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青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美好的。但说它美好时,也并不否认在这个时期会有很多成长的“阵痛”。孩子们很有可能在青春期面对失败、悲伤、恐惧、焦虑、抑郁……这些心灵的怪兽有时候会让孩子们无力应对,此时的他们非常需要有人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引领他们成长。但是很多家长却不了解青春期孩子的独特心理,不了解他们的成长困惑,更不知道如何科学地改变自己、帮助他们,这使得父母们很容易陷入“孩子,我很想帮你,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做”的教育困境。

本书针对青春期这个关键时期,给家长们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答案。主编刘华清教授是知名的儿童心理学专家,另一位作者章程是资深的心理咨询师。他们通过自身的经历,以及他们工作中接触的许许多多的案例,总结经验写成了这本书。

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它提到很多教育心理的关键点。书里的一个例子给我印象很深刻,大概意思是这样:

这个孩子是一个初中生,她不信任父母,认为父母每句话都不是发自真心,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比如,父母表扬她努力,是为了让她考好成绩给父母争脸;表扬她孝顺,是为了让自己听他们的摆布……这个孩子由不信任父母发展到不信任身边的任何人,因为她觉得连自己的爸爸妈妈都这样对待自己,那么身边的人肯定变本加厉!同学夸她漂亮,说不定会有其他的企图;朋友说她的笔不错,是不是想让自己送给他……她这样好累,可她控制不住自己去想,去琢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的成长,有一点需要特别注意,即每个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并不是建立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孩子们对客观现实的看法基础上的。这些看法从何而来?从父母身上来。父母如何“教”,孩子就如何“长”,再加上一些遗传学因素,所以尽管许多孩子们生活在类似的环境中,却会用不同的方式来思考,拥有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例子中的那个孩子就很典型,青春期的她很敏感,她的观点有些是具备功能性的,有些是不具备功能性的,那些不具备功能性的观点使她的生活出现了问题,也很可能影响她之后的人生轨迹。

教育问题可以归结为认识自己和修正自己的过程。相比成人而言,青春期的孩子认识自己和修正自己的能力尚且不足,所以需要家长关注他们的成长,必要的时候对孩子进行教育。父母在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学会发现那些不具功能性的观点,并且懂得它们出现的原因和处理的方法。那么,具体如何做呢?本书的内容就是很好的参考。书中的内容并不只是理论和原理,更有一些实际操作的方案,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手把手地示范给你看,然后带你逐步学会这个技能。

打开这本书,阅读、思考,学习、践行,并且和你的爱人、朋友分享它,让它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更多的家庭。

庞宇

北京回龙观医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

2020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