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壮、岱、侬、汉、京族的革命友谊

1885年,中法战争结束后,越南沦为法国殖民地。1886年,越南海宁(今广宁省)、谅山、高平等省的京、岱、侬等族崛起,反抗入侵的法国殖民者,遭到法国殖民者的武力镇压,越中边境处于恐怖之中,越南边民为躲避法国人的镇压,纷纷进入中国边境的东兴一带,中国边民热情接待他们渡过难关。

1935年,越共[14]在中越边境的广西镇边县(今那坡县)平孟乡建立革命据点,先后在这里活动的有越共干部黄国云、黎广波、陈山洪,都得到壮族群众的支持和掩护。

1940年底,越南人民的伟大领袖胡志明和一批越共干部由中国云南省转到广西省靖西县,这里与越南高平省相连。靖西县的居民99%是壮族,高平省的居民有很多是与壮族有血亲、姻亲、朋友关系的岱族和侬族。边界线上既有崇山峻岭,也有丘陵平地。有无数条大道和羊肠小道通往越南高平省,由此转入太原,就可以到达越南内地。1930年,邓小平、张云逸领导的红七军在这里活动过,群众的革命觉悟高。

胡志明、范文同(后任越南政府总理)、武元甲(后任越南副总理、国防部长、越南人民军大将、人民军总司令)、黄文欢(后任越南驻华大使、越南国会副主席)等越共领导人在广西省靖西县密切联系壮族群众,与支持越南革命的壮族群众结拜兄弟。广西民族大学壮族教师林大凡(1928~2012年)的父亲林碧峰当年就与胡志明结拜为兄弟,按照年龄的长幼次序,胡志明最年长,是老大,林碧峰是老三。胡志明等革命先辈曾在他家(离边境十多公里的荣劳乡)长期居住过。胡志明等人的食宿费,林家从不计较,有就给,没有也不讨要。林大凡当年是个初中生,给他们送信。越南革命根据地在北坡建立后,林碧峰替他们买药和枪弹,送过边境那边。后来林大凡的姐姐嫁给越南高平省的岱族。越南建国后,胡志明等人为了感谢林家对越南革命的帮助,每月免费供应她20公斤粮食。她患眼疾,胡志明派人接她到河内免费治疗。

接着越共领导人来到离荣劳乡十多公里远、靠近边界的孟麻村念光屯开办革命干部训练班,每期7~10天,都是高平省的革命骨干,共40多人,绝大多数是靠近边界的岱族、侬族。其中岱族黎广波于1960~1976年任越南政府民族委员会主任,其他人也成为党政军的高级干部。念光屯的壮族群众很贫困,但对越南革命者毫不吝啬,倾囊相助,有的越南朋友食宿在他们家像一家人一样。春节时村民们邀请单独居住的越南朋友到家过年,一天之中有的越南朋友要到十多家去喝酒。越南朋友囊中羞涩,没有什么礼物相赠,幸好胡志明汉文功底深,写得一手好汉字,于是写了“恭祝新年”的红帖,每家赠送一张。胡志明等人还在坑深训练武装力量。有了群众和干部,胡志明在阔别祖国30年后,于1941年1月28日回到越南高平省河广县北坡村,在北坡洞建立革命根据地,由此走向胜利。

胡志明等越南革命者在孟麻、念光建立领导机关,要印刷文件、宣传品等,条件非常困难,一位壮族老寡妇把家里的一块大石碑捐献给越南革命者印刷用,令越南革命者十分感动。

1944年,壮族人梁桂廷到越南高平省马列屯接胡志明一行20多人到镇边县(今那坡县)平孟乡从事革命活动约半年时间,并得到壮族人苏忠良等人以及许多壮族群众的支持和帮助。

