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幸福论导师伊壁鸠鲁将人类的需求准确且精当地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然的和必要的需求,当不满足时,会产生痛苦。只有食物和衣服属于这类需求,这些是很容易满足的。第二类需求虽然是自然的,但并不是必需的,例如某些感官需求。
然而,我可以补充的是,在第欧根尼·拉尔修所著的《名哲言行录》中,伊壁鸠鲁并没有提到他所指的是哪种感官。所以在这一点上,我对他的学说的叙述比原版更加明确和准确。这些都是更难满足的需求。第三类是既不自然也不必要的需求,那就是对奢侈、挥霍、炫耀和豪华的追求,这些永远没有尽头,也很难满足。[58]
即便不是不可能,我们也很难为对财富的欲望做一个合情合理的限制,因为没有绝对或确定的财富数量可以使一个人满足。数量总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只要能维持他想要的和他得到的东西之间的一定比例就可以了。因为仅仅以一个人得到的东西,而不是他期望得到的东西来衡量一个人的幸福,就像试图表达一个只有分子而没有分母的分数一样徒劳。
一个人不想得到的东西,也就无所谓失去;没有它们,他也一样快乐。而另一个人可能拥有一百倍的东西,但他感到很痛苦,因为他没有得到他想要的东西。事实上,在这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范围,他会期待尽可能多得到他认为自己可以得到的东西。如果他范围内的一个目标看起来像是他可以自信地指望得到它,那么他是快乐的;但是如果困难阻碍了他,他就是痛苦的。在他视野之外的东西,对他一点影响都没有。
因此,富人的巨大财富不会激怒穷人;相反,富人希望落空的时候,不会因为手上拥有的所有财富而获得安慰。财富就像海水,你喝得越多,就会变得越渴;名声也是如此。倘若一个人丧失了财富和成功,但是一旦挺过第一波阵痛,他的性情就会变得和以前一样。这是因为,一旦命运减少了他的财产的数量,他自己就会立即降低他对财产的要求。
但是,当不幸降临到我们身上时,减少要求的数量才是最为痛苦的。然而一旦我们这样做了,痛苦就变得越来越少,直到再也感觉不到,就像愈合了的旧伤口。相反,当好运降临到我们身上时,我们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因为没有什么可以约束它;它的乐趣就在于这种膨胀的感觉之中。
但是,好运持续的时间并不比过程本身更长,当扩张完成时,快乐就停止了。我们已经习惯了增加要求,因此对满足这些要求的大量财富反倒变得无动于衷。《奥德赛》中有一段说明了这一事实,我可以引用其中几行:
住在地上的人的想法,
如同神和人之父所赐给他的日子一样,
阴晴不定。[59]
当我们不断提高我们的要求,但是又无力满足这些要求的时候,不满就产生了。人类有各式各样的需求,并且总是围着这些需求转,对财富的尊重甚至崇拜胜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东西,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同样不应该感到奇怪的是,财富的增长被当成生活中唯一的好事,其他所有东西都被抛到一边——例如哲学就被那些宣称信奉它的人所抛弃。
人们常常因为最渴望的是金钱,对金钱的爱胜过一切而受到责备。但是人们爱它是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因为金钱就像不知疲倦的普罗透斯[60],总是准备把自己变成人们飘忽不定的愿望或各种各样的欲望暂时指定的对象。其他的一切只能满足一个愿望、一个需求:饥肠辘辘时的食物,身强力壮时的烈酒,生病之时的药物,寒冬时的皮草,年轻时的云雨之欢,等等。它们的好处是相对的。金钱本身是绝对好的,因为它不仅是对某一特定需求的具体满足,而是对所有需求的抽象满足。
