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奖励和表扬

如果不用惩罚,很多人会采取奖励和表扬的方式来鼓励孩子。

事实上,奖励和表扬是典型的正强化(Positive Reinforce ment),这是一种源于斯金纳(著名心理学家)的强化理论的典型行为,即通过操作条件反射来对人或动物进行外在控制。

奖励和表扬孩子一定能让孩子变得越来越好吗?

让我们先来看两则真实的故事。

朋友上周找我倾诉他最近的烦恼。他的女儿——两岁的小子怡——过年时得到了一个新的钓鱼玩具。她打开盒子用磁铁鱼钩钓小铁鱼,玩得非常开心,爸爸妈妈也惊讶于子怡能掌握这么精细的动作,于是大大地表扬了她一番。

一开始,子怡在自己钓鱼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乐趣,专心致志地玩了近一个小时。

但是,当爸爸妈妈盛赞她钓得好以后……

只有当爸爸妈妈在场时,子怡才会开始玩钓鱼玩具,因为只有这时她才能获得表扬,而没有人在旁的时候,她就失去了自己探索和玩耍的兴趣。

这种事在生活中并不少见。

有一天,妈妈下班后感到特别累,看了看正在玩玩具的小豪,妈妈灵机一动,提出如果小豪自己洗好了碗,就给他一块钱,于是小豪主动去洗碗了。

第二天,小豪主动提出要帮忙洗碗,代价是能得到一块钱作为回报,妈妈心想一块钱也不算多,于是答应了。接下来,事情逐渐失控了——小豪每做一件事情都要求妈妈给自己钱。甚至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要找妈妈要钱,不然就不肯写作业。

小豪的妈妈为此很苦恼,她觉得现在小豪就是一个拜金的孩子,如果不能从妈妈的兜里掏点儿钱出来,甚至都难以沟通。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很多激励和奖励的行为,所以,我们默认——只要做到奖惩分明,就能促使孩子更好地做事和做人。

然而,这样的做法往往事与愿违!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美国心理学家德西等人开始研究人类的行为动机,并于80年代提出了影响学界近30年的重要理论——自我决定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只有当人的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才会将外在动机转化成内在动机。相反,如果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没有得到满足,那么外在动机就无法完全转化为内在动机,就会出现吃了东西但是无法消化的情况。

而外在的奖惩,往往会削弱内在的动机。

子怡原本对于钓鱼游戏有很高的兴趣,但爸爸妈妈的夸奖让她觉得更开心,钓鱼本身倒变得没那么有意思了。此时,外在的夸奖削弱了她原本从钓到鱼这件事本身所获得的成就感。

接下来,子怡钓鱼的动机就成了获得爸爸妈妈的夸奖这一外在动机。而要获得夸奖,就必须得爸爸妈妈在场。因此,当爸爸妈妈不在场的时候,子怡也就对钓鱼玩具不感兴趣了。

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只在家长陪伴时才会去读书、玩玩具、写作业;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则要求看手机、看电视——因为他们原本可以自己学习和玩耍的内在动机被成人不恰当的奖惩给削弱了。

在第二个故事中,小豪的妈妈以结果为导向,要求小豪通过完成洗碗这件事来获得金钱奖励。

小豪想要获得报酬,必须得先做完洗碗这件事情——他得洗好碗,并且不能半途而废——这是典型的控制型奖励。在这种奖励形态的影响下,小豪只会将洗碗的行为当作等价交换,如果没有报酬,他就不会去洗碗了。

洗碗如此,其他的家务也是如此,一旦孩子开始给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码标价,说明他做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外在奖励,内在的动机就会被削弱。

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有家长告诉孩子,如果你期末考得好,就会给你奖励,这也是典型的控制型奖励。

这会带给孩子什么呢——和父母议价的资格。

当孩子意识到,自己可以拿好好学习这件事情作为筹码,对父母提出各种要求。当父母拒绝或者满足不了自己要求的时候,孩子也就不再努力学习了。而如果家长一直给予孩子各种物质奖励,孩子是否就会一直努力学习呢?

