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府试

县试后一或两月,续考府试(直隶州、厅试同),州县试录送之童生全部集中于所管府(或直隶州、厅)进行考试,考官即为知府,或直隶州知州、直隶厅同知。府试亦于考前一月出示考期,并告知有关报名等相关事宜。其童生报名、填写履历、取五童互结、廪生保结,以及考试场次、考试内容、考场编号、试卷弥封、考法、提堂、出圈、出长案等,均与县试略同。本节仅将府试特有之内容及相关规定,略述如下。

一、应试资格及准备工作

除前节所述,一些特殊直隶州、厅及贵阳等府之童生不参加县试外,一般应府试之童生,均须经县试之录送。有因故未能参加县试者,补考一场亦可参加府试。应试之童生必须参加本府知府主持的考试,而不得跨府应试,更不允许冒籍跨考。康熙间曾允许贵州同省各府人应考,至雍正二年(1724年)停贵州隔府考试例。(181)

顺天府地位特殊。其所属童生应府试,除在京之大兴、宛平二县属府丞专理外,其余二十三州县,自清初以来俱由霸昌道于州县试后组织考试,录取后转送院试。后因霸昌道驻扎昌平州(今北京昌平),各州县有往返八九百里或六七百里者,殊为不便,至雍正十年(1732年),从顺天学政吴应棻之请,改归四路同知分别组织所属州县考试,录取转送。(182)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鉴于顺天府所属各同知均有地方事务,且所处冲要,每遇委要件,即致拖延试期,遂改定:嗣后各州县之府试一体改归府丞专管,且均就东路通州考棚考试,至府丞试毕,即届学政考期,士子亦便。(183)

又,创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的京师金台书院,后凭其特殊的地位,可将肄业童生直接送考府试,实属特例。至咸丰元年(1851年),为统一童试之考试程序,将“金台书院送考之条禁止”(184)。商籍、灶籍之童生,则试于盐运使司,或试于规定之府,注明商籍、灶籍。(185)

府试亦须将所属各州县录送之童生会齐一日考试,以防重冒。(186)府试之考场,各地多设有考棚,亦有未设考棚而利用衙署或学宫者,故乾隆九年(1744年)定:“府州考试童生,即在学政衙门考棚内编号扃试。如学政衙门不在府州治内,令该府州选择就近紧密公所,照院试例,编立坐号。”(187)未设考棚之府,自乾隆以后亦相继修建,如四川之雅州府,山西之忻州、岢岚州,贵州之铜仁府、石阡府、思州府,广西之镇安府,广东之江阳直隶厅,安徽之广德直隶州,云南之东川府,东北之吉林。(188)所需经费,或由地方官筹措,或经奏准,动用公项银两。而各地对考棚之维修费,亦准动用公项,但需先经奏请,待批准后方能执行。(189)

参加府试之童生,仍需审查,一如县试,同时对认保廪生有更严格的要求。乾隆十年(1745年)规定,府试、院试时,俱令县试原保廪生识认。二十九年更强调,府试时,县试原保廪生不许更换,如有随意更换者,即对该管州县官进行参处。(190)审音之举亦用于府试,且更为严格。

二、考试的组织及录送院试

府试的考场多设有考棚,条件普遍要好于县试。同时,考试的实施,除知府总掌其事外,所属州县之长官亦须协助办理。因此,府试的组织要比县试严密得多。

首先,府试之场规,较县试为严。特别是在清初,一些地区的士子入场均须搜检,且有专人瞭望,考场井然有序。《阅世编》记载了江南松江府的情况:

府试之严肃,惟顺治四年丁亥,卢公士俊守松时,搜检瞭望,坐号点名,一如学宪之制。是时,法令森严,人畏卢之严,罔敢紊越。后康熙六年丁未,张公升衢守松亦然。要皆官备棹杌,故可使之恪遵规矩。其他令童生自备棹杌而欲其守法者,断未有能从者也。(191)

