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行为语言表现内心世界,透露真话与谎言

行为语言也是受大脑控制的,但行为语言更多是下意识的。行为语言是传递内心世界的最基本的符号。本章将学习人身体的各个部位与外界进行无声交流的诸多方式,以及真话与谎言的识别方法。

1.行为语言是人内心活动的外表再现

“指使”行为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一个人向他人做指示或发布命令的时候,其内心的一些想法往往会通过“指使”行为表现出来。

指使行为主要是借助手的行为,动作大致有三种:手心向上、手心朝下以及有一根手指在外的握拳状。这三种手势的不同之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这个例子来加以理解:比方说,你让某人先搬起某样东西,然后再将它搬到另一个地方去。让我们想象一下,你在传达这两项指令的过程中,你的语音语调,以及你的面部表情可以没有任何变化,但是,你手的动作却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于是事情也会发生变化。

翻转手掌,使原本向上的手心朝下,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手势的变化却能够彻底改变他人对你的看法和态度。如果你与对方的身份和地位平等,当你对他提出要求并做出了手心朝下的动作,那么,他可能会拒绝你的要求。因为他不仅感觉到你是在命令他,而且他认为你这是在“指使”他。于是,他会萌生出一种抗拒心理。当然,这种抗拒心理的产生最终还是由你和他之间的关系,或是你与他在社会中的身份和地位来决定的。

同样的要求,如果你使用的是手心向上的手势,他就很有可能会按照你的要求去做。因为手心向上是一种用来表示请求、服从和善意的手势;当然这也是乞丐乞讨时惯用的一种动作。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来看,人通常以此来告知对方:我的手中没有武器。因此,当你手掌向上,向某人提出要求去做某些事情时,对方肯定不会因为你的要求而感到有压力,更不会因此而有被胁迫的感觉。

不过,假如你在说话的同时,配有手部其他动作,那情况就要具体分析了。如果你希望他人开口说话,你可以向他伸出右手,摆出一个手心向上的手势以示“谈话权的移交”,从而告知对方你希望他能继续你的谈话,而你也已经做好了在接下来的谈话中当听众的准备。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经历了上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之后,仅手心向上这一手势就衍生出了不少变体,比如,举起一只手并以手掌示人,以及将手掌按压于心口之上等都是这一手势的衍生品。

一根手指在外的握拳状的动作最容易引发听话人的反感,尤其是当这根手指随着说话人的话语节奏而抖动的时候,这种反感之意就会变得更加强烈。但是在生活中,人们在说话的时候常会做出这样的手势。

心理学家认为,伸出的手指就相当于“立刻照做,没有商量的余地”。当你将手握成一个拳头,只伸出一根手指时,唯一的一个突出于拳头之外的手指就仿佛凝聚了整个手的全部力量,对方马上会感觉到聚集于这根手指背后的那种迫使人妥协的力量。这样的手势往往会在对方的潜意识中制造出一种负面的或有敌意的影响,因为该手势之后必然会伴随有举臂、挥拳等动作,而对大多数灵长类动物而言,这通常也是攻击对方的前奏曲。

所以,在大多数人面前,伸出的手指批批点点往往很容易引发负面效应,在演讲中,使用这种手势的演讲人获得的听众支持率也最低。

因此,当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已经习惯了使用这种手势,那么最好尝试着改变自己的这一习惯,这样,紧张的人际交往氛围会得到缓解,而且也会让他人对你的态度马上有了较大的改观。

并不单纯的“点头”和“摇头”

“点头”和“摇头”在日常生活中是再普遍不过的了,“点头”和“摇头”这两个行为也能够传达出人们内心的许多活动信息。

(1)“点头”的意义

据研究,“点头”的行为源于鞠躬的姿势,用来表示顺从的态度。“点头”行为在许多国家的文化中都是用来表示肯定或者赞成的态度。但在有些单一的特定场景中,“点头”行为则用来表示礼貌或用来表示否定的内容。这个行为还常用来表示不置可否的意义。当然“点头”行为更多意味着“是的,我同意你的观点”。只是,有时它也表示“是的,我听到了你所说的话”。

“点头”行为具有两个强有力的功能。首先,由于行为语言是人们内在情感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所做出的外在反应,所以,如果一个人怀有积极或者肯定的态度,在他人说话的时候就会频频“点头”。反过来说,假如你在说话时刻意地做出“点头”的行为,那么你的内心同样也会体验到对方的情绪。换句话说,积极的情绪能够引发点头的动作,而“点头”的行为也能激发积极的情绪。这两者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

谈话中,“点头”的行为具有相当的感染力。如果有人对你“点头”,你通常也会向他回报以“点头”的动作——即使你并不一定同意这个人所说的话,但这首先是礼貌问题,即是尊重人的表现。因此,在建立友善关系、赢得肯定意见与协作态度等方面,“点头”的行为无疑是绝佳的手段。很多人在跟别人谈话时,常在每句话结束前添上一个反问短句,再次肯定自己的观点。例如,“难道不是吗?”“你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吧?”“这难道不对吗?”或者“这样公平了吧?”还有些人边说边“点头”,使聆听者也和你一起做出点头的行为,表明聆听者赞成你的意见。