如果外在奖励足够强和持续,确实能够让孩子致力努力提高成绩。但随着孩子的兴趣越来越广、需求越来越多,家长要投入的金钱和资源会变得越来越不可控。原本只是想以奖励来鼓励孩子好好学习,最后却成了孩子用好好学习来控制家长,以满足自己的欲望。

但是,当家长无法满足孩子提出的需求时,一切就会失控。

同时,由于孩子看重的仅仅是成绩,可能会采取一些非正当的手段来提高成绩。毕竟,非正当的手段比默默努力轻松多了。一旦遇到监察严格的大考时,孩子的考试成绩就可能会突然一落千丈。

那么,该如何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德西等心理学研究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外部的赏罚能让孩子在开始做某件事(外部调节)时——顺利的话——将其转化为内部的赏罚和控制,也就是知道应该去做/不做(投射调节)什么。

当孩子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性和价值时(认同调节),就会将这件事整合入自己的价值观和规则中(整合调节),最终成为自发的兴趣/乐趣,并从中获得内心的满足感(内在动机)。

比如,别人总问为什么我家小萌很爱学数学,其实,我们为此做了很多工作:

小萌最初并不喜欢数学,我们以他最爱吃的巧克力或者糖果作为外在奖励,鼓励他学习数学。当他因为粗心而做错题,或者怎么都学不会一个新的知识点时,我们不会去严厉地指责或者呵斥他,相反,我们会就事论事地提醒他运算的过程,并引导他正确的解题方法。在他掌握了方法并做正确一道题以后,甚至会主动要求还要做下一道题。

在学习加减运算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以下面的游戏方式来告诉小萌学数学的重要性:

我的两个孩子小萌和小乖都很爱吃糖,于是,我们经常玩的游戏就是先说出糖的总数,然后让小乖拿走几颗糖,让小萌猜还剩下几颗糖。我们还引入了小萌最喜欢的战斗游戏,规则是人多的即可获胜。例如,我会随机地说出我要派出的士兵的数量,然后让小萌选择他要派出的士兵数量。

通过游戏,小萌慢慢地意识到,只有知道数的大小和多少,清楚加减法,才会吃到更多的糖,也才会通过“调兵遣将”打败敌人。由于意识到了学数学的重要性,小萌每天都要求我陪他学数学,然后自己做数学题。

德西等研究者们认为,使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的关键因素,还需要看孩子做事时是否满足了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

胜任力需要,也就是我们认为自己是否有能力胜任和完成一件事情。

自主需要,也就是我们感到自己能够自由选择和控制一些事情。

关联需要,也就是我们感到所属的群体的爱、尊重和接纳。

简单来说,当我们可以遵循自己的意愿进行自由选择,且有能力去完成一件事情,同时还会为我们所属的群体尊重和接纳时,就会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以孩子的学习为例:

有的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总是大发雷霆,主要是因为家长以己度人,觉得在自己看来这么简单的问题,孩子为什么就是教不会?

一般来说,家长也就在小学阶段辅导作业时会吼一吼孩子,到了高中甚至是初中阶段,家长会意识到作业的难度自己已经无法辅导,也就不会对孩子吼叫了。

家长吼叫的时候,展现出的是一副失控、愤怒和拒绝沟通的神情,这是典型的外在动机,在一定程度上是强制性促使孩子去学习,但是孩子的内心并不愿意,因此只有在家长吼叫的时候他们才会集中注意力。

这也是为什么家长一旦开始吼孩子,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因为孩子的学习动机来自父母的吼叫,所以父母只要不吼,孩子就一定不学;一旦吼了,孩子才会集中注意力。

