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录取与放榜

录取与放榜是乡试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士子们最期待的时刻,放榜之后,一届乡试即告结束。为了保证录取工作的严肃性和放榜程序的缜密,科场条例对此有严格的规定。

一、录取程序与相关规定

1.录取程序与录取原则

乡试之录取,决定着士子的命运,所谓“抡才大典”即始于此。录取工作,自阅卷始,至放榜终。各省阅卷,均由同考官先行批阅,并按一定之比例将拟取之卷选出,并贴条注明“荐”字,交给正副主考官,由正副主考官决定最终录取者。其间,尚有搜落卷之举,以避免同考官之疏漏。(688)

录取原则,首先是“衡鉴精详”,凭文取士,“务得真才”,不致有遗珠之叹。(689)而公平公正是第一位的,条例对取士不公或营私舞弊之考官均有相应之处罚。(690)清代科场案屡兴,均与取士不公有关,而处罚舞弊者即维护公平之原则,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691)同时,录取必须严格按各省规定之解额及官卷等各字号分别取中之数额,不得任意增减。康熙十一年(1672年),蔡启僔、徐乾学任顺天乡试正副主考,因副榜漏取汉军卷,二人一并降一级调用。(692)康熙五十年,湖广乡试少取举人十名,经礼部题准,其提调,布政使张圣猷降三级调用;监临,巡抚刘殿衡降二级留任;正考官,大理寺少卿张德桂,副考官,翰林院检讨马汝为俱降二级调用。(693)同时,令将少中之十名于下科补足。(694)

按清初之定制,各省依解额录取之举人,均按五经分配名额。(695)如顺治二年(1645年)定,江南中额一百六十三名,内《易经》五十四名,《诗经》五十三名,《书经》三十五名,《春秋》十一名,《礼记》十名。山东中额九十名,内《易经》二十三名,《诗经》三十五名,《书经》二十名,《春秋》六名,《礼记》六名。(696)其中,《诗经》、《易经》中额最多,而《春秋》、《礼记》中额最少。其他各省大体如此。时以士子专治一经,故采取分经取中之法。其后有增额或广额,亦按五经分配。如顺治八年加广乡试中额,大省加十五名,内《易经》四名,《诗经》五名,《书经》三名,《春秋》二名,《礼记》一名;中省加十名,内《易经》三名,《诗经》三名,《书经》二名,《春秋》、《礼记》各一名;小省(实际只有广西一省,因当时云贵尚未开科)加五名,内《易经》一名,《诗经》二名,《书经》一名,《春秋》、《礼记》共一名,“于二经卷内优者取之”(697)。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改专经取士为五经并试,(698)其后乡试录取不再按分经定额之旧例,只以文佳者取中。

2.副榜

清制,凡乡试卷有文优而限于额数者,可另行取中,称副榜,列于正榜之外,与正榜同发。副榜之名,始于明后期,“盖慰其佹得而失之也”(699),旨在安慰那些文优而偶然失去机会者。顺治二年(1645年)准取副榜,十一年始定各省取中副榜名额,顺天二十名,汉军五名,江南十二名,浙江十名,江西十一名,湖广十名,福建十名,山东九名,山西八名,陕西八名,河南九名,四川八名,广东八名,广西六名。(700)同时规定,副榜可送国子监肄业,其中廪生副榜照恩拔贡生例坐监六月,增生、附生副榜坐监八个月。(701)故副榜又称副贡。定制,送监之副榜,俱以前列名数起选,以文字优长为主,不拘经房,其朱墨卷一并解部磨勘。如有冒滥,文字不通者,将考官一体纠参。(702)

