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举人覆试

清代的科场条例规定,新科举人应会试之前,以及新科贡士应殿试之前,均须参加覆试。只有覆试通过者,方可参加会试及殿试。清代科场有两种覆试,一个是榜前覆试,如附生、优贡生考试的覆试,童生试中的覆试,这种覆试是对考生成绩的覆查,即如唐宋以来的“详覆”。另一种就是对新中式举人、贡士的覆试,即榜后覆试,这种覆试实际上是对乡会试录取工作的再认定。人们所称之清代的覆试制度,即指后者。(812)

覆试制度是清代科举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历代科举制度中所没有的。它的建立,完善了科举制度,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以至于乾隆帝称“覆试一事,竟不可少”(813)

一、覆试制度的创立

1.覆试之溯源

覆试作为定制,为清代之创建,然采取榜后再试之举措,历代已有之。其主要原因,均与取士不公有关,或因宰臣言知贡举取士时谋私,或因下第者抗论考官取舍不当。总之,多是迫于众论而在榜后对录取者进行覆试,以认定录取工作是否有弊,并决定中式者最终是否录取。如唐穆宗长庆元年(821年)三月,因宰臣劾知贡举钱徽取士不公,穆宗特令大臣子弟进士及第者十四人覆试,“以观学艺浅深”。结果,竟有十一人黜落。(814)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三月,因翰林学士李昉知贡举遭议论,称其取舍不当,遂“覆试进士于讲武殿”,后“李昉坐试人失当,责授太常少卿”(815)

唐、宋的覆试,实际上是对及第者资格的再认定。到了明代,这类事情日渐增多,“士子被言者,必再试。至成、弘而后,则愈毖矣”。但是,被言者未必均有问题。因此,时人对覆试颇有看法。沈德符即称:“科场覆试一法,在唐、宋已有之。要之,非盛世待士体也。”也有士子自知无弊,表示“死不受辱”,而不参加覆试。(816)可见,明代的覆试,已较唐、宋更为复杂。尽管如此,被言者经覆试被斥革之例还是不少的。如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科会元沈同和,“乡举已招物议,会试榜发,居然首选。下第举子愤愤不平,泥污榜名,聚众声阙”,于是下令覆试,沈同和竟交白卷,终被斥革。(817)时人认为,这是“古来制科一大变矣”(818)。万历以后,覆试更为频繁,除有覆试后被斥革者,亦有因逃避覆试而被黜革为民者。(819)

可以看出,唐至明的覆试,主要针对科场取士不公的现象,这在唐、宋尤为明显。明代虽有覆试未查出问题的事例,但毕竟是在“士子被言”后采取的措施,终归还是要防止取士不公。此外,覆试只是偶一为之,还没有形成定制。虽然明代覆试之例远多于唐、宋,但仍属循例而行,并非照章办事。尽管如此,这些覆试还是为清代覆试制度的确立提供了可效法的先例。清代的覆试制度正是沿袭了前代的一些做法,并在此基础上加以创新、完善而最终形成的。

2.清代覆试制度的形成

清初,尚无覆试之举,后以科场案频发,遂行之。举人覆试始于顺治十五年(1658年),至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成为定制。贡士覆试始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至嘉庆四年(1799年)成为定制。