家长的吼叫和谩骂,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能,做不出来这样的题目(缺乏了胜任感)。并且,家长强制性地要求孩子学习的内容,往往并不是孩子真正喜欢的(缺乏了自主感)。而且,家长对自己的批评和不接纳,也会让孩子觉得不被家长所理解(缺乏了关联感)。显然,在这种场景下,孩子学习的内在动机被大大削弱了。

然而,好的教育,需要耐心,也需要智慧。

当孩子开始学习的时候,让他们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例如先做数学还是先做语文,先做数学的哪一个单元,甚至是用什么颜色的笔,都能让他体会到自主选择权。

在具体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比如,我们在讲解了例题以后,可以先让孩子做最简单的,和例题高度相仿的习题,这样孩子会通过挑战难度较高的题目来获得成就感。当遇到综合型的大题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的思路将大问题拆解为小的问题,或者转化为孩子已知的问题再去进行解答。这样会让孩子体会到胜任感。

课后练习的作用,也绝不仅仅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知识,而是为了让孩子在听懂以后利用所学的知识点去解决问题,并从中获得胜任感和成就感。

当孩子无法做出一道题时,家长可以通过孩子反馈,带着孩子重新整理思路或者鼓励他用别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样做可以让孩子感到被家长接纳,由此体会到关联感。

同时,我们在对孩子解题过程中所使用的思路进行点拨和肯定时,会让孩子获得更高的胜任感和关联感。

孩子就是这样一步步地爱上学习的。

我们还能赏罚孩子吗?

我们在上文中提到过,外在的赏罚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即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那么,父母还能奖惩孩子吗?

当然能!只是需要更谨慎。

德西和其同事瑞恩认为,奖励可以分为控制性奖励和非控制性奖励,后者也被称为信息性奖励。

控制性奖励,意味着用某些奖励来对孩子的行为进行操控。比如,文章开头的故事中,小豪只要做完了家务,便能获得妈妈的奖励,这就是典型的控制性奖励。妈妈一开始也正是利用这种控制性的奖励,改变了小豪的动机和行为。

信息性奖励,能够满足孩子胜任力的需要——这是对自我能力的一种直接肯定,并不会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比如,孩子在赛事中获胜所获得的象征性奖励,包括荣誉性的奖牌和奖金等,都是对孩子在比赛中所展现出的能力和水平的肯定,这就属于信息性奖励。

根据奖励的具体类型,又可以分为言语奖励和具体奖励两大类:言语奖励通常指积极的反馈,包括语言上的表扬、激励等;具体奖励则包括了实物奖励,比如金钱、奖品,以及荣誉称号等。

考虑到具体奖励对孩子内在动机的不同影响,可以将其进一步细分为有所预期的具体奖励和非预期的具体奖励:有所预期的具体奖励,是行动之前就知道会得到的奖励;非预期的具体奖励,则是在活动结束以后再给予个体的奖励。

活动之前,如果孩子并没有期望能够得到这份奖励,那么,孩子做出行为并不是为了这个奖励,奖励只是意外之喜,因此并不具有控制性,也就不会削弱孩子行为的内部动机,如预期之外的庆祝活动。比如,孩子意外获得了双百分,家长和孩子都非常开心,于是决定临时带孩子去看一场电影。

由于具体奖励实施起来比较麻烦,所以我们更倾向于让父母用言语奖励去鼓励、激励孩子。

家长如何通过言语表扬,强化孩子的内在动机

从隐含信息的归因理论视角,我们可以将表扬大致分为两种:

第一种是对能力的表扬,也就是个人取向的表扬,指的是对孩子所做的整体性评判,反映出孩子的能力水平或者人格特质。比如,常见的夸奖语——“你真聪明”“你真可爱”,等等。

第二种是对努力的表扬,这是指对于孩子行为过程中的努力,进行积极地肯定和评价,强调的是做事过程。比如,你真的很努力,你做了很多的工作。

能力取向的表扬,比如夸奖孩子“你真是太聪明了”,可能会让他们对未来的成绩产生更高的期望,让他们在接触新任务的早期表现得更加自信,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具备更好的学习技能。

