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靠谱的伪心理学:破解心理呓语的迷思
- (美)史蒂芬·布莱尔思
- 3731字
- 2021-04-04 15:52:52
迷思四 让目标为成功加油
当我的孩子还年幼时,我为他们读了很多遍米歇尔·罗森(Michael Rosen)和海伦·奥克森伯里(Helen Oxenbury)撰写的一则经典故事,他们似乎永远不会听腻。“我们就要去猎熊了……我们就要逮着一个大个儿的了……”这个故事非常难得地赞扬了目标清晰的力量。不管他们遇到多大的困难,这个虚构的家庭的目标,总是能够促使他们不屈不挠地前进,达成他们的目标。他们无法跨过去?他们无法钻过去?没有关系,他们一定能过去。直到他们找到了一直在寻找的熊,可骤然之间,猎熊不再像他们先前幻想的那样;故事的结局是,在一头激怒的熊的追逐下,这一家人匆忙慌乱地返回了安全的家园。
如今,人们已经广泛接受了这样的观点,在任何领域,如果我们要做成什么事,设置目标都是关键的一步。励志自助图书毫无例外地都会告诉你:目标必须要明确,目标要细分为一系列可控的、易测的子目标。在心理学中,有许多我们应该了解的不同问题,但是罗森和奥克森伯里的故事强调了一个最易被忽略的问题:目标的设定也仅是在为自己设定了“正确”的目标后,方才有用。
我们大多数的目标设定都是源于这样的想法:达成目标,在某种意义上会让我们感觉更加幸福。可是,事与愿违,根据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ilbert)的观点,我们往往不善于了解自己到底要什么,或者更准确地说,准确地预知我们真正希望得到的价值。或许我们私下里可以设想一下,一旦自己拿到中意的新房子的钥匙,我们会感觉棒极了。被这种未来的欣悦所点燃,我们设置了合理的经济目标,做出必要的牺牲,欣然地期待加班工作能让我们更加接近这令人兴奋的目标。不幸的是,过去几十年研究的铁证证明,你的新房子第一不可能让你像想象中的那样开心,第二快乐也比你想象的要短。这两点虽不适用于物质目标,却适用于所有我们希望要改变生活质量的目标。事实上是,在判断什么使我们幸福的时候,我们就在犯错了。
“我们往往不善于准确地预知自己真正希望得到的价值。”
令人欣慰的是,当发生负面事件的时候,我们的这种预测,虽然不准确,但有时候却会对我们起到好的作用。吉尔伯特认为,当灾难降临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失去了配偶或者丢掉了工作。与我们能够预知这种结果比起来,毫不知情有时可以使我们更好地处理问题。因为不知道结果的话,我们就能坚定地处理危机,采取主动反击。相对来说,我们很难抵御慢性的或者较小的健康危机。实际上,这些危机比我们生命中的大挑战更容易积累有害的因素。有句古话,“我们不应对小事过度担忧”。这句话或许误导了我们,其实,小事才是我们最应该关心的。
假如吉尔伯特的发现告诉我们应该关心梦想,那么我们也要确保梦想是现实可行的。否则,这些本应激励我们的目标,就会反过来打击我们的信心。所以,励志自助作家和教练激励我们要“一跃冲天”,这种“一跃冲天”,大概就是个坏主意,除非我们可以做到一帆风顺,事事如意。
研究表明,所谓的“延伸目标”可以用来刺激或激励正沉浸在刚刚获得的成功中的人。不过反过来,延伸目标也会毁灭并打击那些成绩不佳的人。换句话说,一跃冲天,只有当天已经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时才有意义。你也需要一些必要的资源,如果你已经使用了能接触到的所有资源,或者正在为保持现状而挣扎着,那么延伸目标将会轻而易举地将你带入临界点,让你筋疲力尽。很明显,人们只能完成延伸目标的1/10,接下来就无法达到目标,然后是恶性循环,动力和信心下降,表现更加不堪。所以,我们大多数人应该设定一个较低的目标,从那里出发。
“一跃冲天,只有当天已经在你触手可及的地方时才有意义。”
最近的精神病学研究也支持了这个观点。大脑是一个相当保守并且脆弱的器官,它被预设为应该反对任何需要激烈变化的活动。如果走得太远,最高司令部就会停止运转。大脑灰质会通过设法将你拉回到熟悉的舒服状态而罢工。这个过程模拟了肌肉在过度拉伸时所发生的状况。肌肉牵拉或“伸展”反应导致肌肉组织紧缩或者抵抗牵拉过程,这就是为什么任何一位健身教练都会告诉你,有效的身体牵拉都必须缓缓地做,要分出增量阶段来。
关于目标的另一个问题是,它们无异于缩小你的注意范围,让所有的资源都趋向于我们的目标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非常容易忽视更大的蓝图,将生活陷入无可救药的失衡中。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位客户,他是一名保镖,专为那些顶尖的名流服务。他向我解释每进入一场战斗时,他的每一分注意力是如何集中到驱逐他面前的障碍上的(这种情况下,障碍就是他的对手)。这种能够产生激光一样尖锐、集中的攻击能力,在他的工作中是价值连城并且极度有效的技巧。在他的意识中,毫无疑问,他能够打败面前的障碍。事实也是如此,这家伙十分结实。然而,他告诉我,这也有坏的一面。在这种纯粹集中到面前物体的状态下,他实际上非常脆弱,因为他没有多余的注意力,可以投入到他的后方。因为这个原因,他告诉我,保镖经常不得不需要“左右手”——字面意思就是,需要有人来为他们守护后方。