如果一个人有独立的财富,他应该把它看作是抵御他可能会遇到的许多邪恶和不幸的堡垒;他不应该把它看作是给他许可,去获得他能从这个世界上得到的快乐,或者是使他有义务这样花掉它。那些不是生来就有的财富,但最终通过运用他们所拥有的天赋而获得一大笔财富的人,几乎总是会认为他们的才华就是他们的资本,他们所获得的钱仅仅是他们从中获得的利息。他们不会把收入的一部分存起来形成永久资本,而是花掉他们的钱,因为钱是他们自己挣的。
因此,他们经常陷入贫困;他们的收入减少,或者完全消失,要么是因为他们的才华因为变得过时而财源枯竭——例如在美术界经常发生的情况;要么他们的才华依赖于特殊的机遇,当这一机遇过去了的时候,财路也就断了。那些普通工人靠双手挣来的钱,可以按照他们自己的意愿来花销,因为他们的那种技能不太可能消失,或者如果消失了,他们可以雇用帮工来干活;更重要的是,他们所做的那种工作总是有需求的。所以谚语说得很对:
一样有用的手艺是取之不尽的财富。
但对于各类艺术家和专业人士来说,情况却截然不同,这就是他们获得高薪的原因。他们应该用他们的收入建立本金,但是他们鲁莽地把它们仅仅看作利息,最终以破产告终。另外,继承金钱的人至少知道如何区分本金和利息,并且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试图使他们的本金安全,而不是动用它。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应当至少把八分之一的利息存起来,以便应付将来出现的意外。
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能保住自己的位子。这几句关于本金和利息的话并不适用于商业生活,因为商人们只把钱看作是一种获取更多利益的手段,就像一个工人对待他的工具一样。所以,即使他们的本金完全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他们也试图通过使用它来保存和增加它。因此,财富在商人阶层中更为妥帖。
人们通常会发现,与那些只通过传闻了解贫穷的人相比,那些亲身经历过贫穷是什么的人对它的恐惧要少得多,因此更倾向于奢侈。在良好环境中出生和成长的人通常对未来更加谨慎,事实上,他们比那些因运气好而突然从贫穷变得富有的人更加节俭。贫穷似乎并不像从远处看起来的那样,真的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
然而真正的原因是,出生在富裕地位的人逐渐将财富看作没有它就不能生活的东西,就像空气一样。他守护着它,就像他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因此,他通常是一个爱秩序的人,谨慎而节俭。但是,出身贫寒的人却把贫穷看作是自然的,如果碰巧一笔财富降临到他头上,他就会将这一财富看作多余的、可以享受或浪费的东西。因为,如果千金散尽,他也可以和以前一样过得很好——对于焦虑少一些的人来说。或者,正如莎士比亚在《亨利六世》中所说的:
乞儿得马,骑死方罢。
是否属实,有待查证。[61]
但是应该说,这类人有一种坚定和过度的信任,一部分是对命运的信任,一部分是对已经使他们脱离贫困的特殊手段的信任——不仅是对头脑的信任,而且是对心灵的信任。因此,他们不会像生来富有的人那样,把贫穷的浅滩视为无底深渊,而是用这样的想法来安慰自己:一旦他们再次触地,也还可以再次向上飞翔。
正是这一人性特征,解释了这样一个事实:婚前贫穷的女性往往比那些给丈夫带来丰厚嫁妆的女性要求更多,也更奢侈。因为一般来说,富家女不仅会带来一笔财富,而且比起贫穷的女孩子,她们有一种更为热切的、来自遗传的保存财富的本能。如果有人怀疑这一点的真实性,并认为恰好相反,他将在阿里奥斯托的第一部讽刺作品中找到自己观点的权威论证。但另一方面,约翰逊[62]博士同意我的观点。他说:
一个有钱的女人习惯于打理金钱,会明智地花钱;但是,一个女人在结婚后第一次掌握了金钱的控制权,会如此热衷于花钱,以至于她大手大脚地把钱给挥霍掉了。[63]