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科乡试后,顺天科场案发,中式举人多有贿买情弊,以致物议沸腾,朝野震惊,遂奉上谕:“顺天乡试中式举人速传来京,候朕亲行覆试,不许迟延规避。”(820)十五年春,清廷首行举人覆试。为此,顺治帝特别强调:“朕非好为此举,实欲拔取真才,不获已尔。”(821)显然,清代推行覆试也是要保证公平取士。覆试结果,取米汉雯等一百八十三名,准会试,苏洪濬等八名文理不通,俱革举人衔。(822)随即,江南科场案发,同样是“中式举人,情弊多端”,榜后备受指责。礼部议准:应照京闱事例覆试,以核真伪。所有江南新科举人,暂停其会试。(823)覆试结果,有方域等十四人文理不通,俱革去举人,另有二十四人被罚停会试二科。(824)十六年,顺治帝又覆试江南丁酉科举人,有十八人罚停会试。(825)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己卯科顺天乡试,有情弊为人指参,“士子鼓噪,作檄讨主试官,以草人为主考,千百为群,押往柴市街杀之”(826)。康熙帝为查明实情,特颁旨:“科场大典,岂容如此!着将所取举人通行齐集内廷覆试。如有托故不到者,即行黜革。”(827)三十九年二月,再次覆试顺天新中式举人,康熙帝亲自命题,特令皇子、重臣、侍卫严加监试,并规定:“考列三等以上者准会试,考列四等者黜之。”(828)结果,中式者皆不黜,只是房考官有被降革者,副主考姜宸英死于狱中,主考李蟠流放于沈阳。(829)事后,康熙帝专门讲述了此次覆试的原因及结果:“此科中式举人,因有情弊为人指参,朕亦闻外议纷纭,故行覆试,以验其实……朕初谓必有不能终卷者,及阅各卷俱能成文,尚属可矜。至于落第者在外怨谤,势所必有,焉能杜绝。”(830)雍正七年(1729年)己酉科,顺天乡试奉特旨覆试。(831)以上覆试,均在乡试榜发后因有情弊而行之,且主要针对顺天、江南中式之举人。