这些都是笔者看越南革命回忆录等书知道的,很想去看看胡志明走过的路,体验那时的景况。1991年4月,即中越关系正常化前七个月,虽然两国的军队在边境还对峙着,但已无战事,边境已出现松动,双方的边民可以来往赶圩(赶集)。于是笔者来到靖西县城,然后经荣劳乡到达吞盘乡的孟麻村,56公里,路况不好,出县城不久就是山路,行车3个多小时从北面的土山下滑才到达。这条公路是1965年修通的,但1987年才通行班车。想当年越共领导人到这里时还没有通汽车,要走羊肠小道,会更远,得走两天。孟麻村有四五十户壮家人,西面是石山,南边是土石相间的山,居民住在山脚下。东边有一片不宽的开阔地,接着是土山和石山。念光屯是胡志明等越共领导人开办的革命干部训练班所在地,从孟麻村出发,得爬过西面的石山,步行一个多小时。向东走就可到越南革命圣地北坡洞。孟麻村是去北坡洞和念光屯必经之路,只要掌握住孟麻村,那两个地方就安全了。如果中国国民党军警来抓越南革命者,他们很快就越过边界,军警们便无可奈何;如果法国殖民者到北坡洞搜捕越南革命者,他们可迅速退到中国一侧,法国殖民者也不敢越界行动。孟麻村的壮族群众都心向越共,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就会通报越共。中国的孟麻村村民与越南北坡村村民有的是兄弟姊妹关系,有的是亲戚关系。可见胡志明等越共领导人选择这里是非常理想的地方。笔者已到孟麻村,北坡洞近在咫尺,越南岱族、侬族边民已能挑着担来赶圩,然而笔者要过去仍有不便,只深表遗憾,笔者的梦想只圆了半边,还有半边何时才能圆呢?

笔者终于圆了这个梦想。1999年11月,也就是中越关系正常化八年后,笔者再次旧地重游。到了孟麻村后,与派出所打过招呼,像边民那样,向北坡洞进发。开始的半里路还好走,以后就是爬山了,路是在怪石的夹缝中崎岖蜿蜒,遇到十多位到中国赶圩的越南岱族、侬族边民。走了约2.5公里,见在路边竖立着一块中越两国108号界碑,四周古木苍天,非常宁静,偶尔听到几声鸟叫,从此就下陡坡,再走中国边界那边大约相等的路程就到越南的北坡洞。我们一边欣赏边境风光,一边议论当年越共领导人的艰辛活动,慢慢行走,只花了一小时五分钟便到达目的地。

北坡是壮语、岱语、侬语的音译,“北”原音是pak,与广州话“北”字发音相同,是口、嘴巴的意思。“坡”原音是bo,意思是泉水,即泉水口的意思。快到山脚,见一条清澈的溪水从一个山峦潺潺流出,洞口为大树掩盖,不远处就是越南侬族的村寨。笔者沿着小径走,小径把我们带到洞里。我们已意识到这就是闻名的北坡洞,再往里走,发现这个洞高、大、深。见到一块牌匾介绍,当年胡志明居住的地方、办公的地方、睡觉的地方(一张木床,牌匾用汉文写一九四一年二月十二日)……走出洞口,有胡志明的露天石头办公桌。瞭望四周,使笔者叹为观止,妙哉!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空气清新,十分隐蔽。北坡洞宽大,可容纳两三千人。泉水从山肚子里流出来,饮用水不用发愁。洞外有取之不尽的柴火,在洞里煮饭烧水,火烟冒不出洞外,四周有草木掩护着,不会暴露目标。有牌匾介绍当年越共领导人命名的马克思山、列宁溪。由此再往外走几十米,是一片开阔地,东、北、西面为山峦环绕,南面是个大豁口,有道路通向高平省各地。北坡洞已成为革命圣地,不断有人来参观,现在已修了一条公路。在豁口旁建有胡志明纪念馆,按照越南的习俗,在纪念馆门口买了一把香,向胡志明遗像烧香致敬,馆里陈列着当年越共领导人在此的革命文物。其中有一张1941年8月1日的越南独立报,第101号,下方有三行汉文:抗法 抗日 越南独立。原来,为了推动越南革命,越共决定出版《独立报》,开始时在越南印刷还不行,就在中国孟麻村印刷后运回越南。一位贫苦的壮族老大娘慷慨地把她家的房间腾出来,给越共作报社的印刷厂。后来力量强大而闻名于世的越南独立同盟,简称越盟,是1941年5月在北坡成立的。