如果你在谈话时向对方提出了一个问题,那么在听取对方的回答时,你应该边听边“点头”。当对方回答完毕以后,你还可以继续再点几次头,频率大致保持在一秒钟一次。在通常情况下,你点第四次头时,对方就会再次开始说话,提供给你更多的信息,而你只需要静静地一边聆听一边“点头”,而对方也不会产生紧张感。

生活中,许多人从来没有意识到“点头”这一行为的“威力”,事实上,恰当的技巧可以让“点头”行为成为相当具有说服力的武器。心理学研究显示,谈话中,如果聆听者每隔一段时间就向说话人做出“点头”的行为——每次做这个行为以三次为宜——就会激发说话人的再次表达欲望,能够让说话人比平时健谈三至四倍。

另外,“点头”的频率能够显示出聆听者的耐心程度。缓慢的“点头”行为表示聆听者对谈话内容很感兴趣,所以当说话人陈述自己的观点时,聆听者应该向对方缓缓地点三次头,以示认真聆听的态度;而快速的“点头”行为是在告诉说话人,聆听者已经听得不耐烦了,或者是催促说话人马上结束发言,以便给聆听者一个表达观点的机会。

(2)“摇头”的内涵

心理学家的研究显示,“摇头”的动作通常表达“不”或拒绝的意思。生物进化学家则认为,“摇头”是人降临人世后学会的第一个动作。这种理论分析道,当新生儿吮吸了足够的奶水后,他就会左右摇摆脑袋,以此抗拒母亲的乳房。与此类似,幼儿在吃饱了以后,也会用“摇头”的动作来拒绝大人们喂食的调羹。

因此,当有人对你的意见表示赞同,并且努力让这种赞同的态度表现得诚实可信时,你不妨观察一下他在你说话的同时有没有做出“摇头”的行为。如果一个人一边摇着头一边说“我非常认同你的看法”,或是“这主意听起来棒极了”,又或者是“我们一定会合作愉快”,那么不管他的话语显得多么诚挚,“摇头”的行为都折射出了他内心的不同意态度。

张伟是一家上市公司的人事部门经理,他一直希望能够得到更高的职位。为了及时得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资讯,张伟经常请老板的秘书莉莉吃饭、唱歌,两人是公认的好朋友。

有一天,公司要提拔一个中层领导,老板让张伟提交两个候选人的资料。张伟千挑万选后,把名牌大学毕业在公司做了多年的杜某和刚应聘过来但经验丰富已取得一些成绩的小王的资料交给了老板。资料提交后,张伟拜托老板身边的莉莉留意一下老板的反应,因为他知道老板会问他的想法,而他希望跟老板的想法一致。

下班后,莉莉约张伟在咖啡厅见面,莉莉告诉张伟,老板对杜某比较满意,因为看小王资料的时候老板轻轻地摇了摇头,看杜某资料的时候点了点头。张伟听后,高兴地回家了。

果然,第二天,张伟被老板叫进了办公室。当老板问及他的想法时,张伟毫不犹豫地说:“我觉得杜某比较合适。”老板稍微愣了一下,接着问他选择杜某的原因。张伟说:“我觉得他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老板听后没有说什么,挥挥手就让张伟出去了。张伟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但也没多想什么。

后来,小王被提拔的公告出来了。张伟急忙去找莉莉,询问为什么是这样?

莉莉后来对他说“我问了老板,在看小王和杜某资料时‘点头’‘摇头’都具有什么意义”。老板说:“我看杜某资料‘点头’,是因为我觉得他这样高的学历做了这么久居然还没有什么大的成就,真是浪费公司的资源和金钱;我看小王资料‘摇头’,是看到他明明已经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做出了一些成绩,可是公司却迟迟没有给他施展的舞台很可惜。所以,我给了小王一个平台,因为我需要的是有自己主见的中层领导。”

从张伟的故事中可以看出,人在“点头”的时候并不一定代表肯定,在“摇头”的时候也不一定代表否定。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先读懂对方行为语言中的真实意思再下结论,千万别像张伟一样莽撞。

2.真话、谎话学问大

说谎者的本能反应

生活中,很多人所说的很多话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不真实的,同样,我们对他人所说的话也不可能全部是真话。

据心理学家统计,我们每天遇见的人当中,有三分之一的人说话都是不真实的。这些“欺骗”和“谎言”背后藏匿着许多不同的内容,也许是急于结束某一场谈话,也许是对谈话对象不屑一顾,也许有些人确实存有欺骗之心,还有一些人说谎实属无奈之举……因此,我们需要对他人说的话时时加以辨别以区分真话还是谎言,有用的话还是敷衍的话,甚至是废话。当然,辨别他人说话还得从深层次“读心”开始,通过对一些伴随说话出现的行为的了解,这样会容易识破其中的谎言以及读透“欺骗者”的动机。

