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贫困与国家转型:基于中亚五国的实证研究
- 杨进
- 16字
- 2020-12-10 17:14:50
第一章 中亚五国贫困问题的历史变化
第一节 苏联时期中亚各国的贫困问题
一 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中亚地区贫困问题(1917~1984年)
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毋庸置疑的是,苏联在短短70余年里取得了惊人的经济成就。十月革命后,苏联以全新的经济制度和社会模式出现在世界,长期保持稳定和高速发展,建立起相对完整、部门齐全的国民经济体系,彻底摆脱了旧俄国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进入“农业—工业国”阶段,并成为冷战期间两极格局中的一极。但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20世纪70年代中期时苏联经济已经明显出现停滞,高消耗、工艺技术落后的粗放型经济模式阻碍生产效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逐渐拉大。就中亚各加盟共和国而言,该地区经济发展程度与人民生活水平不仅与苏联命运紧密相连,而且由于苏联的特殊体制使得这一地区长期落后于其他加盟共和国。
(一)十月革命后彻底改变落后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由于贫困具有动态性、历史性和地域性特征,因此,在对苏联时期中亚各加盟共和国贫困问题进行论述时必须从这些特征出发,以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看待和分析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变化,从而得出有关中亚各国在苏联时期贫困问题的客观结论。
十月革命前,作为沙皇俄国的殖民地,中亚国家在政治上受沙皇的统治,经济上受沙俄的长期盘剥,交通闭塞,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上十分落后。当时这些国家以农牧业为主,生产尚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工业极其落后,除少量石油、原煤开采外,其他工业如天然气、炼钢、水泥、机械制造、棉纺织业等都是空白。如1913年,哈萨克斯坦发电量只有130万度,乌兹别克斯坦为330万度,土库曼斯坦为250万度;原油开采量哈萨克斯坦为11.8万吨,乌兹别克斯坦为1.32万吨,塔吉克斯坦为0.97万吨,土库曼斯坦为12.9万吨;农牧业产量也很低,1913年哈粮食产量为216.2万吨,乌为102.5万吨,吉为43.6万吨,塔为20.2万吨,土仅有15.9万吨[1];畜牧业生产相对较好,但是产量并不高,哈肉类产量为44万吨、奶产量为85.7万吨、蛋类产量为2.33亿吨、毛类产量为4.27万吨,乌分别为8.9万吨、23.1万吨、8700万吨和5300吨,吉分别为3.8万吨、9.1万吨、2000万吨和2100吨[2]。
应当指出,1913年是沙俄时期经济形势最好的一年。到十月革命前的1916年,由于沙皇俄国下令在中亚各国征召辅助军役,导致中亚爆发大规模的民族起义,虽然这次起义遭到沙俄政府的残酷镇压,但是各国经济受到了极大破坏。因此,到十月革命初期,中亚各国经济要远远落后于1913年水平。
十月革命胜利后,中亚地区陆续建立起苏维埃政权,由于当时该地区局势比较混乱,各共和国政权建设发展并不平衡,所以在执行列宁制定的各项经济政策方面都稍晚于俄罗斯。但是,苏维埃政权逐步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土地改革以及大工业企业国有化等措施对中亚各国经济的恢复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到1928年即苏联开始国民经济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中亚各共和国经济已经完全恢复并超过十月革命前的最高水平。如1928年中亚各国的发电量为:哈萨克共和国为750万度,乌兹别克共和国为3400万度,吉尔吉斯共和国为80万度,塔吉克共和国为10万度,土库曼共和国为1060万度;原油开采量哈萨克共和国为25万吨,乌兹别克共和国为1.7万吨,塔吉克共和国为1.09万吨,土库曼共和国8000吨;粮食产量哈萨克共和国为349.2万吨,吉尔吉斯共和国为49.2万吨,土库曼共和国为148.28万吨[3]。
图1-1直观反映了1913~1950年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发电量的变化趋势,这一趋势大致与该地区在这一时期生产力发展态势相吻合。哈萨克共和国发电量1913~1950年共增长约2000倍,乌兹别克共和国增长约80倍,吉尔吉斯共和国与塔吉克共和国的发电量则是从零到有,1950年分别达到了1.97亿度、1.69亿度,土库曼共和国发电量也增长了约80倍。