康熙元年(1662年)停副榜,至十一年恢复,除照旧例外,增满洲、蒙古五名,云南五名,贵州四名。且定,以后每加增正榜中额五名,即加副榜一名。(703)其后形成定制:各省副榜,视正榜每举人五名,取中副榜一名,如奇零不足五名,不准取中。(704)由于各省解额是相对固定的,因此,副榜数额也是相对固定的。康熙四十年,定顺天乡试副榜额中二十六名,贝字号取十六名,南北皿各取五名。(705)雍正四年(1726年),为鼓励士子留心经学,特准当年以五经取中副榜者及当年副榜内有两次中副榜者作举人,一体会试。下不为例。(706)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加皇太后徽号,恩诏加广乡试中额。礼部议定:“各省广额,定例并不加中副榜,应通行各直省遵照。”(707)其后,每遇广额,各省即遵行如例。乾隆四十八年,顺天乡试中皿中式正榜九名,准照定例取中副榜一名。(708)其后中皿副榜无定额,即照五正一副之例取中。(709)至于顺天乡试之旦字号、承字号及各省另编字号取中不足五名者,均不取中副榜。(710)咸丰三年(1853年)开始推行捐输加广中额后,山西、浙江等省以捐输加广中额已过五名,奏请加副榜一名。礼部以捐输广额章程未及加副榜,故未准行。于是,各省捐输加广之额,一律不加取副榜。(711)

凡取中副榜者,如欲得举,仍须参加乡试,其地位远逊于正榜。立副榜之名,安抚而已。

二、放榜的相关规定

录取之后,即行放榜,即张榜公布录取者名单,以告知所有应试者。对于乡试放榜,科场条例中亦有揭晓时限、拆号填榜、钤印等具体规定。

1.揭晓时限

放榜之期,与阅卷时间有关。顺治二年(1645年)定:“闱中阅卷,须立程限,计自分卷以至撤棘,约可半月。”(712)各省乡试大都在八月底放榜。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浙江道监察御史梅鋗条奏科场事宜,认为发榜太快,影响阅卷。康熙帝非常认同,遂颁谕称:“疏中所言,发榜太速,似属有理。凡人精神有限,卷牍浩繁,岂能一一遍阅。竟有试卷未经考官点阅者,倘致实学沦弃,岂不可惜?况弊之有无,亦不在发榜迟速。宜令宽展日期,细加校阅,以无虚国家求才至意。着照所奏行。”(713)二十六年定,大省乡试于九月初五日内揭晓。(714)康熙五十年,因应试者日众,造成“考试官不能细心遍阅,草率录取,以致遗失佳卷”,九卿遵旨议定:“乡试揭晓,大省宽于九月十五日内,中省宽于九月十日内,小省宽于九月初五日内。”(715)遂成定制,各省均须遵行。乾隆十七年(1752年)恩科乡试,山西放榜较定限提前十二天,乾隆帝认为,这是监临官“赶办场务”,“止图草率完竣,甚属错误”。遂谕军机大臣,令其“传旨申饬”,并要求各省务遵定限,加意精核,按期揭晓,不得匆促赶办。(716)光绪十三年(1887年),以江南乡试合江苏、安徽两省士子,试卷繁多,特准其揭晓日期宽限十日,于九月二十五日内揭晓,他省不得援以为例。(717)

惯例,各省遵照定限,自行确定放榜日期。时有选择寅、辰之日者,因寅属虎,辰属龙,取龙虎榜之意,以讨吉利。惟顺天乡试之放榜日期,至公堂须预行知照礼部,以便奏请钦派磨勘,故由顺天府具题办理。(718)

2.拆号填榜

拆号填榜为放榜前的重要工作,为了避免疏漏并防微杜渐,清代规定的乡会试填榜程序极为严格。

放榜前一日,主考将录取之卷,依卷面之红号,按录取名次填写,即第一名某号,第二名某号,是为草榜。顺治二年(1645年)定:草榜填号,外帘官俱不得参与。草榜已定,临填正榜时,方请监临、提调、监试等官齐集内堂,依次列坐,共同拆卷对号。届时,监临督同外帘官,将朱墨卷逐一核对,朱墨卷红号相符,乃拆墨卷弥封,两卷无差,则将朱墨卷并粘,朱卷大书姓名,墨卷大书名数。并依名次将姓名、籍费注于草榜之内,遂交书吏,依次唱姓名及某省某府某县某生等,或系何项职衔,照依卷面字样,遍告在座者,然后写正榜。填写已完,正副二榜同贴,不得任意先后。(719)

