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历程】陈秀峰:从贸易商变身打破封锁的民族品牌缔造者

2003年9月,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源材质”)的前身——深圳市富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之初,还只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微企业。15年后,星源材质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家同时拥有干、湿法制备技术的企业,是全球第一家提出动力锂电池隔膜概念的企业,中国第一家产品批量出口海外市场的锂电池隔膜企业,也是中国拥有隔膜制备专利技术最多的锂电池隔膜企业。

星源材质背后的领军人物是巴蜀汉子陈秀峰,经过不懈的拼搏和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从贸易商到打破锂电池隔膜封锁的民族品牌缔造者的转变。从他的创业故事中,我们既可以感受到商场如战场一样的惊心动魄,又可以看到中国血性男儿在这场突破新材料封锁战斗中的坚毅顽强。

小贸易商拥有雄心壮志

陈秀峰在银行系统工作了近十年,一直怀着创业的梦想,2003年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创业人创立了深圳市富易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当时,公司的业务主要是利用与日本各大会社建立的良好业务关系开展各类电子产品、电子材料进出口贸易。

在做贸易生意的时候,陈秀峰发现锂电池隔膜是一个暴利产品,但被日本企业一手垄断着。当时,中国锂离子电池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锂离子电池仅仅局限于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和手机等数码产品的部分使用,作为锂离子电池产业重要材料的隔膜却被国外垄断,成了“卡脖子”的产品。陈秀峰想:凭什么我们中国人要受别人的制约?中国如果连锂电池隔膜都不能自主生产,那么锂离子电池产业又怎么能发展起来?总得有一个人站出来干才行。

陈秀峰开始详细了解锂电池隔膜的产业化道路,越了解越觉得异常艰难,原因在于隔膜是锂电池产业中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最高的环节,而且国内有两个有资金实力和技术储备的大型集团企业投入了不菲的资金研发电池隔膜却收效甚微。陈秀峰在日本找厂商进口锂电池隔膜产品的时候,不知道遭遇过多少辛酸的事情,因为当时日本供应商并不看重中国市场,因而对中国代理商来说,常常处于缺货的状态,要为争取货源四处求人。陈秀峰看到日本供应商处于垄断地位而随意提价、不按时交货、服务不周到,让国内锂电池生产商时刻面临断货的危险,而国内众多锂电池厂商对隔膜材料又如饥似渴地期盼着,陈秀峰夹在中间愁肠百结,他最终决定自己挑头来研制锂电池隔膜,可这几乎是胜算非常渺茫的一条险途,因为要涉及隔膜原料配方、生产工艺、专业生产设备等,而国外厂商对我国进行全面设备封锁,国内也没有相关的技术人才。

即使面对重重困难,陈秀峰仍然果断提出进军锂电池关键材料——锂电池隔膜的研发制造领域,与国内高分子材料研究权威院校四川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建立了具有排他性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开始锂电池隔膜研发,走上了一条当时绝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的风险之路。

“如果这次没有成功,我多年从事贸易所获得的利润将全部打水漂,还会背负沉重的债务。”陈秀峰回忆道,“当时身边的亲朋好友也极力反对,可我就是这么个倔脾气,看准的事情谁也拉不回来。其实我并不是学高分子材料出身的,也许是‘无知者无畏’,我知道一旦踏上了这条路,就开弓没有回头箭了。”

书写打破材料封锁的传奇

2006年,凭借着全身心投入和必胜的信念,经过艰苦的研发,公司在锂电池湿法隔膜产业化技术上取得突破,解决了湿法隔膜制造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广东东莞樟木头投资建立了锂电池隔膜湿法制造中试生产线。

这条中试生产线凝聚着星源材质所有员工和专家队伍的艰辛努力,为了一个关键的指标实现,星源材质董事长陈秀峰、总裁陈良和四川大学向明教授甚至三天三夜没有离开现场,进行反复调试。当时,没有空调的车间无比闷热,让人汗如雨下,可是为了观察中试生产线的运行情况,所有技术人员都连续数日坚守在现场记录每一个指标数据。就这样,中试生产线终于调试成功,产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技术标准。

虽然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巨大的资金缺口摆在陈秀峰面前。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陈秀峰清楚地知道:当时仅凭星源材质一家企业的实力是无法独自承担的,必须寻找到志同道合的投资商加入,才有可能把多年的艰苦努力的成果推向产业化。于是,陈秀峰写了一份商业计划书,开始把自己的理想和商业计划向20多个投资机构逐一介绍,并同时仔细考察每个风投机构的投资理念和事业认同感。最终,踏实肯干、对未来充满强烈信心的陈秀峰取得3家投资机构的高度认可,他们虽然对锂电池隔膜毫无概念,但是清楚知道这是一群真正想做事、能做事、勇于成功的人,这就足够了。