图1-1 中亚各加盟共和国1913~1950年的发电量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资料情报室《苏联中亚五个加盟共和国经济统计资料汇编(1913~1965)》,1983,第9页。
从这些数据看,苏联的成立为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发展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是中亚地区彻底摆脱旧俄国贫困落后面貌的开端,此后,中亚各加盟共和国无论是工农业还是其他社会经济指标都呈大幅增长态势,这表明中亚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苏联国民经济迅速增长也有了显著提高。
以能够体现中亚各国人民消费状况的零售商品流转额(当年价)变化为例。苏联刚刚成立不久的1924年,哈萨克共和国国营和合作社营商业(包括公共饮食业)零售商品流转额为4700万卢布,乌兹别克为6000万卢,吉尔吉斯为1400万卢布,塔吉克为600万卢布,土库曼为2400万卢布;到1928年短短四年时间分别增长为哈2.43亿卢布,乌2.36亿卢布,吉5000万卢布,塔4000万卢布,土6400万卢布;到1950年时哈为11.33亿卢布,乌为10.75亿卢布,吉为2.42亿卢布,塔为2.26亿卢布,土为2.35亿卢布。这就意味着1950年中亚各国人民所消费的零售商品要比苏联成立初期的1924年增长少则10倍(如土库曼共和国),多则近40倍(如塔吉克共和国)[4]。这表明,中亚各共和国人民的物质消费水平在苏联成立后显著提高。
中亚各国在苏联时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仅体现在经济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与人民生活水平相关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更加惊人的成就,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苏联解放生产力、促进人的自由与发展方面的优越性。该时期中亚地区最为显著的变化体现为人口素质的大幅提高,这是中亚各国人民摆脱沙俄时期贫困生活,紧跟时代潮流的强大动力。
图1-2 中亚各共和国1897~1939年居民识字率变化曲线图(9~49岁)
数据来源: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资料情报室,1983,第7页。
图1-2表明,中亚地区在十月革命前居民受教育程度极低,而且要远远落后于沙皇俄国的平均水平,这也是造成该地区长期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苏联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中亚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在极短的时期内实现了质的变化,如哈萨克共和国在沙俄时期的1897年识字率只有8.1%,到1939年时识字率大幅提高到了83.6%,乌兹别克共和国则从3.6%提高到78.7%,吉尔吉斯共和国从3.1%提高到79.8%,塔吉克共和国从2.3%提高到82.8%,土库曼共和国从7.8%提高到77.7%[5]。应该说,到1939年时,中亚地区的识字率已经接近苏联的整体水平,而且从世界范围来看,这一水平在当时已经达到了极高程度,基本接近西方发达国家。中亚各国教育事业的长足进步不仅体现在识字率的大幅提高上,而且其教育结构与教育水平也有了质的提高,如十月革命前中亚地区没有一所高等学校,到苏联成立的1922年,哈萨克成立了1所高校,乌兹别克3所,塔吉克斯坦1929年也成立了1所高校。到1950年时,哈萨克斯坦已有高校26所、乌有37所、吉有7所、塔有8所、土有6所,分别有数倍或数十倍的增长。
医疗卫生水平状况是现代社会学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民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中亚各国在苏联时期的这一指标同样发生了质的变化。以1913~1980年中亚各共和国每1万居民平均医生人数为例(见图1-3)。
图1-3 1913~1940年中亚各共和国每1万居民平均医生数
数据来源: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资料情报室,1983,第115页。
图1-3表明,中亚各国在苏联成立后人均拥有医生数量大幅增加,它一方面反映出苏联政府对发展卫生事业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亚地区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改善。
(二)中亚地区长期以来落后于其他加盟共和国
