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中国在欧盟的投资是一种“双赢”

欧盟经济是开放型的,多个欧盟国家的领导人和一些政府官员曾在不同场合表示,中国的投资在欧盟是受欢迎的。例如,2012年2月初默克尔访华时说,德国非常欢迎中国的投资,欧洲和德国不会把经济往来政治化,欧洲不会建立一堵“保护主义的墙”,德中两国政府将通过合作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29]她还说,在欧洲,那些有自信心的人并不担心中国企业到欧洲投资。事实上,通过这样的竞争,大家恰恰能够变得更好。[30]2012年6月12日,德国经济部长菲利普·勒斯勒尔在柏林的一次关于德国如何吸引外国投资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德国政府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投资德国,并希望德国人正视中国企业在促进就业等方面的积极表现。[31]2011年12月11日,英国前首相戈登·布朗在广州出席“沃特金融峰会”时表示,欧洲是一个很好的投资地,因为欧洲一直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投资持欢迎的态度。他不希望欧洲以过多的保护措施来排斥投资。[32]希腊内政部长帕姆布基斯说:“中国朋友对我们的支持是我们的福气;……我不认为中国是骑着特洛伊木马来到欧洲的。”[33]

但是,也有一些欧洲人对中国在欧洲的投资怀有很大的偏见。例如,冰岛内政部长约纳松认为,“中国人想买下整个世界”。[34]法国智库“未来展望”的研究员菲利浦·德拉兰德(Philippe Delalande)说:“法国人在面对中国人时,应当摒弃某些天真的想法。法国人会被中国方面有关合作的话语所吸引,而这些合作通常掩饰着一种谋求权势和快速效益的意愿。中国的政治权威与企业之间长期存在着合谋,而这种合谋与市场经济的观念是背道而驰的,并且已经使法国人窘迫不已。欧洲应当改革其法律,以防止中国投资所带来的危害。欧洲应该只接受那些对欧洲有益的投资。令我们担忧的是,欧洲的生产性资本……正在被中国迅速地宰割。”[35]

欧洲的一些媒体对中国投资欧洲同样说三道四。例如,英国《金融时报》对中国企业家黄怒波有意投资冰岛的旅游业作出了这样的评论:“此举可能让北京方面在北大西洋获得一个战略立足点。……该项目可能为中国对这个大西洋岛国和北约成员国的地缘政治兴趣提供一个幌子。”[36]黄怒波认为,他之所以被冰岛拒拒,是因为对方忌惮他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身份。他认为,冰岛政府阻止他提出的800万美元购地交易,让人感觉到了“反华、反共的意味”。[37]

在国际上颇有影响力的英国《经济学家》(又译《经济学人》)杂志曾多次发表关于中国对外投资的文章,而这些文章传递的信息都是不利于中国的。例如,在一篇题为“中国要买下整个世界”的文章中,该杂志直截了当地说,中国在欧洲和其他国家的投资引起了人们的忧虑,而且这种忧虑在未来会进一步加剧。文章还写到,共产党控制的中国投资者的行为常常是不透明的,既有获取利润的动机,也有政治目的方面的考虑。他们既要美国的天然气和巴西的电,也要瑞典的汽车公司沃尔沃。中国企业希望得到的也是原料、技术和市场份额,但他们得到了国家的引导,而这个国家不是其他国家的战略盟友,而是战略竞争者。[38]

对中国投资的上述偏见显然是无稽之谈。众所周知,与美国和其他一些国家相比,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额是微不足道的。根据欧洲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进入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额为2253亿欧元,中国仅为32亿欧元,占1.4%(见表3)。

表3 2011年进入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

其实,中国在欧盟的投资既有利于中国,也有利于欧洲东道国,因而是一种“双赢”。欧盟从中国的投资中获得的有利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弥补了东道国的资金需求。欧洲虽然是发达地区,但它同样需要扩大投资,同样需要用外部资金弥补资本积累的不足。尤其在蒙受久拖不决的债务危机的沉重打击后,欧洲对外部资金的需求似乎在扩大。

(二)为东道国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无论是采用“绿地投资”还是“褐地投资”(并购)的形式,中国在欧盟的投资都创造了可观的就业机会。据《2011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在欧盟设立的1600多家直接投资企业雇用了5万名当地工人。[39]

美国荣鼎咨询公司的一个研究报告认为,2000~2011年,中国在欧洲的428笔“绿地投资”(不包括投资额在100万美元以下的投资项目)创造了1.5万个就业机会。虽然“褐地投资”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多,但能保留原有的就业机会,因此也能对降低东道国的失业率作出了贡献。荣鼎咨询公司认为,2010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并购沃尔沃后,不仅保留了1.6万名工人,而且还在瑞典等地投资110亿美元。这一投资创造的就业数量不容低估。

此外,中国的投资使东道国企业起死回生后,也能避免企业裁员。据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透露,联想在并购德国麦迪龙公司后,不仅没有从德国“拿走”一个工作岗位,反而大大增加了德国雇员的人数,甚至还把过去仅局限于德国的市场扩大到了整个欧洲。他说,联想现在既是一个“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也是德国的一个本土企业。[40]