各省填榜,均自第六名写起,至末名写完,再提写前五名,由第五名倒写至第一名,谓之五经魁。因士子各习一经,五经各取一名为首,故有是称。(720)第一名曰解元,必为正主考所取,第二名曰亚元,为副主考所取。亦有将第三名以后至十数名称为房元者,表示为房考所取之第一名。(721)

为防止填榜时疏漏,顺治十五年(1658年)规定:中式朱卷上,应先填名次,后填姓名,墨卷面,虽有原举子姓名,亦应先填名次。如朱墨卷只填姓名,未填名次,责在主考,降一级调用。(722)康熙七年(1668年)题准:士子试卷各有编号,如弥封官误写,而主考官照错编字号中式,于拆卷时未及校对改正者,弥封官及正副主考各罚俸六个月。(723)然总有考官为图省事不认真核对朱墨卷,以致错误频出。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议定:填榜定例,日久废弛,应再通行各直省,认真查对朱墨卷,如但求速完,不行查对者,一旦经磨勘察出朱墨卷不符,将监临等官一并议处。(724)乾隆三十三年,顺天乡试取中美二十号朱卷,拆卷对号时,误将美十二号墨卷吴嗣德姓名填写发榜。后经顺天府查实奏报,除责罚主考,将吴嗣德除名外,重新查找美二十号墨卷姓名,补作举人。(725)尽管条例不断重申,但直到光绪朝,拆号填榜之错误仍不断出现。(726)

顺天乡试与他省不同,其填榜前有进呈前十卷之例。其例始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是年定:会试三场毕,主考等官遴选试卷十本,缮写进呈御览,自第一名至十名,俱由钦定名次,仍送场内拆号填榜。顺天乡试亦行此例。(727)时所呈试卷只是头场文字。雍正二年(1724年)奉上谕:“每科会试及顺天乡试,例于揭晓前先进元魁十卷,但止头场文字,嗣后将二、三场文字一同缮写进呈。”(728)乾隆十年(1745年)奏准:“会试及顺天乡试拟中元魁卷,如恭遇巡幸,免其进呈,即令考官酌定填榜。”(729)所进前十名卷,例由主考向外帘调取善书之誊录生数名进内帘,将原卷另行誊写封进。其间有不肖誊录生于榜前暗通消息,致生弊端。故乾隆二十六年改为:主考拟中前十名卷,即将朱卷封固进呈,不必另行誊写。(730)至进呈时间,顺天乡试向于九月初一日由内帘送进。同治十二年(1873年),因入场人数较上届多至两千余,遂定:考官于定期揭晓前五日将前十名卷进呈,使誊录不致草率,考官得悉心校阅。(731)其后,放榜前五日将前十名卷进呈,等候钦定名次,成为定制。

3.钤印

乡试填榜之后须用印。初无定制,惟顺天榜用府尹印信,而各省则不一。乾隆三十年(1765年),从河南巡抚阿思哈之请,各省取中举人,列衔出榜,用巡抚关防,与顺天府用府尹印,体制划一。(732)此后,各省乡试填榜后,于年月及接缝处均用巡抚关防,无巡抚之省则用总督关防。(733)

惯例,各省填榜用印完毕,必将榜文卷而横置于案,(734)各官朝服望阙,行三跪九叩礼。(735)填榜之日,各省均派兵丁于贡院外环绕巡逻,次日发榜时则由兵丁护送至布政司署或巡抚署前张挂。顺天乡试则由顺天府行文兵部,于发榜前一日派官兵巡守,届时护送至顺天府署前张挂。(736)各省张榜后,例派官兵看守,三日后收缴存库。(737)

乡试放榜之时,适值秋季,故称秋榜。因桂花盛开,又俗称桂榜、蕊榜,亦有称龙虎榜者。因乡试取中之举人为科第出身的第一级,故称之为一榜,亦称乙榜,以区别于取中进士之甲榜(亦称两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