事实证明,很多谎言并不是一定要事后验证才能察觉的。在大多数情况下,谎言发生之前,说谎者会有一些行为及表情发生,比如回答时有些生硬的重复就是典型的谎言;声音上扬也常常是在撒谎;眼睛看别处、脸红等都可能是掩盖内心慌乱的行为。换句话说,撒谎者的行为举止在无形间常常“出卖”他们,撒谎者在举手投足间,已经将自己撒谎的信息透露给了别人,即使他们自己完全不知情,但各种各样的行为信号显示,他们会被观察者列入撒谎者的行列。

(1)眼部

目光闪烁不定被大多数人认为是暗藏欺骗与谎言的信号。

比如某人在谈话中眼神飘忽不定,这是因为他的内心为他进行的所作所为感到了内疚与忧虑。所以,眼睛直视他人,对于他们来说很难,他们不得不转而看别的地方。当然,目光闪烁不定是否说谎,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很多撒谎者在撒谎的时候确实是躲避对话者的眼睛,但有些撒谎者却反而增加注视对话者眼睛的时间,甚至用凝视的眼神来强化自己不是谎言者,不是欺骗者,告诉对话者他们是诚实的。

所以,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撒谎,千万不要仅限于看他的眼神是否闪烁不定。尤其是你熟悉的人,如果比平日里更加专注地看着你和你说话的时候,你该警惕了,他或她可能已经正在跟你说之前编排好的谎言。

还有一个假定的撒谎信号是快速眨眼。

当人们变得兴奋或者思维快速运转的时候,眨眼的频率会相应增加。据考证,一个普通人的眨眼频率大概是每分钟二十次,然而,当感觉到有压力的时候,眨眼的频率可能会提高四到五倍。而撒谎会让人兴奋,即使是撒谎者处于为了打圆场的时候,也会处在兴奋状态,撒谎时思维活跃,眨眼的频率变快,在这种情况下,眨眼快与谎言之间的确是有关系的。但是有些人眨眼速度过快并不代表他们撒谎或欺骗,眨眼快主要可能是因为压力过大产生的。

(2)手部

手部行为对于谎言的识别也较有效。通常情况下,人处在焦躁不安以及不自然的时候,双手会一直摩挲,这既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也是人在撒谎时较容易出现的行为。

撒谎的时候,人会感到不安,这种状态使得双手处在紧张中。撒谎者或担心谎言不像真的,或担心自己的谎言会被戳穿,于是他们会做“适应动作”,比如用手摸头发、挠头皮或者搓手心等,用来掩饰自己心虚的状态。心理学家认为,做“适应动作”的时候,通常是撒谎者要为自己的谎言付出很大的代价时引发心虚时心态紧张或是撒谎者不善于撒谎的时候出现。但现实中有时情况正好相反。因为撒谎者害怕自己的谎言被识破,或被戳穿,他们会刻意地控制自己平日里的行为习惯。结果是,撒谎者的手部行为并不活跃,反而让人觉得他们双手僵硬,摆放不自然。

手的动作和眼睛是一样的,都是被置于意识的控制之下,既然手的动作也被置于意识的控制之下,那么它也不能作为关于谎言的可靠信息来源。事实上,人的身体中,除了眼睛和手,其他部分即便同样受着意识的控制,如果被人们所注意,不为人们所忽视,也是能提供关于谎言的有效的线索。

(3)下半身

据心理学家多年对谎言的研究表明,人在撒谎的时候,身体的下半部所提供的信息比身体的上半部提供的信息要多得多。

对撒谎者来说,双腿或是双脚都可以成为判断谎言的信息“发生地”。撒谎者除了在他们的手、胳膊和脸部等隐秘处“下功夫”,同时还会选择人们较为忽视更为隐蔽的腿脚。所以,观察他人行为时,不能放弃腿脚的每一个细微动作,腿脚也能够彻头彻尾地将撒谎者的谎言“出卖”。

(4)嘴

“捂嘴”被认为是一个含有欺骗的姿势,这种姿势似乎像是谎言的制造者非常警惕地“捂住”了欺骗的“源泉”。在撒谎者的心中,他们认为假如人们看不到他的嘴,就不会知道他所说的是谎言,当然,这种说法未免有些牵强。

但“捂嘴”确实值得人们注意。“捂嘴”的行为有很多,有用手完全掩住嘴的;也有用手支住下巴,用一根手指悄悄摸一下嘴角的。前者的情况多一些。但无论什么时候,“捂嘴”这个行为仍是内含企图掩盖谎言的一种方式。

用手遮住嘴巴就如同把食指竖立在嘴唇前说“嘘”的手势一样,是一种表示非礼勿言、不得罪人的手势。“嘘”的手势是父母常常对孩子做出的举动。当孩子成为成年人以后,这个手势是提醒他们不要随意表达内心的想法。更重要的是,这个手势意味着要隐瞒情况的成分。

有些人还会假装咳嗽来掩饰自己遮住嘴的手势。比如我们在电视上常常看到强盗或者罪犯,他们在和其他歹徒讨论犯罪计划,或者遭受警察审讯时,就常常做出这样的动作。他们下意识地用手遮住嘴,虚咳几声,观众们会觉得这些人鬼鬼祟祟的,于是更加认定他们说出的话是谎言。