经过几次覆试,清廷上下认识到覆试之法不仅对顺天,乃至全国都是有效的。于是,在乾隆九年(1744年)清廷下令对顺天乡试进行严格搜检,以肃清弊端之时,顺天府府尹蒋炳条陈:“顺天乡试,业派亲信大臣监同御史严行搜检,至外省积弊,未能肃清。请于放榜后,令巡抚会同学政,当面覆试。”得旨:“如所请行,下部知之。”(832)礼部议准:“欲清科场之弊,莫如覆试一法。各省放榜后,例于一月内,中式者俱赴省填写亲供,若乘此便,令本省巡抚会同学政在抚署内当面出题覆试,真伪可以立分。如有文理荒谬,以及不能完卷者,即时讯得实情,分别办理。其并无情弊之人,即给咨赴部会试,并将覆试卷一并解部,听候磨勘。倘巡抚、学政仍有瞻徇,则外而同省大臣,内而九卿、科道,皆得随时举发。”(833)随即又奉上谕:“从来科场取士,首重头场四书文三篇,士子之通与不通,总不出四书文之外。今应令中式之人填写亲供时,在巡抚衙门内严行防范,该抚会同学政,出《四书》闲冷二题,不在拟议之内者,当面考试,听其尽一日之长。试毕,即将原卷与中式卷一并解部,听候磨勘。如有文理荒谬及不能完卷者,该抚、该学政不得瞻徇,即行举出,另行奏闻,候朕降旨,余照原奏行,该部即速行各省知之。”(834)这是首次在乡试前决定于榜后覆试。这次覆试的举行,以及有关条文的规定,为日后覆试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因为这是根据事先的规定而进行的覆试,是清廷的主动行为,而不是被动的措施。但是,这种有计划、按规定进行的覆试只推行了一科,便于乾隆十二年宣布停止。其原因,乾隆帝称:“向因不肖士子陋习相沿,临场专事怀挟,舞弊营私,希图徼幸,是以上科顺天乡试特派大臣、侍卫等严加搜检。彼时外省传谕未到,恐其中有夹带冒滥中式者,因令于榜后覆试,冀得真实学问,以培养人材。本年又当乡试之期,闻士子颇知愧悔,不敢自罹罪谴,奋勉下帷,以图上进。向来讲求巧挟之弊颇敛,而闭户读书、精研场课者有之,朕嘉悦焉。但若因此稍弛剔弊之念,恐复蹈故辙。着各该监临等官,临时加意搜检,不许携带片纸只字,务令诸弊悉除,使场规整肃,以收得人之效。至上次覆试,原因场期已近,不及严查。今既一体严行搜检,其覆试之处着停止。”(835)其后,覆试或行或停,皆临时降旨,无定例。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特定:北闱前三科由俊秀报捐贡监生中式举人者,除已登仕版及业经中式进士者外,均应行覆试。于会试前十日,奏请钦派亲信大臣,在文华殿试以制艺一篇、排律诗一首,恭候简派阅卷大臣秉公甄别。至此内各生如有文理全不通及不能完卷者,即行斥革,其辞句有缺陷,分别罚科。至有丁忧、患病事故者,于下科会试前再行奏请覆试。未覆试以前,遇有教习、誊录各项考试,概不准考。(836)五十三年,原定各省乡试榜后均行覆试,旋奉上谕:“今岁顺天乡试榜发,届期应照新例举行覆试。第思各省乡试中式人数众多,顺天取中各生尚不难调集覆试,若各直省道里殷遥,省分甚多,安能简派如许大员于榜后遍行覆试?嗣后乡试榜发后覆试一节,俱不必行。”(837)五十四年,又以“顺天为五方辐辏之区,其应试之人又系俊秀监生居多,未免良莠杂处”,特颁旨:“所有顺天中式举人,着于此科为始,举行覆试。其有托故不到者,仍照旧例办理。”(838)鉴于未经降旨之先,新中式举人多有出京回籍者,一时不能赶到,遂决定,放宽期限,“于明年二月初一日以前齐集京师,听候示期覆试。除实有父母事故不能赴考,取结报明外,如有托故不到者,明系意存规避,俱着革去举人,不准与试,以清科场而示惩儆”(839)。次年覆试顺天乡试中式举人,不入等者五人全行斥革,考列四等五人革去举人,仍加恩予留生监,准再应乡试,列三等末之十五人俱罚停会试一科,(840)五十八年,顺天等省补行覆试举人问题颇多,补试八人中,准应会试者仅一人,罚停一科至三科者五人,斥革者二人,其覆试卷与原卷如出两手,情弊显然。奉上谕:“现在惟会试及顺天乡试榜后方举行覆试,而各省业经停止。因思举人一途,即使会试不能中式,无论经截取、大挑,即按班次亦可选授知县,补用教职,或身膺民社,或职司秉铎,并有从此渐跻仕者。其出身之途,甚关紧要,非如诸生之不得中式,仅以顶戴荣身者可比,岂容以文理庸劣、冒名顶替之徒,滥膺其选。是各省乡试后,亦不可不普行覆试。但各省人数众多,若概调集京师,恐边远省分长途跋涉,未免资斧维艰,亦非体恤寒畯之道。嗣后各省如督抚同在一处者,仍令巡抚监临,着于榜后交于总督严扃覆试;其止有巡抚省分,着派布政使会同邻近提镇一员监临,榜后交于巡抚覆试。一经复出与原卷文理、字迹不符者,即行据实究办严参,将该监临及本生分别严处治罪。所有各省覆试卷,仍统行解京,候朕钦派大臣、翰林等一并覆勘。倘勘出情弊,惟覆试之督抚是问。至会试中式覆试,有诗文荒谬者,除知贡举照例严处外,并将该省覆试之督抚一并严处。”(841)五十九年,以严行贡士覆试之法,足以遴拔真才,又令将顺天并各省举人覆试之例,即行停止。(842)

嘉庆四年(1799年),经大学士王杰等议准,乡会试榜后覆试着为令。(843)至此,乡试榜发后,新科举人进行覆试,成为定例。

二、举人覆试的相关规定

举人覆试制度确立之前,清廷已经举行过多次覆试,尽管未有过细之条例,但其间的一些规定仍在覆试制度确立后被沿用。如每次覆试,最终是要解决新科举人能否参加会试,除对文理不通者革去举人外,尚有被罚停会试一至三科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更规定,考列三等以上者准会试,考列四等者黜之。还有考试内容,至乾隆时定为二文(四书文)一诗(五言八韵诗),以及覆试卷送部磨勘等规定,都为覆试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覆试制度确立前后的一个明显区别就在于,以往的覆试或针对某省、某些特殊士子(如俊秀报捐贡监中式举人),而覆试制度确立后,却要求全国各省所有新中式举人一律参加,成为乡试、会试之间的又一个考试。此外,覆试制度确立后,其覆试条例亦日臻完备。

