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风险研究
- 戴彬
- 6631字
- 2021-01-05 11:49:37
2.1 产学研合作创新理论与研究文献综述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根本区别在于“目标”和“合作模式”的差异。“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一般是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通常采用“技术转让”“委托研究”“联合攻关”等较为松散的合作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以“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为目标,合作模式已由过去的“技术转让”和“委托研究”等较为松散的合作模式演进为“战略联盟”这一较为稳固的合作模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联系可以概括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是一种全新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形式,是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的最高阶段;传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根源所在。正是二者之间的这种联系,决定了本书的研究必须以产学研合作创新相关理论为基础。因此,本章首先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理论和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
近20年来,产学研合作创新理论研究已被理论界所广泛关注,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产学研合作创新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现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产学研合作创新动因”“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三个方面。
2.1.1 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
在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的研究上,国外学者侧重于研究某一种具体的合作创新模式,如:
Bronwyn H.Hall等(2000)提出了一系列的包括“正式合同关系”“合作办学”“咨询合作”在内的合作研究模式。
Joanna Poyago-Theotoky等(2002)认为产学结合、共担风险的契约合作研究模式将会成为合作模式的主流,因为这种非正式的产学研联盟是技术溢出的关键。
国内学者的研究相对国外学者显得更为宏观,侧重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方面,如:
姜照华(1996)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分类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一体化”“高科技园”“项目组”“战略联盟”等10种具体类型。
李廉水(1998)认为政府推动、自愿组合、合同连接和共建实体是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组织方式的四种具体类型。政府推动型有利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创新的融合,并保持国家引导合作创新的连续性;自愿组合型有利于快速适应市场需求,迅速研发适销对路产品;合同连接型具有灵活高效和责利分明的优势,利于短平快产品研发;共建实体型有利于长期合作,不断将技术优势扩展为规模经济优势,从而获得技术成果及高收益回报。
苏敬勤(1999)基于产权经济学中的交易成本理论,将产学研活动的交易成本分为“沟通成本”“谈判成本”“履约成本”“其他成本”四类,并分别进行探讨。根据交易成本的概念,提出避免现存组织模式交叉重叠的分类方法,即分为内部化模式、外部化模式、半内部化模式三种模式,认为内部化模式和外部化模式分别在不同条件下具有交易成本小的优势,而半内部化模式是一种特殊模式。
张米尔、武春友(2001)借鉴苏敬勤(1999)的观点,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归类,具体有技术入股、提成支付、紧密合作、技术接力、自主产业化五种类型。
王文岩等(2008)从合作方式、合作形态和政府作用三个维度对产学研合作模式进行了分类:从合作方式维度出发,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技术转让”“委托研究”“共建科研基地”等8种类型;从合作形态维度出发,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点对点”“点对链”“网路”三种类型;从政府作用维度出发,将产学研合作模式分为“市场自发”“政府引导”“政府主导”三种类型。
2.1.2 产学研合作创新动机
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就是产学研合作创新动机。综合陈翔峰(2003)、辛爱芳(2004)和Berman(1990)等研究成果发现,市场需求、市场竞争压力、政策鼓励和科技进步是产、学、研进行合作创新的几个主要动因。此外,也有不少学者从不同理论视角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组织的形成动因进行了论述。
第一,资源依赖理论视角[1]。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产学研联盟成立的原因除了分担风险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联盟内各方可以通过联盟获得互补的资源和技术能力。许多学者的研究表明,企业和大学、研究机构之间资源和技术能力具有互补性,而这正是产学研合作的关键动力所在[2]。
第二,交易成本经济学视角[3]。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可以通过联盟的方式,降低合作方之间的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合作绩效。产学研合作创新联盟是一种以创新为最终目的的经济行为,其本质就是降低交易成本。
第三,组织学习理论视角[4]。组织学习理论认为,通过产学研合作能够让合作主体以较低的学习成本从合作伙伴那里汲取尽可能多的知识,是产学研合作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产学研合作创新,在为产学研各方提供更多相互学习机会的同时,还能帮助产学研各方以较低的学习成本实现优势资源的共享[5]。因此,“组织学习”也是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一个主要动因。
