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性格影响人的一生

性格是一个人在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而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卡耐基说:“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性格促人成才,不良的性格使人毁誉。性格包含人两个紧密相连的方面:一是人对现实世界的稳定的态度体系,二是与这种态度体系相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比如,某个人对待工作总是精神饱满,一丝不苟,踏实认真;在待人处事中,总是表现出高度的原则性,坚毅果断,豪爽活泼,有礼貌,肯帮助人,乐于同他人共享,不吝啬;在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总是表现为谦虚、自信等……上述所有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他的性格。

不过只有良好的性格才是事业取得成功的保证。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和他的助手们在25万名儿童中选拔了1528名聪明的孩子,测定他们的智商,调查他们的个性品质,并一一记录在案,然后进行长期观察和跟踪研究,看看是不是聪明的孩子长大后都有大的成就。结果,孩子们上完小学、中学,有的上了大学,有的进入社会,特尔曼和他的助手们仍在设法跟踪、记录他们的变化。几十年后从他们公布的跟踪研究材料看,成人后的孩子们的成就大不一样。多数人在事业上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成为专家、教授、学者、企业家或有各种专长的人;但也有罪犯、流浪汉、穷困潦倒者。

特尔曼及其团队分析,排除机遇等社会因素外,失败者几乎都存在着某些不良的性格品质,有的意志薄弱,有的骄傲自满,有的缺乏积极进取精神,有的孤僻而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总之,少数失败者,并非因为智力因素欠缺,他们的失败主要是性格使然,不良性格让他们走向成就的反面。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智能开发是否全面,是否科学,只决定智力的高低;而人的性格品质如何,则决定人的命运。优良的性格品质是人才成长最积极的因素,它可以转化为内在的动力,促成一个人的事业获得成功;而不良的性格乃至恶习则是一种破坏性力量,它成为一个人成功的障碍。

人的性格是在长期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客观环境的变化往往使人的性格发生明显的变化,甚至本质的变化。如在充满暴力的环境和家庭影响下成长的儿童,会养成怯懦、孤独、自卑的性格特点,当他进入学校,经过集体的熏陶,随着社会交往的日益增多,他们原来的性格特点可能有显著的变化。再比如,一个活泼可爱的学生,也可能由于经历了某种严重的打击,精神上蒙受挫折而变得忧闷抑郁起来。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性习说。他认为人生来禀赋差异不大,是后天造成了较大的差别。性格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比孔子晚一个多世纪的孟子提出了“性善论”,认为人生来就是善良的,“无羞恶之心非人也”,环境与教育扶植善性,而不使之泯灭,并发展成“仁、义、礼、智”。比孟子稍晚些的荀况认为人生来就是“恶”的,是环境与教育去恶育善。这些理论都强调了环境对人们性格的影响作用。

客观环境的影响,需要通过人的主观因素起作用。主观因素的自我调节对性格的培育起着重要作用。幼小儿童的行为方式没有定型,主观因素的自我调节水平较低,他们易受环境影响,性格的可塑性更大;当一个人的社会知识、经验丰富了,出现了比较系统化的思想,形成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时,他们的性格才能在社会实践中、在自我调节的水平上得以发展、改造。虽然成人的行为方式比儿童稳定,但性格也仍具有可塑性的一面,它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水平面上,因为作用于性格的诸因素是不断变化的。性格的可变性,决定了性格是可以培养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越早注重对良好性格的培养,就越有利于日后的发展。

虽然人们常常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认为习惯很难改变,但其实这种说法本身就不是很准确。坏习惯是可能根除的,也是能替换的。因此,有目的地选取好习惯来代替坏习惯是很重要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即使你不是出于丢弃一个坏习惯的目的去构建一个新的习惯,而单纯是为了培养一个好习惯,那么,在你有目的地培养和构建这种好习惯的同时,也将有助于你去认识自己存在的某些不好的习惯。

比如说,你希望自己养成积极倾听的习惯,那么,你肯定会意识到,你以往没有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不善于倾听,给你造成的后果是很严重的,你要么爱插话,要么思维总是集中在自己要说的话上面,或者也有可能是你在与他人谈话时,总是习惯性地把思绪转到其他你必须完成的事情上。这样一来,你就无法去认真倾听他人正在说的话,必然会错过别人试图与你沟通的许多信息。长此以往,不善倾听严重影响了你的待人处事,对正常的工作也产生了不小的损失。

卡耐基认为人的性格是可以完善的,生活中可从以下五个原则着手进行塑造和锻炼自己,让性格为成功服务。

1循序渐进原则

卡耐基说:“金字塔是用一块块石头堆砌而成的。”优良性格的养成需要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同样,不良性格的克服也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心理学研究表明,性格是一种相当稳定的个性特征,这种稳定性特点决定了性格的形成和转化只能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一个一向心急火燎、办事急躁、快手快脚的人,要他一下子变得稳重镇定、泰然自若,那是很困难的。同样,一个心胸狭窄、性格暴躁的人,要他马上变得雍容大度、豁达宽容,也是办不到的。因此,无论是克服不良性格,还是塑造优良性格,都必须坚持循序渐进、从大处着眼小事做起的原则。

2渐变转化原则

人的情绪是性格的特征指标之一,它对性格的形成和转化具有诱导感染作用。比如,一个性格暴躁、个性很强的人,可以通过努力培养安定平静、从容不迫的情绪,使自己经常保持心平气和的心境,以促进暴躁性格的渐变转化。再比如,一个人如果能经常地消除烦恼、愤怒、急躁等不良情绪,对克服急躁易怒的不良性格肯定也是有帮助的。渐变转化的做法越经常越持久,对良好性格的形成和培养也就越有利。

3以新代旧原则

一种不良性格形成后,要改变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卡耐基认为,办法之一就是从改变旧习惯入手,用新的习惯来代替原有的性格弱点。习惯是性格形成的基础,一个人性格中的很大一部分,实际上就是一种已经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俗话说,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习惯,反之亦然。

当然,克服和改变原有的性格弱点不是很容易的事。卡耐基认为,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断以新的良好习惯去取代旧的不良习惯,那么优良的性格就能逐步形成并巩固下来。

4积累性原则

一个人的性格,一般都可以表现为临时性和稳定性两种不同状态。稳定性状态始终存在于个人的性格特征之中,而临时性状态仅存在于某一特定的环境和过程之中,一旦环境和条件发生变化,它便不复存在。比如勇敢,在有些人身上即表现为一种稳定性性格,不论什么情况,他都是勇敢的;而在有些人身上则仅为一种临时性状态,即他只是在某地某时某事上才表现出勇敢。当然,临时性状态是不稳定的,一旦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它就会发生变化或消失。但这并不是说,临时性状态和稳定性状态是互不相容、不能转化的。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把临时性状态作为培养良好性格的起点,并使这种状态始终保持下来,积累起来,使之逐步成为稳定性状态,也能达到优化性格的目的。

5自我修养原则

性格优化的过程,从根本上讲,是一个人自我修养水平不断提高和强化的过程。卡耐基认为,两者是相辅相成、密切相关的。为此,人必须以坚强的意志,进行持久不懈的自我修养教育。特别是在自我分析、自我控制、自我激励、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上面要努力学习。要善于抑制旧习,克服不良欲望。

卡耐基认为,一个人如果想改变自我的世界,创造自我的辉煌,首先就必须改变性格弱点,努力塑造良好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