嘉庆四年(1799年),礼部针对以往考试内容及对士子、考官处罚,做出新的规定:“榜后覆试,但取比对文理字迹,一文一诗,尽可辨别真伪。向例两文一诗,为时太迫,应改为一文一诗,以昭简易。至阅看覆试卷,如果文理荒谬,与原卷大相径庭,自应从此根究其正场如何代倩舞弊,按律问拟,以正侥幸科名之罪。若字句偶尔失检,文章一日之短长,原属无关弊窦。近科以来,或指诗文一句之疵,或因一时缮写违式,罚停一科至二、三科不等。每次榜发必有被议多人,亦与政体未协,自应略其小节,毋庸更议停科。又向例,凡覆试士子停科,必将考官按名议处,但考官闱中校阅,止凭现在之文,安能保所取士子中式后所作诗文尽成佳构。况榜发磨勘原卷,如有疵颣,将主考、房官议处,有降级、革职等条,定例已不为不严。若因覆试又将原取之考官牵连议处,实非情理之平,应均予宽免,以昭公允。”(844)

道光十五年(1835年),以顺天乡试场规颇弛,竟有雇枪手而中式者,监临遂被议罢官,(845)九月奉旨:“本年顺天乡试取中举人,着于本月二十一日在圆明园正大光明殿覆试。并着国子监、顺天学政查明各该生科试、录科原卷,封送军机处,以备派出之阅卷大臣查对笔迹。其磨勘签出应议之卷,仍着该部照例办理。嗣后每遇乡试,应否举行覆试,于揭晓后临时请旨。”(846)且规定:此次覆试,着礼部仿照会试覆试例办理。并着传知该举人等,取具同乡京官临场识认印结送部核办,听候覆试。其有未经奉旨之先,如有出京回籍者,一时未能赶到,着该部查明人数奏明请旨,酌予期限,行知各省,饬令赴部齐集,听候示期覆试。其实有患病等项事故不能赴考者,即行取结报部,以下三科为限,补行覆试。如有托故不到,三科内并未覆试者,着永远不准赴会场考试,亦不准赴吏部截取铨选。所谓仿会试覆试例,即:“所有监试王大臣、阅卷大臣,系奉特旨简派,不由部开列;覆试题目,恭请钦命《四书》题一道,诗题一道,是日发交监试大臣传示各举人;试卷由阅卷大臣分拟等第,汇封进呈;应用矮桌等项,照例行文各衙门预备。”(847)此次覆试,钦定一、二、三等准一体会试,列入四等之五人罚停会试三科,列入四等末及不入等之三人,以及笔迹、文理不符之四人俱着革去举人。(848)二十三年,给事中和丰奏请推扩覆试,以消天下士子徼幸之心。(849)礼部尚书陈官俊、礼部左侍郎何汝霖与军机大臣等议准:嗣后各省新中举人于会试年二月初十日前全行到京,取具同乡京官识认印结送部,听候覆试。覆试地在贡院。其道远逾期到者,归顺天府补行覆试。其逾补试期者,归下三科办理。三科内未覆试者,永远不准会试,亦不准截取铨选。(850)至此,各省新科举人于会试年入京覆试成为定制。同时规定:礼部于二月十四日奏派阅卷大臣,恭请钦命试题,封固发交礼部堂官,由内帘刊刻。十五日入场考试,颁给题纸,当日交卷出场。阅卷大臣分拟等第后移交磨勘官及覆勘大臣,核对原中各卷文理、笔迹,于二十六日前具奏交礼部,礼部于二月三十日内奏结。其内外帘监试、受卷各官,例应奏派,其外场搜检等各官,即用会试派出之搜检王大臣等。(851)道光二十五年又定:覆试四等俱着罚停会试二科。(852)

