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重光

—武义博物馆“南宋徐谓礼文书专题展”讲解稿

欢迎参观“南宋徐谓礼文书”专题展厅。

展览名称叫“国宝·重光”,国宝当然指徐谓礼文书在学术、文物价值上的重要性。“重光”有两层含义:一指湮没了近八百年的南宋文书,因为偶然的机缘出土,重回人间;一指徐谓礼文书重大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在今日获得全新的解读和绽放。

展厅共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文书谜案”,揭示徐谓礼文书发现的传奇经历和文书随葬地下百年不朽的奥秘。

徐谓礼墓,位于距离武义县城东五华里的熟溪街道胡处村的龙王山麓。

南宋宝祐二年(1254),徐谓礼逝世,享年五十三岁,同年下葬后不久,肯定是有后人守护、上坟的。时过境迁,坟墓废弃,地面无明显迹象,逐渐无人知晓。在2005年前后,墓葬遭盗。据说,当时墓室、棺木保存完好,徐谓礼穿戴整齐,躺在里头,出土了一些瓶瓶罐罐,另有文房用品和徐谓礼本人的私印。这些文物至今下落不明。

最重要的是,还有十七卷文书,卷成一筒,放在他的身边。器物类文物,出土不久就被卖掉了,因为有明显价值,容易出手。而文书,内容前所未见,围绕着南宋中后期一个名叫徐谓礼的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展开,纸张完好如新,很多人怀疑是伪造的,所以长期在“古董圈”和市场中流通,找不到下家。直到2011年,文书的照片被武义博物馆的专家发现。盗墓者当然知道这是从古墓中挖出来的,不能长期接触空气,平常保存妥善,用塑料袋层层密封。兜售的时候,也不拿真迹,只用照片。照片模模糊糊,大体能够看得清文字,时任武义博物馆馆长董三军、副馆长邵路程最早见到这张照片,就把照片给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郑嘉励。

虽然内容前所未见,但郑嘉励等专家经过解读,认为文书绝无作伪的可能:一、作伪需要有仿造的对象,前所未见的内容,无法捏造;二、官方文书,有复杂、严谨的格式,尽管文书上的书法,未必是宋代顶好的,但一个时代的书法有一个时代的精气神,这些也不是今天的作伪者可以伪造的;三、作伪的动机,当然为牟利,徐谓礼名不见经传,文书内容也“古怪”,难以找到识货的人。要牟利,他们应该伪造苏东坡、陆游之类风流人物的作品,内容风雅一点,如山水画或脍炙人口的诗词,才好出手。从动机上看,人们不会去仿造这种东西,一抄四五万字,工工整整,一笔也不懈怠,天下没有那么笨的骗子。

专家判断文书是真实的,甚至推测这就是武义本地出土的,当即决定向武义县公安局报案,务求破案。如果将文物全数追回,将是轰动文物界、史学界的大事。2011年12月,经过公安局办案人员的艰苦工作,盗墓犯罪嫌疑人全部被抓捕归案,缴获文书十三卷。2012年7月5日,又追回已经流到北京的另外四卷文书,共十七卷文书,完璧归赵。

经过犯罪嫌疑人对盗墓现场的指认,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相关人员随即对墓葬进行发掘,出土徐谓礼及其妻子林氏的墓志,证实了文书的真实性和出土地点。该事件的来龙去脉,中央电视台拍过一个专题片,挺好看的,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观看。

这是徐谓礼墓地的复原模型,可以据此了解文书出土地点的情形,以及南宋品官墓地的一般性特征。

徐谓礼墓坐落于龙王山麓,左、右、后三方,有山环绕,前景开阔,武义江在不远处流过。这种地形被形象地称为“环抱之地”,犹如人们靠在太师椅上,平视前方。这种选址与当时的风水观念有关,“形势派”风水,也叫“峦头派”,是江南地区选择墓地流行的、固定的模式。徐谓礼墓坐落的位置,后高前低,三面环山,远处有“案山”呼应,正是形势派墓地的典型特征。现在的徐谓礼墓现场,已建了房子,地貌改变。这个墓地模型的复原,在地形上,有适度的夸张,真实的龙王山没有那么巍峨,我们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形势派”风水的典型择址观,博物馆里的模型,自然主义的照搬,未必就是好办法,这叫“艺术的真实”。

