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码青春期,养育十几岁孩子的教育心理学
- 刘华清 章程编著
- 1620字
- 2020-11-21 17:26:43
2.尊重孩子的独立和成长
青春期的孩子需要家长尊重他们的独立性,这句话看似简单,可是很多家长却无法做到这一点。很多时候笔者在诊室指出某位家长不尊重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的时候,家长们都会反驳,认为自己并没有这样做。但当我们问家长有没有说过“有其父必有其子”“这孩子和他妈妈一个样”这类的话时,大多数家长都点头。其实,如果家长说过类似的话,那么在尊重孩子独立性上,就值得家长反思。
孩子不是遗传基因的复制品,而是一个崭新的生命。如果把孩子与长辈某个类似之处经常比较,或者归因于“像”某个长辈,其实家长内心深处就并不是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看待的,而是把他看成了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的延续。这样做的后果就是,运动员父亲觉得孩子有运动天赋,逼着爱读书的儿子上球场;画家母亲觉得女儿有艺术天赋,从小就带着她涂涂画画,即便她对音乐更感兴趣;军人看到儿子穿破洞裤就会觉得孩子“吊儿郎当”……以至于孩子会很有这样的怨言:你们不在乎我的感受,只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
• 自恋的父母是不尊重孩子独立性的“极端”代表
不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无视孩子的独立和自由,这种情形的极端表现就是“自恋”了。怎样的父母是自恋的父母呢?把孩子当成自我的延伸,不对孩子的情绪状态做出正确的回应,对孩子的需要不加体会,只关注自我,无视别人的存在的父母就是自恋的父母。
杉杉接受心理治疗已经两年有余了,之前她找过很多治疗师,而大多数都半途而废。找到我们的时候,杉杉几乎已经“不抱希望”了。杉杉当时的诊断是伴有精神分裂症状的抑郁症。我们展开治疗后,她慢慢敞开心扉,渐渐学会信任他人,并且接受自己患病的事实,尝试着用开朗和乐观的态度来接纳自己,学会了自尊自爱,不再像过去一样事事都需要父母的照顾和帮助。
当我们把杉杉的进步告诉她的母亲时,母亲的反应出乎我们的意料,她说:“我的孩子真是太可怜了,她吃了那么多的苦!”
我们很诧异,难道这个母亲不应该为孩子的好转而高兴吗?于是我们重复重点:“她已经康复了很多,这是值得您欣慰的。”
“嗯,我知道,这个孩子真是不容易啊,我照顾她这么多年,也是真的很累了。”妈妈低头抹泪。
笔者没有接话,对这个母亲的反应,笔者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这个母亲是个自恋型母亲。她不会真正去体会孩子的感受,或者说,她对他人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所以她不会为他人着想,对孩子的独立性视而不见,更不会对孩子的情况作出正确的反应。
杉杉的情况和她童年期的家庭影响有关,好在现在她已经离开父母住校,逐渐开始自己的生活了。自恋型的父母往往不自知,还会让人觉得他们为孩子付出了很多,看似“掏心掏肺”。殊不知,他们潜意识中把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在思维层面,他们知道孩子和自己是两个人,但是在意识层面,他们不觉得孩子和自己是“两个人”,而在情感层面,他们更是除了自己以外,认为其他人(包括孩子)都不存在。
• 尊重孩子的独立和成长要注意的几点
大多数父母都还到不了“自恋型”父母的地步,但是如何更好地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呢?首先,人人都有独立的人生和命运,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他也不属于父母,父母某些所谓的荣辱、面子更与孩子无关。只要孩子没有触及底线,说话行事有分寸,那么孩子完全可以活出他自己的样子——即使是和父母期待完全不同的样子。其次,父母要注意的是,尊重孩子的独立和成长不要走另一个极端——对孩子过于冷漠,给孩子一种“你的事你自己解决,别来烦我”的不安全感。父母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孩子,你需要我的时候,我在,我会尽我所能帮助你,你完全可以活成你喜欢的样子,并且,不论你什么样子,我们都爱你。”
心理小课堂
弗洛伊德曾给出“自恋”的定义是自己对于自我投注的力比多(libido,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即弗洛伊德认为的"性",这里的性不是指生殖意义上的性)的状态。从力比多的方式来说,也就是一个人将本来应该投注于客体的力比多,反向投注到自己身上,这样的人无法和别人建立有效和融入的亲密人际关系,并且经常沉浸在自己不切实际的幻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