越南高平省河广县还与中国广西镇边县(今那坡县)接壤,北坡—孟麻—念光是一条线,再向西走十多里,就是邻县镇边。胡志明等越共领导人也到那里活动。1944年8~9月,一次,国民党警察得到消息,前往平孟乡搜捕越共领导人。胡志明正患病,镇边县壮族农民苏忠良(1991年时任那坡县人大副主任)冒着生命危险背着胡志明到深山里的岩洞旁搭建一座窝棚养病,避难。据越共河广县委书记阮世明讲:胡志明写信给武元甲,请镇边县壮族农民林桂荣递送,他把信藏在拿到越南高平去卖的猪肉里,被法国人发现。林桂荣在越南河广被斩首示众,壮烈牺牲。

1942年8月下旬,胡志明从越南经靖西县欲往重庆,会见同盟国要人。由靖西县巴蒙圩壮族青年杨涛带路,过天保县(今德保县)足荣圩时,胡志明与杨涛一起不幸被捕入狱,杨涛死于狱中。胡志明被羁押在广西的监狱一年零一个月才获释。

胡志明还在中国广西龙州靠近越南边界的下冻活动,居住在中国壮族农民侬其振(1949年6月任龙州县副县长)家中。中国国民党特务闻讯,立即派人前往搜捕。当特务突然进村时,侬其振急中生智,马上给胡志明换上当地壮族群众的衣服,包上头巾,装扮成他的父亲。侬其振泰然自若地当着特务的面说:“爸,你带着孙子去放牛吧!”胡志明答应着就和侬其振的小儿子一起赶牛上山去了。从敌人的眼皮底下躲过劫难。

1940年9月,越共领导的北山起义爆发,起义武装先后编为越南救国军两个中队,成员有岱、侬、京族人。一队在越南太原省武崖县一带活动,由周文晋(1909~1984年,岱族,后任越南劳动党中央委员、越南人民军上将、越南民主共和国国会常委会副主席)领导;另一队在越南谅山省北山县一带活动,由冯志坚(1901~1941年)领导。由于与敌人力量悬殊,接济又困难,经过艰苦的武装斗争不幸失利,周文晋率领救国军第二中队的42名干部和战士(绝大多数是岱族和侬族子弟)于1942年3月下旬退避到中国广西龙州县布局乡隐蔽休整,得到中国壮族边民的掩护、接济,养精蓄锐。次年9月,越南救国军为了便于活动,在中越边境的龙州建立办事处,与中国抗日团体联合,共同抗日,救国军力量逐渐壮大,一年后,他们精力充沛地返回越南,投入火热的革命斗争中,开辟越北根据地。

壮族边民帮助越南革命可歌可泣的事迹还很多,因篇幅的关系,在此不赘述。1963年8月底,越南党和国家领导人特别邀请在困难的时候帮助过越南革命的边民(全是壮族)到越南做客,感谢他们对越南革命的帮助。应邀的有七人,组成一个代表团。当事人去世的,由其亲属代替。到越南后,胡志明、范文同、武元甲、黄文欢等领导人出来接见代表团。代表团成员还亲昵地用当年他们的化名相称呼,大家都开怀大笑。

同样,越南边民,尤其是岱族和侬族人民对我国也有过帮助,如1947年,庄田、郑敦、朱家壁等人率领的滇桂边游击部队在越南河江、高平休整过。1948年,返回云南扩大了根据地。1947年,中共领导的广西左江地区起义成功后,为避敌凶锋,转入越南谅山、高平一带,适逢冬季,衣单粮缺,越共雪中送炭,接济了棉衣和粮食,解了燃眉之急。居住在中越边境的壮族、岱族、侬族世世代代和平共居,友好往来,互相帮助。今后也仍然是中越两国人民友好的纽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