第四,系统理论视角[6]。根据系统理论观点,产、学、研合作主体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比如政府、中介机构等)构成了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外部环境压力促使产学研各方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
第五,战略行为理论视角[7]。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种“双赢”(Win-Win)的合作行为,将给合作者们带来巨大的潜在利益[8]。在产学研创作创新中,产方可以通过合作创新来增强研发能力,从而提高核心竞争力;学、研方可以通过合作创新来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学术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因此,战略行为理论认为,通过合作创新能增强自身竞争能力是产学研各方开展合作创新行为的根本动机所在。
第六,跨组织关系理论以及知识管理理论视角。跨组织关系理论以及知识管理理论认为,产学研各方开展合作创新活动的根本动机在于通过实施合作创新这样一种跨组织行为实现知识的共享及转移。
2.1.3 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
2.1.3.1 国外学者研究文献综述
K.R.Harrigan(1988)和Marxt,C.(1998)等先后通过对英国、瑞典等一些国家的技术合作创新进行调查后发现,技术合作创新现状并不尽如人意,大多技术合作创新活动面临着巨大的风险。
Das T.K.,Bing-seng Teng(2000)将合作创新风险分为绩效风险和关系风险两个类型。关系风险是指因合作伙伴之间产生分歧而导致合作行为非计划结束,主要源自合作伙伴间理性和非理性不合作;绩效风险是指合作各方在精诚合作的前提下仍然存在的合作结果不确定性,主要源自合作外部环境。
Dierdonck,Debackere(1988)认为合作创新风险可分为文化风险、制度风险和运作风险。
Narayanan,V.K.(2002)认为,合作创新行为的出现应以“企业通过合作创新比自主创新能获得更多的利益”为前提。同时,合作创新行为会给参与合作创新的企业引来三大风险:知识产权风险、竞争风险、组织风险。
D.Littler(1995)等对106家英国信息技术与通信企业的合作创新活动进行调研,发现对合作创新活动成败影响较为明显的因素有合约承诺、合作伙伴间的协商与交流、收益分配、相互关系、合作支持、信任、责任明确程度等。
Chesbrough(2003)研究发现,尽管大学现在所拥有的研究成果无论质量还是数量都今非昔比,但是在实现研究成果市场化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困难和障碍。
另外,还有许多外国学者尝试从“资源依赖理论”等不同理论视角来解释合作创新风险。
(1)资源依赖理论视角[9]。资源依赖理论认为企业所拥有的人力、物资和组织等资源,是决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成败的关键。然而,企业内部拥有的资源往往是有限的,因此,企业非常有必要通过合作的方式从外部获得相关资源。根据以上观点,资源依赖理论学派的学者认为“联盟自身资源的短缺”和“联盟成员间资源的不互补”是联盟风险的主要来源。
(2)委托代理理论视角[10]。一些学者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在该委托—代理关系中,产方扮演着“委托人”的角色,而学研方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与这种委托—代理关系相伴而生的就是道德风险。
(3)技术创新理论视角。产学研合作创新虽然通过合作让联盟成员间资源得到了有效整合,但这种合作创新从本质上讲仍然是一种技术创新活动,并不会因为合作就能规避那些与技术创新活动相伴而生的风险,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济波动风险等[11]。
(4)战略管理理论视角。按照战略管理理论观点,战略联盟的稳定性可能会受到“战略目标变化”“联盟成员文化冲突”“联盟内不信任”等因素的影响,并有可能进一步导致联盟风险。产学研联盟作为战略联盟的一种形式,同样面临这些因素而引发的风险。
(5)组织学习理论视角[12]。产学研进行合作创新在实现“技术转移”的同时,还能达到“促进组织间的学习”的目的。产学研各方在进行“技术转移”和“促进组织间的学习”时,常会因为文化背景以及工作性质的差异,而遇到障碍和困难。如果不能有效克服这些障碍和困难,合作创新活动就会低效甚至非计划终止,即发生风险。
2.1.3.2 国内学者研究文献综述
随着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在我国不断深入地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学界和企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从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现状、成因、识别、评价、防控等多个角度展开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
谢科范(1999)探讨了联合创新的动因,对产学研联合创新、风险投资中的收益配置与风险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分摊应该遵从对称性原则、前置原则和兑现原则。
桂黄宝(2007)将合作技术创新风险分为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两类,并针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不足,通过运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重点研究了合作组织内部存在的合作风险、知识风险和竞争风险,并提出了合作技术创新内部风险的防控措施[13]。
索玮岚(2008)首先构建了合作研发风险因素体系,并考虑到专家针对风险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程度给出的语言区间判断信息,提出了一种考虑风险因素相互影响的合作研发风险因素识别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室(DEMATEL)报告中的思想与方法,利用近年来发展的二元语义信息处理方法,对语言区间判断信息进行处理和集结,进而对合作研发风险因素进行排序与归类。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
冯蔚东等(2001)首先探讨如何利用动态合同和增加信任以规避风险;其次提出了一种风险传递算法,并以工期风险为例,给出了利用该算法实现风险评价、风险瓶颈识别、风险调整与优化的方法和模型;最后,提出了一个基于Web的风险核对表设计和发布框架,以实现虚拟企业中的风险控制。
张春勋、刘伟(2007)基于对合作创新风险因素的识别,首先将合作创新的风险划分为知识产权风险、合作关系风险和运作流程风险三大类。其次,对合作创新项目风险的模糊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模糊性这一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群体决策理论的风险评价模型。