2006年,湿法隔膜研究在东莞樟木头取得重大突破,中试生产线投产

2008年初,东方富海等3家投资机构正式投资星源材质锂电池隔膜项目7800万元。公司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深圳市星源材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

这一年,星源材质在锂电池隔膜干法制造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设计制造了国内第一条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干法制备隔膜生产线。至此,公司成为全球同时拥有干法、湿法两种制备工艺的锂电池隔膜制造商,打破了外国厂家对我国锂电池隔膜技术的封锁。

2008年6月30日,星源材质国产锂电池隔膜投产新闻发布会

陈秀峰回忆道:“相比湿法制备生产线,干法制备隔膜生产线要短小一些,投资一条干法线四五千万元,对厂房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因此我们决定先上马干法生产线批量生产,等条件成熟的时候,再上马湿法生产线,就在2008年底,我们租了西丽百旺信工业园的一栋厂房,上了两条干法制备隔膜线,投入批量生产,每月产能还不到100万平方米,我们生产的锂电池隔膜在国内市场上很快就供不应求了。”

“先人一步”的市场策略

星源材质研制的锂电池隔膜如何才能在国内迅速打开市场呢?陈秀峰虽然过去做过多年的锂电池隔膜代理生意,有一些客户资源,但他还是对市场策略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制订出了一个“先人一步”的市场策略。

2008年的时候,国内锂电池主要供应给笔记本电脑、手机和数码相机,这块市场被国外竞争对手尤其是日本厂商牢牢掌控了,而且早已在使用者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品牌形象,如果星源材质要与外国品牌正面争夺这一块市场,并非毫无可能,但会非常费劲而且竞争惨烈。当时有一个利好的消息是,国家进行战略转型,新能源的概念逐渐火热,锂电池作为新能源领域内的重要发展方向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但是材料领域里还没有企业提出专门针对新能源行业的概念。陈秀峰以高度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在全球率先推出自主产品,并定位为“动力锂电池隔膜”,在产品研发和生产上更加偏重于动力电池的高安全性和高容量性上,更加贴近动力电池隔膜的需求,在立足传统数码产品应用的基础上,直接与当时国内的动力电池生产厂家建立联系,开始摸索磨合,给他们提供优良的动力锂电池隔膜。

这一步棋,走得绝妙!正所谓“人无我有,与众不同,一步领先,步步领先”。2009年,公司产品进入市场,获得国内各大客户的认可,产品质量达到国际水平,产品替代进口,为解决制约我国锂电池行业发展的瓶颈——锂电池隔膜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陈秀峰清楚地记得,第一个大订单是2009年3月中航锂电的订单;同年5月份,当时排名全球第二的充电电池生产商比亚迪成为星源材质的第二个大客户。

同年,星源材质被评为“2009年花旗福布斯-最具潜力企业”,其项目被评为“深圳市重大建设项目”,被列入科技部“国家863计划”。同时,星源材质加大在动力电池隔膜的投入,扩大规模朝着“做全世界最好的功能膜”的愿景目标迈进。

深圳市政府领导对星源材质的快速发展非常关注,2008年特批了光明新区(今光明区)的一块土地,而中国工商银行基于这块土地,给予了星源材质1.7亿元的项目贷款,使星源材质有了实力进行更大手笔的部署。“当时,土地价值不到2000万元,却在中国工商银行贷款1.7亿元,按照一般的流程根本做不到,所以这也是中国工商银行破了先例,对新能源材料项目给予特殊支持的结果。如果没有深圳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没有银行的鼎力相助,没有连续4轮的投资机构的注资,星源材质根本走不到今天,所以我们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得到无数人的帮助、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陈秀峰感激地说。

随着公司产品品牌认知度的提高,产品供不应求。2010年,公司在深圳市光明新区投资兴建的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7万平方米的当时全国最大的动力锂电池隔膜制造基地——华南制造基地顺利落成,并于同年11月18日顺利投产,加快了锂电池隔膜国产化进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及全国其他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这标志着公司技术水平、规模、产能同时迈入了行业的最前列。