(5)鼻子

摸鼻子是“捂嘴”的替代行为。撒谎者通过摸鼻子体会到“捂嘴”、“掩嘴”的瞬间安慰,他们认为这样也不用冒险把人们的注意力引向自己的行为。虽然在旁人看来撒谎者似乎是在摸自己的鼻子,但他真正的目的则是想要捂嘴、掩住嘴,让对方不再怀疑自己的谎言。

还仍一种说法认为,摸鼻子只是单纯欺骗的标志,这个动作和“捂嘴”、“掩嘴”没有任何的关系。

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就自己是否和莫妮卡·莱温斯基有染的问题接受大陪审团的检控时,陪审人员通过看录像发现,当克林顿说真话的时候,他几乎不碰自己的鼻子,而当他在解释与莫妮卡·莱温斯基有染的问题时,便有了摸鼻子的举动,平均每四分钟摸一下鼻子。陪审人员后来将这个叫做“匹诺曹综合征”,这是根据著名的童话人物匹诺曹命名的,童话里的匹诺曹每次说谎之后,木头鼻子都会变长。医学专家发现,人在撒谎的时候,鼻子会充血,撒谎者为了使充血的鼻子肿胀刺痒感觉得以缓解,便频频摸摸鼻子。

当然,心理研究人员还特别说明,并不是所有触摸鼻子的动作都是和谎言有关系,有的时候有些人摸鼻子只不过是想放松紧张的情绪,并不是说谎的信号。还有些人有时候摸鼻子的举动是一种习惯性下意识的动作,因而摸鼻子并不是人人适用的“欺诈”标志,只是一部分人在撒谎时会出现这种行为方式。

通过细微行为轻松辨识谎言

说谎的人通常都会露出一些破绽,但是一些“高明”的说谎者会让人在辨识时真假难分:比如,有些人说谎时目光坚定、思维敏捷、富有气势,其肢体行为恰到好处,让你很难发现他在说谎。还有些人讲述事情情节清楚,逻辑合理,让人想不到是在撒谎。由于有目的的谎言都是建立在说谎者精心准备的基础之上,故给他人判断是否说谎增加了难度。

心理学家对于人们内心的解读无非是建立在人的行为可以发出两种信号之上的,也就是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语言信号就像位于制高点上的标志,清晰可见。而非语言信号即行为语言则不同,它们虽然会发出,但却不易被人发现。

人的行为语言信号很多不足以说明这个人在说假话、谎言,辨识谎言一定要谨慎识别,这样才能不伤害他人。

(1)摩擦眼睛

心理学家证实,人的大脑发出指令,通过摩擦眼睛的手势企图阻止眼睛目睹欺骗、怀疑和令人不愉快的事情。

很多男人在做这个手势时通常会使劲地揉搓眼睛,特别是如果他试图掩盖一个弥天大谎时,不仅揉搓眼睛,有时还将脸转向别处。

相比之下,女性很少做出摩擦眼睛的手势,她们大多只是用手指在眼睛下方温柔地轻轻一碰。一方面是因为性别限制她们做出揉搓眼睛这种粗鲁的手势,另一方面更多是为了避免擦坏妆容,以保持仪表的端庄。

(2)抓挠耳朵

抓挠耳朵的行为,是指通过用手盖住耳朵或者拉扯耳垂来阻止自己听到不愿入耳的话语。

比如,小孩子为了逃避父母的责骂会用两只手堵住自己的耳朵,而抓挠耳朵的手势则是这一肢体语言的成人版本。人抓挠耳朵的手势有多种变化,包括摩擦耳郭背后、把指尖伸进耳道里面掏耳朵、拉扯耳垂,把整个耳郭折向前方盖住耳洞等。

抓挠耳朵还有一种情况,是当人们不想听某些话或者是已经听得太多的时候,也会做出抓挠耳朵的动作以表示厌烦。事实上,这个动作与摸鼻子的手势一样,有时也意味着当事人正处在焦虑和有压力的状态之中。

(3)抓挠脖子

人在撒谎的时候会抓挠脖子,根据观察研究,人们在做这个手势的时候,通常表现为食指抓挠。有人统计,食指运动的次数很少会少于五次或者多于五次,这充分表现了当事人的“疑惑”以及“不确定”的意思。换句话说,如果某人抓挠着脖子说“我非常理解你的感受”时,事实上,他并没有真正理解,他这样说或为谎言或为敷衍,目的是想赶快结束谈话的继续发展。

(4)拽拉衣领

谎言会让人的面部以及颈部神经组织产生刺痒的感觉,于是人们不得不通过摩擦或者抓挠的行为来消除这种不适。频频拽拉衣领也是撒谎者的表现之一,因为撒谎者在感觉到听话人的怀疑后,增强的血压使脖子不断冒汗或刺痒。

