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考察文化适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从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把各路理论整合到一个有机的体系之中,建构文化适应研究的立体化框架,探寻文化适应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和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难题。虽然国内外心理学者、传播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对文化适应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有着其内在的理论价值,但是他们在关注到问题的一面时,却因专注于某个面向、逻辑和路径,而失去了对问题的全面思考,所以在找到文化适应的一种可能性的同时消解了另一种可能性。于是,反思这些文化适应的理论话语,全面地看到不同学科学者所做的贡献,才能使文化适应理论的阐释功能更加全面、更有说服力。
文化适应研究中最关键的是“变化”一词,它包括动态的、历时的变化过程,也包括静态的变化的结果,所以在实际研究中对两者的考察都十分重要。变化是多维度的、多层面的,它既是物理上的(如居住条件的变化)、生物生理上的(病症),也是政治经济(移民政策等)、社会文化上的(种族歧视等)。文化适应的变化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个体层面的,即在文化接触之后个体在心理上、情感、态度乃至认知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二是在人际交往和群体层面上,在与不同文化接触之后,语言、人际交往的方式和人际圈的变化,内外群体间的关系,文化身份认同等方面的变化等;三是社会文化层面上的,即文化接触之社会或社区在其文化观念、社会结构、经济基础和政治组织等方面发生的变化。为了探究这些变化以及这些变化的前因后果,以下的章节将主要从这三个层面揭示文化适应的相关研究和理论话语,并进一步剖析这些理论话语的价值和问题。
首先,需要梳理文化适应研究的脉络和走向,呈现不同流派的研究状况,以对文化适应研究有比较全面的了解。为此,本书不拘泥于文化适应研究的学科分界,横向从个体、人际和群体间、社会文化层面渐次展开,纵向则在文化适应研究的发展轨迹中探求不同学科间文化适应研究的联系与分歧,构架更完整、更全面的文化适应的学科研究体系。虽然本书把文化适应研究从以上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但实际上它们相互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交织。文化适应是跨文化交流者的第二次社会化过程,个体层面、人际和群体层面以及社会文化层面的因素之间彼此影响、相互渗透,最后作用在文化中人和文化群体身上,形成了他们不同的文化适应状态。在这个基本框架之上,本书试图以思辨性的视角探讨目前跨文化传播学中文化适应研究理论话语的价值及其存在的问题,力图整合文化适应研究的理论、实践和多元方法。通过梳理、反思各路理论,本书发现跨文化传播学中不同层面的文化适应研究存在其价值,但同时也存在如下的矛盾和问题。
第一,个体层面的文化适应研究探究了跨文化个体在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方面的变化。这些学者通常把文化适应看作一种病症,试图追寻普遍的文化适应良方以解决文化适应个体的心理和社会适应问题。在这一层面的理论话语存在多样化的文化个体与普适性的心理诠释之间的矛盾。
第二,在人际、群体间层面,学者们研究了跨文化交流者在人际、群体间的传播关系,试图通过有效的传播为文化适应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他们为跨文化个体提供了实用的、可操作的传播沟通技巧。但这一层面的文化适应研究者执着于提高与东道国文化社会的融入度和社会距离的拉近,却忽略了个体的文化自主性与异质文化之间的平衡,在理论构建中容易迷失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平衡点。
第三,在社会文化层面,跨文化传播学者试图揭示社会文化因素对文化适应状况的影响。通过提供简单的、标准化的方法看似为研究者提供了方便,但实际上忽略了文化的复杂性和深层因素,其结果是考察了一些文化表象,却忽略了深层的意义生成和具体的语境。这一层面的问题体现为多元视角与阐释的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
本书将主要针对以上三个问题展开探讨和反思。就研究方法而言,本书是理论探讨型,以思辨性的定性研究为主,力图对文化适应研究进行梳理和建构,在与文化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相关研究的对话中思考文化适应研究演进的路径及存在的问题,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前景。
本书的思路基本从以下五个章节展开。第二章对文化适应的核心概念及其视野转向进行了纵向和横向上的辨析,纵向延伸是历时的,横向是跨学科的,以便在不同理论术语间产生对话,找到区别和联系,为清除不同层面的理论话语之间的藩篱打下基础。这些关键词的定义和阐释揭示了其意义的流变以及研究者们不同的价值取向。
第三章重新审视了个体层面文化适应研究的框架及主要理论模式的价值及问题。在这一层面学者们细致地考察了影响文化适应状况的个体因素,其核心问题是:探究文化适应的压力所在,进而找出应对压力的策略以最终适应新环境。他们从对跨文化个体在适应过程中所产生的病理和生理的症状开始研究,逐步认识到这一过程的复杂性、曲折性和积极性。但在普遍性的求答中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本章主要从文化心理学对生理另一端的个体心理学的质疑中找到了评析视角。
第四章在人际和群体层面展开,跨文化传播学者们通过借鉴和发展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展开了对跨文化交流者之间的传播关系及其有效的传播、传播网络等方面的研究。他们虽沿袭了社会学的理论渊源,但缺乏社会学者对社会资源、权力的分析意识,只执着于提高陌生人与东道国文化社会的融入度,而容易忽略陌生人的文化自主性与异质文化之间的平衡,在文化适应中迷失了自我和他者间的平衡点。本章主要以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参照体系找到评析视角。
第五章在社会文化层面展开,跨文化传播学者把文化看成是一个由文化元素、集合与模式构成的层级系统,他们在文化表征层面进行考察,试图揭示这些文化因素对跨文化传播者文化适应状况的影响。但这些易于操作、标准化的量化方法实际上忽略了文化的复杂性和深层因素。反观人类学者所做的相关研究,他们更细腻地呈现了社会文化语境中族群的文化适应现象。本章把人类学者的族群和族群性研究并置其中,呈现了他们不同的研究路径和见解,对跨文化传播领域的文化适应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