可见,考场的条件及考官的责任心是保证考场秩序的重要因素。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考试区域的扩大,在一些地区出现无视场规的现象,尤其是无考棚之府州,考场“无从编定坐号”,只能听童生“自备桌凳进考”,甚至有“师弟、父子共坐一处,父师作稿,子弟誊抄”(192)者。因此,乾隆九年(1744年)规定:府州考试童生,在学政衙门考棚内扃试,照依院试之例,编列坐号,严行考校,倘有不按本号混行杂处者,即行逐出。(193)

府试之命题、阅卷,均系知府亲裁,不得假手他人,且头场试题亦有未冠、已冠之分。府试每场亦以一日为准,必须当日交卷,且依院试例,不准给烛。这一点要严于县试。有的地区于府试前特颁告示,以肃功令:

文场不准给烛,此功令也。盖文尽一日之长,为时已甚宽裕,尚有不完卷者,非本童为人代作,即守候外传之作,以致稽延。本府深悉此弊。今将遴选真才,宿弊不除,则真才不出。为此,剀切诸童知悉,此次考试断不给烛。如日入后不交卷者,即掣卷除名。尔诸童进身伊始,当思自爱,恪遵功令,毋再狃旧习自误。至父师廪保,亦各将本府之意,谆切诰诫,毋使诸童再滋弊端。蹈违抗之咎,凛之!(194)

府试录取童生,因数额少于县试,故较县试为难,致使有知府上下其手,中饱私囊。清初虽定条例,以杜弊端,然“不肖有司,视为具文,全无慎重之意”,以“名数之先后,分卖价之低昂”;“依荐牍之坐等,为填案之甲乙。致孤寒而有抱负者,屈抑不伸,望院试如登天之难”(195)。以致有童生,府试出案无名,自缢府堂。(196)故清廷屡颁条例,要求府考拔取童生,务必公明阅卷,滥取者查明议处。府试录取,亦有挑堂之例。府试之挑堂“自头场始,挑县案前列者面试,二场挑前场前列者面试。三、四、五场亦如之”。府试挑堂,“题俱另出”(197)

府试录送院试之额,前后之变化与县试同,清初较严,其后逐渐放宽,并不限定额数。乾隆八年(1743年),为保证录取质量,礼部议准:“各学童生,每额进一名者,府试酌取五十名,申送学臣,如有逾数多取,截去不准收试。”(198)九年又定:每学额进一名,府试取三十名。(199)随即又不限定额,但要求将文理不通者摈弃不录。(200)府试录取之第一名称“府案首”,院试相沿入学。

府试录取后,即将录取名单造册申报学政,以待院试。顺治九年(1652年)定:府考录取已定,册报名数,榜示童生,照所取次序,五人为一结,取行优廪生亲笔花押保结,查照格眼册(记录所有在学生员履历及考核升降等情之册)式,当堂令各童生亲填年貌、籍贯、三代、经书,汇为一册,并各结状粘送。各童生所填年貌,务要一一肖真,以便查对。另造点名册,仍书童生年貌,并书保结廪生姓名于下。同时,将府试及州县试原取之卷,合钉封贮,以便院试录取时核对。(201)乾隆十九年(1754年),鉴于各府造册时往往有胥吏从中舞弊,故规定:府考事竣,先将取录童生之总数申报学臣存案,以杜造册送院时,胥吏受贿搀入冒籍、互考姓名之弊。(202)其后,清政府察觉,止令申报录取总数,未将所取姓名一并申送,于稽查之道尚未周密,竟有奸胥猾吏暗受贿赂,将未经府取之童生续入册尾,学政收考,无从稽查。遂于乾隆三十二年规定:嗣后各府考试事毕,揭案之后,即于一二日内将录取童生姓名、人数,造册封固,钤用提调印信,一并申送学政衙门存贮。学政不得预先拆看,至试日点名时,将名册取出公同验封拆开,同临期所送点名册一一核对。如有窜易姓名、与前册不符及增添人数者,立即交提调官查办。(203)

府试录取者即可参加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