还有些人拽拉衣领是自信的表现。比如,身份特殊人物、常常会不断地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公共场合人物,像皇室成员、政治家、电视名人以及电影明星等。他们的一言一行经常暴露在公众的眼前。不过,他们都希望能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公众,于是有时难免说些言不由衷的话,有时借频拉衣领以使自己镇静。至于他们内心的紧张情绪,或是不自信的心理,他们则希望能够隐藏得越深越好,最好任何人都发现不了。于是,他们往往利用经过“乔装改扮”后的行为来掩饰内心的焦躁和忧虑,从而在面对观众时表现得自信、冷静、有控制力。拽拉衣领常常是这类人下意识的行为,与“安慰”行为中的“通气”行为殊途同归。

(5)触碰物品

有些人为了不让他人窥探到自己内心的想法,常会将一只手看似轻松地搭在另一只手臂之上,或者用手去触摸手提包、手镯、手表、衬衣袖口等与另一只手臂有接触的物品。而就在他们触碰这些物品的同时,弯曲的手臂很自然地就在他们与他人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而他们内心的安全感也就油然而生了,这也间接验证了心理学上著名的“安慰”行为。

人的同步行为与非同步行为

(1)善意谎言与恶意谎言

人们对于谎言的识别能力终归是有限的,而且也不是所有说谎的人都会产生让他人一眼看清的细微行为以及细微表情的。通过细微行为和细微表情进行是否撒谎检测,其准确性究竟有多高,还有待研究。

比如说,人们经常听到“告诉他们我不在家”或“脸上带点笑容说话”或者是“不要告诉你爸爸,要不咱们都有麻烦”这一类的话。这其中,有些谎言是善意的。而女人们脸上的化妆品以及很多人身上穿的衣服也能帮人们“行骗”。因而,谎言无处不在,谎言常常增加了人们识别它的难度。

乔治做过联邦调查局特工,在任职数年后,乔治提交了自己对欺骗行为的研究材料。之后,联邦调查局将其整理出版了。这本书提出了一种新模式,那就是根据人觉得舒适或不舒适的行为识别诚实与不诚实行为的新模式。简单说来,就是当人们无忧无虑或者说真话的时候,人们表现得比较自然,舒适;而当人们说谎或是担心被别人拆穿谎言时,通常会显得比较不自然、不舒适。

事实上,撒了谎的人或者被迫说谎或者犯了错的人或者有欺骗行为背负罪恶感的人,都发现自己很难放松下来,并且认为自己的“问题”似乎很容易被他人看出来,这让他们承受着沉重的思想负担,因此即便是回答一些很简单的问题,他们也显得不安或精神紧张。

根据乔治多年的工作经验,他总结出寻找欺骗行为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几点:

①切忌为最初的紧张大惊小怪。

在沟通或重要谈话中,人最初有些紧张是很正常的,但千万不要因为紧张而大惊小怪。很多人不仅自身有压力,会产生紧张,在受到周围环境压力时也会紧张、不安,比如,当父亲问儿子学校留了什么家庭作业的时候,孩子感受到的压力比父亲问他为什么因为淘气被小朋友追着时要大得多。

②先让对方放松下来。

重要会议或重大问题的讨论、谈判过程中,相关各方最终都要冷静下来看问题。而一名好的主持者或谈判者总是会在问问题或涉及某些压力话题上多花一些时间,先让对方放松下来,否则是无法找出具有“问题”行为的痕迹的。

③建立一个正常基线。

当一个人的行为稳定到正常水平时,可以将他此时的行为作为进一步评估的基线,通过基线判定他的内心世界,进而寻找有无欺瞒的踪影。

④询问、停下、观察。切忌连珠炮似的问问题。

如果急躁或鲁莽引起了对方的警惕或反抗,那么你想准确地发现欺瞒行为的希望就会落空。正确的方法是,先问一个问题,然后停下来,利用停下时间来观察对方的各种反应,给对方一些时间去思考和回答,创造一个意味深长的停顿来达成这一目的。与此同时,提问的问题要经过酝酿、组织,才能引出一些特殊的答案,以达到探听虚实的效果。而问题越具体,越有可能发现一些有用的行为语言信号,而你的判断也将更准确。

⑤喋喋不休并非是诚实的表现。

当被询问者不停地讲话的时候,人们很容易相信他们,而当他们表现出欲言又止时,人们则会怀疑他们在说谎。事实上,判断一个人讲的是不是事实,并不在于他给出信息量的多少,而在于他所提供的内容,否则喋喋不休说个不停就像是自说自话,对于读解其内心来说,没有多大意义。

当然,上述辨别谎言的几种方法,还需要在“同步行为”的环境中检验。

有一次,乔治在佐治亚州的梅肯调查某个案子时盘问过一个人。三天下来,这人自愿提供给他的信息写了好几页。问话结束后,乔治也真的以为自己有线索了。然而,当乔治逐一证实那个人所写的东西时,问题就来了。他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去调查那人所写的东西,可是结果让人大失所望,那人所说的全是谎言,就连对她丈夫的描述也是假的。事后,乔治反省自己,发现当时对她观察得不仔细,没有注意她的同步行为与非同步行为,所以自己做了那么多的无用功,浪费了那么多的精力。