嘉庆、道光时期,是覆试制度成为定制的重要时期,有关覆试制度的基本条例已经形成并完善。其主要内容如下:一、所有新科举人于会试前均须覆试,顺天与各省乡试举人分别考试。二、顺天乡试举人覆试,仿照会试覆试例办理,如有患病等事故,于次年二月奏请在殿廷补行覆试。三、各省乡试新中举人,于次年二月十五日在京师贡院覆试,其续到在二月十五日以后者,归于顺天补行覆试内一并覆试,若逾补覆之期,即扣除,不许参加本科会试。四、顺天及各省乡试举人覆试,均除去本科不计,以下科为限,除丁忧另行展算外,其呈报患病等事故,一概不准展限,倘逾期未补覆试,永远不准会试,亦不准赴吏部截取铨选。五、覆试题为《四书》题一、诗一(废八股后,改为论题一道,经义一道)。六、阅卷大臣等由钦定,阅卷后拟定等第进呈钦定。七、覆试成绩分为四等,一、二、三等准其会试,四等罚科,不入等及文理、字迹不符者革去举人。(853)

按定制,凡新科举人通过覆试,准予会试者,如本科会试未能中式,以后再赴会试则无须覆试。

咸丰以后,覆试制度未做大的变动,只是在个别细节上对条例做了补充或调整。如咸丰元年(1851年)重新强调:新中式举人覆试,均除去本科不计,以下三科为限,除实在丁忧另行展限外,至呈报患病等项事故,一概不准展限。(854)又复准:凡无故三科不应覆试者,除永远不准会试外,原领举人牌坊银两等另行追缴。咸丰三年,因各省补行覆试之人为道路梗塞,不能如期到京,遂改为二月二十七日在保和殿补行覆试,以示体恤。(855)七年,因国内战乱,礼部议准:嗣后三科限满不准覆试各举人,如有情殷报效者,照捐复举人原资银数,减半报捐,由户部随时知照,待各省举人补覆场期,令其取结覆试。至军务省分,未覆试举人,如实有在籍团练等事,不能按期覆试,准由该督抚先期咨部存案,准其展限一科。(856)同治元年(1862年),因道路梗阻,举人来京多有迟误,特旨许先行会试,再补覆试,后不为例。(857)二年奏准:覆试罚科举人,仿照磨勘罚科之案,准其捐免。(858)十三年定:举人覆试,其诗内字句疵谬及诗内应抬不抬或失粘出韵者,均罚停会试一科,若诗内失粘,不应抬而抬,及字句疵谬,或诗文内有挖补字迹者,均罚停会试二科,如诗文内疵谬太多,或卷页越幅者,罚停会试三科。(859)光绪二年(1876年)议准:各省举人来京覆试,已逾期限者,于会试揭晓前补行覆试,不准会试。(860)

从始行覆试到覆试成为定制这一过程可以看出,起初旨在防止取士不公的措施,已变为对所有中式举人进行资格再认定的制度。这一变化充分证明了覆试从单纯保证公平,发展到保证录取者的质量。如条例规定,覆试列四等或不入等者,不论以前是否有弊,一律停科或除名。这对于那些学问不扎实、靠碰运气的人来说,是一道难关,同时,问题的另一面也显现出来。由于覆试的宗旨已从保证公平取士逐渐演变为保证录取者的质量,因此,覆试的重点也从防止舞弊逐渐变为寻找覆试者之疵谬,如诗失粘、出韵,抬写错误,不避庙讳、御名等,均有可能停科,甚至除名。初行覆试,多有作奸犯科者被暴露而受到处罚,而定制后,特别是咸丰以后,覆试被罚士子,多属试卷违式,而查出弊窦者寥寥。如光绪六年(1880年),各省举人覆试,因诗内失粘、出韵,诗句费解,诗文疵谬过多,直书庙讳而被罚停会试者十一人;文理不通,革除举人者一人。(861)特别是到清末,防止取士不公的原则在覆试中已经不再成为重点,乃至徒为具文。如光绪十九年癸巳科乡试,“北闱倩作、顶替中式者至数十人,言官劾举人周学熙、汤宝霖、蔡学渊、陈步銮、黄树声、万航六人,下所司举出录科中卷不符者学渊、树声、航三人俱斥革,余覆试无一黜者,监临各官均免议,而侥幸者接迹矣”(862)。这一状况,正是清末朝政腐败、纲纪废弛在科场中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