古人迷信好风水,认为墓地选址事关重大,子孙的祸福寿夭、富贵贫贱,均与此相关。他们认为,地下的“生气”是流动的,会在某个点上汇聚起来,这就是造墓的吉穴。风水先生的职责,就是要寻找这样的点。气,遇风则散,遇水则止,因此会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停留。徐谓礼墓就是这样,背有靠,左右有围护,前有河流,正是“藏风纳气”的地形。如果前方没有河流,人们就特意在坟坛前挖一口半圆形的池塘。今日温州地区的“椅子坟”,坟墓造型像一把太师椅,前边设有半月形的凹槽或池塘,完全是“形势派”风水观的经典意象。

南宋的墓地,大概就是自前往后、呈多级台地逐级抬升,主要建筑设施沿中轴线分布,墓室位于中轴线末端的地下,墓上起馒头状的封土,封土后砌以围墙的形式。墓前是一条自然延伸的墓道,如今徐谓礼墓墓道上未设石像生。我们无法判断下葬之初,墓前是否有石人石马,因为徐谓礼去世前约莫是个五品的官员,理论上,应该有虎、马、羊等石兽。不过,无谓的推测没有意义,总之,现在的墓前并无石像生。

墓前还建有一个三开间的祠堂,当初可能供奉徐谓礼夫妇的神位;穿越祠堂,迎面而来的是座牌坊;牌坊后头,是个八边形的封土基座;封土下方,就是徐谓礼墓室,文书就是这里头出土的。

下葬之初,有人守墓,相关事宜可能交付附近寺院的僧人打理,十多年前,徐谓礼墓侧仍有一座庙宇。我相信,南宋时期也应该这样。至于徐谓礼的父亲徐邦宪之墓,并不在龙王山,而是在武义城西壶山脚下,两墓相距甚远。父子未能合葬,是因为老子和儿子都追求完美的“环抱之地”,两人都想独占好风水,自然无法埋到一块。

那么,徐谓礼为何选择文书随葬?而文书又因何历经八百年不朽呢?

揭开封土,下面就是两穴并列的长方形墓室,这是最典型的夫妻合葬形式,男左女右,徐谓礼墓室在左,妻子林氏墓室在右,夫妻各居一室,中间以隔墙隔开。苏轼《东坡志林》称这种夫妻合葬形式为“同坟异葬”,也就是不同的墓室,共戴一个坟包(封土)。夫妻“死同穴”,相敬如宾,又不失男尊女卑的分寸。在苏东坡看来,这是既合理又合礼的夫妻合葬形式,完美!

徐谓礼夫妻的长方形墓室以条砖砌筑,顶铺石盖板,称为“砖椁石板顶墓”。这种墓室以“深埋、密闭、坚固、防腐”为特征,不求体量大,但求“容棺”,装下棺木,墓室内的空间就很有限了。

徐谓礼的坟墓,在他生前已经准备就绪。其妻林氏早他七年去世,已于右穴“入土为安”。徐谓礼死后,开启左穴,并不会打扰已逝妻子的安宁。下葬时,棺木是垂直起降的,与汉六朝墓葬的模式不同。六朝的棺木,是沿着斜坡墓道,从前往后,送进墓室,再把墓门封砌,而徐谓礼棺木是自上而下垂直置入的。想当年,徐谓礼穿戴整齐,躺在棺木里,身着多重衣裳;尸体与棺木之间的空隙,用各种衣物塞紧,使其不会晃动。

南宋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丧葬习俗,也相对“世俗化”,多以生前玩好和实用器物随葬。比如徐谓礼是个文官,除了随身衣裳,就以文房用品,笔、墨、纸、砚等物随葬。展柜中的这个唾盂,类似于今日的痰盂,用餐时吐鱼刺、骨头之类,这些都是生前的实用之物,可见其日常生活趣味。文书的随葬,更能说明问题,徐谓礼是官员,最能证明官员身份的东西就是官文书,各种委任状和证书。坛坛罐罐反映他的生活,文书体现他的身份。

墓室以防腐为主要追求。据盗墓者供称,文书原本卷成一轴,装在一个金属容器内,外表整体蜡封,然后置于灌满水银的棺木里。徐谓礼大概躺在水银里,然后把棺板扣上,棺盖和棺身用卯榫咬合,不用钉子。然后,棺木整体髹漆,朱红大漆,棺木无任何缝隙。

墓室体量不大,棺木和墓壁之间有限的空间内,再浇灌三合土,就是黏土、沙子、糯米浆、松香等搅拌起来,犹如今天的混凝土。然后,盖上石板顶,再把墓志倒扣在盖板上,最后,填筑封土,形成一个馒头状的坟包。如此层层叠叠,文书、尸体和棺木就和外界环境完全隔绝了,如果2005年未经盗掘,就算再过十年一百年,恐怕也不会腐烂。

