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历史上有名的“六不总督”叶名琛常为后人所诟骂。不过认真地说,其所谓“六不”——“不战、不和、不守、不死、不降、不走”,其实也是无奈之举。
原因很简单,英国军队的进攻时机是精心选择的。因为当时为了镇压省内“洪兵”(广东天地会的反清起义,起义军自称“洪兵”),叶名琛的主力部队此时正好远离了广州城。
这时,叶名琛只能临时招募壮勇抵御外国侵略者,而其使用的武器是窳劣的火药枪、大刀长矛乃至沙石等。
对此,英国公使包令不免轻蔑地嘲讽道:
“以野蛮时代的武器与兵法,同当今昌明的科学所发明的各种武器及首屈一指的海陆作战相抗争,其结果只有一个。”
包令没有说结果是什么,但言及于此,何待明说。
英国军舰在炮击广州时,清军没有进行炮火回击。只有英军侵入广州城时,清军士兵才有机会反击并杀死了一百二十八名侵略者。
广州城破后,叶名琛以前往文庙拈香为借口避居旧城巡抚衙门,总督衙署则被英国人占领。
好在英军兵力有限,他们并没有统治广州全城的能力。在广州乡勇的袭扰下,英军撤出广州,退往虎门等待后援部队。
而这时,印度发生大起义,英军后援部队被中途调走。因此,叶名琛顺利地收复了广州。
在英国人的打击下,叶名琛看起来十分窝囊,简直就是“不抵抗主义”的鼻祖。但事实上,他并不是一个软弱的人。
1852年,时为广东巡抚的叶名琛一举击溃由凌十八统率的农民军,迫使正徘徊在湘粤桂边境的洪秀全太平军全力北进而不再觊觎两广。
1854年,两广境内又现“洪兵”起义,局面几乎失控。在叶名琛的苦心经营下,这才得以力挽颓势。
在镇压“洪兵”起义时,已升任两广总督的叶名琛毫不手软,广州刑场上“无首之尸,纵横遍地”,“地上之土吸血既饱,皆作赭色”。
在“洪兵”起义势头最猛的时候,叶名琛亲自勾决犯人,最多的一天要杀近千人,而平时也“有八百名被捕的叛乱者在刑场被斩首”,“如果一天只有三百到四百人被处决,就认为是很少了”。
刚从美国回来的容闳在回忆录中写道:
“天哪!这是一种什么景象!血流遍地,街道两旁,无首的尸身堆积如山,等待掩埋,但并没有任何准备清除的迹象。”
“……土地已完全被血水渗透,散发出污秽恶臭的气味,以致周围两千码左右,都被笼罩在这种传播瘟疫的浊气之下。”
成千上万颗的人头染红了叶名琛的红顶子。他甚至为此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
印度起义被英军镇压后,叶名琛的好日子也到头了。
1857年9月下旬,英国专使额尔金来到香港。在他的背后,除了实力强大的英军外,还有因“马神父事件”纠集而来的法军。
在与法美两国协调后,额尔金给叶名琛送来照会,其中简单明了地提出了三项要求:入城、赔款、修约。限十日内答复。
英法联军的剑拔弩张令广州全城震动,但叶名琛仍认为其虚张声势:
“彼无能为也,第作战势来吓我耳。张同云在彼中,动作我先知之,彼穷蹙甚矣。”
有人请求“往敌船一探,或可转圜”,叶名琛即怒斥:“如有官绅士庶敢赴洋船议事者,我即指名奏参。”
司马懿曾说:“军事大要有五:能战当战,不能战当守,不能守当走;余二事,但有降与死耳。”
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大举进攻,炮弹再度射入督署。叶名琛依旧镇定,还在从容地捡拾文件。有人劝他赶紧避走,他且安慰说:“只有此一阵,过去便无事。”
次日,英法联军破城拥入。广州将军穆克德纳及广东巡抚柏贵甩开叶名琛与侵略者媾和,而叶名琛仍旧避居旧城。
直到一周后,也就是1858年1月5日,他终于被忍无可忍的英军抓走了。
叶名琛被俘后,当时有一联讽刺说:“霜降风高,天下难容老叶;宵雨暗入,人家争怨初春。”“老叶”“初春”,指的是叶名琛的父亲叶志铣(字初春)。
据说,叶名琛在总督衙门里为父亲建了一个“长春仙馆”,里面祭祀吕洞宾、李太白二仙,一切军机进止都取决于占语。譬如,叶名琛曾告诉属官“过十五日即无事”,就是两个大仙告知的。
叶名琛之父或许有占卦请神之爱好,但老先生毕竟是翰林出身,非一般的冬烘腐儒之迂愚可比。因此,叶名琛的镇定其实另有原因。
据叶名琛的自述,他曾派了不少探子到香港,这些人为他提供大量的所谓“情报”。而对于这个经营多年的谍报系统,叶名琛颇为自得:
“我合数十处报单互证,然后得其端绪。”
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些本职为商人的探子不过是将香港公开出版的一些新闻作为情报来源,而且其中还有一大部分是有意无意的曲解。
譬如,叶名琛分析完情报后,其一直以为英法联军只是为“入城”,实则差之千里。
如此,怎么可能有胜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