2009年8月7日,华南锂电池隔膜制造基地奠基仪式

隔膜国产化推动锂电池产业大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锂电池生产国,广东省锂电池的生产量约占全国的2/3,而深圳则占全国产量的1/2。深圳良好的创新环境,对本土锂电池的研发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比亚迪、邦凯、比克、华粤宝等锂电池生产企业快速崛起,已发展成为全球电池行业注目的骨干企业。其中,比亚迪公司在锂离子电池产业领域已位居全世界第三。2010年之前,深圳锂电池产业经过10多年发展,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锂电池产业化基地,包括电芯生产、正负极材料生产、电解液、组装等各类配套工厂,但该产业链却是不完整的,其关键材料——锂离子电池隔膜,由于未能实现产业化,成为制约深圳市锂电池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同时也是我国从锂电池生产大国到锂电池生产强国难以逾越的障碍。

2010年11月18日,星源材质动力锂电池隔膜华南制造基地试产

各国争相发展的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都需要电池来提供动力,作为电动车的配套电源,锂离子电池以其突出的性能正在成为核心电源类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推广,未来对动力锂电池材料的需求将不断增长。深圳等13个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正式确定,根据规划,到2012年,我国形成15万辆电动动力汽车的规模,到2015年形成50万辆的规模,按平均每车1500平方米隔膜需求量计算,年产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高性能隔膜需求为7.5亿平方米。

陈秀峰说:“锂电池隔膜成功产业化后,极大地推动了我国锂电池产业的发展,比亚迪、邦凯、比克、华粤宝等国内各大锂电池生产企业不再被外国品牌的隔膜‘卡脖子’,可以迅速扩大产能。”有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锂电池隔膜国产化率已经提升至80%以上。

隔膜的应用方向,可以大致分为传统的电子应用类锂电池和新兴的动力锂电池两个方向,2010年前后仍以电子应用类产品为主,占据80%以上的份额。产品应用的不同,对隔膜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电子类产品锂电池工艺成熟,规格稳定,单体容量小,安全稳定性相对较高,主要要求隔膜尽量采用超薄规格来提升电池容量。动力电池由于单体容量较高,发展时间短,安全要求性更高,特别是电动车锂电池,更是对安全性有极高的要求,因而在发展初级阶段内要求隔膜在厚度上不宜过薄,以安全性保证为首要要求。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电动汽车的持续发展,为了提高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及其性能,全球对动力电池重量和体积小型化的要求将逐步提高,锂电池小型化将成为未来的突破重点。为此,隔膜厚度朝薄型化方向发展将是该领域技术发展的趋势,也是市场的客观要求。开发能够同时具有高安全性、高性能和厚度薄的可满足动力电池需求的微孔隔膜将成为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6年,星源材质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

为了满足市场上对高安全性锂电池隔膜的巨大需求,2012年,星源材质锂电池隔膜华南制造基地上了一条湿法生产线,第一年有3500万平方米的产能。“我们早在2006年就建成了锂电池湿法隔膜中试生产线,为什么不能批量投产呢?还是受制于资金和厂房,因为湿法制备隔膜投入巨大,一条生产线就要投资2亿元,对厂房也有特殊要求,需要200米长、9米高的特殊厂房,我们只有在自己的华南生产基地里才有条件建设湿法生产线。”陈秀峰介绍道。

这条湿法生产线的建设过程,充分体现了星源材质在工艺和设备上追求技术创新、精益求精的理念。湿法隔膜,采用热致相分离,将低分子量的物质与聚乙烯混合,熔融挤出,流延铸片,然后降温发生相分离,再双向拉伸,最后用易挥发的溶剂提取低分子量的物质,制备出微孔隔膜。隔膜产品规格在16μm以下,主要满足国际市场车载高性能锂电池及数码产品对超薄高安全性隔膜的需求。

湿法生产线建成后,星源材质成为国内新型超薄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隔膜生产的示范基地,打破了国外厂家对超薄高安全性动力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的垄断,对我国新能源、新材料行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国内锂电池向高性能、高安全、高品质、小型化方面的提升起到关键作用,进一步促进了民族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不论是干法和湿法生产线的先后布局,还是市场的选择性开拓,都展现了陈秀峰过人的胆略和智慧,这是他基于对产业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而做出的决断。

在国际市场上擦亮金字招牌

2012年,对星源材质来说具有非常特殊的意义。这一年,星源材质生产的隔膜材料把美国老牌巨头拉下马,成功进入韩国LG化学的采购体系,而且时至今日,星源材质都是LG化学干法隔膜的唯一供应商。星源材质在国际市场上擦亮了金字招牌,先后与美国A123、法国SAFT、日本村田等国外知名锂电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这与当年陈秀峰去日本四处寻找隔膜货源的窘迫境遇已经大相径庭。

