时也要认识到,现代化转型并不是自发的社会形态更替,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思想引领和价值支撑,尤其是在新旧社会形态交替的历史大变革时期,西方的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把宗教束缚和钳制下的“沉睡的人”解放出来,变成了理性的人、俗性的人、个体的人,进而彻底释放了个人的欲望和激情,表征为“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金钱”等,吹响了近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来临的号角。

20世纪的新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大讨论,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持续转型的源动力,个人的出现、市场的发育以及资本的推动,等等。但是,中国的现代化转型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独特的国情,它的发动并不是西方式的“资本+个人”推动的,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从历史上说,中国拥有着大一统的或者说集体主义的文化传统,从现实国情上说,中国是一个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它的现代化必然要开启一个不同于资本主义现代文明的新范式,这个新文明类型不以构建殖民体系“掠夺”为宗旨,而是以合作共赢“互利”为目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不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普世价值观所引领的,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支撑。

本书试图从学理上厘清现代化的不同范式:资本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资本主义文明创造了世界历史,但有其自身的历史限度,那就是世界范围内的“少数人的富裕”建立在“多数人的贫困”之上,正是在此意义上,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所倡议的“共赢范式”“共享理念”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彰显出引领未来文明类型发展方向的世界历史意义。当然,论及现代化的“中国特色”,还应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对比的层面上具体展开,诸如西方大国的霸权秩序观与中国全球治理观的差异,资本主义的全球生态观与中国的生态文明观的不同,以及西方文化的扩张性质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比较等,这是本书的不足之处,也是有待笔者深入研究的内容。


[1]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

[2]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

[3]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