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五弦筑身乐

筝,五弦筑身乐也 。从竹,争声 。段注:各本作“鼓弦竹身”不可通。今依《太平御览·正风俗通》曰 :“筝,谨按《乐记》,五弦筑身也。今并、凉二州筝形如瑟 ,不知谁所改作也。或曰秦蒙恬所造。”据此知古筝五弦,恬乃改十二弦,变形如瑟耳。魏晋以后,筝皆如琴,十二弦。唐至今十三弦。筑似筝,细项。古筑与筝相似,不同瑟也。言筑身者,以见形如瑟者之非古也。言五弦筑身者,以见筝之弦少于筑也。《宋书·乐志》改筑身为瑟身,误矣。从竹。筑本竹声,故从竹,即从筑省也 。筑、筝皆木为之。

([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注释】①五弦筑身:徐铉增释《说文解字》作“鼓弦筑身”。②从竹,争声:按《说文解字》形声字体例,即以“竹”为意符,以“争”为声符。③《太平御览·正风俗通》:宋初奉敕编纂的大型丛书,《正风俗通》即其中所收[汉]应劭《风俗通》。④《乐记》:[汉]戴胜编《礼记》中的篇名。其中许多史料来自先秦逸书。⑤并、凉二州:并(bīng)州:汉时地名,含今内蒙、山西、河北部分地带。凉州:汉时地名,含今甘肃、宁夏、青海等部分地带。⑥此数句说:古代的筝形如筑,形如瑟的筝当然是后来产生的。⑦数句解释“从竹”,说“筝”的“竹”字头,是从“筑”字字形中的“竹”,不是因为筝是竹子做的,实际筝和筑都是木制的。筑本竹声:言“筑”字读音同“竹”。从筑省:读音“筑”,是省去下面的“巩”,以上部的“竹”为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