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诗河

会昌四年(844)九月,四十二岁的杜牧自黄州沿长江顺流而下,过九江、安庆后,便到了新的任地:池州。在现代人的印象中,池州最有名的当属九华山。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的道场,与浙江的普陀山、四川的峨眉山和山西的五台山,并称我国四大佛教名山。这里每年游客不断,香火非常旺盛。杜牧在池州待了两年,好像没干什么造福百姓的实事。可是从2012年开始,池州在每年清明节时举行“清明公祭杜牧大典”,杜牧一下子成了池州人心中的“圣人”。

杜牧之所以在池州能享受如此高的礼遇,大家应该也猜到了,跟他写的一首诗有关。这段典故大家太熟悉了,没有必要再去浪费大家宝贵的时间。其他的不说了,直接引用那首我国古诗中,流传之广、影响之大绝对能排到前五名的《清明》绝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一首诗成全了一个地方,一个人成就了一座城市,在我国历史上不是特别新鲜的事。但像池州那样,用如此隆重的方式祭奠杜牧的,并不多见。尤其是“杏花村”三字,更是成了香饽饽,凡是有杏花村的地方,都想把“版权”紧紧地攥在自己手中。如山西汾阳,因为此地有一款久负盛名的杏花村酒,便认为汾阳才是杜牧笔下的杏花村所在地。还有湖北麻城,过去隶属黄州,因杜牧曾任黄州刺史,便认为此地的杏花村才是“正宗”。总之,各地争来争去,说白了,就是因为杜牧的《清明》诗有巨大的经济和文化价值,利益驱动使然。我之所以认为杏花村在池州,主要依据是1979年版的《辞海》中记载:“杏花村,在安徽贵池市西。向以产酒著名。”

在池州,杜牧还写过一首诗,知道这首诗的人应该不太多,现在池州方面的宣传资料也基本不提。但我觉得这件事必须讲一讲,因为它告诉大家,杜牧不只是一个想干事、会干事的官员,也不仅仅是一个会生活、会玩乐的性情中人,还是一个为朋友打抱不平而不惜得罪权贵的仗义之人。这首诗是《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


百感中来不自由,角声孤起夕阳楼。

碧山终日思无尽,芳草何年恨即休?

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

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


这首诗是写给谁的?可以从诗题中直接找到答案:张祜。张祜这个人在当代名气不大,但在他所处的那个年代,是一个想当官却不想考试(科举)、爱交际却难遇伯乐、名气大却鲜有闪光点的非常特殊的文人。鲜有并非没有,张祜曾写过一首《宫词》,足以让他名垂不朽: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何满子是唐玄宗时期的一名歌女,曾因得罪皇上被处以极刑。临刑前,她悲歌一曲,感动皇上,逃过一劫。后来,何满子成为专有歌名和词牌名。张祜这首《宫词》,据说源于一个从宫廷传出来的故事,孟才人曾给病重的唐武宗唱《何满子》,声调凄咽,闻者涕零。武宗死后,她“哀恸数日而殒”。《宫词》是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宫怨诗之一,突出特点是四句中皆有数量词,使读者随着时空距离的改变,情感也在不断递进,由此更加深刻地感知诗中人物心里的凄苦和哀怨。

张祜是杜牧的好朋友,当他得知杜牧到池州担任刺史后,便专程从丹阳寓地来到池州看望杜牧。其间,两人遍游境内名胜,玩得不亦乐乎。我想弱弱地问一下杜牧:您作为一个地方主官,放下手中的工作,整天陪着朋友游山玩水,如果被上面知道了,会不会受处分啊?杜牧呵呵一乐,老夫还担心别人不知道呢,我要作诗赠给张祜。杜牧说到做到,张祜离开池州后,杜牧便写下《登池州九峰楼寄张祜》。在诗中,杜牧表达了对白居易的不满:“睫在眼前长不见,道非身外更何求。”还非常巧妙地表达了对张祜的同情、慰勉和敬重:“谁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好个杜郎,敢为朋友不惜犯上,啥也别说了,我服、我敬!

杜牧认为,张祜一生与官场无缘,是白居易不愿意推荐其从政(另一个说法是元稹在打压张祜)所致。张祜呢,表面上好像很洒脱,其实也颇有怨气。他认为自己的才华可以和李白、孟浩然相比,可因无人相荐而不得施展,想做事却有人偏不让干。在他的《偶作》中,这种情绪表露得十分明显:


遍识青霄路上人,相逢只是语逡巡。

可胜饮尽江南酒,岁月犹残李白身。


张祜说,自己和江南所有的大官都有交往,尽管门好进、脸好看,一起喝酒喜洋洋。但一说起举荐之事,他们就顾左右而言他,只会打哈哈。枉我有诗仙李白一样的才智,现如今像明日黄花,开始凋零。“孟简虽持节,襄阳属浩然”——大家不要以为孟简这个人的官大,就很牛,其实谁都知道,孟浩然(湖北襄阳人)才是襄阳的骄傲。个人认为,张祜的观点没有错,但拿孟简与孟浩然相比,则有失公允,感觉有赌气的成分。其实孟简虽名简,却是唐代一个不简单的官员,现在常州市孟河镇就是孟简任常州刺史时,因拓浚大运河道有功而得名的,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将那段河道称为“孟河”。