LG化学之前从美国老牌隔膜供应商采购隔膜,但美国老牌巨头配合不好,质量存在问题。2011年,LG化学希望有机会换一家供应商,在全球寻找更合适的隔膜供应商,星源材质在这个时候进入了LG化学的视野。2012年,LG集团锂电事业部部长权应寿与陈秀峰见面,没想到两人一见如故,权应寿说他从少年时代就开始思考人来到这个世界是干什么的,思考的结果是人需要帮助他人、成就他人。陈秀峰在商海打拼多年,也深刻体会到“成就别人就是成就自己”的人生哲理。在哲学高度上有一致的认识,两人遂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星源材质取代美国老牌隔膜供应商成为LG化学干法隔膜的供应商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日本锂电企业提出低内阻、超高强度等特殊要求的湿法隔膜,星源材质都可以设计出产品结构、材料配方和相关生产工艺,在3——6个月内做出满足客户需求的样品。于是,日本NEC、村田等著名企业都成为星源材质的客户,订单像雪片一样飞过来。目前星源材质的隔膜产品50%以上出口海外市场,成为中国隔膜最大的出口企业。

2012年,星源材质被评为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星源材质集中精力苦练内功,优化组织结构,精简管理流程,降低制造成本,建立和完善各种激励竞争机制,同时加强资源整合,加大科研与技改力度,新品涂覆隔膜相继开发并投放市场,大大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促进了企业更加健康、稳定地快速发展。在稳定与国内客户合作的同时,公司加强海外业务拓展,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重要步伐。

2016年,星源材质以1.2亿平方米的销量摘得国内干法隔膜销量第一的桂冠。同年,星源材质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商标”。

扩大产能满足中高端市场需求

2016年12月1日,星源材质在深交所上市大厅敲响开市宝钟,星源材质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568),并进入中国资本市场3000家之列。星源材质利用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契机,加速把企业做强、做大,更好地回馈社会。

2016年12月1日,公司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股票简称星源材质,股票代码300568

有的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后,会做各种投资兼并,进行多元化布局,而陈秀峰仍然心无旁骛,埋头深耕锂电池隔膜产业,两年多时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7年,根据锂电池行业发展整体趋势和上市公司的发展机遇,陈秀峰提出了“2020年公司成为行业规模世界前三的国际化企业”的战略目标,并加快国内产能扩张和海外基地建设,形成了国内四大生产基地——深圳星源、合肥星源、常州星源、江苏星源,在美国硅谷、日本大阪设立了两个海外研究中心,在德国设立了合资公司——星源-飞马新材料(欧洲)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全球化战略产业布局。

2017年6月,常州星源生产基地奠基

2017年7月12日,合肥星源投产仪式

陈秀峰斩钉截铁地说:“我们的目标是2021年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电池隔膜生产企业,占全球25%的市场份额,70%的产品出口海外。”

人才是发展未来产业的核心武器,星源材质开展人才“猎鹰计划”,引进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的行业专家人才加盟星源,引进职业化管理团队,旨在打造国际一流的人才队伍,实现星源材质国际化战略目标。

据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调研,在2012——2016年中国隔膜产值排名中,星源材质均名列前茅。2014年公司在全球市场占有率为5%,2015年上升至7%,全球排名上升至第五位,销售额国内第一(数据来源:高工锂电产业研究所)。星源材质承担了两项国家863课题——“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隔膜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锂离子动力蓄电池高安全性复合隔膜产业化”。“高安全性锂电池复合隔离膜产业化技术”项目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新型超薄高性能动力锂电池隔膜产业化”项目被列为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

星源材质荣获“2018中国锂电池行业最佳材料品牌”奖

2017年,星源材质顺利获批成立锂电池隔膜制备及检测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不断提高研发、工程化实验能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从中国制造变更为中国创造的企业梦想。截至2019年5月,星源材质专利申请数量累计超过200项,其中已经获得授权的专利数量累计达到74项(含韩国专利1项)。

近年来,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公司获评“2017年度广东省政府质量奖”“2018中国锂电池行业最佳材料品牌”“2018第八届中国上市公司口碑榜新能源产业最具成长上市公司奖”等,星源材质董事长陈秀峰2019年4月获评“深圳市质量强市金质奖章”。陈秀峰与任正非、王传福、马化腾等72人在2018年底的“光荣与梦想——2018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发展机遇论坛”上获选“湾区精神杰出企业家”,入选榜单的理由精辟地总结了陈秀峰的创业成就:“从贸易商到‘膜法师’,从打破垄断到一马当先,他用7年时间突破技术壁垒,带领企业进军锂电池隔膜并成为行业龙头。”

星源材质在锂电池隔膜领域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为国家新材料产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报效祖国中实现了创业者的人生价值。在未来的征途中,他们还将继续坚持创新,不断开拓进取,让“中国创造”响彻世界。