三合土的打筑,是重大的技术进步。宋明以来,江南地区出土了很多有机质文物,主要原因就是三合土墓的成熟和流行。南宋大儒朱熹在《朱子家礼》中把三合土墓称为“灰隔”,并把这种技术推荐给广大民众。三合土,坚硬如同水泥地面,考古发掘时,用电钻都凿不开。2005年盗墓者应是先掀开顶板(徐谓礼墓志是盖在顶板上,被砸碎了),然后把棺木锯开一个小口,只够一个小个子出入,在一个月黑风高之夜,把文书盗走了。最后捕获的犯罪嫌疑人中,果然有个小个子,身高不足一米五。

文书出土后,2005年至2011年之间,长期在市场兜售,直到破案。

第二单元,叫“官场实录”,主要介绍徐谓礼文书的内容,根据文书解读南宋的官僚制度、官员任命、官员管理、政务运作的各种细节。这是展厅的核心。

广义的“文书”,指公文、契约、个人信札等公私文字图籍;狭义所指,为政务公文、法律条令、官员委任等文书,主要是往来于各级政府机构之间的公务文书。

徐谓礼文书共有十七卷,四万多字,主要由告身、敕黄、印纸三部分组成,其中,“告身”是官员最主要的身份凭证。在具体介绍文书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两组基础概念:阶官和差遣;选人和京官。

宋代官制,一个官员的职官,由阶官和差遣两部分组成:阶官,也就是寄禄官,代表官员俸禄和品级,类似于今天的行政级别,比如副科、正科、副处、正处;差遣,是官员的实际职务,比如副局长、局长、副县长、县长。举例来说,“通直郎、知建康府溧阳县徐谓礼”——“通直郎”是阶官,正八品;“知溧阳县”是实际差遣,即溧阳县的长官,知县。

告身,主要就是阶官的“任命状”,即朝廷授予官员寄禄官的身份证书(南宋任命中央机构、路级转运使、地方节度使州等重要官员的差遣,也用“告身”,而不用“敕黄”)。《徐谓礼告身》就是各种委任状的汇抄,把他从十九岁进入官场以来的历次“转官”凭证,依原格式,抄录一遍,按年代先后编排起来。

选人和京官,也有必要说明。

宋代文臣阶官,分“选人”和“京官”两种。选人,自“将仕郎”以上至“承直郎”共有七阶;京朝官,自“承务郎”以上至“宣德郎”为京官,自“通直郎”以上至“开府仪同三司”为朝官,合称京朝官。自选人升至京官,称为“改官”,只有京官才有任职中高级官员的机会,“选人”只能浮沉于官场的基层。

改官,需要达到任官年限,更需要多位中高级官员的推荐。一般来说,从选人改为京朝官,需要十年左右,大思想家叶适《水心别集》中曾说:“京官者,朝廷之所重,使天下士大夫,更六七考,用举主五六人而后得之。”如果缺少人脉,即便进士出身,也有可能终身无法改官,一生“老于选海”。从选人到京官,这一步非常艰难,打个比方,选人相当于“正处级”以下,京官相当于“副厅级”以上,厅级干部以上才算高级干部。但这很难,绝大多数的干部一辈子都到不了,对吧?

徐谓礼的生父徐邦宪,生前官至工部侍郎、兼知临安府、显谟阁待制,卒赠中大夫,为从四品的官阶。按照制度,可以荫补子弟为京官。叶适认为“京官”为国之名器,反对轻授于人,而今居然只要“使其为太中大夫、待制者,即以京官任子弟”。作为名门之后的“官二代”,徐谓礼于嘉定十四年(1221)、十九岁时荫补为“承务郎”,即京官之最低一阶,这是寒门子弟所不能梦见的。

此后三十多年的宦海浮沉,徐谓礼从第三十阶“承务郎”,升迁至第十八阶的“朝散大夫”。我们真为他而高兴,年纪轻轻,就以京官起步,起点很高;同时,我们也为徐谓礼文书而遗憾,他的告身直接从京官开始,而宋代选人的系统文书,至今未见。

1.告身

宋代的告身,有实物传世,后头要讲的《司马伋告身》就是原件;当然,也有抄件、副本。颜真卿把自己的一个任官抄一遍,叫《自书告身》,这是书法爱好者共知的。告身,象征身份,子孙世代永宝,证明自己是官户人家,享有相应的权利。徐谓礼文书的原件,应该收藏在家族里,当然中央吏部的架阁库(档案库),可能也有一份存档。随葬的文书,叫作“录白”,古代没有复印机,只能把文书按原样抄录一编,做成副本。副本由官府指定的书铺抄录,经官方核对、加印,在法律上是合法、有效的。当然,徐谓礼用来随葬的副本,只为了在阴间证明身份,不必加印盖戳。