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变得越来越混杂,文化的边界已变得模糊,“文化接触”的概念受到新的考验,这些变化使得文化适应研究在理论和方法论上都面临着崭新而复杂的挑战。最后本书第六章总结了跨文化传播学中文化适应研究所存在的缺陷,并认为改善或避免了这些缺陷的范式才能真正应对当前所面临的崭新问题和挑战。
[1] 〔美〕罗伯特·F.墨菲:《文化与人类学引论》,王卓君译,商务印书馆,2009,第32页。
[2] 单波、王金礼:《跨文化传播的文化伦理》,载单波、石义彬主编《跨文化传播新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第44页。
[3] 〔英〕齐格蒙特·鲍曼:《流动的时代:生活于充满不确定性的年代》,谷蕾、武媛媛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4] 〔美〕拉里·A.萨默瓦、〔美〕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8页。
[5] 转引自王辉耀《中国国际移民报告》(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第4页;详见联合国移民数据库http://esa.un.org/migration/index.asp。
[6]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发展报告2010:促进人的发展的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人民出版社,2010,第12页。
[7] A.Schlesinger,The Disuniting of America:Reflections on a Multicultural Society(New York:W. W. Norton,1992),p.10. 转引自〔美〕拉里·A.萨默瓦、〔美〕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闵惠泉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第11页。
[8] F.W. Rudmin,“Catalogue of Acculturation Constructs:Descriptions of 126 Taxonomies,1918-2003”,in W.J. Lonner,D.L.Dinnel,S.A.Hayes et al.,eds.,Online Readings in Psychology and Culture. (http://www.wwu.edu/~culture). Center for Cross-Cultural Research,Western Washington University,Bellingham,Washington,USA,2003.转引自余伟、郑刚《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6期,第837页。
[9] 迟若冰、顾力行:《跨文化交际/传播的学科身份研究》,《跨文化研究前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第38页。
[10] 陈国明:《跨文化交际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第12页。
[11] W.B.Gudykunst,“Theorie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hina Media Research 1(2005):61-89. http://www.chinamediaresearch. net.
[12] Y.Y.Kim,“Adapting to an Unfamiliar Culture”,in W.B. Gudykunst,ed.,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pp.243-257.
[13] 陈国明:《跨文化适应理论建构》,《学术研究》2012年第1期。
[14] D. L.Sam & J. W. Berry,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Acculturation Psychology(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pp. 526-528.
[15] 郑雪:《文化融入与中国留学生的适应》,《应用心理学》2003年第1期。
[16] 雷龙云、甘怡群:《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状况调查》,《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年第10期。
[17] 陈向明:《旅居者与外国人——在美中国留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18]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19] 芮盛豪:《传播网络分析:韩国留学生在上海的文化适应模式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008。
[20] 郁玮:《中国留学生在英国跨文化适应状况以及对校内网的使用》,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系,2009。
[21] 孙乐芩等:《在华外国留学生的文化适应现状调查及建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1期。
[22] 史兴松:《驻外商务人士跨文化适应研究》,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3] 安然等:《跨文化传播与适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24] 许菊:《文化适应模式理论评述》,《外语教学》2000年第3期。
[25] 陈慧、车宏生:《跨文化适应影响因素研究评述》,《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第6期。
[26] 杨军红:《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问题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第43~93页。
[27] 孙丽璐、郑勇:《移民文化适应的研究趋势》,《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第3期。
[28] 余伟、郑刚:《跨文化心理学中的文化适应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6期。
[29] 单波:《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心理学路径》,《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
[30] 杨宝琰、万明刚:《文化适应:理论及测量与研究方法》,《世界民族》2010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