不管怎样,我建议任何娶了一个穷女孩的人不要把本金留给她,而只给她留下利息,并且特别留意,不要让她去管理孩子们的财产。
当我建议人们小心保存他们所赚取或继承的东西时,我绝不认为我触及了一个不值一提的问题。因为一个人一开始就拥有足够的财产,能够独立生活,也就是说,一个人不用工作就能过上舒适的生活——即使一个人仅够自己生活,谈不上养家——这也是一种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的优势。因为这意味着这个人摆脱了像瘟疫一样束缚人的贫穷与操劳,他也就从普罗大众的苦役中获得了解放,而这样的苦役是每个凡夫俗子的自然命运。只有得到命运如此垂青的人,才能被说成生来就是真正自由的,是自己的主人,掌控自己的时间和力量,并且能够每天早上说:“今天是我自己的。”
正因为同样的原因,一年拥有100英镑的人和拥有1000英镑的人之间的差异,比前者和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之间的差异要小得多。但是,当继承的财富落在被赋予了高级精神力量的个人身上时,这笔遗产就能发挥最大的价值。他决心追求一种与赚钱不相容的生活方式,因为这样他就受到了命运的双重馈赠,可以为他的天才而活。他将通过完成其他人无法实现的成就,通过创作一些有助于大众利益的工作,为整个人类的荣誉做出贡献,来偿还他对人类的百倍债务。如果换作别人,他可能会利用他的财富来做慈善,并为同胞的福祉做出贡献。
但是,一个不做这些事情,甚至不尝试去做的人,从来不试图学习任何一个学科的基础知识,以支持和推动一个学科的发展。这样一个人虽然生来就富有,但他只不过是一个游手好闲的人、时间的窃贼、一个可鄙的家伙。他甚至不会快乐,因为免除需求使他上升到人类痛苦的另一个极端——无聊。他被无聊百般折磨,以至于贫穷找上门来,他都会感觉好得多。并且因为他感到无聊,所以他就容易挥霍,因而失去了他所表现出来的不配拥有的优势。无数人发现自己处于贫乏之中,原因很简单:当他们有钱的时候就会花掉这些钱,只是为了从折磨他们的无聊中获取片刻的解脱。
如果一个人的目标是在政治生活中取得成功,那就是另一回事了。为此他必须赢得人情、朋友和人脉,这样就能步步高升,直至晋升到最高职位。在这种生活中,出生时一名不文反而更好。如果一个有抱负的人不是出生于贵族家庭,而是拥有某些才能,那么做一个彻彻底底的穷光蛋将会对他更有好处。因为每个人在与同伴的日常交往中,最大的目的就是证明他们不如自己,而在政治上更是如此。
现在,只有出身贫寒的人,才能从各个角度确信自己完完全全、彻头彻尾的低贱,对自己的完全无足轻重和毫无价值有极其彻底的信念,这样他才能在政治机器中悄悄地占据一席之地。他是唯一可以90度低头鞠躬的人;只有他可以屈从于一切并加以嘲笑,只有他自己知道所有的美德都是毫无价值的。只有他在说到或者写到他们的上级或者有势力的人物时会大肆吹捧,如果这些人写了一点不入流的作品,他就准备把它作为一部杰作来鼓掌喝彩。只有他知道如何摇尾乞怜。因此,当他还没有走出童年的时候,他就深谙厚黑之道,这一神秘的道理由歌德加以阐明:
任何人都不要抱怨卑鄙,
因为无论人们怎么说,它都是强大的。
而另一方面,生来就衣食无忧的人,一般都有一定程度的独立心态。他习惯于昂首挺胸,他还没有学会乞丐的所有艺术。也许从长远来看,他会逐渐认识到那些位居高位之人的低劣之处,当他们试图侮辱他时,他变得倔强或畏缩。这不是在这个世界上获得成功的方式。不,这样的人至少会倾向于认同伏尔泰直率表达的观点:
我们只有两天的生命,不值得我们花时间向卑鄙的无赖折腰。
但是,顺便说上一句,“卑鄙的无赖”这样一个词,可以用在这世上很多人身上!尤维纳利斯[64]说:
如果你的贫穷大于你的才华,
你就很难变得更加成功。
这句话更适用于艺术和文学界,而不太适用于那些有政治和社会野心的人。
对于“一个人拥有的东西”这一类别,我还没有将妻子和孩子算在男人的财产之内——不如说他是他们的财产。将朋友放在这一类别会更加容易,但是一个人的朋友既属于他,他也同样属于他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