徐谓礼文书,到底由谁抄录?说不清楚。杭州师范大学的方爱龙老师,将文书与由徐谓礼撰书的其妻林氏墓志,进行笔迹比对,认为文书出于徐谓礼本人之手。但是,不能据为定论。古人有避讳的规定和习俗,比如帝王的名讳,必须回避,宋代铜镜改称“照子”,据说是为了避宋太祖赵匡胤祖父赵敬的“嫌讳”,同音字都要回避,本字“敬”就更不用说了。然而,这种常用汉字,躲无可躲,只好采用“缺末笔”的方式回避,就是不写“敬”字的最后一个笔画;徐谓礼生父徐邦宪,字文子,文书中果然有几处对“文”字进行缺末笔的处理,只写点、横、撇三笔,而省去最后一捺。这是徐家的“私讳”,孝子遇到父亲的名字,理应避讳,不会直接书写,如果父亲名叫“徐明”,朝廷让他到明州当官,那他就有正当理由拒绝赴任。所以,南宋皇帝的名字,故意选用一些冷僻字,赵顼、赵昚什么的,正常人根本用不到的字眼,这大概也算“仁政”吧,比较人性化,不至于太扰民。但在徐谓礼文书中,避讳并不严格,同样的“文”字,偶尔避讳,更多的并不回避。若为徐谓礼本人书写,应该不会如此漫不经心。

这是题外话。总之,文书的书写者是谁,至今是个谜。

接下来,我们根据南宋《司马伋告身》原件,来详细解读告身的基本格式和官员任命、审批的流程。

司马伋,北宋大儒、《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的孙子,南渡后,家住在绍兴。在展板中,描红的部分,叫“制词”,这是告身的主体部分,是由中书舍人或翰林学士撰写的“四六”文体,即六朝以来流行的骈体文,内容是乾道二年(1166)朝廷任命司马伋为“淮西总领”差遣的理由,说这是个怎样重要的岗位,司马伋如何德才兼备,又是司马光的名门之后,必定胜任这份工作,诸如此类。现在的文学史上老说,四六骈文,虚张声势,华而不实,其实这种文体,音节铿锵,念起来特别有仪式感,有腔调。写这种文章的词臣、翰林学士,都是文章高手。自从欧阳修等人高举“新古文运动”的旗帜,士大夫的日常写作,基本上回到了司马迁《史记》的传统,但六朝以来的骈文,依然保留在官文书的制词里。

制词的结尾处,有“奉敕如右”字样:“敕”是上行文书,唐宋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尚书省下的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工部、刑部。中书省,负责起草官员任命的文书,门下省负责审核、封驳,最后报给皇帝批准,并以皇帝的名义颁发,即为“奉敕如右”。古人从右至左,竖向书写;今天的横排文字,自上而下书写,“如右”就是今日的“如上”“如前”。

“奉敕如右”的下面,又有“牒到奉行”四字。“牒”是下行文书,就是把经过上级批准的任命文书,传递给下级。各部门走完签署的程序,交给尚书省执行。

中书省负责起草,门下省负责审核,经皇帝批准后,由尚书省负责执行,彼此联系,互相牵制,这就是官员任命的基本程序。尽管南宋后期,中书省和门下省合二为一,但在文书格式上,依然保持着各自独立的形式。在徐谓礼生活的时代,宋宁宗、宋理宗皇帝相对弱势,屡屡出现为韩侂胄、史弥远等权臣操纵的情形,经常绕过三省的正常程序,利用皇帝直接以“内批”“内降”的名义,相当以“领导批示”的形式任免官员,甚至屡屡涉及特别重大的人事。但这毕竟是制度外的做法,在当时也广受争议,无须细说,我们主要还是根据文书,解读制度框架内的政治生活。

“牒到奉行”之后,图版中描成蓝色的部分,可以看到许多官员,官位由大到小,依次对司马伋的任命进行签署。乾道二年没有任命宰相,所以,带头的中书令、侍中一栏空缺;从时任参知政事魏杞开始,签署了一个“杞”字,始有正式签押,“参知政事”即副相;紧跟其后的“芾”字,是时任权参知政事蒋芾;后头的签名人“岩肖”,即陈岩肖,身份是给事中,也就是门下省负责审核的官员;给事中后的“曮”,即中书舍人陈曮,就是文书起草人,也即前面提到过的拟定制词的文章高手——他们的身份很高,签名就够了,无须连名带姓。

