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日本向中国派遣留学生

自古以来,中国作为超级大国接收了大量来自周边各国的留学使者,其中日本是派遣使者人数最多的国家,早在1300多年前日本就开始向中国派遣留学生。“留学生”这个词就是由日本人创造出来的。“留”是“住”的意思,“留学生”就是住在中国学习的学生。

公元6世纪末中国南北朝分裂的时代结束。继而进入隋、唐的统一王朝,迎来了历史上持续了大约30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最繁盛的时期。而此时正是日本推古天皇执政时期,推古天皇的侄子圣德太子为了维护国家统一、振兴皇权而大力推行政治改革。隋朝时(公元581~618年),圣德太子为了学习中国的治国方法、优秀文化及佛教,于公元600~614年的14年间先后4次向隋朝派出使节,这些遣隋使在中国学习、生活的时间长的达到33年,短的也有16年之久。

唐朝时(公元618~907年),中国是举世瞩目的世界强国,当时的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技术,还是在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都达到了世界最高水平。这一时期除日本之外还有朝鲜、越南、印度以及一部分阿拉伯国家也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留学生、学者及使节等。

据《经籍后传记》记载,日本在公元630~894年的264年间,先后20次向中国派遣遣唐使。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航海技术落后,有1/5的人遇难,安全到达中国的有16次,共6000多人。

这些遣隋使、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到达中国,他们励精图治、勤奋学习,涉猎范围涵盖了当时中国先进的制度、文化、政治、法律、文学、艺术、天文、宗教、医学、建筑等诸多领域,回国以后他们大多都被当时的日本政府委以重任。特别是在日本大化改新时期,他们都成为各自领域的先锋和骨干,使中国的政治、教育、宗教、文学等在日本得以广泛传播,为日本的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中间还涌现出像小野妹子、高向玄理、吉备真备、最澄、空海、丹仁等名垂青史的杰出人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吉备真备(公元693~775年),他曾两度入唐。在中国生活的19年里,他在长安学习经书、史书、天文、历法、音乐、兵法、唐礼,并于公元735年带着兵器、乐器、测量工具以及大量中国典籍回到了日本。这些中国典籍中包括130卷名著《唐礼》、12卷《大衍历立成》、10卷《乐书要录》,还有他抄写的43卷《东汉汉记》。吉备真备回国后备受神武天皇和公明皇后的器重,屡获升迁,公元766年官至右大臣。

阿倍仲麻吕(公元698~770年)也是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他16岁时与吉备真备一同入唐。由于他在当时的长安勤学苦读,最终在中国的科举考试中榜上题名,并被委任节度使等职,在唐朝生活了50多年,于公元770年在长安逝世,享年73岁。为了永远纪念这位友好使者,中国人民在历史上曾作为唐玄宗离宫的现西安兴庆公园,建造了阿倍仲麻吕纪念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