一如襄阳名人之最当属孟浩然,扬州和池州名人之最当属于杜牧。然而,就像徐凝抢了杜牧在扬州的风头一样,有一个人也抢了杜牧在池州的风光。这个人名气之大、魅力之足、才华之高,在唐代无人能出其右,他就是唐代伟大的诗人李白。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的秋末冬初,五十四岁的诗仙李白在游完金陵、扬州之后,再一次来到了池州市石台县。

石台是现在的县名,从梁大同二年(536)到1959年,大多叫石埭县。我以为,无论是叫石埭还是叫石台,还不如改名叫“秋浦”。有说法吗?当然有:有一条河流经石台县,这条河原名秋浦江,又名云溪河,为长江一级支流,长一百四十九公里。正是这条不起眼的长江支流,由于李白的到来,而成为后世诗歌爱好者心目中最向往的地方之一。

据史料记载,749—761年,李白曾五到秋浦,留下了四十五首瑰丽的诗篇和许多动人的传说。一个名人,为同一条河流写了这么多首诗,在我国好像找不到第二例。也许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唐代都城长安的曲江南湖是诗人创作灵感的源泉,更有“一座曲江池,半部《全唐诗》”之说。我以为,尽管因曲江南湖诞生了三百多首诗,却不是一个人所作;而秋浦河是李白的酷爱之地,其创作的十七首《秋浦歌》已成为贯穿秋浦河的精神之魂。我了解石台、知道秋浦,也是从李白的《秋浦歌》开始的,准确地说,是从《秋浦歌·其十五》开始的: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这首诗写得既浪漫又夸张,浪漫得愁肠百结,夸张得无以复加。白发因愁而生、因愁而长,诗中有形的白发被无形的愁绪所替换。这三千丈的白发,其实是李白内心愁绪的象征。夸张得如此离谱的诗句,除了李白,没有第二人敢这样写,估计其他人也写不出。

才华无解、魅力无限、粉丝无数,可爱的大诗人李白,为何有那么多愁啊?愁得让人心疼,愁得让人绝望,难道眼前那条美丽的秋浦河,也洗不尽他心中的千丈闲愁吗?在李白的另一首诗里,也许可以找到答案: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李白说,舍弃我而去的昨天,已经不可挽留;扰乱我心绪的今天,更是让我非常烦忧。想我才华盖世、志存高远,欲佐帝王而取功名,欲建伟业而济苍生,可是“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送蔡山人》),从天宝三年(744)离别长安,至今已近十年,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经常是“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或者是呼朋唤友、借酒浇愁,可谁知“举杯销愁愁更愁”啊!所以只能寄情山水、蹉跎岁月。美丽而多情的秋浦河啊,你流淌的不是一泓清水,而是我内心的一片忧愁:


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

清溪非陇水,翻作断肠流。

欲去不得去,薄游成久游。

何年是归日,雨泪下孤舟。


在我看来,尽管“秋浦猿夜愁,黄山堪白头”,但秋浦河里漂流的那一首首满含忧愁的诗句,并没有让生性豪迈的李白泯灭斗志。就在李白写完《秋浦歌》的第二年(755),让强大的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安史之乱爆发。756年,永王李璘再三邀请李白随其平安史之乱(永王其实想趁机篡位)。李白是文学巨人,政治上却像个侏儒,他并未看出永王的真实目的,不仅欣然入幕,还慷慨唱出“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的豪迈、自信之歌。这个草率决定,让李白遭受了重大的人生挫折,甚至极大地摧残了他的健康。李璘之乱被平息后,李白被以“附逆”之罪入狱,面临“世人皆欲杀”的危险境地,最终被流放夜郎。即便如此,还是没能阻挡李白建功报国的脚步。762年,李光弼出征东南时,他又一次欲从军报国,走到半道,因病而还。不久后,我国伟大的天才诗人李白走完了浪漫、坎坷、辉煌的一生,醉酒掬月,飘然仙去。

此时,我仿佛看到大诗人李白独自坐在离秋浦河一百多公里的宣州敬亭山上,周围茂密的树木里,鸟儿已飞得无影无踪,头顶上那一片白云自由自在地飘来飘去,一身仙气的李白静静地望着敬亭山,敬亭山也在静静地看着李白,他们无言地对视,一切都归于平静。“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鸟飞云去又如何,我有眼前这座敬亭山相伴,而且彼此不相厌。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千多年后,有一位笔名独秀山的诗词爱好者,在游览秋浦河,读完《秋浦歌》后,无限感慨之余,填了一首《念奴娇·读李白〈秋浦歌〉》,以表达对诗仙李白深深的纪念:


万家灯火,哪一点朝向?皖南秋浦。千里江陵成往事,千丈闲愁一路。独立船头,春风十里,笑问愁何处?春风如旧,一如河面白鹭。

还有明月当头,一壶浊酒,隐隐桃花树。影舞随风着夜色,不必昔追今抚。岸上踏歌,水中掬月,冷眼观迂腐。远山如画,画中多少白骨?


“相逢桥上无非客,行尽江南都是诗”(萨都剌《重过九华山》),秋浦河因为有了李白的《秋浦歌》,而被誉为“流淌着诗的河”;马鞍山市因为有了李白之墓,而被称为“诗城”。想一想,这两个地方真的很幸运啊!

但它们还不是最幸运的,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还有一个城市,因为一位唐代文化名人,当地人不仅给这位名人树碑立传、建庙祭奠,还将此地的山山水水直接改成了他的姓氏。也许是本人孤陋寡闻,该城市的这一做法,在全国也是仅此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