大家签名后,再把正式任命,交付尚书省的吏部,由吏部负责执行。后面的内容,是吏部官员的签署,可以看到吏部尚书空缺,由“权吏部尚书周执羔”签署,他是当时吏部的代理长官。

图版中的黄色部分,是吏部走完前头的程序,所拟定“告身”的定稿,也就是吏部交给官告院制作“委任状”的正式文本。

官告院,是制作告身的具体办事机构。图版绿色区块中有“符到奉行”字样,这是吏部下发官告院时的居高临下的命令口吻,官告院根据上述内容制作告身。后头就是官告院具体经办人员的签名,他们的官阶很低,签署必须连名带姓,例如“主事杨安泽”,以便于日后追究责任。

以上是一道完整的告身,体现宋代文书生成、官员任命和政务运作的整个过程。徐谓礼告身,凡十一道,尽管内容有异,但体例类同,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根据这种解读模式,逐一品读。

2.敕黄

与告身不同,敕黄,是差遣的委任状。徐谓礼一生,共担任过十三个差遣,其中将作监主簿、太府寺丞、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这三任差遣的委任文书,用“告身”(南宋任命中央机构、路级转运使、地方节度使州官员差遣,例用“告身”);其余的十个地方官任命,均用“敕黄”,由尚书省签发,共十通,其中九通是具体的差遣,一通是提举宫观的“祠禄官”任命,完整记录了徐谓礼的任官履历。敕黄共一卷,由多纸粘接而成一长长的卷子。

我们来看两道具体的敕黄文书,解读南宋地方差遣的任命程序。

这是端平元年(1234),尚书省签发授予徐谓礼“知溧阳县”差遣的牒文,即今江苏省溧阳市的长官,替代前任知县徐耜。牒文末尾的押字,“陈”是陈贵谊,时任参知政事;“乔”指乔行简,东阳乔宅人,同为参知政事。“右丞相”是郑清之,鄞县(今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权臣史弥远的同乡,两人关系密切。乔行简、郑清之的后头,各写有一个“假”字,推测文书签发之日,二人在告假中,或许正在度假呢。

祠禄官的任命,同样颁发“敕黄”文书。宋代文官政治,以对士大夫宽厚、优容而著称。北宋神宗朝,王安石变法遭到很多大臣反对,“祠禄”就是用来安置不同政见者的做法,让他们提举宫观,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台州崇道观之类。他们自然无须到道观上班,更不用去做道士,无非给一个领俸禄的名义。这是宋代特有的做法,真可以看出宋代文官政治的宽厚仁慈。如果在明代,臣僚不听话,是要廷杖的,当众打屁股,羞辱你。

这是淳祐二年(1242),奉议郎(正八品)徐谓礼主动向朝廷呈递申请祠禄的札子,获朝廷批准后,授予“主管台州崇道观”的任命,并由尚书省签发牒文。该文书采取“套牒”格式,尚书省在下发的牒文前头,全文引用徐谓礼的申请报告原文(札子)。末尾,照例也要相应官员的签署才能生效,“别”是别之杰,时任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范”是范钟,兰溪人,时任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末尾的“右丞相”,就是大名鼎鼎的史嵩之,鄞县史弥远的侄子。

当然,徐谓礼不用到台州的道观上班,在家待着就是了,正如文书所谓“任便居住”。

徐谓礼的告身和敕黄,勾勒出他一生仕宦的“行迹图”。徐谓礼最后的任命是“提举福建市舶兼知泉州”,泉州是当时世界性的贸易大港,可惜,他未正式上任就去世了。我们看到他的足迹并不远,只在今浙江、江苏、江西三个地方辗转。

3.印纸

文书中,以“印纸”数量最大。印纸,是综合性的官员档案。官员上任之初,上级部门颁发一份印纸相随,相当于今天的“干部人事档案”。将官员在任期内的作为和表现,逐一记录在内,叫作“批书”,作为日后考核、升迁的依据。印纸,此前只见于宋代的文献记载,徐谓礼“印纸”,首次得见实物,作为研究南宋政务实际运作的绝佳材料,真是独一无二的瑰宝。

印纸,类型众多,有待阙、转官、保状、到任、交割、解任、考课(也就是考核)、服阙等各种内容,合计八十则,共十三卷。无论在待岗或上岗状态,官员的所有重要行为,均要纳入印纸的记录和监控范围。

我们依然具体解读几个实例,看看不同类型的印纸,分别有哪些特点。

(1)“考课”印纸。考课,就是考核,在职官员接受上级部门的政绩、功过考核,既有“清正、治行、勤谨、廉能”等通用的考核指标,也有针对不同差遣的具体考核指标,比如催缴赋税钱粮、地方治安等。以考核等第,决定官员的奖惩升黜。

