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
- 唐露萍
- 1089字
- 2021-01-06 20:54:55
导论
教育带来人与语言的相遇。它首先重新认识语言,这时不把语言当作“工具”或“技能”,而把语言当作“经验”或“纽带”。语言在各种关系中产生,并表现这些关系。在这个意义上,语言既是“经验”,也是“纽带”。[1]
——佐藤学
“语言像空气一样弥漫在我们生活的四周。它塑造着我们的气质、性格、感知方式,甚至思维方式。”[2]语言对于人的意义毋庸置疑,语言对于教学的意义就更是不言而喻。当“教”与“学”实现有效交往而生成教学的那一刹那,定然是教育世界里最美轮美奂的一刻,而那一刻所迸发的语言,定然是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一个典型视域,对教育的研究定然脱离不了课堂教学的研究。这正如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定然脱离不了对教学中的语言的研究一样,我们必须承认,语言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元素,因为在课堂中承载了“教”与“学”的,除了语言,还是语言。
无论是文科的课堂、理科的课堂,还是自然科学的实验室,所有一切教学都得经由语言的生成。阅读课,是用文字语言教与学;计算课,是用数字语言教与学;实验课,是用仪器语言教与学;课中观察,是用事物语言教与学;动作掌握,是用身体语言教与学……语言如同每一个课堂中的生命个体一样,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元素。没有生命个体,课堂里自然不会生发教学;同样,缺失了语言,也不可能有教学的生成。无论是讲解与问答时的有声语言,还是思考与倾听时的无声语言,都不仅仅只是在“用”语言,因为它是教与学赖以生存的最为基本的元素。这也是教学研究者关注语言的一个重要由来。基于此,我们锁定“教”与“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进行研究,以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贡献绵薄之力。这同时也是我们矢志不渝地、一如既往地坚持对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进行研究的重要缘由。
在本书中,笔者发现“教”与“学”的有效交往语言对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换言之,没有“教”与“学”的有效交往语言的生成,就没有有效教学的生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交往语言”正是基于有效的真、基于交往的真的“真语言”。然而,在实然状态中,课堂中的语言并不都是基于有效交往而生成的“真语言”。为了解决课堂中语言应然意义与实然状态的冲突问题,真正使得课堂中的语言能成为一种有效交往的语言,即“真语言”,研究者展开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期使语言在教学中的应然意义得以回归,最终实现有效的本真教学,实现学习者的全面发展。
本章主要通过研究缘起(应然意义与实然状态的冲突)、研究视角(范式、理念和路径)、前期研究动态(“真语言”的前期研究结论)、研究的旨要(目的、内容、方法和意义)的阐述,实现对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的导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