(2)“同步”行为与“非同步”行为

在辨别欺骗行为时,“同步”行为与“非同步”行为辨识具有重要性。

比如一个人用肯定的口吻回答问题的时候,他应该做出相应的同步行为。当一个人一边说“我没做过这件事”,一边点头表示肯定,这就是“同步”行为。再比如,当一个人被问道:“你是不是说谎了?”此人一边说“没有”,一边轻轻地点了一下头,这就是“不同步”行为。很多人当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不同步”行为的错误的时候,会立刻调整自己的行为,想要做出挽救行为,这些被称为“非同步”行为。“非同步”行为的不协调、不自然,会让欺骗行为浮出了水面。

人说话的时机和内容也应具有同步性。比如,一个人报警说自己的孩子被劫持了,他应该表现出应有的情绪,像心神狂乱、焦急万分,大声要求警方立即采取行动,强调每一个细节,你能感觉到他的极度着急、失望、对帮助的渴望和急于描述所发生事件的心情。如果报警的人心平气和,或者是急于澄清什么,或者是没有表现出任何激烈的情绪,那么,他的行为与其所诉的氛围就表现得完全不相称,我们大概就可以确认他们“要么是有问题,要么是撒谎”。

事件、时间和发生地点也应具有同步性。比如那些没有及时报告案情的人以及报案报错地方的人都应该划到嫌疑人之列。就像上述乔治所审理的案件,那人自愿写给他几张纸的信息,这就说明有问题。

通常情况下说谎的人是不会过多考虑同步性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的行为语言以及他们自身所表现出来的不协调会“出卖”他们。

(3)准确辨识谎言

鉴别一个人有无欺骗行为,关键不在于掌握多少信息,获得多少情况,最重要的是通过各种识别的方法,以最快的速度准确而全面地了解真实情况。许多人认为自己掌握了欺骗者足够多的情况,宁肯相信书面资料和其他人的评价,包括各种传闻,却不肯相信自己的眼睛。

俗话说,眼见为实。这就要求辨识者要把握被辨识者的外部特征和内在品质,绝不能人云亦云。在辨识谎言时,一定要相信自己,根据说谎者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有深刻鉴识力的人往往能够力排众议,以自己亲眼所见做出判断;而鉴识力低下的人,却不肯动脑子,容易受到周围人观点的影响,像当有人称赞,同时也有人批评时,自己便会产生疑惑,左右摇摆,在内心深处产生动摇。事实上,鉴定或辨识一个人的情况非常复杂,不但辨识者容易出现判断失误,很多一旁的观察者也会判断失误。所以,人在任何时候,一定要坚信自己的眼力和判断,抛弃个人的情感和爱憎,保持理智,同时要考虑到被辨识者的社会关系和实际地位,避免被假象和阴谋所蒙蔽。

那么,当你判断出有人说谎时,你是否以真相揭露方式说出来呢?

心理学家认为,想要揭露真相,首先不要责难你的“嫌疑人”。如果你以进攻性的问题发问,如“当时你为什么不在那里?”或“你是在骗我吧?”这会令“嫌疑人”防备,死守他的谎言。不如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如,“你说你在哪来着?”或“你什么时候到家的?”

还有就是,你要正确使用你的行为语言,比如,看着对方的眼睛,或把头垂向一边,斜靠着,或使用开放的手势,尽量不要把手交叉起来,等等。还有,你所表现的行为语言不应带有任何恐吓性,这样就会鼓励别人说真话。

除此以外,不要忘记重复提问。如果“嫌疑人”说:“看,我跟你说过这个。”那也要请他准确地重复,要知道,让说谎者把编造的内容准确地复述一遍都是很难的。

当然,还要给“嫌疑人”一个机会。如果他们仍然坚持,而你仍然怀疑,不如暂时搁下,说,“好吧,在再次确认这些都没有发生以前,我们还有什么事要做吗?”这是一种给机会的方法,能使他们更倾向于坦白。

“不经意”的话是潜意识的真情流露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男人与女人在撒谎的数量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在表述谎言的形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男人说谎,除了特别有目的性外,有些是为了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也有些是为了让自己感觉良好。

而女人比男人更倾向于表达积极的主张,所以说,当她们不想伤害别人的情感的时候,比如,在收下一份自己不想要的礼物或者可能为了保护他人的情感时,更愿意选择撒一个善意的谎言。

我们之所以首先粗略地介绍男人与女人撒谎方式的不同,是因为想要说明一个不容忽视的事:谎言的生成一定有其原因,当然,这个原因并不是人为什么撒谎的原因,而是怎样将谎言说好的原因。有些人能将谎言说得像真实存在一样,是因为说谎者有一颗绝对冷静的头脑和条理清晰的逻辑思维,因而能把谎言说得极其符合逻辑规则并滴水不漏。当然,更多的说谎者,捏造的事实若有一丝不合逻辑的地方,势必会被听者察觉出来,并最终被识破。所以心理学家提醒人们如果想要识破谎言,就要有比说谎者更高明的逻辑思维。因为谎言无论多么符合逻辑,它在本质上还是谎言,总会有一些地方是不合逻辑的。而辨识他人是否说谎,多问一些让他们措手不及的“不经意”的话,就可分辨出哪些是谎言,哪些是真话。因为人的“不经意”的话是潜意识的真情流露,从“不经意”的话中找出其谎言的破绽一般能轻松做到。