宋代规定一年为一考,这是平江府(今苏州)对其所属吴县丞徐谓礼的年度考课文书。徐谓礼于绍定三年(1230)正月十二日到吴县丞任,至绍定四年(1231)正月十一日刚好任满一年,接受年度考核。吴县将徐谓礼的申状(个人述职报告),以及众人的证明担保,一并送呈平江府,由平江府长官审核,并批书印纸(记录在档案内)。

文书的第一部分,就是徐谓礼的申状;第二部分,为考核内容,名目繁多,包括有无请假、出差,荐举他人有无违规、有无拖欠钱粮定额,等等;末尾列名的,是负责批书的书记员,还有平江府官员,依由低到高的官衔,依次签押。

(2)“转官”印纸。前头说过,从选人到京官,是关键性的飞跃,叫“改官”,京官内部的官阶升迁,叫“转官”。转官,可分三种:磨勘转官;赦恩转官,遇皇家恩典而升迁;推赏转官,因为功绩而升迁。后两种与任官年限无关,最常规的是磨勘转官,也就是按照年限,考核合格,予以转官。从印纸看,徐谓礼晚年,在淳祐五年(1245)至淳祐七年(1247)三年之内,连升三级,是其官运亨通之时,未详何故。

这份文书是徐谓礼磨勘转官、由临安府发给的印纸。前面部分,说他由正九品的承事郎,经过三年磨勘,升迁至从八品的宣义郎;中间部分,是负责记录文书的官吏签名,书记员位阶不高,故而连名带姓签署;末尾部分,是临安府官员根据官阶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签押,表示对此事的知情和负责,他们只需签署姓氏就可以了。当时的徐谓礼,虽新授“知吴县丞”,但前任吴县丞曾揆仍在任上,尚未“满阙”。徐谓礼在临安府“待阙”(等待上岗),故而需要临安府出具证明。

南宋官员,一个差遣的完整任期,通常经历待阙、交割、到任、请俸禄、考课、解任的过程,均需记录在相应的印纸里;甚至在待阙、奉祠、丁忧的赋闲状态,也要记录在案,确保朝廷对官员管理的全覆盖,不能出现时间上的空白期。

宋代“员多阙少”(官员多,岗位少),官员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科举正途;二是荫补,即“任子”;三是纳粟,卖官鬻爵。其中,荫补的“官二代”,数量尤其多,导致“员多阙少”的局面。官员接到任命后,通常因为前任官员还在岗,需要等待前任离职后方能上任,更有其他官员排在他前头等待上岗的。所以“待阙”过程,待上一年半载,纯属正常。待阙期间,赋闲在家,但是具备官家的身份,在乡下受人尊重,有权举荐他人。待阙期间也有俸禄,只领基本工资,没有岗位补贴,所以贫困的官员,迫切需要上岗。

等啊等啊,总算上岗,那就要与前任官员进行职事交割,离岗审计,把前任的摊子收拾干净,不能因为前任的过失影响自己的仕途。

一个差遣,正常任职是三年,每年一考课,周年“一考”,第二年“二考”,三年“三考”。三考合格,升官走人。在某个岗位任职超过三年,多出来的任期,算作“零考”,作为零头,计入下个任期的考课。离职之前,当然要履行“解任”程序。这些都记录在印纸里。

举个例子。这是徐谓礼在“权知建康府溧阳县”到任后,当即向溧阳县所属的建康府申状(打报告),建康府依程序对其印纸、官告等凭证进行核验。批书人除时任权知建康府蔡某,更有其他负责审核各种凭证的吏员。在批书中,注明徐谓礼到任的时间是端平元年四月二十六日,这是为了约束官员按期到任,不得拖延。

到任后,徐谓礼依例与前任知县徐耜交割职事,包括各种账目、印信等。

(3)“服阕”印纸。服阕,就是守丧期满除去丧服。端平三年(1236),徐谓礼母亲陈氏去世,他依例解任回乡守孝,称“丁忧”。嘉熙三年(1239)一月,丁忧期满三年,“服阕从吉”,向武义县所属的婺州申状要求“起复”,并记录在印纸内。

古人所谓“五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的五等亲。父母和儿子,是血缘最密切的一等亲,需服斩衰礼,回家守制二十七个月,其间不行婚嫁之事,不预吉庆之典,服满才能“起复”,重新出山。听说过南宋史嵩之、明张居正故事的,就知道围绕大臣的丁忧和起复,曾经引起过怎样的风波。

