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曹丕南征的政治、军事形势及其策略和目的

《杂诗》其二创作于延康元年六月庚午后、七月甲午前曹丕南征时。这样,曹丕南征就成为诗产生的语境。曹丕为什么南征,南征是在什么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南征过程如何?南征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问题就成为解释这首诗的前提。

曹丕继王位为丞相,积极调解曹家与士族的矛盾,采纳陈群的意见,制九品官人之法[5],保护了士族的根本利益,获得了士族的支持,内政基本稳定,这是南征的条件之一。此外,《后汉书·献帝纪》有如此记载:

(建安二十四年)夏五月,刘备取汉中。秋七月庚子,刘备自称汉中王……冬十一月,孙权取荆州。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魏王曹操薨,子丕袭位。二月丁未朔,日有食之。三月,改元延康。冬十月乙卯,皇帝逊位,魏王丕称天子……明年,刘备称帝于蜀,孙权亦自王于吴,于是天下遂三分矣。

这里没提南征,但它说出了曹丕南征的另一些原因和历史条件,刘备取汉中,孙权取荆州[6];它记载二月日食,冬十月皇帝逊位,魏王曹丕称天子,也说出曹丕南征的目的在于外平敌国、内取帝位,其实这两点正是一体的。这次南征,一方面征讨南方割据势力,以军事的胜利来取得谋取帝位的条件;一方面以大军靠近汉献帝所在的许都,威胁、逼迫汉献帝禅让。

事实上,曹丕的目的基本都达到了。孙权袭杀关羽而得荆州,为避免来自刘备和曹丕的两方面受敌,最佳策略就是与控制在曹丕手中的汉朝廷求和,孙权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记载:六月庚午曹丕南征,秋七月“孙权遣使奉献”。又记载七月“蜀将孟达率众降。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裴松之注引《魏略》载:

王自手笔令曰:“(吾)[日]前遣使宣国威灵,而达即来。吾惟《春秋》褒仪父,即封拜达,使还领新城太守。近复有扶老携幼首向王化者。吾闻夙沙之民自缚其君以归神农,豳国之众襁负其子而入丰、镐,斯岂驱略迫胁之所致哉?乃风化动其情而仁义感其衷,欢心内发使之然也。以此而推,西南将万里无外,权、备将与谁守死乎?”

蜀将孟达率众降魏,是蜀内部纷争的结果,与曹丕的军政措施其实没有什么大的关系。孟达本是刘璋的下属,刘备从刘璋手中夺取蜀地后,用孟达为宜都太守,本来就不是刘备亲近的人。建安二十四年,刘备命孟达从秭归北攻房陵,房陵太守蒯祺为孟达兵所害。孟达将进攻上庸,刘备对他不放心,于是遣刘封自汉中乘沔水下统孟达的军队,与孟达会师上庸,上庸太守申耽举众降。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刘封、孟达发兵帮助,刘封、孟达“不承羽命。会羽覆败,先主恨之”。刘封与孟达又“忿争不和,封寻夺达鼓吹。达既惧罪,又忿恚封,遂表辞先主,率所领降魏”。[7]虽是如此,曹丕将蜀将孟达率众降魏,解释为“风化动其情而仁义感其衷,欢心内发使之然也”。这当然也可以解释为因曹丕的威德而取得对蜀的胜利了。

这尚未开战就得到对吴、蜀两方面的胜利,自然要归功于魏王曹丕,曹丕即帝位就顺理成章了。《三国志·魏书·文帝纪》载:

六月辛亥,治兵于东郊,庚午,遂南征。秋七月庚辰,令曰:“……”孙权遣使奉献。蜀将孟达率众降。武都氐王杨仆率种人内附,居汉阳郡。甲午,军次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八月,石邑县言凤皇集。冬十(一)月癸卯,令曰:“……”丙午,行至曲蠡。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群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册曰:“……”乃为坛于繁阳。庚午,王升坛即祚,百官陪位。事讫,降坛,视燎成礼而反。改延康为黄初,大赦。

曹丕这次南征实际上根本没有打仗,就取得了令他满意的结果。

曹丕统率军队南征,延康元年六月庚午从邺城出发,到黎阳,至七月甲午军次于谯。谯是曹氏的故乡,军次于谯,可灵活进军吴、蜀,也地近许昌,对曹氏的政治、军事对手都构成威胁。曹丕军次于谯,在当时特殊条件下,起到了不战而胜的政治和军事的双重胜利。但是孙权遣使奉献,并未让出荆州。《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载延康元年“秋,魏将梅敷使张俭求见抚纳。南阳阴、酂、筑阳、山都、中卢五县民五千家来附”。这应又是征吴的机会,但曹丕没有对吴开战,他真正的用意应是谋取帝位。他只是借南征捞取称帝的资本而已,不战而胜也应是曹丕在黎阳的最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