谎言,无论说谎者编得多么完美,多么符合逻辑,它毕竟是没有发生过的,也就没有事实依据。不存在的东西,放到现实当中,就会格格不入。而那种七分真实、三分虚构的谎言,就好比说谎者对你说在某座房子下面有一间密室,你不走进去找到这间密室或者把这座房子拆了把地面翻开,就无法确定他说的到底是实话还是谎言。

心理学家提醒,要分辨“不经意”语言中流露的话语,从中学会去伪存真,分辨出哪些话是真话、哪些话是假话、哪些话是废话非常重要。

爱因斯坦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绝对独立的事物,只要存在,就必然和其他事物发生关系。而谎言所要表达的,很多时候就是向听者捏造一些并不存在的事情或东西。一个人想要组织谎言,就要按照严谨的逻辑在一些假的事实上做文章,让人难以发现其中的“蹊跷”,最终达到欺骗人的目的,因此,为了判断事物的真实可信度,就一定要把它的存在以及产生的各种逻辑厘清,并判断它是否按照这些逻辑规则有存在的可能性。

一位资深的心理学家谈到,一个高明的说谎者往往非常懂得把握其话语中的分寸,说的话虚虚实实,真真假假,但只有“不经意”间说出本不应该或者在正常情况下不愿意说出的潜意识话语才最重要。也就是说,一个优秀的侦破谎言者,应该时刻留意他人在“不经意”间说的话,因为这些话里往往有辨别谎言最想要的信息。

一天晚上11点左右,芝加哥的警方接到一个报案:盖伊是出租车司机,当日下午有三名男青年租乘他的车。行到一偏僻地段时,坐在身后的一名青年突然掏出匕首捅了他一刀。盖伊被三个歹徒控制住后,他听见三人用暗语商量如何弄死自己,盖伊清楚此时只有自救才可能保全性命。于是盖伊与身边两人拼命厮打起来,强烈的求生欲竟让负伤的他硬是从右侧车门跳下了车。第二天,警方发现盖伊的车被丢弃在一个沙场内。就在警员寻找线索之时,一名警员在路边听到了一个年轻人打电话时不经意间说的一句话:“嘿,我昨天真倒霉,还以为能从那个出租车司机身上捞一票呢,结果什么都没得到。”作为一名警员,高度的职业敏感性,立刻使他联想到昨晚那件案件。于是,他把那个年轻人抓到警局让盖伊指认。事实证明,那个年轻人正是那三个歹徒之一。在一番审讯之后,那个年轻人交代了另外两名犯罪嫌疑人,案件也得以很快告破。

为什么人“不经意”的话往往是真实的呢?因为人都喜欢轻松的心理状态,但也都有难以启齿的事,而这些难以启齿的事堆在内心,会让内心不安,通常只有把它说出来人才会感到舒服,但很多人不会主动把这些话说出来。只有特殊的场景,潜意识直接支配人的行为,人才可以说出这些“不经意”的话,这就是潜意识替内心松绑的道理。

有一次,FBI特工艾玛把一个朋友介绍给同事伊丽莎白,艾玛的朋友和伊丽莎白接触了几个月后,他对艾玛说:“伊丽莎白,人长得漂亮,皮肤也好,性格也温柔,我真的很喜欢她。但是,我问你,你们工作危险吗?”艾玛立刻明白了,他们不会成为男女朋友的。因为朋友后面那句话告诉她,他很介意伊丽莎白的工作。虽然,他没有说“我不喜欢女人从事特工的工作”,但是他的话已经很明白地表明他不喜欢自己未来的女人从事特工的工作。以后,他们果然没联系了。

还有一件好玩的事:

汤姆是艾玛同事的儿子,跟着他的FBI老爹学了不少东西。学期即将结束,学校的老师开始忙着为学生们出考题,而汤姆因为整个学期都没好好学,所以他深知按照规矩来,他是完全不可能通过测试的。

为了提前知道测试内容,汤姆决定去探探老师的口风,看能不能猜到老师会测试哪一部分。汤姆想如果直接去问老师的下场肯定是被臭骂一顿,然后被赶出去,所以他决定悄悄地跟在老师身边两天,看看情况。两天后,汤姆“旁敲侧击”了。

“喔,尊敬的老师,为什么您总是盯着这十几页呢?难道说,您连这三章的知识都没掌握吗?”汤姆指着老师手中的书故意问。

“汤姆同学,请你不要怀疑老师的智商,我想看哪儿就看哪儿。倒是你,通不过接下来的测试,回家你老爸一定不会轻饶你的吧。”老师有些生气,合上书说道。

汤姆撇撇嘴,满不在乎地说道:“有什么了不起的,这几章节的东西连我都会,您还在这儿苦思冥想。”

老师冷笑着说:“好啊,等到测试的时候就知道你的脑袋是不是也像你的嘴巴一样好使。好,我就将这几章节的知识全部出成考题。”

