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检查与诊断实践
- 尹训涛 王荣品 韩丹主编
- 767字
- 2020-11-23 15:00:10
前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体是一种先前未在人类中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该病命名为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同一天,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病毒正式改名为“SARS-CoV-2”。
新冠肺炎患者初始症状多为发热、乏力和干咳,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临床表现。在症状出现前2~3天即可有传染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部分严重病例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或脓毒症休克,甚至死亡。目前尚无对该病毒有效的治疗或预防方法,一些潜在的药物靶标及疫苗正在研发当中。
我国将新冠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传染病确诊标准在医学上有着严格的表述,包括新冠肺炎在内的传染病,临床可以有很多指向性的诊断证据(包括CT检查),但其确诊必须有病原体的依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检查手段,CT在新冠肺炎早期筛查和鉴别诊断,疑似患者分流、及时隔离与治疗,患者预后评估等各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书基于目前的科研成果,结合临床实践经验,重点阐述了新冠肺炎的临床特征,包括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学、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新冠肺炎与其他肺炎,尤其是其他病毒性肺炎的鉴别诊断。新冠肺炎的影像学表现虽然有一定特征性,但与其他病毒性肺炎也存在重叠。人工智能和影像组学技术在病因学鉴别上已展现出了一定的优势,并且更加快速和标准化,可对病灶进行量化和复查对比。因此,本书也介绍了这些计算机新技术的原理、流程和应用进展。利用目前已有的资料,本书也对新冠肺炎的合并症、并发症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加深对该病的全面认识。
本书的各位编者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国内外资料,以确保内容的科学性。由于学识所限,本书在编写过程中虽经反复修改,但难免存在不足,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利于不断改进。
主编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