但是,经常获得能力取向表扬的孩子,常常会在遇到挫折时显得无助,也更容易选择放弃。这是因为他们经常接受并肯定自己的能力,因此在遇到挫折时,往往会认为是自己能力的低下,例如,自己不够聪明,无法完成此项任务,从而选择放弃。

相反,经常获得努力取向表扬的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会表现出更高的自我评价,坚持和内在推动性,也会有更高的心理弹性,用以应对挫折和失败。

简言之,短期来说,对能力取向进行表扬有助于帮助孩子建立自信;长期来看,对其努力取向进行适度褒扬,有助于孩子形成更好的心理弹性。

实际上,涉及人性的问题,都是极其复杂的。

如果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一般,父母以“做好题目就可以给糖吃”作为外在奖励,是否会削减孩子的内在动机呢?

——会。但如果孩子能成功地做完题目,而且是比自己的能力稍高的挑战类题目,并且会从中获得胜任感。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学习数学的内在动机到底是被削弱得多,还是增强得多呢?

如果这次是给100颗糖,下次不给糖了,也许他们就会罢工;如果这次只给一个象征性奖励的糖,孩子从解题成功中获得的胜任感也许就会超过外在奖励的影响,从而增加对数学学习的内在动机。

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已经有大量国外(和少量国内)研究聚焦于德西和瑞恩提出的SDT理论,虽然引发了诸多争议,但研究结果普遍认为,控制性的奖励确实容易削弱孩子的内在动机。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时最好还是更谨慎一点儿!

那么,在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方面,家长该如何寻找平衡点呢?

孩子的内在动机越强,提供的外在奖惩需要越少。

古人云:“响鼓不用重锤,”就是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个孩子原本就在某些方面有很强的天赋和学习的动力,如果对他的一些偶然失误进行严厉批评,反而会让他产生逆反心理,削弱其内在动机,甚至会出现破罐子破摔的现象。当孩子本身就对某件事有强烈的内在动机时,家长只需要提供支持就好,而不要用额外的奖励去削弱其内在动机。

孩子的内在动机越弱,提供的外在奖励可以大一些,但这些奖励是一次性的,而非预期的具体奖励。例如,孩子厌学,家长不妨提供适当的奖励,促使他有开始学习的外在动机。但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家长要循序渐进地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将外在动机转化为内在动机。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只给孩子奖励,而将其他因素置之不顾。

如果家长仅仅给厌学或者成绩不佳的孩子提供奖励,而不帮他们建立学习的内在动机,那么在孩子身上就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孩子会为了外在奖励而逼迫自己学习,但其内心却是抗拒和不快乐的。

与此同时,随着孩子内在动机的增强,具体奖励还需要逐渐转化为言语奖励和非预期奖励。

一开始,可以从语言上肯定孩子的能力,例如:“他很聪明,只要肯努力,学习某一门课程不会有任何问题……”并且可以激励他接受高于自己能力的挑战,并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和满足感。

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对孩子的努力予以肯定,让他知道如果失败了,可以重新再来并继续努力。如果孩子取得了阶段性的学习成果,或者取得了更好的成绩,还可以给他一些意外的惊喜,作为对他的付出和努力的肯定和嘉奖。

此时,关键是创造适宜的环境满足孩子的胜任力、自主性和关联感这三大基本心理需要,从而使外在动机得以顺利地内化。

进步和取得成绩本身就会增强孩子的胜任感,而父母对此所做出的意外庆祝和快乐的家庭气氛也会让孩子体会到关联感——即对家庭的归属和父母对自己的爱、尊重和接纳。

这时候,父母还需要给孩子自由选择的机会,例如,自主设定学习目标等,让他们体会到学习中的自主感和责任感。

只有这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得到满足了,外在动机才能被更好地整合到内在动机中,让孩子真正自发、主动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