(4)“保状”印纸。印纸中,以“保状”数量最多。大凡申请朝廷封赠、奏荐荫补、贡举解额,都需有官员出面担保。将保官所保之人事记录在案,一为防范诈冒不实,二为日后追究滥保的连带责任。“徐谓礼印纸”共有保状三十三则,涉及七十人之多,有条保状涉及贾似道。

这是绍定三年(1230)徐谓礼为赵与戆赴尚书省吏部铨试开具的保状,并呈递给上级部门平江府,由平江府审核后批书签署。按照制度,赵与戆可能因为父辈的恩泽,荫补为承务郎,但须经吏部铨试合格,才能授予实际的差遣。批书,照例由专门的书记员记录,即文书中间那行“手分”字样,后为平江府各级官员签署,末行是时任平江知府朱在。徐谓礼为赵与戆担保,保证绝无伪冒,如果信息不实,举荐人将负责任。

徐谓礼保状,涉及很多人,除在信州任上举荐下属各县官员外,还有大批金华、武义附近的同乡,有些恐怕还与他沾亲带故,赵与戆可能就是金华地区附近的宗室。官僚士人有自己的圈子,在利益的基础上,形成各种关系网络,我给你举荐,你帮我担保,彼此提携,共同进步。为什么连进士出身的人都会“老于选海”?主要因为难以获得三五个身份较高官员的推荐。寒门子弟,或者不善于经营关系之人,混在官场,处境艰难。有人宁愿放弃地方县丞、学官的正经差遣,跑去帅司当幕僚,唯有如此才能接触到高层次的人,求得几份保状。唉,说来都是泪,因为寒门子弟,比不得徐谓礼这样的“名门之后”。

需要指出的是,徐谓礼文书的价值,并不只在于告身、敕黄、印纸的完整性,还在于三者的彼此联系,对照研究,可以窥见许多官场的奥秘。例如,嘉定十四年(1221),十九岁的徐谓礼获荫“承务郎、主管临安府粮料院”,综合告身、敕黄考察,在此后的五年间,他一直在家待阙,但运气不错,遇到一次朝廷恩典,一次新皇帝登基,蒙受恩泽,连升两级,转官为“承事郎”。

从印纸上看,徐谓礼还未上过半天班,但对候任官员的考课就已经启动。对一个待岗期间的毛头小伙而言,够得上批书的事件,大概只有转官和保状两项——徐谓礼文书的优点,正在于清晰、完整和系统。

第三单元“名门之后”,主要介绍徐谓礼的生平,及其家族和人际网络,最后以他在信州知州任上为例,介绍宋代地方官员日常生活的一般情形。

《宋史》《武义县志》未为徐谓礼立传,但根据文书和出土墓志,可知其生平。徐谓礼(1202—1254),字敬之,武义县人,因生父徐邦宪恩荫入仕,三十多年,宦海浮沉,从第三十阶“承务郎”,升迁至第十八阶的“朝散大夫”,由“从九品”升至“六品”官,宝祐二年(1254)卒,走完了一个南宋中下层官僚的典型人生。

其妻林氏(1201—1247),南宋名臣林大中的曾孙女。徐谓礼生母陈氏,据说是永康“事功学派”代表人物陈亮的妹妹。周密《癸辛杂识》说徐邦宪与陈亮是“内外兄弟”。周密的笔记,道听途说,未可尽信,但他们的关系确实密切。徐邦宪和陈亮是绍熙四年(1193)的“同年”进士,徐邦宪是“省元”,省试第一名;陈亮为该榜“状元”,殿试第一名。徐邦宪在殿试时,被调整为第三名,变成“探花”,一时传为科场佳话,很多年后,依然为周密等文人津津乐道。

这些版面,徐邦宪、林大中、陈亮的生平,无须讲解。我只想说明,徐邦宪家族作为武义的显赫之家,与永康大家林氏、陈氏,门当户对,广泛联姻,颇可见当时社会风尚之一斑。

徐谓礼有个名声不佳的亲戚——宋末权臣贾似道,他一手遮天,权倾天下,对宋史稍有了解的人,没有不知道他的。印纸文书中的第三十三则“保状”,徐谓礼曾经因为贾似道叔父贾直夫的请托,出面为贾似道的亡父贾涉担保“合得恩例三次”,可见徐家与贾家交情不浅。

周密《齐东野语》中有个有趣的故事,说徐谓礼与贾似道是姻亲,徐谓礼擅长看相,曾为年轻的贾似道相面,预言他“异日必可作小郡太守”,将来能当一个州府的长官。按理说,这也不坏,未料贾似道其人,志向远大,一肚子不高兴。后来,贾似道出任宰相,徐谓礼走后门求官,贾似道真的给了他一个“小郡太守”,即信州(今江西上饶)知州。其实,宝祐二年徐谓礼去世时,贾氏还未居相位,徐谓礼受贾氏关照,得官信州知州,不太靠谱。

