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将快乐的清泉注入孩子心底

“快乐就如一杯清水,是那么的简单,在我们周围随处可见,只是有时我们常常忽略它的存在。快乐不需要理由,我们不能够改变天气可是能够改变自己的心情,让自己变得快乐是善待自己最好的方式。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更成功、更健康,对别人也就更仁慈。

人们都喜欢快乐活泼的孩子,没有一位家长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天郁郁寡欢,没精打采。但是有一点我们容易忽略——快乐活泼是每个孩子都可以养成的一种性格。让快乐的小天使围绕自己身边,欢笑着、舞蹈着,家长们何乐而不为?”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指人们感受外部事物带给内心的愉悦、安详、平和、满足、稍带兴奋的心理状态;快乐是当一个人在追求目标时达成的理想状态和内心喜悦的激情;快乐是一个人对自己美好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满足;快乐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有这种心理:有了××,我就会快乐!例如,有了房子、钱、玩具等等。的确,这些都会为我们带来快乐,但是如果没有呢,我们就不快乐了吗?

搜狐董事局主席张朝阳在参加《杨澜访谈录》节目时披露了自己曾经历的精神危机,一度饱受焦虑、抑郁等精神困扰。他说:“我曾经认为,越有钱,越有名气,就越幸福。但是经过这两年的闭关,我认为钱多不是幸福的保证,钱多少跟幸福没关系。我这么有钱,却这么痛苦。如果没有管理好自己,越有钱、越成功往往越容易让人陷入精神的痛苦。”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幸福、快乐是一种心境,也是一种能力。同样,培养孩子拥有快乐的性格更是一种能力。

作为家长,如果只关注孩子物质上的满足,认为只要给孩子好吃、好喝、好玩的,孩子就会快乐,而忽视孩子的内心感受。长此以往,便会逐渐夺走孩子快乐的能力。快乐需要豁达的心胸、乐观的心态和足够的安全感。乐观、通达的积极态度都是在一次次现实的生活遭遇中建立的,孩子的很多变化都是在一念之间悄然进行的。因此,家长需要有一定的教育素养才能胜任自己的角色。如果不懂教育的家长过于忽略孩子的感受,总是功利性地评价和期望孩子,那么他们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师”,而是第一个“障碍”。

2003年4月1日,是一个特殊的日子,这一天傍晚,发生了一件全世界都以为肯定是玩笑的事情。天皇巨星、时代偶像张国荣在香港中环文华酒店坠楼身亡,身后留下四亿资产。一时间街谈巷议,影迷不敢相信,相拥而泣,香港电影节为之默哀一分钟。

这带给世人太多的震惊和思索,至少人们借此认识到身家数亿、功成名就、才华横溢且万人爱戴的人也可能不快乐。

张国荣出生在一个大家庭,整个童年只有一个保姆能给这个多愁善感的孩子带来些许心灵上的慰藉,对爱的完美期望以及安全感的缺乏是他一生都没有走出的阴影。张国荣说:“没有尝够天伦之乐,是我一生的遗憾。假若将来有小孩子,一定会很疼他,一定会从小发掘小孩子的潜质及兴趣,我一定会。”

一个人如果连快乐都做不到,那就什么都谈不上了。或许有人会说,未必吧,为了某个目标而忍耐痛苦,也很有意义呀。其实,为了一个目标而忍受一些东西,并非不快乐,他可能是身体上苦一点,情感上孤独一点,但是他的内心并非不快乐,因为有希望在安慰和召唤他。真正的不快乐是对自己的彻底失望、被动的屈辱以及内心不可挥散的空虚与恐惧。

孩子能否拥有快乐活泼的黄金性格,家长在遗传和教育方面都有直接的责任。幼年时期,亲子之间能否形成和谐的依恋,孩子对家庭的感觉是否足够温暖和包容,都影响到孩子在以后的人生中是否具备足够的安全感;孩子遭遇委屈时,家长能否用恰当的观念给以疏导,以及孩子在挫败面前能否及时得到家长的接纳、安慰和鼓舞,也将影响到孩子看待生活的态度。因此,家长要完善自身的教育素养,培养出一个快乐活泼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