上文分析了苏联成立前后中亚地区经济与社会领域取得的巨大成就。实际上,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苏联国民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并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作为加盟共和国的中亚各国无论经济发展水平还是社会事业发展程度也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必须注意,与苏联其他加盟共和国相比,中亚地区一直处于相对落后状态。从贫困理论来看,它属于典型的区域性贫困,是一国内一个地区相对于其他地区的贫富差距。在戈尔巴乔夫“加速战略”实施前,这种差距长期存在,而且在某些领域差距较为明显,通过对生产、消费以及社会事业发展水平等环节的分析得出以上结论,仅以中亚各国1975年数据为例。
1975年,哈萨克共和国的发电量为525亿度,乌兹别克共和国为336亿度,吉尔吉斯共和国为44亿度,塔吉克共和国为47亿度,土库曼共和国为45亿度,而苏联的总发电量为10390亿度,即哈萨克共和国的发电量约占全苏发电量的5%,乌兹别克约3.2%,吉尔吉斯约0.4%,塔吉克约0.5%,土库曼约0.4%[6]。这一数据表明,中亚各共和国发电量占苏联总发电量份额极少。
哈萨克共和国和土库曼共和国是苏联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由于投资开发不足,这两个加盟共和国的石油和天然气产量同样处于较低水平。以石油产量为例,1975年,哈萨克斯坦的石油产量为2388.9万吨,土库曼共和国为1557.7万吨,苏联总产量为49080万吨,哈石油产量约占全苏4.9%,土约占3.2%,其他加盟共和国产量极少,可以忽略不计[7]。
钢铁产量是当时衡量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指标,1975年,哈萨克共和国钢产量为490.7万吨,乌兹别克共和国为40.9万吨,中亚其他加盟共和国只有几千吨或产量为零(如土库曼),而苏联钢产量达1.4亿吨,即便产量最大的哈萨克共和国也仅为全苏的0.28%[8]。显然,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在钢铁产量方面所占份额极低。
如果说在苏联的生产力布局中把中亚各加盟共和国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地,那么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农业产值占全苏份额是否很高呢?事实并非如此。1975年,哈萨克共和国农业总产值(种植业和畜牧业)为50.66亿卢布,乌兹别克为40.83亿卢布,吉尔吉斯为10.54亿卢布,塔吉克为0.96亿卢布,土库曼为0.86亿卢布,全苏联为892.15亿卢布,即哈萨克农业产值约占苏联5.7%,乌约占4.6%,吉约占1.2%,塔约占0.1%,土约占0.1%[9]。
以上数据分析只反映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在工农业生产方面整体落后于苏联平均水平,如果用商品流通尤其是人均零售商品流转额的指标来分析,则可以大致体现各加盟共和国居民的消费水平。
1975年,苏联国营和合作社营商业(包括公共饮食业)按人口平均的零售商品流转额为827卢布。这一指标在中亚加盟共和国中以哈萨克共和国最高,为713卢布,低于苏联14%;乌兹别克共和国为522卢布,低于苏联37%;吉尔吉斯共和国为595卢布,低于苏联28%;塔吉克共和国为487卢布,低于苏联41%;土库曼共和国为579卢布,低于苏联30%[10]。这表明,70年代中期,中亚各加盟共和国人民的消费水平明显低于苏联平均水平。
中亚各加盟共和国在公共事业领域同样落后于苏联平均水平。仍然以1975年各国教育、卫生领域的相关数据为例。
1975年,哈萨克共和国每万名居民平均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的专门人才数为40人,乌兹别克共和国为37人,吉尔吉斯共和国为31人,塔吉克共和国为28人,土库曼共和国为28人,而苏联平均水平为45人[11],即哈萨克共和国低于苏联平均水平11%,乌兹别克共和国低于苏联平均水平18%,吉尔吉斯共和国低于苏联平均水平31%,塔吉克共和国和土库曼共和国均低于苏联38%。
1975年,中亚各加盟共和国每1万居民平均的医生人数分别是:哈萨克共和国27.3人,乌兹别克共和国26人,吉尔吉斯共和国24.4人,塔吉克共和国20.6人,土库曼共和国25.8人。而苏联平均数为32.7人[12],即哈低于苏联平均水平17%,乌低于苏联平均水平20%,吉低于苏联平均水平25%,塔低于苏联平均水平37%,土低于苏联平均水平21%。
以上数据虽然只是截取一个时期或者经济社会领域的几个方面,但是这些数据客观地反映了苏联时期中亚各加盟共和国无论是经济发展程度、社会发展水平还是人民生活质量都普遍低于苏联平均水平。就贫困理论来说,它实质上是属于国家内部的区域性贫困,也就是反映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