这个八卦,估计是后人为坐实贾似道的刻薄和小心眼而编造的。不过,徐谓礼最后的重要差遣,确为信州知州。

徐谓礼知信州,下辖十来个县,从淳祐八年(1249)十二月到任至十二年(1253)六月离任,共三年零五个月,完成“三考”,外加五个月的“零考”。作为一州之长,徐谓礼守护一方,教化一方,主要职责是执行朝廷政策,定期足额上缴两税,负责下属的荐举和考课,这些在文书中均有记录。

徐谓礼在信州期间,对其下属27个职位进行全面的推荐,是迄今所见保存最完整的州级长官荐举材料。其时,一旦被举人有重大过错,可以依据追究保官的责任。

展厅里还有信州衙署的复原模型,大家可以借以想象宋代州县长官日常办公和生活的空间。州县长官,与民众关系最为密切,被称为“亲民官”。

信州衙署,未经考古发掘,复原模型主要参考平江府、庆元府(今宁波)衙署平面格局的一般情形,带有推测的成分。

同时,我们还建了南宋临安城的复原模型,由此可以看到位于杭州凤凰山的南宋皇城与“三省六部”等衙署之间的空间关系。

这种复原,自有深意在,观众可以据此展开合理的想象—徐谓礼文书绝非抽象的存在,当年,它们曾经在具体的历史空间里,真实存在过。

第四单元是“以史为鉴”,主要介绍南宋中央机构、地方行政的权力架构。前头所有的解读,都围绕徐谓礼这个中下级官僚的个案展开,而徐谓礼的政治生活又是在南宋官僚制度体系的大框架下展开的。根据南宋“皇城图”以及朝廷权力机关设置的图表,大家可以想象朝廷权力运作的空间。

宋代中央集权的特征,是比较明显的。地方州县官员的考核和任免,都出自朝廷。那么,中央该如何控制地方?首先,州府负责属县官员的管理和考核;州府和中央之间,则有“路”(监司)一级的设置,负责考核、监督、举荐、弹劾。在“地方行政设置”图表中,可见中央与地方的垂直关系。

宋代文官政治的重要特征,就是权力互相制衡。在中央,三省分离,彼此牵制。三省六部以外,设有独立的监察机构——台谏,以制衡相权。

权力的根源是人事任免权,文书的核心就是人事任命的程序记录。在官员任命中,各机关彼此制衡,这就是中枢权力平衡的大要,也是我们理解徐谓礼文书的基本历史背景。

在地方,“分权制衡”的理念,也得以充分贯彻。州府长官是知州、知府,副手是“通判”,主要职责在于监察知州。县级政区,设有知县、县丞、县尉以负责地方民政和治安,同样贯彻了分权制衡的理念。

宋代奉行“崇文抑武、以文治国”的文官政治,结束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乱世,把社会引向文治和安定的局面。宋孝宗说“本朝家法远过汉唐”,宋代是士大夫的黄金时代,形成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的文官政治。

文官政治,以科举制度为基石,以权力制衡为理念,文书展现的人事任免程序,完整体现了南宋官制运作的基本面。相对公正、开明的政治氛围,是南宋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的制度基础。宋代文官政治凝聚着古人治国理政的经验和智慧,对今天也不无启迪。

展厅的最后,是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邓小南的一段讲座视频,对徐谓礼文书的历史和学术价值,做了全面的总结和升华。如果大家愿意用半小时的时间,听听邓老师的讲座,一定有所收获,有所启发。

谢谢参观。

附记:这是武义博物馆“南宋徐谓礼文书”专题陈列的讲解词,因为广泛涉及南宋政治、官制、文书、墓葬制度等专门领域,将文书的基本历史背景和信息向社会做有效的传播,并对新上岗的讲解员进行业务培训,当然大有必要。2019年4月,应武义博物馆邀请,我领着讲解人员在展厅转了一圈,针对众人疑问,尽量作解。本文就是根据当时录音整理的文稿,尽管在文字上有所增删、有所条理化,但尽可能保留说话时的机锋和口语痕迹。我向来认为,最好的讲解,是口语的,是闲聊的,是生活的,是不着痕迹的精心准备。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涉及文书具体格式和内容的解读,本该酌情配备图片。但考虑到配图后,与全书的整体风格不协调,只好忍痛割爱,敬请谅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