(三)提升了东道国资产的价格。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更多的投资者意味着资产价格的更大幅度的上升。因此,中国资本的进入有利于上述欧洲国家实施其私有化计划,有利于他们在买卖双方的供求关系中处于更为有利的地位。

(四)有利于推动东道国的生产力发展。受多种内外因素的不良影响,一些欧洲国家的基础设施或制造业企业难以发挥其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得不到提高。例如,在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和劳资纠纷的冲击下,希腊最大的比雷埃夫斯港(Piraeus)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2008年6月12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COSCO)在该码头的私有化招标中成功中标,以34亿欧元的价格获得其二号码头和三号码头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经过COSCO的培训,希腊工人的装卸速度由原来的每小时每班6箱提高到22箱,超过了欧洲的平均装卸水平,有些工人的最高速度高达46箱,打破了当地的纪录。[41]据报道,2012年1~9月,该码头已装卸了20万国际标准箱单位(TEU)的集装箱,比2011年同期增长了96%。[42]希腊外交部长巴科扬尼斯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COSCO将在特许经营权期限内年为希腊创造43亿欧元的收益和1000个就业机会,吞吐量有望增加2.5倍。[43]

(五)有利于东道国企业扩大其市场份额。例如,被三一重工收购的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的主导产品是泵车,混凝土机械产品则不是其强项。因此,三一重工可以帮助它尽快开发出搅拌车和搅拌站等混凝土设备,迅速扩大其产业链,在世界市场上获取更多的优势。[44]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表示,普茨迈斯特不仅会继续销售其全部产品,而且还会把三一重工的其他工程机械产品销往全球。他还说,未来的普茨迈斯特不仅不会减少其全球就业岗位,反而会大幅度增加。[45]普茨迈斯特首席执行官诺伯特·肖毅也认为,“三一重工的收购完美地丰富了我们的产品组合”。[46]国际建筑信息提供商KHL集团认为,三一重工的收购进一步扩大了普茨迈斯特在混凝土机械市场上的影响力。[47]

当然,中国在欧盟的投资也是有利于中国的。这一有利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昭示中国的经济实力。世界经济的发展进程表明,资本输出的能力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密切相关,经济实力愈强大,对外直接投资的数量愈多。在英国、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较大规模的资本输出之时,正是其经济实力强大之日。

改革开放已使中国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国家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时,国内生产总值仅为3645亿元,1986年超过1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2011年已高达47.2万亿元。[48]中国经济发展到这样一个程度,必然会扩大对外直接投资。

(二)有利于中国获得欧洲的先进技术。欧洲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许多国家在科学技术领域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中,必须更大规模地使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科技强国的宏大目标。

对外直接投资能使中国更为容易地获得欧洲的技术和市场。例如,德国普茨迈斯特公司在液压系统、涂装及焊接等领域有着国际领先的技术。这些技术对三一重工的路面机械和挖掘机械的零部件及整装工艺都是极为有用的。此外,三一重工不仅拥有普茨迈斯特的全球销售网络,而且还能使用“德国制造”的标签。

(三)有利于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1950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仅为1.57亿美元,1990年上升到100亿美元,1996年超过1000亿美元,2006年突破1万亿美元,截至2012年6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已高达3.24万亿美元。[49]这一巨额财富有助于增强中国的对外支付能力,有助于提升海内外对中国经济和人民币的信心,有助于防范金融风险,因而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但是,毋庸置疑,外汇储备资产增长过快或规模过大,既会加大其管理的难度,也会增大人民币升值的压力,甚至可能会造成一定的“浪费”。因此,实现外汇储备资产的多元化是当务之急,而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正是实现外汇储备资产多元化的“捷径”之一。2009年2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的采访时表示,“外汇必须用在国外,用在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因此我们希望用外汇来购买中国亟须的设备和技术”。[50]

(四)有利于减缓欧盟对中欧贸易失衡的不满。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中国的出口能力不断强化,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则为中欧经贸关系的推进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据中方统计,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额已高达5672亿美元,[51]即每天有15亿美元的商品在中欧之间流动。

由于中国产品在市场容量很大的欧盟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欧盟对技术出口有多种多样的限制,因此,长期以来,中欧贸易平衡对中国有利,对欧盟不利。如在2011年,根据中方的统计,中国对欧盟的贸易顺差高达1400多亿美元。[52]

中欧贸易失衡并非中方的“一厢情愿”,但欧盟的媒体和政治家则将其视为不公平竞争或人民币汇率问题的结果。为保护本国市场,许多欧盟成员国经常性地对中国出口产品诉诸反倾销。

为了减少贸易摩擦,欧盟应正视中欧贸易中的互补性,扩大对华技术出口;中国则应加大投资欧盟的力度,使对欧投资在中欧经贸关系中占据更为重要的地位,以减缓欧盟对中欧贸易失衡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