同样,你们当中的某些人,或许也遇到了著名的选择性注意的问题。选择性注意这个词是由丹尼尔·西蒙(Daniel Simons)和克里斯托弗·查布里斯(Christopher Chabris)发明的。如果你不了解这个词,在你往下读之前,请花点时间登录网站去了解一下他们曾做过的实验。
这个实验是这样的:他们通过引入一个简单的目标,要求人们数出穿白色衬衫的运动员有多少次传球。大多数的视频观察者完全没有注意到视频中有个穿着大猩猩套服的人,在非常显眼的地方从人们的眼前走过。一旦设定了目标,我们就不再接收不相干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或许还真的与我们有关系。在《目标发疯记:过分描述的目标设定的综合效应》(Goals Gone Wild:The Systematic Effects of Over-prescribing Goal-setting)中,作者指出,与环境失去联系会导致冒险和不道德的行为,会导致我们忘记目标与环境是同等重要的。制定了目标,在根本上会把我们催眠进入心智懒惰的状态,甚至是完全愚钝的状态:因为目标提供了简单的日程,所以,我们就没有必要再关注与任务不相关的其他因素了。
有时,目标会制造一种虚假的优先的感觉,以至于人们为了事后利益,不再做出不值的牺牲。有多少商人已经醒悟,意识到他们虽然居于公司的顶端,但是自己却像是个空壳,被家人和朋友放弃、忽视,而家人和朋友的需求也一遍又一遍地被他们搁置一边。而这些,都是为了达成他们的“梦想”。
我们痴迷于设定目标。这其中或许最有害的事就是会暗示我们要达到彼岸,这种想法越来越多,我们也就越做越多。我们发现,自己处在目标设定之中,有人不断耳语,迫使我们设定新的目标,永不知足。在这种暗示下,现在的我已经不够了,我还要更多。然而所有的积极心理学研究都会告诉我们,高成就的人,他们的生活大都不比那些低成就的人快乐。我觉得,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价值观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目标或许会经常导致西蒙和查布里斯在研究中阐述的“过于狭窄的视角”。满足是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认知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Barbara Fredrickson)认为,主动地拓展我们注意力的领域和思想的宽度,行动就会对我们开放。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心理性情,满足感与幸福感并不是同一种东西。幸福感更倾向于一种短暂的情感;而满足感则不依赖于成就。瑜伽修炼者T.K.V.德西卡恰(T.K.V.Desikachar)说,满足感(“萨哆娑”)是“接受已经产生的……我们拥有的和我们被赋予的那些东西”。设定目标,最终是关于想要的更多,而不是满足于我们已经拥有的财富,它与感恩敌对。幸福学者罗伯特·埃蒙斯博士(Dr Robert Emmons)是少数的几位科学家当中唯一通过实验发现,仅仅在10周的时间之内,受过感恩教育的人比控制组的人平均增长了多达25%的幸福值的人。有趣的是,“感恩组”感恩的内容相当简单,我们大家也很容易做到。准备为一个特别的迪士尼时刻振作起来吧,但是他们列出的事是诸如“落日余晖破彩云”“朋友大方”,甚至只是“活着的机会”。如果这种东西使你不解,那么你真的需要翻开埃蒙斯的书读一下了:那种愤世嫉俗不能让你在夜晚温暖,你知道的……
“设定目标,最终是关于想要的更多,而不是满足于我们已经拥有的财富,它与感恩敌对。”
你设定的目标,是一种为了满足自己需求的陈述。或许我们首先要想一想,如何逃脱自己的渴求所制造的牢笼?当然,这就是许多东方哲学的中心思想,比如佛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不如我们来认识一下什么叫做“正念”。正念,就是鼓励人们只关注当下,而不去想过去和未来。在西方,正念作为治疗抑郁的方法也十分有效,可以使人们的生活质量趋于平衡。
在一次中国民族心理学博士考试中,一名叫做罗路(音译)的学生这样归纳道家在幸福上的定位,它与我们近乎疯狂的目标设定策略完全不同。他说:
“道家的幸福,是人解脱了人类的所有欲望,法天法地,清静无为,冷静面对命运,以和为贵。这样则通达极乐,与世界合二为一,曰‘天人合一’。因此,道家的幸福,不是喜和乐,而是洞察万物,超凡脱俗。修道者的生活方式践行避世,孤寂清净。其终极目标则是达成籍籍而无名,消融于自然,超脱于自然,与自然合二为一。”
所以,“消融于自然”才是关键,不是吗?现在,在许多西方人的“工作表”中,这一项你大概找不到。目标设定在我们生活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需要做事,间或挑战自我。然而,我们也需要注意,目标不能让我们忘记什么对我们才重要。我们一路追求幸福和成就,同时愿意把自己的幸福和成就,仅仅停止在触手可及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