杨利娟(2007)首先构建了合作创新风险指标体系,该风险指标体系包括“技术风险”等5个一级指标,“利益分配形式”等19个二级指标。其次,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合作创新风险评价模型,根据该模型的评价结果,可进行风险预警。最后,通过制定不同预警状态和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实现对产学研风险全面系统的防控。
张平等(2009)从技术创新和合作行为两个维度构建了一个包括“高层领导的支持”等16个指标的合作创新风险因素指标体系,并综合运用“信度分析”“因子分析”“二项逻辑回归模型”对合作创新风险进行评价。
张宝贵(2007)对“第三方担保用于R&D联盟风险防范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运用第三方担保机制防范风险的几个主要步骤,即合作前选择第三方担保机构;合作中对知识外溢风险的防范;合作后对知识外溢风险的防范。
张延锋(2006)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信任、控制和合作风险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①理性信任对控制合作风险的效果不好;②控制合作风险的主要手段是社会控制,而非权力控制,因为权力控制不能很好地控制侵占风险,还可能引发投入风险。从总体上讲,无论感性信任还是理性信任都有助于控制手段的实施。此外,文章提出了管理实践的若干建议。
徐恩波(2001)认为,产学研结合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哲学问题,并从经济哲学角度,论证了产学研结合的理论基础,深入剖析了产学研结合的3种具体方式及相应方式的风险性。临时性结合方式相对于其他结合方式,具有风险小、矛盾少和灵活简便等特征,通常在产学研结合初期阶段运用。而契约型结合方式通常在联盟运行阶段运用,因为该结合方式可使产学研结合更加紧密和巩固,从而提高创新效率,但由于合约内容不完善或合约操作不规范,组织管理不严密,该结合方式也面临诸多风险。一体化整合方式是产学研结合的高层实现形式,该结合方式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发挥综合优势,但结合层次愈高,决策者对整合条件、能力和市场考虑不周全,对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研究不到位,该结合方式也会面临较多风险。
张米尔、武春友(2001)认为,产学研合作创新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道德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技术入股”这种产学研合作创新模式,并提议通过“法律和政策环境改善”“合作伙伴正确选择”“出资方式和股权结构多样化”等途径达到防控道德风险的目的。
王笑君、朱强(2001)认为,创新风险在产学研各方的不合理分配是阻碍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并从风险认知、管理能力、管理制度和支持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创新风险不合理分配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问题的解决办法。
翟运开(2007)构建了基于知识转移的合作创新中风险传导的概念模型和数理分析模型,并针对合作创新中的风险传导现象,提出采用预防控制和过程控制来加强风险传导管理,提高合作创新绩效。
李纲等(2007)认为,合作创新成功的关键在于知识在合作伙伴间的迅速和有效转移,然而知识转移中存在着知识泄露风险、知识被模仿和破损风险、知识被滥用和盗用风险、知识转移时滞风险以及契约不完备风险等风险类型,并从内、外部两个角度提出了风险防控对策。
叶小青、徐渝(2003)认为,企业的一条重要技术创新途径就是向高校或科研院所购买技术成果。基于博弈论模型,研究了校企间技术交易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重点分析了交易中的逆向选择行为,并对相应原因进行了阐述。
黄瑞华、苏世彬(2008)深入分析了“由隐性知识转移而引发的商业秘密风险”的关键影响因素,并运用证据理论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提取,为商业秘密风险的量化和管理提供了依据。
辛爱芳(2005)指出了四种风险,即合作各方组织性质的差异风险、信息不对称风险、技术创新风险以及合作组织间的差异而引发的负面协同效应风险。
苏世彬、黄瑞华(2007)在合作创新隐性知识转移风险的研究中引入了风险矩阵,同时还基于蒙特卡罗模拟技术对各类合作创新隐性知识转移风险的发生概率和后果严重程度进行模拟,得出了各类风险的风险等级,为后续重点风险的防范提供了依据。
余平、黄瑞华(2005)首先对以技术合作创新为目标的虚拟企业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其次对虚拟企业内的“业务分包”“知识产权归属与风险”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后提出了相关风险的解决办法,具体包括完善契约、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和构建风险防范法律平台等。
汪忠、黄瑞华(2005)从合作创新的组织和知识特性以及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合作创新中知识产权风险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刘学、庄乾志(1998)在系统分析企业合作创新的特征与风险来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合作创新过程中风险和利益的分配机制。
温平川、蔡韵(2009)剖析了政产学研资创新体系中的风险因素,形成了政产学研资创新体系的风险结构,并提出了政产学研资创新体系风险控制的措施,包括“管理风险控制”等7个方面。
何瑞卿、黄瑞华、李妍(2007)对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知识溢出机理进行了分析,并从“知识特性”等视角探讨了知识产权风险的主要影响因素。
何瑞卿、黄瑞华、徐志强(2006)基于相关领域的已有研究成果,首先界定了知识产权风险的概念,其次从“风险诱发原因”“风险对主体影响”“风险客体类型”三个维度对知识产权风险类型进行了划分,最后深入分析了合作过程不同阶段的风险种类及其表现形式。
黄立冬(2007)基于生命周期理论,对新药合作研发过程的组建、运行和解体三个不同阶段的风险影响因素及其识别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合作研发风险的防控措施。
罗吉文(2009)在对产学研合作创新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对合作创新风险类型进行了划分,具体包括“市场风险”“技术风险”“道德风险”等10类,并从全程风险管理角度突出了各类风险的防治对策。
张建新、孙树栋(2010)认为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由于高校、企业等机构的社会责任和职责的差别,它们所拥有的信息不同,对合作方式理解角度不一致,管理机制不完善,会给产学研合作带来风险;并就风险对合作产生的可能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降低相应风险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