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质疏松居家康复指导
- 冯珍
- 1018字
- 2020-11-21 19:15:49
第六章 如何通过检查诊断骨质疏松
第一节 实验室检查
一、检测骨质疏松的直接指标
检测骨质疏松的直接指标是指直接反映骨重建过程中破骨(骨吸收)和成骨(骨形成)状态的生化标志物,又分为骨形成指标和骨吸收指标两类。
(一)骨形成指标: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和骨碱性磷酸酶
血清总碱性磷酸酶是最常用的、经典的用以评价骨形成和骨转换的指标,但对骨组织而言缺乏特异性和敏感性。绝经后骨质疏松和老年性骨质疏松由于骨矿含量变化缓慢,血清总碱性磷酸酶变化不明显,而骨碱性磷酸酶升高。
男性血1型胶原分子61端前肽随年龄增加而下降,女性则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评估绝经后女性骨转换增高时,测血1型胶原分子51端前肽较61端前肽更敏感。有结果显示,在某些骨代谢性疾病中,血1型胶原分子51端前肽作为检测指标比血1型胶原分子61端前肽敏感。
(二)骨吸收指标
1.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
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是1型胶原分子之间构成胶原纤维的交联物。吡啶啉主要集中分布在骨和软骨中,其他组织中含量甚微。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的排泄随年龄变化而变化,少年时期最高,随后降低并维持在较低水平,而女性在绝经前后又升高至一定水平。这种生理性变化对临床有参考价值。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尿中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含量显著高于绝经前女性,所以,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为筛选骨质疏松高危人群和监测雌激素疗效的有效指标。
2.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同工酶5,具有抵抗酒石酸抑制的作用。男性更年期后及女性绝经期后,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同工酶5b水平有所升高,如果患有骨质疏松,其含量增加更明显。
二、检测骨质疏松的间接指标
骨的重建是骨组织不断更新、代谢的主要形式。在骨重建过程中,许多激素和细胞或体液因子影响骨的重建过程,通过促进破骨细胞的发育及提高其活性,对骨转换起加速作用;通过抑制破骨细胞的发育及抑制其活性,对骨转换起阻滞作用。这些指标对骨转换有明显作用,但对于成骨或破骨作用的直接效果则受多种因素影响。这类常用指标如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雌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前列腺素等都属全身性骨代谢调节激素。一些与骨形成有关的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骨形态蛋白、成骨生长肽等,以及一些与骨吸收有关的因子如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集落刺激因子、骨桥蛋白等,这些都构成观察骨代谢的间接实验指标。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遗传因素对获得骨量和骨强度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