汤姆随即走开,但心里却乐开了花,因为他早就怀疑老师这两天看的东西将会是测试的主要题目,今天过来和老师搭话,只是为了从老师的话中确定一下而已。

FBI在侦查案件的时候,往往也会进行各个方面的明察暗访侦查,借以寻找更多的线索,有时候一个看似与案件无关的人,却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而暴露出嫌疑。

所以在现实生活中,要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说谎,或者是否在故意隐瞒什么事情,一定要留意他“不经意”间说出的话,因为这些话较为真实,也最为可靠。当然了,这也从另一方面告诉我们,当我们想要隐藏什么事情或者撒谎的时候,最好事先不要有隐瞒或撒谎的心态。中国有一句话:“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撒谎的人总是有破绽的,圆谎更是轻易圆不上的。

为什么人容易上当受骗

人为什么容易上当受骗?心理学家的解释是,人性是在一定社会制度和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是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的,因而人具有社会性,而贪小便宜、从众心理等都是很自然的人性流露,被人利用而受骗上当也是自然人性的流露。下面我们来通过案例分析一下。

(1)受骗是贪小便宜和爱面子的结果

美国FBI曾协助法国政府破获一个“倒卖埃菲尔铁塔”的案例,后来FBI警员发现,被抓获的人智商并不高,但竟然把高智商的商人愚弄得团团转。

有一个英国流浪汉和一个澳大利亚乞丐狼狈为奸,策划把巴黎的艾菲尔铁塔给“卖”了,而且真的卖了两次。开始时,他们在巴黎的一个旅馆租了一间套房,邀请了5位商人,开始做这笔生意。商人到齐后,两位骗子要商人们起誓保密,并郑重其事地告诉他们:“艾菲尔铁塔已处于危险状态,政府不得不将其推倒。政府委托他们请各位为这座著名建筑拆下的废铁投标。”因为担心商人们怀疑,他们解释说,这桩交易之所以在旅馆进行,是因为艾菲尔铁塔是深受人民喜爱的国家级建筑物,政府担心过早泄露情况会闹得满城风雨,招致人们的强烈反对。同时他们还保证,给商人们相当不错的利润回报。

正是因为利润的诱惑,一周之后,所有的投标书都送到了,两个骗子同其中一位商人谈妥了这笔买卖。汇票到手后,骗子们又玩出更高明的一招,他们要那位商人再拿些钱出来打通“关节”,以便使这笔生意顺利通过官方渠道。这位商人也竟满口答应。

两个骗子拿了钱后,以最快的速度离开了法国,他们在乌拉圭待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巴黎没有什么动静,本来预想的骗局被揭穿后会引起的轩然大波并没有出现。原来那位商人发现上当受骗后羞得无地自容,根本没有去报案。

两个骗子知道这一情况后,又返回巴黎,把这出闹剧重演了一番,另一位头脑简单的废金属商又上当了。但这回受骗者报案了,但两个骗子又已经逃出法国,过花天酒地的生活去了。直至美国FBI破获案件把两人抓获。

为什么这两个骗子屡屡使两个商人上当呢?无非就是利用了商人贪小便宜求利心切及爱面子的弱点。

(2)从众心理的影响

心理学家给出的报告中提到,从众心理是导致很多人受骗上当的另一个重大诱因。从众心理即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而实验表明:只有很少的人保持了独立性,不去从众,所以从众心理是大部分个体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

20世纪50年代初,一位犯罪心理研究员通过实验证明了从众心理到底有怎样的影响。

试验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实验室里进行。心理研究员找来一个被公认为最有“主见”的大学生志愿者A,告诉他进行一次“视力感觉”测试。大学生A走进实验室时,已经有6位志愿者等候在那里。心理研究员告诉大家,试验主要是区别线条的长短。实验开始了,心理研究员在前面的黑板左边画了一条竖直的标准线20厘米长,接着在黑板的右边画了三条线,编码为1、2、3。然后要求志愿者说出标有号码的线条中哪些线条与标准线条的长度一样。大学生A一眼就看出,线条3符合标准长度,线条1长,而线条2稍短。其他志愿者也说出了自己的选择,答案与大学生A的答案一样。心理研究员擦掉线,又重新画了4条线,结果大家的答案仍然一致。心理研究员第三次画了4条线。这次,大学生A也是一眼就看出只有线条1符合标准长度,可是,还没等他开口,有一位志愿者指出是“2”。大学生A不禁感到奇怪,因为在大学生A看来,2明显要短于标准线条。可是,当其他人依次明确地说出和那位先指出“2”的人同样的结果时,大学生A越来越感到不安。轮到他时,他满脸通红,语无伦次,简直不知道话该从何说起。

实际情况是,这次实验只有大学生A一个人是真正的受试者,其他所谓的志愿者都是这位犯罪心理研究员的助手,他要这些扮作志愿者的助手们先做出正确的附和,然后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看能不能引导他人成为从众者。

人人都有心理弱点,从众更是很多人的心理弱点。从众行为引发的直接后果就是自信削弱,没有自己的主见,人云亦云,甚至有“把白说成黑”、“把错说成对”的现象,动摇了自己思考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