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注重长期利益,不要只赚快钱

盈利是很多企业的第一目的,但是,若一味追求利润,便很容易陷入“只赚快钱”的恶性循环中。

1.1.1 赚快钱的典型行为:只看重短期利益

赚快钱的典型特征就是只着眼于短期利益,并从这个目标出发去安排企业的经营活动。下面,我们看一下索尼的案例。

索尼曾经是全球范围内科技创新与品质的代表,它不断推出各类创新性产品,如收音机、随身听、数码相机等,引领着时代发展的潮流。

然而,从1995年开始,索尼进行了商业模式调整,从原来的“以技术为本”转向“以多元化发展为本”。

当时的CEO出井伸之认为,索尼不应只发展硬件产品,还应发展软件产品,并开始大笔投资娱乐项目、金融项目。此外,索尼还开始推进全球化发展,将各个重要的业务部门拆分为25家小企业。

事实上,这也是很多企业都曾经历过的变化:一旦企业由职业经理人管理,他们看重的便不再是企业的长远规划,而是如何在任期内保证企业股东的利益。至于企业在十年、二十年后如何发展的问题,他们并不会过多考虑。

出井伸之上任初期,正是全球股市发展势头极佳的时期,他将业务部门拆分,自然会受到投资人的欢迎。但是,企业朝着注重短期利益的方向发展后,在技术研究与创新上的投入持续减少,索尼内部技术人才大量流失。

由此,索尼放弃了“技术开发”的创业基因,而与此同时,其同行如美国的苹果、韩国的三星与LG等,通过长期研发、重点投资新技术,逐渐将索尼甩在了身后。

2014年2月6日,索尼宣布出售PC业务,并针对电视业务采取一系列降低成本的举措。回顾其涉及的电子、娱乐、金融、信息技术等多个行业与领域,我们发现失去了技术根本的索尼早已丢掉了竞争优势。

一家技术至上的企业,如今却找不到企业的长期盈利支撑点,索尼的案例其实对所有企业都是一个警示:一家真正有远见的企业不会一直将目光放在“快钱”上,而是会打好发展基础,着眼于长期利益。那些目光短浅、只想赚快钱的企业,其发展之路只会越走越窄,最终让自己陷入绝境。

1.1.2 把长期利益放在第一位

那些优秀的企业,通常会在技术开发、人员培训、市场培育和组织优化等无法带来快钱的项目上花费比大多数企业更多的资源与精力。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它们更看重长期利益。

这是一个很难把握的原则,特别是聘任职业经理人管理的企业。因为很多管理者往往会将自己的职业生命与企业的生命混为一体。例如,索尼的CEO之所以会选择放弃“技术为本”的发展思路,拆分重要的业务部门,很可能就是出于短期利润上的考虑:当利润下降时,董事会可能会减少他的奖金,甚至解雇他。

因此,当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喜欢根据财务数字特别是短期利润进行业务安排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发出了一个很清晰的信号——这个管理者更愿意赚快钱。一旦他按照这一管理原则来管理企业,那么该企业便有可能走上索尼的老路。

如何才能做到不赚快钱、把长期利益摆在第一位呢?关键就在于要做到图1-1所示的三点。

图1-1 不赚快钱的商业模式

1.将顾客利益放在企业利益前面

企业是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还是以为用户创造价值为目的,在一般情况下是看不出来的,只有在处理“顾客利益”与“企业利益”间的冲突这类问题时才能体现出来。此时,把顾客利益放在企业利益前面才有意义。

依据这一原则,当经销商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经销商的利益也应排在企业前面,因为从现有的优秀商业模式来看,经销商也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因此,照顾经销商的利益也是企业重视长期利益的体现。当然,经销商的利益必须排在顾客之后。

例如,2019年11月,美国知名服装品牌GAP主动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提交了召回计划,召回胸前印花有可能损害人体健康的近3000件婴幼儿T恤。

该行为是主动发生的,表面上看,这样做会对企业声誉和利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从本质上来说,这是GAP对顾客负责的表现,同时也是它们将长期利益放在首位的表现。

2.企业利益第一,员工利益第二,股东利益第三

很多企业在商业模式设计中最错误的一点是只强调明日的利益,却忽视今日的冲突。这种行为实际是在回避矛盾。因此,企业必须在商业模式设计时真正理解企业、员工和股东三者利益的正确顺序,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管理决策中。

例如,当员工提出涨工资的要求时,企业正面临扩大生产规模的需求,此时,企业应首先解决扩大生产规模的问题,否则员工的长期利益就难以保证。

将员工利益摆在股东利益之前,就意味着当业务不景气、利润受影响时,企业不应轻易裁员,因为有经验的员工不可能马上得到补充,为此,我们必须保持员工队伍的稳定性,牺牲股东的短期利益。面对此类安排,股东或许会不满,但股东是投资人,他们享有最大收益,自然也应承担最大风险。

例如,在2006年前后,美国西北航空公司曾一度在破产边缘徘徊,主要原因就是它是员工待遇最好的美国航空企业之一,每年需要在员工福利方面支付大量的费用。分析师曼恩(Evan Mann)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除非工会组织愿意在福利上让步并同意调整退休金计划,否则,该公司可能不得不在2006年申请破产。

为了使企业保存利润用于再生产,管理者一直在与工会谈判,要求降低工资、适度裁员,但工会始终拒绝。直到企业真正进入破产保护期,拥有企业股票的员工才发现,若企业破产,他们不仅会丢掉工作,而且他们的投资也会化为乌有。

在员工同意大规模降薪与裁员后,西北航空公司得以开展商业模式的再设计,并以低成本模式重新成为全球一流企业。该案例也充分说明,当三者利益发生冲突时,必须按企业利益、员工利益、股东利益的顺序来排序。

3.保持长期业务不受短期业务的影响

企业运营本身就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长期业务的发展、创新与延续更是如此,它不应受任何短期业务或短期财务报表的影响。

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些企业一到过节就打广告、大酬宾,或者在接近考核期时刻意地安排员工加班,以使产品的产量、销量等符合预期目标。但很多时候此类行为其实破坏了原本自然流畅的企业运营节奏,就如同开车时不必要地踩刹车与踩油门一样,只会对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另一方面,不必要甚至不合理的多元化发展也是企业需要规避的内容。例如,索尼的衰落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企业把原本给技术研发的资源,分配给了自身并不擅长的金融、娱乐等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